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組織工作調研報告_第1頁
團組織工作調研報告_第2頁
團組織工作調研報告_第3頁
團組織工作調研報告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團組織工作調研報告團組織的工作調研報告該怎么寫呢?給大家介紹團組織工作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為全面掌握全縣鄉鎮團組織狀況,穩妥推進實施團建新方式,我們用一個月的時間,采取調研走訪、召開團員青年座談會、發放調研問卷等方式,進展了廣泛的調研。xxxx縣總面積3973平方公里,轄20個鄉鎮區、4個農林場,居住著漢、土家等17個民族,總人口70萬,35周歲以下青少年共27.4萬人,其中0-18周歲青少年10.3萬人,18-35周歲的青年17.1萬人,共青團員8.1萬人。現有基層團組織452個,其中有鄉鎮區團委20個、縣直團工委8個、團總支22個、團支部400個。團組織建立力量缺乏,執行力不強。一是團委班子人員力量缺乏。一般鄉鎮配備了一名團委書記、一名副書記、4—5名委員,但由于委員大多不是公務員,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盡管有明確的團委工作制度,工作的目標考核上難以落到實處;二是團組織建立對象缺乏。目前鄉鎮團員主要力量在學校,而大量團員從學校畢業后即外出務工經商,流向城市、企業,在家團員寥寥無幾,再加上團員超齡離團和未及時開展新團員補充新鮮血液,一些村團支部名存實亡。對村級團組織工作指導不夠,影響力不強。調研中,一年來沒有開展過活動的村級團組織占28%,團員中一年沒有繳納團費的占20%,團員青年中不知道團支部書記是如何產生的占15%。目前能嚴格依照共青團組織有關制度辦事的農村團支部廖廖無幾。團組織在群眾中缺乏足夠有效的影響力。團組織活動形式單一,凝聚力不強。鄉鎮團的工作經費嚴重缺乏,團的活動開展又沒有好的載體和陣地,導致有的村團支部徒有虛名,多年來未曾開過一次會,沒有搞過一次活動,團員青年找不到自己的組織,時間一長,團組織失去了應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團員失去了榮譽感和自豪感。有部分團組織開展的活動就是掃大街、撿拾垃圾,活動形式單一、內容貧乏,對青年團員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團員對團組織的歸屬感不斷減弱,在走訪中就有團委書記反映,部分團員青年剛入團時學習帶頭、生活積極,但時間一長也就放松了自我要求,模范帶頭作用不夠明顯。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大的方面來講,與我縣特殊縣情是分不開的。XXXX是個山區大縣,受制于縣級團組織的人員力量,對遙遠鄉鎮團組織的聯系指導難以經常化,精神傳達與信息反響不對稱、縣級大型活動開展難以普及遙遠鄉鎮;xxxx是個勞務輸出大縣,留守團員占比達50%,留守兒童問題較為突出,家庭教育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團員帶頭作用的發揮。詳細而言,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一些鄉鎮對基層團組織建立的重要性認識缺乏。一是思想上重視程度不高,不給團干部交任務,不對團員青年進展教育,對團建工作精力投入缺乏,關心度不夠,管理措施不強,對團的工作缺乏明確的考核標準,往往以完成鄉鎮黨政安排工作情況好壞來看待團委書記。二是團的工作經費沒有保障。從調研的情況來看,鄉鎮團工作經費根本沒有列入財政預算。少數團干推開工作的積極性不強。鄉鎮團委的主體地位作用不明顯,大部分鄉鎮團委書記都兼職多項其它業務工作,其主要精力根本上放在促進經濟開展、維護社會穩定上,真正用于團工作的時間和精力很少。對青年團員所需所想了解不夠。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青年的價值觀、人生觀及理想信念目標追求日趨多樣化,許多團組織的工作方式單一、工作內容滯后,沒有積極探索有效的載體和機制,難以提供實實在在的效勞,導致團組織團結青年、教育青年、效勞青年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團員的意識逐漸淡化,共青團的政治性、先進性難以表達。在強化管理考核上下功夫。把基層團組織建立納入基層黨組織建立總體規劃和工作目標,在制定目標管理、檢查指導、考核驗收、工作時,要使團建與黨建一并研究、部署、檢查、總結、考核。在增強自轉能力和效勞功能上下功夫。作為縣級團組織,一是著力指導一些團員人數多、開展工作條件好、凝聚力和戰斗力較強的支部,創立標準化團支部,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二是幫助一批條件較差、工作活力不強的支部,通過縣團委干部聯點,促進農村團工作煥發生機和活力。作為鄉鎮團組織,要根據鄉鎮的實際情況,集中精力抓出幾項黨委認可、群眾歡迎、青年贊同的特色工作,增強團組織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帶動基層團支部,帶動農村青年。在提高團員素質引領基層開展上下功夫。充分發揮農村團員青年文化層次較高、思想觀念較新、開展思路較活、接觸信息較廣、承受新事物較快的優勢,著力研究如何發揮農村團員青年在農村產業構造調整、農業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小城鎮建立、科技興農等方面的中堅作用;要利用團組織的網絡優勢及時向青年提供就業、市場、技術信息效勞;廣泛開展青年文化藝術活動,活潑農村文化,用安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引導青年,豐富農村青年生活。在開展活動打造特色品牌上下功夫。xxxx縣是少數民族大縣,土家族等少數民族占全縣總人口一半以上,優秀的民俗文化影響廣泛,xxxx鄉從xxxx年開始開展的“民俗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邀請民俗文化傳承人進學校傳授民俗文化藝術,使全鄉各中小學校從小學四年級到初中二年級的所有學生至少掌握一門民俗技藝,既使傳統民俗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