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實驗中學高三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生命建筑概念是1994年底來自15個國家的科學家在美國討論時提出的。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學家在努力研究試驗,并取得了令人振奮的結果。如:美國的彼得?弗爾教授把光纖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為建筑物的“神經”,通過感知光信號的相對變化特征,來反映建筑物變形和振動的情況;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羅杰斯研究小組,則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記憶合金(SMA)纖維,由電熱控制的SMA纖維能像人的肌肉纖維一樣產生形狀和張力變化,從而根據建筑物受到的振動改變梁的剛性和自動振動頻率,減少振幅,使框架結構的壽命大大延長。此外,生命建筑還應具有“大腦”,有自動調節和控制功能,讓建筑物內的無數光纖維傳感器驅動執行器有條不紊地工作。為此,科學家們為它們設置了一種計算機程序,這個程序模仿一個真實的神經細胞,它能在突發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斷能力,并由神經網絡作相應處理;同時,生命建筑還設置了自動適應系統,以便在必要時自動接換各自的傳感器,達到防御災害的目的。由于地震和風災會造成建筑物大幅度震動,導致崩塌摧毀,因此生命建筑有極好的自我保護功能。日本開發成功的智能化主動質量阻尼技術就有顯著作用。當地震發生時,生命建筑中的驅動器和控制系統會迅速改變建筑物內的阻尼物的質量,從而改變阻尼物的振動頻率,以此來抵消建筑物的震動。美國則研究在地震發生時如何讓生命建筑之間能自動伸出自己的驅動阻尼器,并連在一起,就像人在搖晃的船甲板上手拉手一樣不易跌倒。至于生命建筑的自我康復,美國科學家已找到了好辦法,它的執行元件是充有異丁烯酸中酯粘接劑和硝酸鈣抗蝕劑的水管。當生命建筑有裂縫時水管斷裂,管內物質流出時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結構。讓建筑擁有生命。不久的將來,生命建筑將可能在公路、橋梁上首先實現,從而造福人類社會。6.根據文意,對“生命建筑”理解最全面、最準確的一項是(
)A.能感知建筑物變形和振動從而做出判斷反應,調節建筑物框架結構使之壽命延長。B.具有“大腦”的自動調節和控制功能,在突發事故中能做出判斷和相應處理,防御災害。C.能感知建筑物的狀態,并能及時做出判斷反應,一旦災害發生能及時進行自我保護和修復。D.具有大腦的功能,能感知和判斷建筑物狀況,一旦災害發生能進行自我調節和控制。7.文中的第2段對建筑物具有“大腦”的說明,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更有效地防御突發事故,使執行器在必要時能自動接換各自的傳感器,計算機程序還為生命建筑設置了自動適應系統。B.在突發建筑事故中,計算機程序便通過神經網絡進行自動調節和控制。C.科學家在建筑物內埋植了由無數光纖維組成的傳感器和執行器。D.科學家為這些傳感器和執行器設置了一種計算機程序,這種程序具有判斷能力。8.對文中有關信息的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美國的彼得?弗爾教授的研究,主要是為讓建筑物具有“感知—反應”功能,使之能及時“感知”并“反應”建筑物的狀況。B.把光纖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能大大延長建筑物的框架結構的壽命。C.“智能化主動質量阻尼技術”是一種讓建筑本身具有自我控制、自我保護功能的技術。D.在建筑物中埋植充有異丁烯酸中酯粘接劑和硝酸鈣抗蝕劑的水管,主要是為了讓建筑物具有自我修復功能。參考答案:6.C(“生命建筑”這個概念應包括五個要點,感知、判斷、反應、自我保護[調節與控制]和自我修復功能,ABD三項都有遺漏。)7.A(原文:“它能在突發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斷能力”,不是說“為有效地防御突發事故”8.B(原文的意思是“把光纖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為建筑物的‘神經’,通過感知光信號的相對變化特征,來反映建筑物變形和振動的情況”)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孤傲”俞平伯①俞平伯1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銘衡,字平伯。現代詩人、作家、紅學家。他出身名門,早年以新詩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譽文壇。歷任上海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精研中國古典文學,“新紅學”的開拓者之一。②俞平伯一生愛好昆曲,而這愛好又與他的愛情相關。1917年,俞先生與許寶馴結成秦晉之好。許家都是昆曲愛好者,許寶馴之父許引之是業余昆曲家,許寶馴的姐姐弟弟也喜愛昆曲。尤其是許寶馴,扮相漂亮,嗓音又好,唱起來字正腔圓,并且能填詞譜曲。