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北省保定市臺峪鄉中學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河北省保定市臺峪鄉中學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河北省保定市臺峪鄉中學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河北省保定市臺峪鄉中學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河北省保定市臺峪鄉中學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河北省保定市臺峪鄉中學高三地理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下圖5空白部分表示林地、陰影部分表示均質裸地,若此圖反映的是58oN某地區的情況,據此分析回答10~11題。圖510.形成該地區域分異的主導因素是

)A.熱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11.圖示區域內最多可能分布幾個時區

)A.1

B.2

C.3

D.4參考答案:10.B

11.C2.讀“我國某主要地形區的相關資料”,回答面積26萬平方千米最冷月均溫5℃~8℃最熱月均溫16℃~29℃年均溫16℃~18℃年降水量1000毫米~1300毫米無霜期250天~350天年日照時數900小時~1300小時該地形區位于我國A.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

C.西南地區

D.東北地區參考答案:C3.2016年1月8日,黃河蘭州段出現了河床“露底”現象。如下圖所示,當地市民駐足河心灘拾撿石頭,希望能從中淘到“黃河奇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該河段河床出現“露底”現象,其原因可能是A.下游內蒙段處于流凌狀態

B.上游水庫擴大了排水量C.黃河蘭州河段處于平水期

D.該河段泥沙淤積量增大18.黃河奇石最大特色是“類多、色多、形多”,主要是因為該河段上游A.流速快

B.流域而積廣

C.含沙量大

D.來水量少19.圖示河床水體清澈,主要是A.該河段含沙量很小

B.上游植被恢復見成效C.靜水澄清作用明顯

D.上游水庫攔截了泥沙參考答案:17.A

18.B

19.C本題組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外力作用。1月黃河蘭州段處于枯水期,再加之下游內蒙段處于流凌狀態、上游水庫也不能擴大放水,就使得蘭州段水位下降出現河床“露底”現象。奇石的形成主要是流水的沖刷作用,而黃河奇石多,是其流域面積大,來石量大,各類石源豐富,形成多樣的奇石。圖示河床清澈見底,是河流的流動性較小,即靜水澄清作用明顯。17.時間是1月8日,此時節降水少,是黃河的枯水期;此時節受河道清淤和黃河上游來水量較少等因素影響,使得蘭州段水位下降出現河床“露底”現象;下游內蒙段處于流凌狀態,利于上游水的下泄,蘭州河段水位降低。選A正確。18.黃河上游的流域面積大,來石量多且多樣,經黃河的沖刷,形成奇石。選B正確。19.該段黃河是在上游段,河床水體清澈,水位很低,是黃河的枯水期,流量小、流速慢,即靜水澄清作用明顯。選C正確。4.國家地理頻道“探尋歐洲河流”攝制組到歐洲采訪,歷時一年,繪制出歐洲四條河流年相對流量變化示意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8.圖中河流流量變化受氣溫影響明顯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9.①、②、③、④四條河流依次位于A.歐洲北部、歐洲東部、歐洲南部、歐洲西部B.歐洲西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歐洲南部、歐洲東部C.歐洲東部、歐洲北部、歐洲西部、阿爾卑斯山區D.歐洲南部、阿爾卑斯山區、歐洲東部、歐洲西部參考答案:18.B

19.D18.歐洲受西風影響,降水量的季節分配較均勻,受其影響河流的徑流量季節變化較小,而圖中②③河流變化大,是因由冰川和積雪融水補給,補給量受氣溫影響較大。故選B。5.某學校(110°E)地理興趣小組在平地上用立竿測影的方法,逐日測算正午太陽高度。如圖2,垂直豎立一根2米長的竿

OP,正午時測得竿影長OP′,通過算出正午太陽高度。右圖是該小組繪制的連續一年多的竿影長度變化圖。圖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長度的點是

A.①

B.②C.③

D.④參考答案:D6.2014年我國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陸續在芯片產業中投入上千億元資金。《中國制造2025》提出:2025年我國芯片自給率要達到50%。2018年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我國中興通訊公司進行為期7年的制裁,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公司出售芯片等高科技產品。下圖示意2017年1-2月全球芯片行業市場區域分布(單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我國大力發展芯片制造業的直接原因是A.科技水平高

B.研發成本低C.勞動力豐富

D.市場需求大20.美國商務部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公司出售芯片等高科技產品將促使我國企業A.加強自主技術研發

