2022年人教版8年級歷史上冊試卷第十六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_第1頁
2022年人教版8年級歷史上冊試卷第十六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_第2頁
2022年人教版8年級歷史上冊試卷第十六課 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峙第16課毛澤東開辟井岡山道路南昌起義背景從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中,中國共產黨開始認識到獨立掌握革命武裝力量的重要性。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政策,激起了中國共產黨和革命群眾的極大憤慨和強烈反抗時間1927年8月1日代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結果起義部隊按計劃撤出南昌,南下廣東,但在途中遭到敵人的封堵,損失嚴重。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隊伍,轉戰湘南,堅持斗爭意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南昌起義》

本圖為油畫。背景為南昌起義總指揮部門口,即當時的江西大旅社門口。該畫描繪的是起義領導人在門口臺階上會見起義部隊的情景。站在最前邊舉起右手的是周恩來,他的旁邊分別是賀龍(周恩來左邊)、葉挺(周恩來身后)、朱德(葉挺左邊)、劉伯承(坐著)等。易錯誤區【錯誤觀點】南昌起義的失敗說明這次起義沒有多大意義。【誤區警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南昌起義的深遠意義在于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同時它也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南昌起義的條件。(1)國民大革命雖然失敗,但它有力地奠定了中國革命繼續前進的基礎。國民大革命宣傳了共產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擴大了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影響。(2)共產黨開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裝。(3)廣大人民群眾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禮。秋收起義與井岡山會師八七會議時間1927年8月7日地點漢口內容

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在會上,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著名論斷秋收起義時間1927年9月開始毛澤東在湘贛邊界打出了“工農革命軍”的旗幟,舉行秋收起義概況

起義開始時比較順利,攻占了一些縣城,但由于城里敵人力量強大,起義軍受到嚴重挫折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背景

為保存革命力量,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進軍時間1927年10月概況毛澤東率領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地區,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會師時間1928年4月概況(1)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部分軍隊和湘南的工農武裝,與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會師(2)兩軍會師后,合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不久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全軍一萬多人,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作用會師后的紅軍在井岡山開展武裝斗爭,井岡山根據地不斷鞏固和擴大意義

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拉開了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入農村、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序幕

☆秋收起義后工農革命軍為什么要去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1)一方面,城市里敵人力量強大,敵強我弱,在大城市起義不可能取得勝利。(2)另一方面,井岡山位于湘贛邊界,那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附近的農產品豐富;離大城市較遠,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群眾基礎好,便于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的意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為中國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從城市到農村的偉大戰略轉移,走上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開辟了新的道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創了在革命轉入低潮的形勢下,重新聚集革命力量,武裝奪取政權的新局面,為中國革命照亮了勝利前進的航程。☆井岡山精神。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思想作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艱苦奮斗的作風。工農武裝割據背景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權,開展游擊戰爭,創造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各地領導方志敏、鄧小平、賀龍、徐向前、劉志丹等人古田會議1929年1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即古田會議,在福建上杭縣古田召開,確立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建黨建軍原則概況到1930年,全國各地創建了大小十幾塊革命根據地。其中,以紅四軍為主在贛南、閩西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據地面積最大。在各革命根據地內,有幾百個縣建立了人民政權。革命武裝發展到十萬人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時間1931年冬地點江西瑞金內容

會議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澤東當選為臨時中央政府主席1929—1932年農村革命根據地形勢示意圖

此圖反映的是1929—1932年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分布狀況。從整個中國來看,農村革命根據地多在南方,這是因為南方經歷了北伐戰爭的洗禮,人民群眾的思想較為偏向革命,群眾基礎好。從分布位置看,多在多省交界處,這是因為在這里國民黨不同派系之間的矛盾突出。多在農村,這是因為農村是國民黨統治的薄弱地帶,農民生活困苦,易于發動。【錯誤觀點】中國第一個紅色中央政權建立于井岡山。【誤區警示】這種說法是錯誤的。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1931年冬,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會議宣布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因此中國第一個紅色中央政權建立于江西瑞金。易錯誤區1.南昌起義在黨的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歷史地位。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在極端危急的形勢下,為了挽救中國革命而發動的,雖然起義最后失敗,但它首次以武裝反抗的方式反對國民黨的武裝鎮壓,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這一槍也宣告了中國共產黨堅持革命的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具有極為重大的歷史意義。2.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的意義。(1)在當時的中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0%,深入農村,發動農民成為無產階級的同盟軍,是革命的必需。(2)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的統治中心在城市,農村是發展革命的好地方。(3)以農村包圍城市,是中國共產黨的獨創,符合中國國情。3.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探索出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的?(1)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認識到武裝力量的重要性,領導了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進入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的新時期。(2)1927年,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八七會議,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3)1927年,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4)毛澤東及時總結了井岡山斗爭的經驗,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從理論上說明了中國革命采取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大城市的道路。這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為中國革命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5)在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指引下,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根據地的土地革命和各項建設也取得巨大成就。到1930年,全國已建立了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地,紅軍達10萬人。革命根據地的增加和紅軍力量的壯大,充分說明了中國革命道路的可行性和正確性。考點一南昌起義

例1(江蘇鹽城)賀龍元帥在1927年曾向周恩來表示說:“我聽共產黨的話,決心和蔣介石汪精衛這幫王八蛋拼到底。”由此,賀龍元帥開展的革命活動是()

A.領導南昌起義

B.指揮北伐戰爭

C.建立井岡山根據地

D.帶領八路軍抗日

分析:本題考查南昌起義的領導者。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革命軍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故選擇A項。答案:A考點二秋收起義與井岡山會師

例2(山東泰安)“日出東方”“星火燎原”“力挽狂瀾”“燈塔指引”“進京趕考”這五個關鍵詞高度概括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不朽功績。其中與“星火燎原”相對應的重大歷史事件是()

A.南昌起義

B.中共一大的召開

C.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

D.中共七大的召開

分析:本題考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它的創建,為中國革命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使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勢,故選擇C項。答案:C

例3(山東聊城)“日頭一出(就)紅又紅,朱德來會毛澤東。兩軍會師(就)力量大,革命一定會成(啰)功!”這首江西民謠中的“朱德來會毛澤東”發生在()

A.南昌起義前夕

B.秋收起義后

C.第五次反“圍剿”中

D.遵義會議后

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