③20世紀50年代中期,醉心于《紅樓夢》研究的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學術的政治批判,遂淡泊了政治,對昆曲的興致愈來愈濃。每逢星期四上午,夫婦倆便專門請來笛師伴唱。來了客人,也要堅持一曲唱罷才接待。俞平伯與許寶馴每年夏天都要坐公共汽車或三輪車去頤和園。這給幼小的外孫韋柰留下童話般的印象:“外公租了人工搖的烏篷船,帶著笛師,帶了吃喝的東西,把船漂在后湖上唱曲子。一群游客圍著聽,都覺得很驚奇。”④1956年8月,在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丁西林和北京市副市長王昆侖等人的幫助下,俞平伯第二次發起昆曲結社,這就是“北京昆曲研習社”。研習社成立大會在俞平伯的家——老君堂召開,他親自擬訂了《章程》和《同期公約》。研習社最有影響的是對《牡丹亭》的改編與排演——俞平伯與弟子精心整理校訂,全體社員通力合作把《牡丹亭》推上舞臺,1958年10月2日在北京試演了一場,周恩來總理親臨觀看了演出。俞平伯生性耿介孤傲,不善應酬。演出結束后周總理上臺與大家合影,卻找不到俞平伯,后來發現他是上臺了,可是他取了自家的三弦又下去了,總理笑他書呆子。1959年10月,《牡丹亭》在長安戲院演出了兩場,北京昆曲研習社作為當年唯一參加國慶獻禮演出的業余社團,是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件盛事。演出結束,文化部的一位高官來看望俞平伯,俞先生不說話,只抽煙。高官問:“身體好嗎?”答:“嗯。”高官說:“我們走了。”答:“嗯。”既不客套,也不送客。⑤“文革”開始后,一些烏合之眾沖擊俞平伯的家,從老君堂抄走了大量書籍和研究資料。后來又將其集中到學部的“牛棚”辦學習班,把他的書掛在墻上批判。俞平伯在“牛棚”里依然從容,每天給夫人寫一封信。造反派給他戴上紙糊的高帽子,讓他敲著鑼走在游街隊伍的第一個,他也淡然處之。⑥從“牛棚”放出來后,俞平伯全家被趕到一個小房子里居住,工資也被扣發,只給少許生活費。1971年1月,作為特殊照顧的老知識分子,俞平伯夫婦從五七干校回到北京。⑦1972年,在周總理的親自過問下,有關部門不得不給俞平伯調整住房、補發工資。一天,幾個人提著皮包來到俞平伯家。俞先生點完錢后不慌不忙地問:“這只是本錢,利息在哪里?”來人都很驚愕,說:“沒有利息。”俞先生說:“工資是國家給我的,扣這么多年是錯誤的。今天你們來送錢就是很好的證明。還本付息是常識。”來人面面相覷,無言以對。俞先生說:“其實我并不在乎幾個錢,我是對有些人信不過,他們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我擔心他們從中貪污。”說得幾個人面紅耳赤,狼狽不堪。
(選自《名人傳記》2012年1期)(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A.俞平伯出身名門,早年以新詩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譽文壇。歷任上海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精研中國古典文學,是開拓者之一。B.“北京昆曲研習社”成立于1956年8月,這是俞平伯第二次發起昆曲結社。研習社成立大會在俞平伯的家召開,他親自擬訂了《章程》和《同期公約》。C.俞先生說:“其實我并不在乎幾個錢,我是對有些人信不過,他們什么事情都干得出來。我擔心他們從中貪污。”這體現了他憎惡貪腐、憎惡黑暗一面。D.20世紀50年代中期,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學術的政治批判,是由于研究《紅樓夢》的事情。此后,他對昆曲的興致愈來愈濃了。E.“文革”開始后,俞平伯的家也受到一些烏合之眾沖擊,大量書籍和研究資料被從老君堂抄走了。后來又被集中到學部的“牛棚”學習班。(2)俞平伯先生一生愛好昆曲,這種愛好由哪些因素促成?請結合全文簡要概括。(6分)
(3)文章第三自然段寫了俞平伯先生的幾件小事,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其作用。(6分)
(4)有人認為俞平伯是我國有風骨的知識精英,也有人認為俞平伯木訥、不善應酬,你的看法呢?聯系全文請陳述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8分)
參考答案:(1)B給3分,答E給2分,答C給1分;答A、D不給分。解析:A項應該是“新紅學開拓者之一”;D項原因解說錯誤;C項“貪腐黑暗”說得有點重。(2)①與自身精研中國古典文學有關(或自身文化素養);②與許家人物的影響有關(只寫“與他的愛情相關”給1分);③與遭受非學術的政治批判有關。(每點2分)(3)①第三段描寫了他在朋友家人前唱昆曲的事情,體現了他對昆曲的喜愛;②通過這些事情突出他對朋友、對家人平易近人的性格特點。③與下文俞平伯耿介孤傲的性格形成對比。(每點2分)(4)觀點一:我認為俞平伯是我國有風骨的知識精英。①從學術上看,即使受到不公平批判,依然進行《牡丹亭》的改編與排演,體現了知識精英本色的特點;②從和高官打交道上看,《牡丹亭》的成功演出能說明俞平伯不主動表功,不獻媚的性格特征;③從受到批斗上看,在“牛棚”里依然從容,游街時淡然處之,能看出他遇困難從容的特點。觀點二:我認為俞平伯木訥、不善應酬。理由要點:①在《牡丹亭》演出結束時俞平伯不能夠主動和領導打招呼;②對于高官的問話不能有禮貌的回答;③對于送工資的人,不說感謝,反而刁難。