B.注重高端品牌塑造C.加大外國資本引入

D.加快國際市場開拓參考答案:19.D

20.C【19題詳解】由圖可以看出,我國全球芯片行業市場占份額比重最大,單純的依賴國際市場風險大,所以市場需求大是促進我國大力發展芯片制造業的直接原因;相比發達國家,我國芯片制造業技術水平較低;芯片制造研發成本高;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不是勞動力導向。選D正確。【20題詳解】我國市場對芯片的需求量大,且主要依賴國際市場;美國商務部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公司出售芯片等高科技產品將促使我國企業加強自主技術研發,減少對美國等發達國家的依賴,以減少進口的風險。選A正確。7.石窟作為旅游資源,最具有

A.科研價值

B.歷史文化價值

C.美學價值

D.經濟價值參考答案:B8.下左圖為石家莊市及周邊地區等高線地形圖,下右為石家莊市2015年12月25日氣象要素逐時演變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該日石家莊市A.0~4時,相對濕度降低 B.5~8時,氣溫降低C.4~5時,由東北風轉向西南風 D.15—16時,由東南風轉向西北風2.導致石家莊市該日5~8時氣溫變化的天氣過程最可能是A.冷鋒過境 B.暖鋒過境 C.反氣旋過境 D.焚風過境3.該日5~8時,該地PM2.5濃度暫時降低的原因最可能是該時段A.降雨過程明顯,凈化作用顯著 B.盛行下沉氣流,顆粒物塵降地面C.正值上班高峰,汽車尾氣排放多 D.工廠還未開工,工業廢氣排放少參考答案:1.C

2.D

3.B1.讀右圖可知,4~5時,風向發生改變,由東北風轉向西南風,C正確;0~4時,相對濕度升高,A錯;5~8時,氣溫升高,B錯;15—16時,由東北風轉向西南風,D錯。2.由左圖可知,石家莊西側地勢高,該日5~8時,石家莊的風向為西南風,位于山地背風坡,焚風過境,氣溫升高,相對濕度下降,D正確。3.該日5~8時,石家莊位于西南風的背風坡,盛行下沉氣流,顆粒物塵降地面,使該地PM2.5濃度暫時降低,B正確;焚風過境,降水少,A錯;汽車尾氣排放多會使PM2.5增多,C錯;讀圖可知0:00工廠還沒開工,但PM2.5濃度比5~8時要高,可推測工廠還沒開工不是主要原因,D錯。9.某中學生進行植被對水循環影響的試驗。設計如下:準備兩塊搓衣板,如圖放置在盆中,其中一塊鋪上毛巾,分別從上面淋上相等數量的水,并觀察實驗結果。回答22~23題。22.兩塊搓衣板淋水后,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A.無毛巾:水流量較大 B.無毛巾:蒸發量較大 C.有毛巾:水流速度較快 D.有毛巾:盆底存水較多23.如果鋪有毛巾的搓衣板模擬的是植被恢復后的山地,則該山地()①降水量增加②地表徑流增加③下滲量增加④地下徑流增加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參考答案:22.A

23.C22.【解答】解:兩塊搓衣板淋水后,無毛巾的摩擦力小,流速快,水流星大,蒸發量小,盆底存水較多;有毛巾的摩擦力大,流速慢,水流量小,蒸發量大,盆底存水較少。A對,BCD錯。故選:A。23.【解答】解:植被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山地植被恢復后,大氣濕度增加、地表徑流減少、下滲量增加、地下徑流增加。故選:C。10.右下圖為我國某科考站某日旗桿影子的長短及方向變換。旗桿高為H,O為旗桿原點,影子OA=HCot30°,影子OB=HCot10°。回答24-25題。24.關于該地點與日期判斷正確的是:A.長城站(62°S,59°W),可能在冬至日前后B.中山站(69.5°S,76.5°E),可能在11月下旬C.昆侖站(80.5°S,77°E),可能在元月上旬D.黃河站(79°N,12°E),可能在6月上旬25.此日前后,關于圖中影子之間的關系及其變化說法錯誤的是A.OA與OB的長度呈負相關B.OC與OD的長度一致Ks5uC.OF與OE的長度正相關D.OA與OB的影子可能變短參考答案:C

A11.蘭新高鐵(圖一)的部分路段既有地下隧道也有“地上隧道”,“地上隧道”主要目的是防止新疆境內的強風吹翻列車,其一側有許多圓形小洞,“地上隧道”內壁采用雙層結構是為了克服當地另外一種惡劣的自然環境(圖二)。據此完成下列各題。9.下列關于隧道的說法正確的是()①甲地修地下隧道,乙地修“地上隧道”②甲地修“地上隧道”,乙地修地下隧道③圖二內壁采用雙層結構的目的是克服防低溫④圖二內壁采用雙層結構的目的是克服防強風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0.圖二“地上隧道”上的許多圓形小洞朝向是(

