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東省棗莊市第四十一中學高一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棗莊市第四十一中學高一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棗莊市第四十一中學高一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棗莊市第四十一中學高一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棗莊市第四十一中學高一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山東省棗莊市第四十一中學高一歷史月考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解放戰爭時期,根據敵我力量對比變化情況(見下表),中共中央決定A.簽署雙十協定B.進行戰略反攻C.進行戰略決戰D.發起渡江戰役參考答案:C根據材料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雙十協定簽署于1945年10月10日,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進行戰略反攻是在1947年6月到1948年秋,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1948年秋,國共力量發生重大變化,人民解放軍從1946年的130萬人發展到280萬人,而國民黨軍隊則從430萬人銳減到365萬人,中共中央認為進行戰略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C項正確。1949年4月20日,李宗仁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4月21日,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23日,南京解放,國民黨政權被推翻,排除D。點睛:表格類型選擇題的解題方法,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正確解讀“敵我力量對比變化情況”中的相關數據即可,結合解放戰爭的相關史實逐一分析選項即可知道答案。2.“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這段文字的創作文體屬于A.楚辭

B.唐詩

C.宋詞

D.元曲參考答案:A3.有人曾對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場戰爭發生這樣的感慨:“從前我國還只是被西方大國打敗過,現在竟被東方的小國打敗了,而且失敗得那樣慘,條約又訂得那樣苛刻,是多么大的恥辱啊!”這場戰爭是A.第一次鴉片戰爭

B.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C.甲午戰爭

D.第二次鴉片戰爭參考答案:C4.近代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后確立了代議制民主政治。代議制的核心是A.實行民主共和政體

B.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C.議會掌握國家權力

D.維護資產階級統治參考答案:C5.唐人有詩云:“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但直到1987年,陜西扶風法門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才最終印證了唐代就生產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說明獲取史料的有效途徑有()①文學記載側面反映

②考古發掘

③史書記載

④民間傳說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A手工業的發展。材料中提到的證據有兩個,其一是詩歌屬于文學記載,其二屬于出土的文物;這其中沒有涉及到③史書記載和④民間傳說。故此題應選A項。6.胡老師留了一道探究題:談談你對明朝廢除丞相制度這一政策的理解。莫小貝同學的答題要點概括如下,你認為其中不符合歷史實際情況的是

A.丞相制度妨礙了皇權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導致社會的動亂

C.這—做法使軍政大權進—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廢除丞相制度,使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參考答案:B略7.柏楊先生評價說:“這項‘對策’,經皇帝采納后,就成了神圣的國策……光芒萬丈的思想學術自由的黃金時代,開始夕陽西下。代之而起的,是漫長而單調的儒學思想的時代。”柏楊先生評價的“國策”是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君主專制,天下一統C.君權神授,天人感應

D.大興文治,反對暴政參考答案:A

柏楊的評價表明該“國策”的實行抑制了思想學術的自由發展,確立了儒學思想的獨尊地位,故選A。8.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劃定了一條如圖所示的分界線。這意味著

A.兩國當時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認

B.大西洋是兩國爭奪的焦點C.其他國家被永遠排除在殖民爭奪之外D.開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傳播基督教參考答案:A略9.“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雖萎絕其亦何傷眾芳之蕪穢”。這首古代著名詩歌A.反映了西周下層勞動群眾的生活

B.體現了楚國地方特色和浪漫風格C.透射出盛唐詩人氣度的宏闊廣大

D.表達了宋代市民階層的文化需求參考答案:B10.2005年第8期《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的主題是“山河抗戰”,認為中國境內一些高山、丘陵、江河作為有利地形條件,對日軍的侵略形成了有力的阻隔。如以“太行山:中國的天然長城”為題,可以直接作為論據的是()A.淞滬會戰B.太原會戰C.徐州會戰D.棗宜會戰參考答案:B【考點】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分析】由材料中太行山:中國的天然長城,對日軍的侵略形成了有力的阻隔結合地理知識可以分析出B正確,A在上海附近,排除;

C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隴海鐵路地區,排除C;

D在宜昌,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難度一般,答題的關鍵是識記歷史事件地理位置。11.7—9世紀,日本先后派遣了13批遣唐使,當時接待這些使節的機構是………(

