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安徽省合肥市牛埠中學高二政治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安徽省合肥市牛埠中學高二政治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安徽省合肥市牛埠中學高二政治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安徽省合肥市牛埠中學高二政治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安徽省合肥市牛埠中學高二政治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安徽省合肥市牛埠中學高二政治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美國人較為輕松地對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學歷好職業的功利性目標。而中國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養成才,將來有出息,有好職業,一生能在順境中度過。中美兩國的差異表明:(

)A文化環境決定著人們的價值取向

B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只能產生一種思維方式C不同的文化教育環境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選擇

D美國人的思維方式比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優越

參考答案:C2.發菜是一種黑色藻類植物,其食用價值和一般青菜一樣,然而就是因為它諧音“發財”而身價百倍,導致大批人為了攫取經濟利益而瘋狂挖掘草地,大批草原植被和草場被毀。從哲學角度看,有人將發菜與“發財”相連,實質上是

A.導致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對立

B.否定了聯系的客觀性C.承認了聯系的普遍性和多樣性

D.一種客觀唯心主義世界觀參考答案:B3.有人認為,機遇是歷史環境造就的歷史機會,而社會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因此機遇總是以確定的時間、地點和方式而出現。這種觀點:①把聯系的客觀性等同于聯系的條件性;②把發展的狀態當作發展的趨勢;③把規律的必然性當作機遇的確定性;

④把物質的存在方式歸結為相對靜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B4.教育部發布《關于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通知》,修訂了高考各科考試大綱,其中多個考試科目將加重中華傳統文化考核的比重一時成為熱議,有人認為通過高考的風向標,可以倒逼中小學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讓孩子更主動接觸、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這一觀點的合理性在于(

)①教育是一種間接的文化傳播方式②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③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④人們接受文化的影響是消極被動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參考答案:C【考點】影響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

【分析】本題可采用排除法。選項①說法錯誤,教育是一種更為直接的文化傳播方式,排除;選項④說法錯誤,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而不是消極被動的,排除;選項②③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應選。故本題答案選C?!军c評】教育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總結: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對推動經濟建設的作用越來也重要;教育是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育通過對受教育者的“傳道、授業、解惑”,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5.面對皖南歷史悠久的古民居村落,有的人看到的是重風水理論、尊儒重教、以程朱理學來規范道德等人文觀念;有的人看到的是強調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對自然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質與精神的雙重需求;有的人看到的是徽商聚財的思想。這是因為文化對人的影響是

A.消極被動的

B.無形的C.人們主動接受的過程

D.有形的參考答案:C6.“坐看云起時,行到水窮處?!倍潭淌畟€字,就把我們帶人到一種空靈恬淡的意境中。從哲學角度看,這種意境()

A.因意識的相對獨立性而具有直接現實性

B.必須借助現實的景物作為載體

C.意境的設置有時可以擺脫事物規律的制約

D.意境創作的靈感源于作者的主觀想象參考答案:B7.“清輝悄灑何悠悠,月到中秋分外明”,中國人對月亮的崇拜.敬愛之情在中秋節時表現得尤為突出?!懊髟虑Ю锛南嗨肌薄盎ê迷聢A”“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等佳句妙詞無不在訴說著人們對團圓.美好的期盼。這說明A.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B.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當前文化生活狀況的體現C.民族節日是民族身份的最重要標志D.民族節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參考答案:A8.“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陳設,總之,構成大宇宙的一切物體,在心靈以外都沒有任何存在?!痹撚^點屬于

A.樸素唯物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客觀唯心主義參考答案:B9.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

A.民主具有廣泛性

B.人民當家作主

C.民主具有真實性

D.對敵人實行專政參考答案:B10.我國已經成為高速鐵路建設的大國。高速鐵路較之傳統鐵路,無論在運輸能力、交通安全性與便捷化、環境保護與乘坐舒適度等方面都有了質的提高。這表明A.發展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B.事物發展是艱難曲折的過程C.新事物與舊事物沒有明確的界限