)A.東南 B.西南 C.西北 D.東北11.在高鐵站核心區域最適宜布局的產業活動是(

)A.物流 B.商務 C.工業 D.園藝參考答案:9.C

10.A

11.B【9題詳解】地上隧道修建在大風區,地下隧道修建在地勢起伏較大的山地。甲地位于山間谷地地勢平坦但形成狹管效應風力較大,導致需要建設地上隧道。乙地需要穿過祁連山脈,需要修建地下隧道。故①錯誤,②正確。地上隧道只需要單層即可防風,材料中描述雙層的作用是為了克服另一種惡劣的自然環境,當地緯度較高,且離冷空氣原地較近,冬季寒冷,主要目的是為了防寒,故③正確,④錯誤。選擇C。【10題詳解】圓形孔洞的修建目的是為了平衡隧道內外的氣壓并起到透光作用,防止列車高速進入隧道后因氣流涌動出現較大阻力造成危險。當地盛行風向為西北風,若孔洞朝向西、北側會導致風從孔洞進入,隧道失去防風功能,故孔洞應朝向東南,A正確。【11題詳解】高鐵客運站是以旅客集散為主,交通便利,人多,消費市場廣,適宜布局商務活動,B正確。高鐵以客運為主,貨運量小不適合布局物流產業,A錯誤。工業與園藝所需要的區位因素均與高鐵無較大關聯,CD錯誤。故選B。12.讀下邊的地理循環示意圖,回答下面若此圖代表海陸間循環,則A.甲處是陸地,乙處是海洋

B.乙處的降水量小于蒸發量C.③代表徑流

D.④代表地表蒸發和植物蒸騰參考答案:C13.下圖為天氣網上海某日天氣預報的截圖。據此完成4—5題

4.據圖中所示信息,與當日最接近的節氣是

A.秋分(9月23日)

B.寒露(10月8日)

C.春分(3月21日)

D.清明(4月5日)5.當天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和移動方向是

A.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D.南半球,向南移參考答案:CA14.讀部分溫度帶和四類干濕區的關系圖,回答24~25題。24.我國N區域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

D.洋流25.深秋時節,我國某旅游者在國內乘火車外出旅游,出發時落葉紛飛,滿目金黃。穿越重重隧道后驀然樹木蔥郁,山清水秀。火車經過的區域是A.F→C

B.F→B

C.H→A

D.G→B參考答案:

B

B15.庫(爾勒)格(爾木)鐵路是連接我國南疆鐵路和青藏鐵路的一條重要鐵路線,該鐵路線于2014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下圖為我國庫格鐵路線走向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1.庫格鐵路線在甲處穿越的主要山脈是A.祁連山

B.昆侖山

C.阿爾金山

D.巴顏喀拉山12.我國鐵路專家在青海省境內進行庫格鐵路選線時考慮的主導因素是A.地形狀況

B.聚落數量

C.礦產資源

D.風沙天氣13.庫格鐵路線在新疆境內途徑乙農業區,該農業區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是A.降水豐富

B.光照充足

C.土壤肥沃

D.技術先進參考答案:11.C

12.A

13.B11.根據甲所處的經緯度可知,該處山脈為阿爾金山,選C。12.看圖可知,庫格鐵路青海段等高線稀疏,地形平坦,故我國鐵路專家在青海省境內進行庫格鐵路選線時考慮的主導因素是地形狀況,選A。13.乙農業區地處內陸,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A錯、B對;當地自然條件較差,土壤發育較差,C錯;該地經濟落后、技術落后,D錯。【點睛】影響交通運輸線的區位因素及其關系16.7月30日,我國西北某地出現強沙塵暴,下圖示意該地當日14時-24時氣溫、氣壓隨時間的變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1)強沙塵暴經過該地時間段是(

)A.16時-17時B.17時-18時C.18時-19時D.19時-20時(2)與正常情況相比,強沙塵暴經過時,該地(

)A.水平氣壓梯度增大

B.氣溫水平差異減小C.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增多D.大氣逆輻射減弱參考答案:(1)C(2)A考點: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試題解析:(1)圖中氣溫和氣壓在18時-19時變化明顯,說明此時為強沙塵暴經過的時間。(2)圖中氣壓升高,氣溫下降,該強沙塵暴為快行冷鋒過境,水平氣壓梯度增大,風力增強。17.國際產業轉移促進了國際產業分工和合作。下列各圖中,最能反映當前美國產業所處地位組合的是(