觀點三:既有有風骨的一面,也有木訥的一面。(言之成理即可)略3.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想要“做一個幸福的人”,總要與好的食物打交道才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里的詩句誰都記得。食物是人類每天都要面對的最基本問題,然而,今天的城市人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食物困惑癥。從前的菜有菜味,肉有肉味。然而,今天我們買到的蔬菜與肉卻越來越“沒味兒”了,工業速成的口感越來越重。比“難吃”更糟糕的,是食品安全問題愈發凸顯,轉基因的使用令人困擾,不健康的外賣與劣食遍地生長。當大量的工業加工制品、添加脂肪和糖滲透到我們的飲食結構之中,整個社會都在發胖——肥胖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問題。對于謹小慎微者而言,飲食變成了一件需要精細計算的科學解題。最顯著的表現便是營養專家和營養咨詢師大行其道,邁克爾·波倫在“飲食覺醒”系列著作中稱之為“營養主義的時代”:“飲食”變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導的事情,仿佛人不是生來就懂得“吃”似的。然而,在尋求健康飲食的道路上,最精明的消費者也可能是愚蠢的。那邊廂,名目繁多且售價昂貴的天然食品、有機食品不斷興起。美國的全食超市或許是個典型案例,他們通過認證制度給予那些“有來頭”的食物以名分,以散文詩般的語言描述那些生態食品的出身:這塊肉來自一頭一生“住在美麗地方”的牛,或是一只“自由散養雞”。然而,當“有機”被納入一個龐大產業的鏈條時,“超市里的田園詩”實質上更多是營銷話術的炮制而已。假如我們嘗試勾勒一幅今天城市中產階級所處的食物全景,便不難發現,食物不僅是口感問題,也是一種政治,是社會經濟結構和城鄉互動的一種結果。整體而言,城市人與食物打交道的方式已經深刻改變了。在超市或外賣網訂購的食材干凈體面,不見泥土,這些看不見來龍去脈的食物也將背后真實的生產關系和城鄉關系隱匿起來。在今天,看直播、上快手圍觀“土味文化”成為了一種時髦。烤竹鼠的野趣,令屏幕之外的城市人垂涎欲滴。更有許多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年輕人,迷戀著日本電影《小森林》里那種清新脫俗的鄉村意象,“回家種田”的浪漫敘事成為今天城市中產階級想象務農的流行模板,務農被詮釋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自由選擇,或是一個人的自然救贖。只有反思我們的飲食變遷史,才能弄清楚每個人今天所面臨飲食的問題。在人民食物主權發起人之一、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的嚴海蓉老師看來,今天我們關心糧食和蔬菜,不只要關心口感問題,也要從我們日益不安的食物消費之中窺見世界農業的整體性危機:化學農業,轉基因及生態問題。而在世界尋求食物主權,是一場從無地農民到城市主婦、從耕作者到消費者的多面反擊。(摘編自新京報《從今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食物是人類每天都要面對的最基本問題,然而如今的食物,工業速成的口感越來越重,蔬菜和肉越來越“沒味兒”了。B.肥胖從來不是一個人的問題,因為當大量的工業加工制品、添加脂肪和糖滲透到我們的飲食結構之中,整個社會都在發胖。C.飲食在人們生活中變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導的事情,營養專家和營養咨詢師大行其道,飲食成為需要精細計算的科學解題。D.城市人與食物打交道的方式已經深刻改變,食物將背后真實的生產關系和城鄉關系隱匿起來,務農被詮釋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自由選擇。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由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句引出食物對人類的重要性,并由此指出食品問題。B.文章以大量事實為依據,提出只有反思我們的飲食變遷史,才能弄清每個人今天所面臨飲食的難題。C.文章由食品的口感問題上升到政治,認為它是社會經濟結構和城鄉互動的一種結果,由淺入深,由表及里。D.針對今天所面臨的飲食難題,文章先指出現象,接著分析問題,最后具體指明了解決的方法。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海子的詩句“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告訴我們想要“做一個幸福的人”,得要與好的食物打交道。B.名目繁多且售價昂貴的天然食品、有機食品不斷興起,使人們在尋求健康飲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C.看直播、上快手圍觀“土味文化”成為了一種時髦,媒體青睞的的土味文化透露了生態農業的危機。D.在嚴海蓉老師看來,今天我們關心糧食和蔬菜,不只關心口感問題,更要看到世界農業的整體性危機。參考答案:1.C
2.D