D.新出現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參考答案:A11.村委會的性質是(

)A.基層政府組織

B.黨的最基層組織

C.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D.基層的權力機關參考答案:C12.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證是

A.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B.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C.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D.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

參考答案:C13.班級文化是指在班級管理中,把一個班級的全體同學團結在一起的行為方式、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的總和。積極良好的班級文化可以讓一個班級的同學感到心情愉快,積極向上,產生持久的戰斗力??梢姲嗉壩幕賹W生素質的形成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②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③對學生素質的形成產生著深遠持久的影響④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A.①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參考答案:C14.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作出了“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決定。這是我黨在科學判斷國際國內形勢,全面把握當今世界文化發展趨勢、深刻分析我國基本國情和戰略任務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決策。以上材料反映的哲學道理是

A、物質與意識不可分

B、思維是對存在的正確反映C、物質與意識性質不一樣

D、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參考答案:D15.“莫言是一個開始?!庇鴆ontactmusic網站寫道,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不應是意外。跟許多獎項一樣,諾貝爾獎經常受到當時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環境的影響,隨著中國越來越走向世界經濟的前臺,現在似乎是以更多方式汲取中國文化的適當時機,也希望今后能開啟一個各地區平等的新時代。這一網站主要傳遞的信息有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影響②各國應當加強文化方面的交流傳播③只有中國走向世界經濟的前臺,中華文化才能在世界范圍內獲得真正的發展④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參考答案:A16.漫畫《妙筆生花》主要告誡我們:A.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具有促進作用

B.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求真務實C.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樹立創新意識

D.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根本動力參考答案:B17.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工作,他強調,黨的十八大向全黨全國發出了深化改革開放新的宣言書、新的動員令,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這是因為①改革是為了解放我國的生產力②改革是為了解決我國社會的基本矛盾③改革是為了解決我國的階級斗爭④改革是為了徹底變革我國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參考答案:B18.“身如竹葉心如水,不帶江南一線歸”。我國傳統文化崇尚“浩然正氣”,強調為官始終清廉,剛正不阿。今天我們繼續強調領導干部要清正廉潔,但又賦予了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內容。這說明()①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②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③傳統思想對當代人的價值觀念仍有影響④傳統文化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參考答案:B19.樓市限購,車市限號,車輛限行,電視限廣、限播、限娛┈┈,“限”被選為2011年度漢字。這表明A.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B.社會意識具有獨立性C.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

D.社會意識具有反作用[來源參考答案:A20.現代家居設計中,最能體現設計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體,一個“點睛之筆”的創意往往能讓人記憶猶新,并能迅速提升整個居事的層級。這表明(

A.整體和部分相互區別,整體統率著部分,部分服從整體

B.整體與部分相互制約,關鍵部分的功能會影響整體的功能

C.整體和部分相互轉化,關鍵部分會發揮整體的功能與效果D.整體與部分相互聯系,部分的作用往往大于整體的作用參考答案:B21.下列不能體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A.中華文化的獨特性

B.中華文化的傳承性

C.中華文化的民族性

D.中華文化的地域性參考答案:B22.枯木藝術是在我國根雕藝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具有一點天然美雛形的枯木的根、干、枝、瘤為素材,經人為藝術性的發掘、構思、制作、加工而成藝術品的一種造型藝術。藝人們將枯木加工成藝術品,啟示我們

()

A.應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培養創造性思維

B.應改變自然規律,推陳出新

C.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

D.只有沒有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參考答案:A23.網絡的普及在信息交流上縮短了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給人們帶來信息交流的極大便利,偌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地球村。這說明

A.任何事物之間都是普遍聯系的

B.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

C.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D.聯系是客觀的,人們在事物聯系面前無能為力參考答案:B24.江南水鄉——蘇州四野散布著許多古樸風貌的村落。為更好地保護這些文化遺產,蘇州市提出引入市場運作機制保護古村落的思路。古村落可以采取股份制的形式,村民以其所有的古建筑租賃或入股,參與古村落的保護、經營和收益。這種做法()①有利于積極發展文化事業②有利于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③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需要④有利于保護文物古跡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參考答案:C25.禪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瓷讲皇巧剑此皇撬???瓷揭琅f是山,看水依舊是水!”這體現的哲理是:A.認識因其形象具體而具有直觀性