)A.工部

B.戶部

C.禮部

D.吏部參考答案:C12.唐朝法律曾詳細規定了對宰殺耕牛的處罰,殺自家牛者也要判處一年的徒刑。宋代對殺牛者的處罰更加嚴厲,殺牛者要判處兩年徒刑,甚至還要刺配充軍。以上條文主要反映了當時A.法律嚴苛B.獎勵耕戰C.以農為本D.眾生平等參考答案:C【詳解】中國古代以農為本,因此唐宋時期對于宰殺耕牛予以懲處,選項C正確;對宰殺耕牛的處罰無法得出唐宋政府法律嚴苛,排除A;宋代重文輕武,不主張獎勵耕戰,排除B;材料未體現D。【點睛】解題的關鍵是對耕牛在農業中的地位的理解。13.有學者將蘇聯(俄)文學進行分階段研究,其中一個階段被表述為:“真誠”階段:主題仍是戰爭,但出現了關于真誠性與人性的討論。據此推測,“真誠”階段代表性作品是A.《母親》B.《鋼鐵是怎樣煉成的》C.《日瓦戈醫生》D.《安娜?卡列尼娜》參考答案: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日瓦戈醫生》是蘇聯作家鮑里斯·帕斯捷爾納克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957年。該作描述俄國醫生尤利·安得列耶維奇·日瓦戈與妻子冬妮婭(Tonya)以及美麗的女護士拉拉(Lara)之間的三角愛情故事,被認為是一部帶有自傳體裁的作品。小說通過描寫日瓦戈醫生的個人際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表現了俄國兩次革命和兩次戰爭期間宏大歷史的另一側面戰爭的殘酷、毀滅的無情、個人的消極。結合材料中的“主題仍是戰爭,但出現了關于真誠性與人性的討論”,可得出本題答案選C項。ABD三項雖然都是戰爭題材作品,但沒有體現關于真誠性與人性的討論,排除。14.倒霉的雅典公民帕帕迪在參加無數次抽簽后,終于如愿以償地抽中了黃豆而不是黑豆,他成為民眾法庭6000名審判員中的一名。這一現象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是(

)A.任期制

B.代議制

C.任人唯賢

D.輪番而治參考答案:D15.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興起的條件有①外商企業利潤的刺激 ②洋務運動的誘導③實業救國思潮的推動 ④政府提倡與鼓勵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參考答案:A16.中國相見禮革新之始是從()A鞠躬B握手C擁抱D拱手參考答案:B17.秦始皇建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核心是A.王位世襲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縣制

D.皇帝制參考答案:D18.剪紙是我國的民間藝術,觀察下列剪紙,它所反映出的中國古代小農經濟的特征有

陜西民間剪紙

河北民間剪紙①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②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③夫妻恩愛,其樂融融④具有不斷擴大再生產的能力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參考答案:C19.《劍橋美國史》:“克林頓指出,對于這個步入后冷戰時代、邁向新世紀的國家而言,這幾乎是一場春之祭。美國不再與世界相脫離,而是通過之前幾十年的技術發展,重新站在了世界的中心。”這一時期的美國A.經濟滯脹沒有緩解B.政府干預強度加大C.經濟復蘇局面呈現D.知識經濟發展迅速參考答案:D【詳解】根據所學內容可知,美國在克林頓時期通過經濟政策的調整和發展“新經濟”,擺脫了經濟滯脹的影響,故排除A項;克林頓時期美國采取“宏觀調控,微觀自主”的模式,并沒有加大政府的干預強度,故排除B項;根據“重新站在了世界的中心”可知此時的美國重新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而不是呈現復蘇局面,故排除C項;克林頓時期的美國通過經濟政策的調整,并大力發展知識經濟,帶來了經濟的繁榮發展,故選D項。20.明朝中后期涌現了一位以“異端”自居的進步思想家,他對儒學正統思想發出了大膽的挑戰。這位思想家是(

)A.李贄

B.黃宗羲

C.顧炎武

D.王夫子參考答案:A21.1953年,我國開始通過合作化的道路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78年以后,在農村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要形式的責任制。這兩次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A.是性質完全相反的兩項經濟政策