)A.Ⅰ、乙、④、b

B.Ⅲ、丙、③、cC.Ⅰ、甲、①、c

D.Ⅲ、丙、②、a參考答案:C考查區域的發展階段、產業轉移的原因、國際產業分工和合作與產品生產周期和產品生產環節的關系。產品的生命周期值得是由于世界各國的技術發展水平不同,技術領先的國家可能率先開發出某種新產品并出口;經過一段時間后,技術先進的國家掌握了這種技術,成為新的出口國;技術落后的國家隨后才能掌握這種技術,在最后才能成為產品的出口國。所以美國在圖中屬于第一階段,Ⅰ是美國;美國技術發達,處于設計環節(圖中甲);美國的產品處于開發期(圖中①),產量不大,利潤豐厚;全球化產業競爭的金字塔模型圖,處于低層的a競爭力差,美國處于塔尖的c由于擁有核心技術故競爭力強。故選C。18.讀某海域等水溫線分布圖8,完成19-21題:19、此時,甲附近海域洋流性質和海水流向分別是(

)A寒流,向高緯流

B暖流,向高緯流

C寒流,向低緯流

D暖流,向低緯流20、圖示時期甲處的盛行風向為(

)A東南信風

B東北信風C東北季風

D西南季風21、圖示季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處海域多霧天

B甲附近海岸為雨林景觀

C甲以西陸地降水量東多西少

D甲所在半球南北溫差較大參考答案:19.A

20.D

21.A19.讀非洲某區域圖,回答F自然帶在此處分布的最高緯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A.海陸分布

B.降水條件

C.地形

D.洋流參考答案:A20.右圖7為我國某島嶼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布圖,讀圖回答

我國在該島東北部的文昌市建設第四座衛星發射場,該地建設衛星發射場的有利條件是(

)①緯度低,節約火箭燃料,增大有效載荷

②臨海,有利于大型部件的運輸③位于沿海,科技發達,技術水平高

④東臨南海、太平洋,火箭航區和殘骸落區安全性好

⑤雨量充足,氣溫適中,氣候條件優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參考答案:B21.桌狀山是頂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圍限的方形山體。南非開普敦的桌山(左圖)和四川省樂山市大瓦山(右圖)均屬此類。桌山上層為水平砂巖,下層為花崗巖;瓦山山體下部是石灰巖,上部是堆疊的玄武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兩地經常云霧繚繞,給景觀增加了神秘色彩。據此完成下列各題9.兩地地貌形成中相同的地質作用有A.地殼運動、變質作用、外力侵蝕 B.地殼運動、沉積作用、變質作用C.沉積作用、巖漿活動、外力侵蝕 D.巖漿活動、沉積作用,變質作用10.關于兩地多云霧的說法正確的是A.大瓦山附近寒流流經,暖濕氣流易凝結成霧B.桌山緯度高,氣溫低,水汽易凝結C.大瓦山風速較大,熱量散失快,水汽易凝結D.桌山來自海洋氣流受地形抬升凝結參考答案:9.C

10.D9.桌山上層為水平砂巖,下層為花崗巖;瓦山山體下部是石灰巖,上部是堆疊的玄武巖。從巖石類型看,砂巖、石灰巖屬于沉積巖,花崗巖、玄武巖屬于巖漿巖,兩地地貌形成中相同的地質作用有沉積作用、巖漿活動。巖層形成后,都是地殼運動抬升,地勢變高。山頂桌狀巖石地貌,都是外力侵蝕形成。C對。巖石中沒有變質巖,形成中沒有變質作用,A、B、D錯。10.大瓦山位于內陸,附近沒有寒流流經,A錯誤。桌山位于中緯度,屬于亞熱帶,氣溫較高,不是水汽易凝結的原因,B錯誤。霧的形成需要靜風條件,風速較大,水汽不易凝結成霧,C錯誤。桌山來自海洋氣流水汽含量大,受地形抬升凝結成霧,D正確。22.下圖為我國關中盆地地形地質剖面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4.圖中渭河(

