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壽安中學高二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壽安中學高二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壽安中學高二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壽安中學高二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壽安中學高二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壽安中學高二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下圖所示為世界某國局部示意圖,據圖回答該國以葡萄美酒著名,大范圍種植葡萄的地點在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參考答案:D2.下圖為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示①、②兩地A.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都大B.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都小C.自轉角速度相等,①地線速度大D.自轉線速度相等,②地角速度小2.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從甲處運行至乙處期間,②地A.正午太陽高度角不斷增大B.由晝長夜短變為晝短夜長C.極晝范圍擴大D.所處季節相同參考答案:1.C

2.B1.主要考查了自轉線速度和角速度的變化規律,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極點為0外,其它各點均相等,為15°/小時;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極點逐漸減小為0。圖中①地位于赤道,②地位于30°N,所以兩地角速度相等,①線速度大。故選C。3.德國慕尼黑大學的一位教授是這樣看待中國的:他首先把中國分成東部與西部,再分別分成南北兩部分,形成如下圖①、②、③、④四塊區域,并將這四塊區域命名為“銀色中國”“金色中國”“黃色中國”和“綠色中國”?;卮?-8題。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銀色中國”與“金色中國”以岡底斯山為界B.“金色中國”與“綠色中國”的分界線包括賀蘭山C.“黃色中國”與“綠色中國”的分界線為秦嶺D.“銀色中國”與“綠色中國”的分界線是巫山8.各區域與主要成因的組合,正確的是 ( )A.“黃色中國”——海拔高度所致B.“金色中國”——海陸位置影響C.“綠色中國”——流水侵蝕作用

D.“銀色中國”——緯度位置影響參考答案:C

B4.下圖為某地全年逐日逐時平均氣溫的等值線圖。這種氣候圖與其他氣候圖相比,更能反映與農林生產相關的氣溫分布實況。讀圖回答下列各題。8.從圖中可知該地()A.8月份月均溫最高B.2月份月均溫最低C.一天中最低氣溫出現在2時左右D.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14時左右9.該地最可能屬于()A.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C.溫帶大陸性氣候

D.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參考答案:8.D

9.B8.讀圖,橫軸表示月份,縱軸表示24小時,從圖中可知該地7月份月均溫最高,A錯。1月份月均溫最低,B錯。一天中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C錯。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14時左右,D對。9.根據圖中氣溫值,該地冬季溫和,夏季涼爽,最可能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B對。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冬季寒冷,最冷月氣溫在0℃以下,A、C、D錯。5.新疆的葡萄、瓜果,又大又甜,究其原因是

A.灌溉水源充足

B.傳統經驗豐富

C.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

D.深居大陸內部,降水少參考答案:C6.中亞離海最近的地方是(

)A.土庫曼斯坦南部

B.哈薩克斯坦北部C.哈薩克斯坦東部

D.土庫曼斯坦西部參考答案:D7.在不同地區,因為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方式的差異,造成荒漠化發生、發展的主要因素有所不同,下列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A.

干旱區————過度樵采

B.

草原區————過度放牧(水井周圍)C.

沙區邊緣————過度開墾

D.綠洲地區————過度放牧參考答案:D8.北京時間2015年9月17日6時54分左右,智利西部海岸發生8.3級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的地理坐標為(31.5°S,71.7°W),據此完成下列各題。1.此次地震震中位于A.西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南半球

C.東半球、北半球

D.東半球、南半球2.此次地震震中大致位于圖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3.地震發生時,智利當地時間是16日21時30分,造成北京和智利時間差異的原因是A.地球的自轉

B.地球的公轉

C.緯度的差異

D.氣候的差異參考答案:1.B

2.D

3.A1.赤道為劃分南北半球的界線,南緯度位于南半球,北緯度位于北半球,從西經20°向東到東經160°為東半球,其余為西半球。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中的地理坐標為(31.5°S,71.7°W),該地位于西半球,南半球,故選B。2.讀圖可知,丁位于南緯30°以南,西經70°以西,與震中位置相符,故選D。3.地震發生時,智利當地時間是16日21時30分,北京時間2015年9月17日6時54分左右,由于地球自轉,位置相對偏東地區早看到日出,地方時較早,導致兩地時間差異的原因為地球的自轉,故選A。【點睛】本初子午線是東西經度的分界線,但不是東西半球的分界,此線以東為東經度,以西為西經度,但仍然是東半球;180°經線是也是東西經度的分界線,但不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此線以東為西經度,以西為東經度但仍為西半球;20°W是東西半球的一個分界線,此線以東為東半球,以西為西半球;160°E也是東西半球的另一個分界線,此線以東為西半球,以西為東半球。9.甲、乙兩地同為60°N,甲、乙兩地經度如下圖所示,結合下圖完成下面小題4.甲地位于乙地的A.正東方