B.后者是對前者的發展C.后者是對前者的全盤否定

D.都是為了發展農業生產力參考答案:D22.美國學者施堅雅對中國古代城市史和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區域經濟史進行了研究,認為從8世紀后半期至南宋時期,發生了“中世紀城市革命”。下面不能支持這一觀點的是A.官市組織衰落,終至瓦解B.坊市分隔制度消滅,可在城內或四郊各處進行買賣交易C.出現具有重要經濟職能的大批集鎮D.商幫捐資,建設會館參考答案:D23.作為世界上最出名的一只老鼠和鴨子,“米奇”和“唐納”于1984年首次踏上中國大陸之旅,就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征贏得孩子們的喜愛,成為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卡通明星,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引進美國動畫片。這反映出()A.中美文化互動更加頻繁 B.傳統文化受到嚴峻挑戰C.中外文化交流障礙消除 D.對外開放觸及文化領域參考答案:考點:GK:對外開放及影響.分析:本題考查對外開放.需要掌握對外開放的影響.解題的關鍵是對材料的解讀與分析,結合對外開放的影響解答即可.解答:材料“首次中國大陸之旅”反映出中美文化互動還不夠頻繁,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出外來文化對傳統文化的沖擊,故B項錯誤.由于社會制度的差異,中外文化交流障礙不可能消除,故C項錯誤.依據題干材料內容和時間,結合所學可知,隨著中國進一步開放,美國卡通明星的到來反映出中美交流觸及文化領域,故D項正確.故選D.24.“中國共產黨為工人和貧農的利益在這個聯合戰線里奮斗的目標是:①消滅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②推翻國際帝國主義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③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共和國。”(《中共二大宣言》1922年7月)該綱領表明中共A.第一次確定社會主義革命綱領B.成為共產國際的支部C.已經注意到對中國國情的分析D.已經從幼稚走向成熟參考答案:C依據題干“①消滅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②推翻國際帝國主義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③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共和國”可知,明確提出了反帝要求,說明中共二大對當時中國的國情、社會性質有了正確的認識,故C項正確;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綱領不是社會主義革命綱領,故A項錯誤;B項材料沒有體現,排除B項;中共二大召開在1922年,此時中共剛剛成立,還沒有成熟,故D項錯誤。【名師點睛】本題考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需要掌握對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綱領的理解,解題的關鍵是抓住關鍵信息“①消滅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②推翻國際帝國主義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③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共和國”,結合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綱領的相關知識解答即可。25.2015年11月7日,海峽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兩岸領導人就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交換意見時,都提到了“九二共識”。當年汪辜會談達成的“九二共識”的主要內容是A.明確“和平統一”的方針B.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C.提出“一國兩制”的主張D.提出“三通”的目標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九二共識199”是用于概括臺灣海峽兩岸在1992年香港會談中就“一個中國”問題及其內涵進行討論所形成之見解及體認的名詞.其核心內容與精神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故選B。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首次提出明確“和平統一”的方針,排除A;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主張,排除C;979年《告臺灣同胞書》提出“三通”的目標。故選B。考點: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一國兩制的構想與實踐·九二共識26.關于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財產,榮德生在1945年的《樂農自訂行年紀事》中寫道:“沒收的大批敵偽產業,原皆我國人民血汗,被敵攫取,……但日本紗廠接收后,全部改為國營。”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A.國民政府乘機擴充資本 B.國民黨應把接收的財產歸還日本C.官僚資本出現惡性膨脹 D.民族資本主義工礦企業陷入絕境參考答案:A材料信息反映了日本控制的原本屬于私人企業的民族工業,國民政府乘抗戰勝利之機,將這些企業接收后并沒有歸還私人,而是歸為了國營企業,這說明國民政府在借接收之機擴充資本,A項正確;當時日本侵略中國,日本控制的工業原本屬于私人企業的民族工業,不應該歸還日本,B錯誤,排除;國民政府的資本不等于官僚資本,C項錯誤;材料信息無法說明民族工礦企業走向崩潰,且與史實不符,D項錯誤。27.郵票是歷史的縮影,方寸之間,融入歷史風云。下圖這枚殘缺的郵票是中國發行的一枚紀念郵票,紀念某一事件80周年。這一事件最有可能是A.中共誕生B.長征勝利C.抗戰勝利D.開國大典參考答案:B【詳解】根據“紀念某一事件80周年”“中國工農紅”可知,郵票紀念的是1936年紅軍長征勝利,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應該是2016年,故B正確;1921年中共誕生,但不符合“中國工農紅”“金沙江”的信息,排除A;1945年抗戰勝利,抗戰勝利80周年應該是2025年,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C;1949年開國大典,開國大典80周年應該是2029年,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D。【點睛】抓住關鍵信息“紀念某一事件80周年”“中國工農紅”“金沙江”,聯系所學紅軍長征的史實分析解答。28.關于秦朝設郡的數目,學術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學者在具體考證秦朝設郡數目時,收集到以下幾方面的資料,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應是A.《漢書》的記載

B.民間的傳說

C.史學家的論文

D.秦簡的記述參考答案:D29.《天朝田畝制度》未能真正實行的主要原因是:(

)A.絕對平均主義的規定難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B.太平天國領導集團意見不統一C.洪仁環掌權,主張發展資本主義D.太平天國的基層組織不健全使制度無法落實參考答案:A30.下列不是官營手工業的特點的是(