3.B【1題詳解】該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看看有沒有偷換概念、范圍縮小或擴大、混淆關系、輕重范圍失當、因果顛倒等問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C項,“飲食成為需要精細計算的科學解題”分析有誤,以偏概全。文中是說,對于謹小慎微者而言,飲食變成了一件需要精細計算的科學解題。故選C項。【2題詳解】該題考查學生對論述類文本的論據論證分析能力。答題前,先通讀原文,整體理解把握文本的內容。明確文章的論述話題是什么,觀點是什么。D項,“最后具體指明了解決的方法”分析有誤。文中最后并沒具體指明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是提供了思考的方向。故選D項。【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所問,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選項的內容,進行比對,一看內容是否吻合,二看選項所答與題干所問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實是學生的細心和耐心。A項,“告訴我們想要‘做一個幸福的人’,得要與好的食物打交道。”分析有誤,邏輯混亂。引用海子的這句詩是為了表達食物是人類每天都要面對的最基本問題。C項,“媒體青睞的的土味文化透露了生態農業的危機”,無中生有,文中無依據。D項,“不只……更要……”關系錯誤,這是遞進關系。原文是并列關系“不只要…也要”。故選B項。【點睛】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類的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看看有沒有偷換概念、范圍縮小或擴大、混淆關系、輕重范圍失當、因果顛倒等問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6分)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蝕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1)下列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對于過錯,子夏的看法獨特,他認為“小人之過”在于文才豐富。他的看法與孔子、子貢對待錯誤的看法不一致。B.孔子認為,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別人對自己不好,要改善與他人的關系,關鍵在于改變自己,多責求自己,少苛求別人。C.子貢認為,君子也會有過錯,只不過君子的過錯如同日食月食一樣;一旦改正,人人都會敬仰。可見,聞過則喜、過而改之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優良品德。D.“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但關鍵不在于過,而在于能否改過,保證今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也就是說,有了過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堅持錯誤,不加改正。孔子以“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的簡練語言,向人們道出了這樣一個真理。(2)根據文章的內容,請說一說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自己的過錯。
答:
參考答案:(1)A(“文”是掩飾之意,不是指“文才豐富”)(3分)(2)在人生的征途上,犯錯誤是難免的。有過錯卻不改正才是真正的過錯。要想改正錯誤,首先就要正視自己的錯誤,不要試圖去掩飾自己的過錯。(3分)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喬執中,字希圣,高郵人。入太學,補《五經》講書,五年不謁告。王安石為群牧判官,見而器之,命子弟與之游。擢進士,調須城主簿。時河役大興,部役者不得人。一夕,噪而潰,因致大獄。執中往代,終帖然。富民賂吏,將創橋所居以罔市利,執中疏其害,使者入吏言使成之,執中曰:“官可去,橋不可創也。”卒不能奪。王安石為政,引執中編修《熙寧條例》。章惇討五溪,檄執中取大田、離子二峒。峒路險絕,期迫,執中但走一校諭其酋,即相率歸命。錄功當遷秩,辭以及父母。就徙轉運判官,召為司農丞、提點開封縣鎮。諸縣牧地,民耕歲久,議者將取之,當夷丘墓,伐桑柘,萬家相聚而泣。執中請于朝,神宗詔復予民。改提點京西北路刑獄。時河決廣武,埽危甚,相聚莫敢登。執中不顧,立其上,眾隨之如蟻附,不日埽成。元祐初,為吏部郎中,請選人由縣令、錄事參軍致仕者,升朝籍,得封其親。兼徐王府侍講、翊善,遷起居舍人、起居郎,權給事中。有司以天下讞獄失出入[注]者同坐,執中駁之曰:“先王重入而輕出,恤刑之至也。今一旦均之,恐自是法吏不復肯與生比,非好生洽民之意也。”進中書舍人。邢恕遇赦甄復,執中言:“恕深結蔡確,鼓唱扇搖,今復其官,懼疑中外。”遷刑部侍郎。紹圣初,以寶文閣待制知鄆州。執中寬厚有仁心,屢典刑獄,雪活以百數。明年,談笑而逝,年六十三。論曰:宋之人才自祖宗涵養至于中葉盛矣喬執中始終不渝厥守豈易得哉章衡欲復山后八州為國啟釁然瑕不掩瑜它善蓋亦有可稱者。(選自《宋史》列傳一百六,有刪改)【注】出入,指出入人罪。