B.正西方

C.西北方向

D.東南方向5.甲、乙兩地的距離大約是A.20000千米

B.15000千米

C.10000千米

D.5000千米參考答案:4.A

5.D4.因“甲、乙兩地同為60°N”,所以甲地和乙地的相對位置是正東或正西方向。根據甲、乙之間的劣弧確定甲地位于乙地的正東方向,選A。5.由于緯線的長度不相等,所以在不同緯線上經度1°的距離是不相等的,赤道上經度1°的距離最大,約為111km,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南北緯60°緯線上的長度為赤道上的一半。甲、乙兩地的經度差是90°,故甲、乙兩地的距離是(111×90×0.5)km,大約是5000km,選D。10.近年來,鄱陽湖地區的生態問題引起社會關注。結合鄱陽湖位置圖和鄱陽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演變趨勢圖,完成下列問題。22.鄱陽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湖泊淹沒范圍擴大B.泥沙沉積,湖底抬高C.流域內多年降水量大增D.流域內土壤含水率增大23.近期,江西省計劃在鄱陽湖湖口修建水閘,這種做法帶來的影響有A.調節湖泊汛期最高水位B.湖泊泥沙淤積明顯減少C.增加本省水電資源利用率D.增加長江下游水資源利用量參考答案:22.B

23.A【22題詳解】鄱陽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沉積,湖底抬高,B對。有堤壩阻擋,湖泊淹沒范圍不會擴大,A錯。流域內多年降水量變化不大,C錯。流域內土壤含水率增大,湖泊水位應降低,D錯?!?3題詳解】近期,江西省計劃在鄱陽湖湖口修建水閘,這種做法帶來的影響有調節湖泊汛期最高水位,A對。水閘關閉時,湖泊泥沙淤積可能增加,B錯。湖口處落差小,水能蘊藏量少,對增加本省水電資源利用率作用不大,C錯。水閘調控水量,但不能增加長江下游水資源利用量,D錯?!军c睛】鄱陽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泥沙沉積,湖底抬高。流域內土壤含水率增大,湖泊水位應降低。在鄱陽湖湖口修建水閘,這種做法帶來的影響有調節湖泊汛期最高水位。湖口處落差小,水能蘊藏量少。11.假設下圖表示緯線圈,A、B、C、D四點將緯線圈平分為四段弧,其中AB為夜弧,其余各弧為晝弧?;卮?0--21題。20.下列有關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陽直射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A.A在B的正東方,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

B.A在B的正東方,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

C.A在B的正西方,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

D.A在B的正西方,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21.圖中C處日出時間為

(

)

A.2時

B.3時

C.6時

D.9時參考答案:B

B略12.不同區域要素的組合不同,區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結合“中國政區圖”,完成下列各題。6.甲區域和乙區域相比,氣候的差異是A.甲區域作物生長期較長

B.甲區域降水較少C.乙區域大陸性較強

D.甲區域高溫多雨7.丁省與丙省相比A.勞動力資源豐富

B.陸地交通便捷

C.第一產業比重小

D.第三產業比重小參考答案:B13.下列地區,具有“山下有花山上雪”“一山居然四季全”氣候特征的是A、陰山地區

B、祁連山地區

C、雪峰山地區D、橫斷山參考答案:D14.甲、乙兩地點之間有三條道路相連。某地理活動小組測繪了這三條道路的縱向剖面圖(圖3)。讀圖完成問題。8.甲、乙兩地點間高差大致為A.80M B.110MC.170M D.220M9.在對應的地形圖上可以看出A.道路①為直線 B.道路②經過甲、乙兩地間的最高點C.道路③最長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10.若使用大型運輸車從乙地運送重型機械設備至甲地,最適合行車的是A.道路③ B.道路①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參考答案:8.B