)A、范圍廣,規模大

B、分工細,技藝高C、資金足,管理嚴

D、小作坊,家庭式參考答案:D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1863年3月7日,《上海新報》上刊登了如下的啟事,“啟者。本行印照上等小像,上午十點鐘起至晚三點鐘為止,金錢甚為公道,行在頭禮查后隔壁便是,如有貴商欲印小照者請至本行可也。此布。森泰照相館啟。”下列對此描述錯誤的是()A.照相留念已成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B.通商口岸的生活已發生某些變化C.上海居民的生活明顯帶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D.中國已經出現照相業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這則啟事反映了當時的上海已經出現了近代照相業,說明西方文明的傳入已經影響了通商口岸的社會生活;材料顯示照相業影響了百姓生活,說明照相留念已成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故A、B、D三項正確。所謂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獨立自主,而在經濟和政治方面,實際上都是依附于帝國主義,材料也沒有體現半殖民地的色彩。所以答案選C。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在中央設都察院,后升為正二品衙門,集紀檢、組織、公安、司法職能于一身。為了監察中央六部的活動,還創立了六科給事中,并建立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明朝監察制廢采取“以卑臨高”的制約機制,賦予監察文武百官的大權,有事可以直達天子。監察官的選拔非常嚴格,非進士不能錄用,使監察官的職位顯得十分尊崇,升遷也非常快。明朝的監察制度具有動態機制,采取定期與臨時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對地方官員進行考察監督。明代監察制度只賦予監察官“彈劾權”,對貪官的懲治取決于皇帝的好惡與喜怒,隨著封建制度的日益衰敗,最終淪為統治階級集團內部爭權奪勢、黨同伐異的工具,從而失去了澄清吏治的制衡作用。在明世宗嘉靖至明神宗萬歷的近百年間,無論是監察官還是被監察的廷臣,都高舉著效忠皇上與反腐敗的大旗,相互攻訐,形成了東林、齊、楚、浙四黨交惡和內閣、吏部與言官三足鼎立的局面。——摘編自趙剛《制度不是萬能的——雜談朱無璋反腐敗和明朝的監察制度》材料二西方監察專員制度發端于1809年,是一個由憲法或立法機關通過立法或國會決定的、由一個獨立的高級官員負責的辦事機構。監察專員制度的主要目標是改進公共行政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后因保護人權、反腐敗等需要,監察專員逐漸向地方政府、國際組織、公司以及非政府組織、大學擴展。監察專員制度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監察專資采取非司法方式解決行政機關與普通公民之間的行政爭端;二是監察專員通過約束政府權力,彌補司法系統對行政權約束的不足;三是監察專員通過為普通公民提供及時救濟,保護公民的相關權利。監察專員制度逐漸與各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建設合流,成為各國加強法治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摘編自袁新華《西方監察專員制度對我國監察體制改革的啟示》(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朝監察制度的特點并分析其作用。(2)根據材料二,概括西方監察專員制度的主要功能。綜合上述材料,從政治體制的角度分析兩種監察制度產生不同結果的原因。參考答案:(1)特點:設立專門監察機構;形成監察體系;采用“以卑臨高”和動態制約機制;重視監察官員的選拔和任用;依附皇權,行使有限的監察權。回答其中4點即可)作用:有利于澄清吏治,加強皇權專制,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后期成為政治斗爭的工具,加速了明朝的滅亡。(2)功能:解決行政爭端;完善法治機制;保護人權。原因:中國:封建制度衰落,君主專制強化;監察制度是服務于皇權的工具,是人治的體現。西方:監察專員制度是西方民主與法治的體現,有法制保障;具有獨立性。(1)第一小問,由材料“朱元璋在中央設都察院……還創立了六科給事中,并建立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采取“以卑臨高”的制約機制”“明朝的監察制度具有動態機制,采取定期與臨時相互交替的巡按方式對地方官員進行考察監督”說明重視監察官員的選拔和任用。“明代監察制度只賦予監察官“彈劾權”,對貪官的懲治取決于皇帝的好惡與喜怒”說明依附皇權,行使有限的監察權。第二小問,要一分為二評析監察制度,一方面要承認澄清吏治,加強皇權專制,維護封建統治秩序。另一方面,監察制度淪為政治斗爭的工具,加速了明朝的滅亡。(2)由材料“監察專員制度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監察專資采取非司法方式解決行政機關與普通公民之間的行政爭端;二是監察專員通過約束政府權力,彌補司法系統對行政權約束的不足;三是監察專員通過為普通公民提供及時救濟,保護公民的相關權利。”可以歸納出西方監察專員制度的主要功能。第二小問,要從中國古代與西方政治制度的差異區分。33.2005年10月19日,國務院發表的《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指出:人類政治文明的發展史說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適用的和絕對的民主模式。其實自古以來,各國政治發展史中都出現過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中文“民主”一詞最早出現于《尚書》,該書提到:“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于成湯。”這里說的是:暴君夏桀殘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湯才是民主。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講中說:“我們的制度被稱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政權不足在少數人手中.而是在多數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決他們私人糾紛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價值而言,無論任何人以何種方式顯露出優于他人擔任一些榮耀的公職,那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