所謂“出罪”是指把有罪判為無罪或把重罪判為輕罪,所謂“入罪”指把無罪判為有罪或把輕罪判為重罪。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宋之人才/自祖宗涵養/至于中葉/盛矣/喬執中始終不渝/厥守豈易得哉/章衡欲復山后八州為國啟/釁然瑕不掩瑜/它善蓋亦有可稱者B.宋之人才/自祖宗涵養/至于中葉/盛矣/喬執中始終不渝厥守/豈易得哉/章衡欲復山后八州/為國啟釁/然瑕不掩瑜/它善蓋亦有可稱者C.宋之人才/自祖宗涵養/至于中葉/盛矣/喬執中始終不渝厥守/豈易得哉/章衡欲復山后八州為國啟/釁然瑕不掩瑜/它善蓋亦有可稱者D.宋之人才/自祖宗涵養/至于中葉/盛矣/喬執中始終不渝/厥守豈易得哉/章衡欲復山后八州/為國啟釁/然瑕不掩瑜/它善蓋亦有可稱者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太學,文中指我國古代的最高學府,起源于古代的科舉制度,相當于現在的大學。B.致仕,本義是將享受的祿位交還給君王,表示官員辭去官職或到規定年齡而離職。C.元祐,年號。古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可能會更改年號。D.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獄訟等職事,部長為刑部尚書。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喬執中工作勤奮,善于治理。他任《五經》講書時,五年沒請假;有人不勝任官職,導致勞工混亂,他前去治理,穩定了局面。B.喬執中嫉惡如仇,為人剛正。有富人賄賂官員,想借造橋取利,他不怕丟官,堅決反對;他反對恢復邢恕的官職,認為這會引起疑心。C.喬執中為民請利,恪盡職守。有人提議收回各縣牧地,他上奏朝廷請求還給百姓;黃河決口,他不顧危險登上堤壩,給眾人做榜樣。D.喬執中反對濫刑,寬厚為懷。有人把“出罪”“入罪”同等對待,他認為這種行為會使百姓紛紛犯罪;他掌管刑獄時洗清了很多冤案。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王安石為群牧判官,見而器之,命子弟與之游。(2)峒路險絕,期迫,執中但走一校諭其酋,即相率歸命。參考答案:10.B
11.A
12.D
13.(1)王安石任群牧判官,看到(喬執中)后器重他,讓自己的子弟和喬執中交往。(2)通往峒的路非常危險,時間臨近,喬執中只是派一個校官跑去曉諭他們的首領,就一個個來歸順。【10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能力。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本題畫線句子在文章的最后,屬于“論曰”的內容,有總結上文的作用,由上文來看,喬執中一生堅持操守,故“喬執中始終不渝厥守”中間不應斷開,排除AD兩項,再比較BC兩項,“章衡”是人名,在句中做主語,“復”是恢復的意思,動詞,在句中做謂語,“山后八州”指地方,可做“復”的賓語,故“章衡欲復山后八州”斷句合理,而“章衡欲復山后八州為國啟”則解釋不通,排除C項,原文標點為:宋之人才,自祖宗涵養,至于中葉,盛矣。喬執中始終不渝厥守,豈易得哉。章衡欲復山后八州,為國啟釁。然瑕不掩瑜,它善蓋亦有可稱者。故此題答案為B項。【11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要根據平時的積累,并結合具體的語境分析,對比選項,確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較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A項,“起源于古代的科舉制度”不正確,太學之名始于西周,科舉制度產生前已有太學。故此題答案為A項。【12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歸納文章要點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要對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據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是否正確,然后將原文內容和選項加以對比即能發現問題。D項,“這種行為會使百姓紛紛犯罪”不正確,原文中喬執中說的是“先王重入而輕出,恤刑之至也。今一旦均之,恐自是法吏不復肯與生比,非好生洽民之意也”,意思是“先王從重處罰把人重判的,從輕處罰把人輕判的,這是慎重使用刑法的極至。現在一旦同等判罪,恐怕從此法官不再愿意讓罪人活下去,這不是愛護生命使百姓融洽的本意”,可見,喬執中認為這不是愛護生命使百姓融洽的做法。故此題答案為D項。【13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1)“為”,動詞,擔任;“見而器之”省略句,應為“見(之)而器之”,看到(喬執中)后器重他;“器”,器重;“而”,表順承;“之”,代詞,代喬執中;“游”,交往。(2)“期”,時間;“迫”,緊迫、臨近;“但”,只是;“走”,使動用法,使……走,可譯為“派……跑去”;“諭”,曉諭;“其”,代詞,他們;“相率”,一個接著一個;“歸命”,歸順。【點睛】第1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常用的斷句方法有:①根據文意斷句。