9.D

10.B【8題詳解】從題目當中很清楚看出,兩地高度分別為260和150,故高差為110,選B?!?題詳解】從圖可以看出,①水平距離最長,不會是直線,③水平距離最短,兩地之間的最高點可達375米左右,道路①和②有段道路坡度一致,可能這部分道路重合,D正確。故選D。【10題詳解】運輸重型機械,最好選平坦的道路,道路①坡度最緩,最適合運送重型機械設備至甲地,故選B。15.讀右圖,據圖回答1~2小題。1.當東半球恰好全部為夜半球時(

)A.好望角當天晝長夜短B.北京所在的區時為3時20分C.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比北半球多D.東半球的平均氣溫比西半球高2.關于北京和好望角(34°21′S,18°30′E)的正確敘述是(

)A.好望角的正午太陽高度任何時候都大于北京B.北京的晝長時間總是比好望角短C.7月份,兩地都是多雨期D.北京和好望角不可能同時都在一個日期里參考答案:B

C16.對我國不同區域傳統民居建筑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較南方差

B.西北民居屋頂坡度平緩C.浙閩山區民居屋頂多為平坦狀

D.南方民居墻體較北方嚴實厚重參考答案:B17.圖9、圖10為世界某兩區域地圖。讀圖,完成21~23題。

圖9

圖例

河流

200

等高線

圖1021.判斷兩區域氣候的形成與分布(

)A.受海陸位置影響,中部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面積廣大B.受洋流影響,南部地區終年溫和多雨C.受地形影響,西部地區冬雨夏干D.受大氣環流影響,東部地區濕潤多雨22.比較①、②兩河流的特征及其綜合開發利用(

)A.①河上游為季節河,支流多

B.②河下游徑流有明顯季節變化C.①河下游開發重點是水能發電

D.②河上游開發重點是農業灌溉23.①、②兩河下游地區的農業及其區位(

)A.屬于面向市場的商品農業

B.以小麥—牧羊業為主C.①河下游地區農業生產的制約因素是熱量條件D.②河下游地區的農業產品主要面向附近城市參考答案:DBA18.“騎樓”是樓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懸空而建的,二樓向街心延伸,并使馬路邊房屋相互連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長廊。這是嶺南民居的一個特色。據此回答29~30題。29.建設騎樓的目的是

A.體現當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層次感,體現建筑美

C.節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陽30.騎樓建筑反映了嶺南地區

A.地形多樣,地表起伏不平B.高溫多雨的氣候

C.降雨強度大D.洪澇、臺風等災害頻繁參考答案:29.D

30.B19.國內一次抽樣調查表明,來華美國游客中主要目標是欣賞名勝古跡的占26%,而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最感興趣的卻達56、7%,這放映了設計旅游線路的(

)A.發展創新原則

B.安全可靠原則C.突出特色原則

D.講究韻律原則參考答案:C

20.我國幅員遼闊,下面四圖及區域景觀差異表述正確的是(

)A.甲――同一時代,我國東、西部不同民居B.乙――同一季節,我國南、北方不同衣著C.丙――同一時刻,我國東、西部不同景象D.丁――同處于平原,我國東、西部不同耕作參考答案:C甲圖中磚瓦房是尖頂,與平頂房在同一時代,是我國南、北部不同民居,A錯。乙是我國南方、北方兩個省,同一季節,我國南、北方不同氣候,B錯。丙帕米爾高原黑夜,烏蘇里江是白天,同一時刻,我國東、西部不同景象,C對。丁是水田、旱地,同處于平原,我國南、北方不同耕作,D錯。點睛: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東西部自然環境差異大,南北跨緯度大,南方、北方的氣候類型、耕作制度、耕地類型不同,建筑特點不同。東西跨時區多,東西時間差異明顯。21.根據材料回答問題。(13分)材料一:我國部分省區老年人口比重及人口承載狀況(實際人口密度與理論承載密度之比)材料二:我國東、中、西部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關人口密度的統計圖。材料三:世界、中國、美國人均耕地與人均GDP比較表。(1)上述哪些省區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并分析這些地區老齡化產生的原因。(4分)(2)從表中看出哪兩個省區的人口負擔最輕,試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3)椐圖分析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十年間其發展的趨向是什么,并分析其原因(3分)(4)讀上表,分析造成人均耕地繼續減少的原因(3分)參考答案:(1)滬、蘇、津、粵