)A.凸岸沉積顯著,多河漫灘 B.流量年際變化小C.含沙量大,且季節差異小 D.冬末春初多凌汛15.圖示區域A.驪山與搓峨山均為褶皺山 B.受秦嶺阻擋,盆地內凍害少C.聚落多分布在高原或山地 D.秦嶺附近斷裂處,出現變質作用參考答案:14.A

15.D【14題詳解】讀圖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可以得出圖中河流河道彎曲,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往右偏右側沖刷嚴重,左岸沉積嚴重,左側大多為凸岸,沉積顯著多河漫灘,A對;圖中河流流量年際變化大,B錯;含沙量大,季節差異明顯,C錯;渭河沒有凌汛,D錯。故本題選擇A。【15題詳解】讀圖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可以得出圖示區域驪山和嵯峨山均為斷塊山,A錯;因陜北高原的阻擋,盆地內凍害少,B錯;聚落多分布在平原或谷地,C錯;巖層斷裂處,由于巖石的變質作用,石灰石演變成大理石,D對。故本題選擇D。23.下圖為沿20°E經線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圖及高空大氣環流形勢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11.若下圖虛線表示等壓面,箭頭表示空氣運動方向,其中能正確表示上圖中a地高低空等壓面及空氣運動特征的是A.

B.

C.

D.12.能代表圖中c風帶的風向為A.

B.

C.

D.13.下列關于b地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A.常年高溫多雨

B.受信風帶與赤道低壓帶交替控制C.冬季盛行西南風

D.常年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參考答案:11.C

12.D

13.A12.c風帶是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赤道低氣壓帶信風帶,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向右偏形成東北風,圖D正確。13.b地地處赤道附近,全年高溫;且地面受熱常年盛行上升氣流,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全年多雨。選A正確。24.讀歐洲1月等溫線分布圖(圖6),據此完成13~15題。13、圖中丁地的氣溫最有可能是A.-1℃

B.3℃C.7℃

D.9℃14、圖中甲、乙、丙三地等溫線出現了較大的彎曲,下列原因解釋不正確的是A.洋流

B.地形C.海陸差異

D.自然帶差異15、2010年12月,甲地出現了往年不常見的連續暴風雪天氣,導致這種天氣的根本原因是A.西風帶勢力增強

B.極地冷濕氣流強烈南下C.蒙古高壓控制

D.冰島低壓控制參考答案:BD

B25.進入秋季,隨著氣溫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銀杏樹葉由綠轉黃。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各題。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秋季南京的銀杏樹葉先于北京轉黃B.影響銀杏樹葉轉黃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銀杏樹為落葉闊葉樹種D.上圖中城市道路兩側的銀杏樹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18.京和南京銀杏樹葉轉黃的時間不同,這反映了(

)A.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B.非地帶性現象C.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D.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參考答案:17.C

18.A【17題詳解】由材料可知,“隨著氣溫下降”銀杏樹葉由綠到黃,說明影響銀杏樹葉轉黃的主要因素是氣溫;南京緯度較低,氣溫高于北京,銀杏樹葉晚于北京轉黃;城市道路兩側的樹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環境、吸煙除塵、降低噪聲等。故C正確,A、B、D錯誤。【18題詳解】銀杏樹葉轉黃主要受氣溫影響。南京緯度較低,氣溫高于北京,因此銀杏樹葉晚于北京轉黃,這是以熱量為基礎的,因此反映的是由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故A正確。26.圖中M表示我國某縣2007年農產品產值構成。影響該縣農業發展的首要區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氣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場和交通

D.政策和勞動力參考答案:C二、填空題(共10分)27.下圖為“某城市功能區分布示意圖”,該城市在布局時充分考慮了盛行風的影響。讀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

(1)從城市功能分區來看,該市用地面積最大的是

,地租最高的是

。(2)③功能區的分布特點主要有

,它對湖泊造成的不利影響主要是

。(3)該城市綠地分布面積廣,對城市小氣候的主要影響有

。(4)你認為該城市最有可能盛行

風。參考答案:(1)從城市功能分區來看,該市用地面積最大的是綠地

,地租最高的是

。(2)③功能區的分布特點主要有

位于城市外圍

、靠近交通干線

,它對湖泊造成的不利影響主要是

導致湖泊水體污染嚴重。(3)該城市綠地分布面積廣,對城市小氣候的主要影響有緩解熱島效應,增加空氣濕度

。(4)你認為該城市最有可能盛行

西北(偏北)

風。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資源豐富、森林廣布、河流眾多。左圖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示意圖,右圖為哥德堡降水量統計圖。(1)圖中洋流按性質分屬于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海岸曲折的峽灣主要是由于