②利用對話標志斷句,對話常以“曰”、“云”、“言”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寫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③借助文言虛詞斷句,夫、蓋、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也、矣、焉、耳等經常用于陳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斷開;疑問語氣詞: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后,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④借助對比、對偶、排比、頂真等修辭斷句。參考譯文:喬執中,字希圣,高郵人。進入太學,補為《五經》講書,五年沒有請過假。王安石任群牧判官,看到(喬執中)后器重他,讓自己的子弟和喬執中交往。選取為進士,調任須城主簿。當時大舉興起黃河勞役,管勞役的人不能勝任,一天晚上,勞工混亂潰散,就造成大案。喬執中前去代替管勞役的人,終于安定下來。富人賄賂官吏,打算在居住區建橋來騙取利益,喬執中上奏疏陳述這事的害處,使者上奏官吏的意見同意建橋,喬執中說:“我的官職可以去掉,橋不能建。”最終沒有建橋。王安石掌管政事,引薦喬執中編輯修改《熙寧條例》。章惇討伐五溪,發文命令喬執中攻取大田、離子二峒。通往二峒的路非常危險,時間臨近,喬執中只是派一個校官跑去曉諭他們的首領,就一個個來歸順。記錄喬執中的功勞應當升官,把恩惠轉給父母。就地任轉運判官,征召擔任司農丞、提點開封縣鎮。各縣的牧地,百姓長期耕作,有人提議要收回,要鏟平墳墓,砍掉桑木、拓木,眾多人家聚在一起哭泣。喬執中向朝廷請求,神宗下詔(把牧地)重新給百姓。改任提點京西北路刑獄。當時黃河在廣武決口,用埽筑成的堤壩非常危險,大家聚在一起不敢上去。喬執中不顧這些,站在堤壩上,大家跟隨他像螞蟻一樣附在上面,不到一天用埽筑成的堤壩建成。元祐初年,擔任吏部郎中,請求候選官員由縣令、錄事參軍退休的,升為朝官,得以加封他們的父母。兼任徐王府侍講、翊善,升為起居舍人、起居郎,代理給事中。有官員把審判案件,判重了的和判輕了的,判同等罪,喬執中駁斥他們說:“先王從重處罰把人重判的,從輕處罰把人輕判的,這是慎重使用刑法的極至。現在一旦同等判罪,恐怕從此法官不再愿意讓罪人活下去,這不是愛護生命使百姓融洽的本意。”升為中書舍人。邢恕碰上赦免,經審查后復職,喬執中說:“邢恕和蔡確實交接很深,搖旗吶喊,現在恢復他的官職,擔心會使朝廷內外疑心。”升為刑部侍郎。紹圣初年,喬執中憑寶文閣特制的身份出任鄆州知州。喬執中寬厚有仁慈之心,多次掌管刑法案件,洗清罪名使人活下來的數以百計。第二年,談笑著去世,享年六十三歲。評論說:宋朝的人才,從祖宗培養,到了中期,很興旺。喬執中始終不改變他的操守,真是難得啊。章衡想恢復山后八州,給國家打開了災禍。但是瑕不掩瑜,其他的好的地方也有可以稱贊的。6.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完成第后面的小題。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唐棣①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子罕》第九)注①唐棣:“‘唐棣’四句,古詩。又作“棠棣”樹木名。(1)這段文字中有三個通假字。請寫出其中的兩個。(2分)
通
;
通
(2)孔子的這段話,闡明掌握“道”、實行“道”的五個層次。請簡述之。(4分)答:
參考答案:(1)“華”,同“花”
“偏”同“翩”
“反”通“翻”(2)①能學習“道”;②能把“道”真正學到手;③能堅守“道”;④能靈活運用“道”;⑤心中常想著“道”,“道”就在眼前,就在實際生活中。(一點1分,四點即可。)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匠人在實踐層面,大師在理論層面。。。。。。。居里夫人把諾貝爾獎章送給小女兒當玩具,但是接著她又得了一個諾獎。 ①面對一片瓜地,匠人忙著一個一個去摘瓜,大師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對一大堆數字,匠人滿頭大汗,一個接一個地去算,大師只需輕輕給出一個公式 ②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一藝,偶有一得,守之為本 ③大師視鮮花掌聲為過眼煙云,進取不竭,心猶難寧 ④雖然這些經驗體現和驗證了規律,但還不是規律本身 ⑤匠人從事具體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經驗豐富,但還沒從經驗上升到理論 ⑥大師則站在理論的層面上,靠規律運作 A.⑤④⑥①②③ B.⑤④②⑥③① C.①⑤④⑥②③ D.①②⑥④③⑤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首先要看明白這段話的第一句是總領句,先說匠人,后說大師。然后由第一句話的“實踐”“理論”話題可知,⑤④⑥應緊隨其后,其中④中的“這些”指代的是⑤的內容。這段話的最后一句舉居里夫人的例子,說的是大師淡泊名利,進取不竭,應緊隨著③。