①計劃生育使人口的自然增長緩慢,年輕人比重下降②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高、醫療條件好、生活質量改善等,使平均壽命延長。(4分)(2)滬、粵

自然條件優越;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科技水平高,對資源的利用率高;沿海地區交通便利,對外的高度開放;環境人口容量大。(3分)(3)特點:分布不均,東部地區人口密集,西部地區人口稀少

趨向:東西部人口分布不均在加劇

原因:①東部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并不高,但人口基數大,每年凈增人口仍很多,導致人口密度增加;②東部地區經濟發展較快,經濟活力較強,吸引大量外來流動人口來務工和經商,造成人口密度增加。(3分)(4)自然原因:災毀耕地

社會原因:生態退耕、建設占用、農業結構調整(3分)22.在一個區域的內部往往表現出A、顯著的差異性

B、明顯的相似性

C、基本的不連續

D、完全的相同性參考答案:B23.下圖為局部區域經緯網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5.關于圖中各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②兩地均位于中緯度B.③④兩地均位于東經度C.①地位于a區域的東南方向D.④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方向6.根據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劃分,位于兩個相同半球的是A.①與②

B.③與④

C.②與③

D.①與④7.圖中a、b、c、d四個區域,實際面積最小的是A.a

B.b

C.c

D.d參考答案:5.C

6.B

7.D本題主要考查經緯網,只有掌握了經緯線的特征和經緯度的判斷方法就容易解決此題。5.①地位于40°S在中緯度地區,②地位于20°S,②地屬于低緯度地區。A錯誤;③地經度是180°,不屬于東經度,④地為140°W,B錯誤;①地位于a區域的東南方向,C正確;④地位于②地的東北方向,D錯誤。6.①②兩地均位于南半球,但①位于西半球,②位于東半球,A錯誤;③與④均為北半球和西半球,B選項正確;②位于南半球和東半球,③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C錯誤;①為南半球和西半球,④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D錯誤。7.在經緯度差相同的情況下,緯度越低,實際面積越大;緯度越高,實際面積越小。圖中a、b、c、d四個區域b緯度最低面積最大,d緯度最高面積最小。D選項正確。24.右圖是我國四個不同地區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據此完成55~56題。55、四個地區城市化發展的共同特點是(

A.人口遷移導致城市化

B.政府投資促進城市

C.外來資金支持城市化

D.工業化帶動城市化56、以上四個地區城市化過程中都會出現的問題是(

A.農產品供應不足

B.環境質量下降

C.勞動力短缺

D.資源短缺參考答案:55.D

56.B25.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環境資源,人們把森林稱為“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完成20—21題

20、我國“三北”防護林的作用主要是:(

)A.凈化空氣、吸煙除塵

B、美化環境、調節氣候C.防風固沙、保護農田

D、提供木材、供應林產21、長江中上游防護林的作用是:(

)A、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B、美化環境、調節氣候C、過濾空氣、降低噪聲

D、提供動物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參考答案:20.C

21.A26.下圖中a,b,c線為等壓線,箭頭表示A地風向,d,e線為等溫線,g、f、h線為等高線。讀圖回答9~11題。9.影響等溫線d、e呈現東西延伸的主導因素是A.緯度

B.海陸位置

C.地形

D.人類活動10.根據圖中信息可以推斷A.a<c

B.從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C.d>e

D.圖中湖泊可能為咸水湖11.若此時A地多云,即將迎來的天氣變化可能為A.晴朗、氣溫升高、氣壓降低

B.晴朗、氣溫降低、氣壓升高C.陰雨、氣溫降低、氣壓升高

D.陰雨、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參考答案:ADD二、填空題(共10分)27.讀下圖,回答相關問題。(1)當地球上的晝夜狀況如B圖所示時,地球正運行至A圖中____處。該日期為___月___日,此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2)A圖中,地球在公轉軌道上最接近遠日點的是______處,此時地球公轉速度比較_____。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并且開始向北移的是_________。(3)B圖中④地位于“五帶”中的_____帶,該地的季節為_____;此時,圖中①②③地的夜長由長到短的排序是______,正午太陽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4)此時B圖中①地的地方時為_____時,這天該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_______。參考答案:(1)丙