B.認識因其最終回歸而具有重復性C.認識因其不斷變化而具有不確定性

D.認識因其循環上升而具有深刻性參考答案:D26.“人離動物越遠,他們對自然界的作用就越帶有經過思考的、有計劃的、向著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標前進的特征。”恩格斯的這句話強調實踐的特征是A.客觀物質性

B.主觀能動性

C.社會歷史性

D.變化發展性參考答案:B27.“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北宋理學家張載先生的“橫渠四教”。這四句話既是張載一生為學的歸宿,也可以看作是宋儒的集體文化綱領。這啟示當代的學者,要做到對自身文化強烈的自豪感、歷史感和責任感就必須A.加強管理、正確引導、反對西化、展望未來

B.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兼收并蓄、以我為主C.擔當責任、繼承傳統、服務大眾、展望未來D.立足實踐、推陳出新、求同存異、創新發展參考答案:C28.以下選項中最能表現主觀能動性的是(

①天意從來高難問,人生由命非由他;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③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④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參考答案:D二、材料論述題(共3題,共44分)29..山東省諸城市探索開展農村社區化建設取得良好成效,為統籌城鄉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具體做法是:按照地域相近、便于服務等原則,把全市1200多個村規劃為208個農村社區,在社區中選擇一個交通便利、基礎較好的村莊成立社區服務中心。中心通過設立衛生服務站、警務室、便民超市、文化活動室及土地流轉服務中心等“一攬子”服務機構,引導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進村入戶,把各類公共服務資源整合進社區,初步打破了公共產品服務方面的城鄉二元結構,并推動了社區內村莊的融合聚集,加快了城鎮化步伐。諸城市以社區服務重建鄉村的做法是如何體現聯系觀點的?(9分)參考答案:30.材料一

新中國成立之初,由于國家財力薄弱,中國共產黨執政所采取的一切方針政策都圍繞實現“國強”而努力。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綜合實力已位居全球第二,國家日益向著強盛富裕的方向前進,但民生的改善和經濟實力的增長不協調,經濟建設和民生改善失衡,整個社會未能普遍均等地享受到經濟改革的成果,收入分配不公、城鄉差距不斷擴大?!笆濉币巹澗V要明確提出,“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必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這說明,我國實現從“國強”到“民富”的條件基本成熟,也標志著我黨將實現從“國強”到“民富”執政理念的轉變。材料二

“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出現的七個方面的內容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科學發展的主題不變,經濟發展的方式要轉變;經濟政策的思路不變,產業發展的體系要拓展;社會建設的重點不變,收入分配的關系要調整;文化前進的方向不變,文化產業的的建設要提升;改革開放的國策不變,整體推進的力度要加強;加強黨建的主線不變,科學執政的能力要提高;治國方略的大政不變,社會發展的合力要增強。材料三:(1)結合材料一,從唯物論的角度,簡要回答我國實現從“國強”到“民富”轉變的正確性(6分)(2)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運動觀的相關知識,分析材料二。(6分)(3)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知識分析材料三所蘊涵的哲理。(12分)參考答案:(1)①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國家日益強盛富裕,我國實現從“國強”到“民富”的條件基本成熟,因而我黨可以實現從“國強”到“民富”執政理念的轉變。②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是有規律的,必須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我黨實現從“國強”到“民富”執政理念的轉變,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體現,順應了國家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2)①運動是無條件的,永恒的,絕對的,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變化中。我國所處的國際環境和國情在不斷變化發展,國家的方針政策也必須根據實際進行調整(2分)②靜止是物質運動的特殊狀態,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與穩定性,保證經濟社會發展的正確性。(2分)③事物的發展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要做好工作,就必須做到“變”與“不變”的有機統一(2分)。Ks5u(3)①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制定規劃表明實踐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3分)②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從“十一五”規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