整理以上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考點: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①美國一家新聞媒體曾經公布了一份“美國壓力最大的50所高校”排名,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分列前三位,在這些學校中,學生通宵趕作業是。②2016年春晚小品《放心吧》,將現實生活中人們且深惡痛絕的電話詐騙,巧妙地展現給觀眾,既接地氣,又傳遞了正能量。③防爆隊官兵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戰準備,攜帶著彈藥武器向事發地點趕去。對于他們來說,這種情況已經。A.習以為常家常便飯司空見慣B.習以為常司空見慣家常便飯C.家常便飯習以為常司空見慣D.家常便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參考答案:D【考點】字義、詞義辨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近義詞的辨析,解答本題首先要閱讀題目所提供的語言環境,然后認真辨析這三組近義詞語,辨析時要注意詞語的細微區別,抓住詞語的使用范圍、感情色彩等進行辨析.【解答】習以為常:指某種事情經常去做,或某種現象經常看到,也就覺得很平常;家常便飯:指家中日常的飯食,比喻極為平常的事情,不足為奇;司空見慣: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
句①強調的是“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分列前三位,在這些學校中,學生通宵趕作業是平常的事,不足為奇”,用“家常便飯”更好;句②強調的是“電話詐騙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常見,不足為奇”,用“司空見慣”更好;句③強調的是“攜帶著彈藥武器向事發地點趕去是防爆隊官兵經常做的事情”,用“習以為常”更好;
9.仔細觀察右邊的漫畫,按要求作答。(5分)
(1)概括漫畫所反映的一種社會心理。(2分)(2)針對漫畫中的現象,寫一段勸誡的話。要求: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不超過35個字。(3分)參考答案:【鮮明、生動、得體】(5分)(1)答案示例:可以集體違規,因為法不責眾。[2分。符合漫畫內容即可。]Ks5u(2)答案示例:紅燈停,綠燈走,安全意識定要有;你一言,我一行,規則底線要緊守。[3分。內容符合要求,2分;修辭手法,1分。超過字數扣1分。內容要求:①針對漫畫中的現象;②勸誡闖紅燈者。]略1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世間事物有真、善、美三種不同的價值,人類心理有知、意、情三種不同的活動。______人生來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備,人生才完美。①求知、想好、愛美,三者都是人類天性。②人能發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趨善避惡,造就人生幸福。③這三種心理活動恰和三種事物價值相當:真關于知,善關于意,美關于情。④人能動情感,就愛美,就歡喜創造藝術,欣賞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⑤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別真偽,尋求真理。A.③⑤②④①
B.①⑤②④③
C.③⑤④②①
D.①⑤④②③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答題時,依據上下文,結合語句本身邏輯關系以及標點符號推測。題中,依據橫線前的“人類心理有知、意、情三種不同的活動”可以推測,第一句一定是③“這三種心理活動”,排除BD兩項;接下來依據“真關于知,善關于意,美關于情”三句,推測下文分別為⑤“人能知”、②“人能發意志”、④“人能動情感”,排除B項,答案為A項。六、寫作(60分,共1題)1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父母都是外交官,家庭條件相當優越的北京市文科狀元熊軒昂在接受采訪時說:“現在的狀元就是家里又好又厲害的這種。”此言一出,引發不少民眾發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感慨。河北女孩王心儀以707分的成績考進北大,家庭貧困的她在《感謝貧困》一文中寫道:“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感謝貧窮,你賦子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近年來,“問題孩子特訓學校”悄然興起,學校所招收的學生大都具有暴力傾向,沉迷于網絡游戲,厭學,早戀,叛逆……除了一部分從小就是留守兒童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大城市條件優越的家庭。即將參加高考的你,讀完上述材料有什么感悟?請綜合材料內容,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聯系社會現實,談談你對家庭條件與“貴子”之間關系的認識。