12

22

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2)甲

(3)南溫

夏季

①③②

③①②

(4)21

66°34′(66.5°)【詳解】(1)B圖所示晝夜狀況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晝現象,故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地球運行至A圖中丙處,該日期為12月22日,此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是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2)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遠日點在7月初,A圖中甲處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是6月22日,最接近遠日點;此時地球公轉速度較慢。太陽直射點位于赤道并且開始向北移的是春分,在A圖中的丁處。(3)B圖中④地位于南回歸線到南極圈之間,位于“五帶”中的南溫帶,該地季節是夏季。此時越往南晝越長,越往北夜越長,故圖中①②③地的夜長由長到短的排序是①③②;此時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故正午太陽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③①②。(4)根據B圖中昏線與赤道的交點地方時18點,可以推算①地的地方時為21時;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故赤道的正午太陽高度是66°34′。28.讀圖,圖中CGD是晨昏線,回答下列問題。(1)此圖表示的日期是_________________日(節氣)前后的陽光照射圖,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2)E點時刻是_________________時,A點晝長為_________________小時,日落時間為_________________。此時全球新的一天的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3)請描述此日該半球的晝夜情況_________________。若G點緯度升高,則該半球的晝夜長短將如何變化_________________。(4)一架飛機如果從B地沿BEF飛行到達F地,飛行方向如何變化?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冬至日(或12月22日),南極圈及其以內(以南)地區有極晝現象(2)12

18

21

135°E向東到180°(3)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南極圈及其以內(以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晝將變短,夜將變長,出現極晝的范圍將縮小。(4)先向西南,再轉向西北解析:(1)地球順時針自轉,為南半球,南極圈出現極晝為冬至。(2)E點所在經線將晝弧等分,為正午,正午的地方時為12點。做出故A點的緯線,晝弧所占比例為6∕8,故A點晝長為6∕8*24=18小時。日落時間為12+9=21點。180°經線與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將全球分成兩個日期。圖中0是經線為135°E,從135°E向東到180°為新的一天。(4)圖中晨昏線左側為夜半球。由圖可知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南極圈及其以內(以南)地區出現極晝現象。G點位于極圈上,若G點緯度升,則晨昏線靠近極點,因此該半球的晝夜長短變化晝將變短,夜將變長,出現極晝的范圍將縮小。(4)E、F點均位于B點西側,但相對B、F,E點緯度更高,距離南極點更近,因此飛行方向為先向西南,再轉向西北。

29.下圖為“美國部分區域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B區域農業地域類型是________,該農業地域類型特點有________等。(2)美國東北部乳畜業發達的主要社會經濟條件是_______。(3)五大湖地區發展初期的主要工業部門有________、________等。(4)舊金山“硅谷”是美國西部重要的新興工業基地,其主要發展條件有________等。參考答案:(1)商品谷物農業

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科技水平高等(2)域市密集,經濟發達,市場需求量大。(3)煤炭、鋼鐵、機械、汽車等(4)科技發達、交通便利、環境優美等解析:(1)讀圖,AB位于美國中央大平原地區,地勢平坦開闊,黑土肥沃,水源便利,主要為商品谷物農業,商品谷物農業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科技水平高。(2)乳畜業屬于隨著城市的發展而興起的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市場和飼料對布局的影響大,美國東北部為發達的工業集中地區,也是殖民者最早到達的地區,城市密集,經濟發達,對于乳畜產品的需求量大。(3)五大湖地區有豐富的煤炭、鐵礦石資源,水源便利,交通發達,在豐富的自然資源基礎上,發展了煤炭、鋼鐵、機械和汽車等傳統工業部門。(4)硅谷是世界微電子工業的中心,微電子工業屬于技術指向型工業,附近高等院校集中,科技人才力量雄厚,電子產品對于高速快捷的交通要求高,硅谷地區高速公路及航空運輸便利,且環境優美,有利于發展高技術產業。三、綜合題(共38分)30.讀下圖,下列問題:⑴圖中D(松花江)江源頭河流補給類型是A雨水

B積雪融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⑵圖中D河支流嫩江19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