侵蝕形成的,它會

(增加/減小)沿岸地區的氣溫年較差。(2)挪威可以優先發展的可再生能源有

。(3)甲城所在地區的典型植被類型是

。瑞典運送到德國魯爾區的礦產資源主要是

。(4)簡述哥德堡的降水特征,并從大氣環流角度分析原因。

參考答案:(1)暖流

冰川

減小(2)水能

風能(3)亞寒帶針葉林

鐵礦(4)降水總量豐富(約750mm),季節變化較小

終年受盛行西風影響【詳解】(1)根據海陸輪廓,圖中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按性質分屬于暖流。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海岸曲折的峽灣主要是由于冰川侵蝕形成的,它使沿岸地區受海洋影響增強,會減小沿岸地區的氣溫年較差。(2)挪威降水豐富,河流落差大,可以優先發展的可再生能源水能。位于西風帶,風力穩定,可優先發展的可再生能源有風能。(3)甲城所在地區位于瑞典,在山地背風坡一側,緯度高,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典型植被類型是亞寒帶針葉林。瑞典運送到德國魯爾區的礦產資源主要是鐵礦。(4)根據圖示各月降水量,哥德堡的降水特征是降水總量豐富,約750mm,降水季節變化較小。從大氣環流角度看,該地終年受盛行西風影響,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29.【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和圖片,完成下列各題。(10分)材料一2013年伊始,韶關丹霞山風景區就出現了10萬人次的最大峰值。(圖22甲圖)各有關部門立即啟動了緊急預案,大批交通干警上路分流,山門外多處應急停車場啟用,確保了車輛在車流人流的最高峰安全運行。但在洶涌的游客大潮中,也暴露了景區目前存在的諸多問題。材料二中國生態學學會在丹霞山與景區聯合舉辦“2013中國生態景區旅游發展論壇活動”,通過對丹霞山旅游保護與開發的實地考察,共同探討中國森林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材料三

丹霞地貌景觀(圖22乙)甲

乙圖22(1)丹霞地貌的成因是▲,觀賞這種地貌應選擇▲方式才能獲得最佳觀賞效果。(2分)(2)國際自然聯盟曾對中國丹霞地貌申報項目提出質疑,原因是中國的一些丹霞地貌在保護方面還不具備條件,一些景觀區沒有很好地控制旅游業對地貌環境的破壞。結合材料和圖分析發展旅游業會對地理環境產生哪些不利影響?▲。(3分)(3)佛教圣地丹霞山發展旅游業對佛教文化有什么影響。▲。(2分)(4)請為丹霞山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列舉至少3條)▲。(3分)參考答案:(1)流水侵蝕

遠眺(2分)(2)產生污染;導致珍稀物種滅絕、破壞良性生態平衡;對地表環境、自然資源造成破壞,威脅自然遺產;破壞傳統文化、毀損文物古跡;對正常社會秩序產生沖擊。(任答3點,得3分)(3)有利于促進佛教文化交流與發展,有利于對傳統佛教文化的傳承與保護。(2分)(4)生態旅游目的地的基礎設施不應設在脆弱敏感的生態區域;住宿設施要由當地人自主經營管理,以保持地域文化的完整性;采用節能設備,所用能源及設施不要給周圍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提供以地域產品為主的飲食(最好是綠色食品)及旅游紀念品;控制游客數量,以便控制和防止過度利用旅游資源;培訓生態旅游的策劃者和導游。(任答3點,得3分)

三、綜合題(共38分)30.根據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世界某區域等高線圖(圖7)。

材料二:大奴湖(圖8)為加拿大第二大湖,因曾在該湖岸居住過印第安部落而得名,當地印第安人多以漁獵為生,皮貨貿易在早期經濟中曾起重要作用。湖岸附近蘊藏多種礦產,東北岸的耶洛奈夫為金礦開采中心和加拿大西北地區首府。

(1)簡述A、B兩地地勢特征的差異,并分析其成因。

(2)大奴湖水東清西濁,簡析西部湖水較混濁的主要原因。

(3)簡析大奴湖沿岸發展有色冶金工業的自然資源優勢。

(4)在耶洛奈夫由皮貨貿易場所發展為金礦開采中心的過程中,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

參考答案:31.右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兩地均處在30°N,讀后回答下列問題。(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坐標為

。(2)此時地球上除了作為日界線的180°經線東西兩側日期不同外,還有一條經線的東西兩側日期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