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食得破硯,方成貴子詩人席慕蓉曾說:“貧窮不是羞恥,富貴也不是罪惡,粗茶淡飯與錦衣玉食并沒有太大的差別。”貴子不是寒門專屬,也不是朱門獨有,物質條件或許會限制口體之奉,卻不能影響精神世界的豐盈。東坡詩云“我生無田食破硯”,我想,無論“有田”還是“無田”,都應食得破硯,才能鑄我青春,不負韶光。2017年北京市文科狀元熊軒昂在接受采訪時說:“現在狀元就是家里又好又厲害的這種。”而2018年河北女孩王心儀卻說:“感謝貧窮,你讓我堅信教育與知識的力量。”兩人有著截然不同的家境,但卻斬獲了同樣的成功。覃思之后,我們不難發現——能否成為貴子其實并不在于物質條件是否富足,唯有食得破硯,方能成為真正的貴子。物質條件優越時,當食得破硯,需知精神的豐盈遠勝于物質的享受。印度詩圣泰戈爾出生于一個經濟條件非常優渥的家庭,從小便在父親的要求下學習梵文、英文、解剖學、歷史、文學等等科目。當他的《吉檀迦利》震撼英國乃至世界,當諾貝爾文學獎的光環籠罩周身,我們不能不說,富裕的家境是他拓寬視野、全心寫作的得天獨厚的條件。他沒有把這份與生俱來的富貴當成享受,而是以物質羽翼,飛向那更遼闊的精神世界,人世間才有了“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絕妙詩篇。物質條件匱乏時,更要食得破硯,需知一無所有的時候才擁有一切。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莫言出生于山東高密一個貧困的家庭,童年時代的他經歷了建國后最艱難悲慘的“三年困難時期”,貧窮與饑餓仿佛凋敝了整個世界的色彩。他在農村勞動長達十年,無書可看時便翻查字典來陶冶自我。貧窮并沒有擊垮他,反而讓他成了精神世界的富翁。貧窮不是財富,對貧窮的思考才是。不曾經歷富貴,莫言卻和泰戈爾一樣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們都是精神豐盈的貴子,能食得破硯,才收獲了萬眾矚目的成就。真正的貴子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書墨與汗水豐盈自己的靈魂。淪陷于富貴者有之,淪陷于貧窮者亦有之;崛起于富貴者有之,崛起于貧窮者亦有之。心有食硯志,則萬象皆深。劉玄德于艱難困苦中建立蜀國基業,孰料卻在國富兵強時毀于阿斗之手;吳王夫差曾在夫椒之戰中大敗越國,卻枕著戰功耽溺于富貴享樂,終為越王勾踐所敗,只落得國滅自刎的凄涼下場。可見貴子當為有豐盈靈魂者,物質條件所起的促進或羈絆作用,皆在自我之選擇。揆諸當下,總有人把貧窮當做自己“難成貴子”的資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班健康《你是我的好朋友》教案
- 化學單元1 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第一課時教案及反思
- 五年級美術下冊教案-《第11課 學畫松樹》教學設計人教版
- 九年級體育 第9周 第18次課教學設計
-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五年級上冊山居秋暝教案
- 九年級體育 女生側向滑步推鉛球教學設計2
- 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The Angry Dragon(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譯林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下冊
- 2021-2022學年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押題必刷卷【期末測試·拔高】常考易錯突破卷(輕松拿滿分)(解析版)
- 2024中鐵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公開招聘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三年級英語上冊 Unit 9 It's a mouth教學設計2 湘少版
- 2025年03月四川成都農業科技中心公開招聘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農村兄弟林地協議書
-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2024年6月真題(第1套)翻譯
- 2024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必考題
- 2024北京房山區高一(下)期中數學試題及答案
- 【幼兒園繪本故事】神筆馬良
- 2025年03月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所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應屆畢業生1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管理辦法
- 《裝配式生物安全實驗室技術標準-》
- 體育熱身活動課件
- 2025年光大銀行校園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帶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