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邵陽市五峰鋪鎮中和中學2022高二地理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①夏季多暴雨
②黃土土質疏松
③植被覆蓋率低
④春季多大風⑤地形起伏較大
⑥全年降水豐沛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⑤⑥參考答案:C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黃土土質疏松,容易被侵蝕;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地質災害頻繁);植被覆蓋率低。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2.關于“生態旅游”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其主要目的是促進旅游目的地的經濟發展和擴大旅游空間
②旅游者不僅是被動地觀賞和娛樂,而是參與了保護環境的實際行動
③是旅游主體大眾化的體現,反映了旅游資源的可創造性
④“留下的只是腳印,帶走的只有照片”是對生態旅游的形象寫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C3.讀我國部分省市區1996—2004年耕地變化情況表,回答1996—2004年我國部分省區耕地變化情況表(注:耕地面積和人口均為1996年數據)區域耕地面積(Km2)人口
(萬人)1996—2004年耕地減少去向比重(%)減少面積(Km2)建設占用災毀耕地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內蒙古5568922321009.601.782.2695.260.69甘肅348602467374.202.360.5591.245.84廣東235256961248.6013.761.231.8883.12江蘇447207110344.8037.273.268.7150.77福建12135326166.5036.618.372.4452.58寧夏8110495373.602.290.2096.560.94陜西344743543935.002.673.5773.3720.40生態退耕面積最大的省區是A.寧夏
B.內蒙古
C.甘肅
D.陜西參考答案:B4.讀世界某大陸圖,回答下面小題。12.圖中四地1月份盛行西北風,且降水較多的是(
)A.P地
B.M地
C.N地
D.Q地13.對四地地理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P地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最小B.M地晝夜長短變化幅度大于N地C.Q地年太陽日照時數小于M地D.N地的圣誕節前是又冷又長的平安夜參考答案:12.A
13.A12.根據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判斷P地位于澳大利亞西北部,1月,氣壓帶風帶向南移動,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帶向南越過赤道向左偏轉形成西北季風,來自海洋的西北季風給澳大利亞西北部地區帶來充足的降水,為熱帶草原氣候;M位于東南信風迎風海岸,多地形雨;沿岸受東澳大利亞暖流影響形成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降水豐富;N地是地中海氣候,1月,該地受盛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降水少;Q地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從陸地吹向海洋的東南信風加上沿岸受西澳大利亞寒流共同影響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故選A。13.據圖可知,P地緯度最低,因此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最小。故選A。5.下圖為某地區天氣系統示意圖,回答15~16題。15.根據此時圖中示意可以判斷A.該城市受反氣旋控制,氣流輻散B.a地大風降溫,可能有降水C.c、d兩地在一定高度上比a、b兩地更易形成逆溫,空氣運動受阻
D.b地此時雨過天晴,氣壓升高16.圖2中沿甲乙線所作的天氣系統垂直剖面示意圖正確的是參考答案:15.B
16.D6.世界三大熱帶雨林流域國家首腦會議在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召開,會議旨在建立熱帶雨林流域國家間合作框架,實現熱帶雨林的可持續管理。下列雨林開發方式中,屬于保護性開發的有①雨林觀光②生態旅游③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④發達國家保護本國資源與采伐亞馬孫雨林相結合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參考答案:B【分析】考查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知識。【詳解】保護性開發是指在不破壞區域傳統特色的前提下更好地進行保護,同時促進區域特色景觀的發展,實現被開發地區自然、經濟、社會、文化的整體協調發展。其中,保護是核心,開發為外在表現。雨林觀光和生態旅游都體現了它的生態價值,又體現了經濟價值,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在開發的同時注意植被的恢復和保護,因此都屬于保護性開發,①②③正確,發達國家保護本國資源,但是不能以采伐亞馬孫雨林為代價,因此④錯誤。選B。7.我國為了改善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建設了許多防護林體系,其中規模較大的是“三北”防護林和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據此,回答13、14題:13.“三北”防護林所起的主要的環保功效是:A.吸煙除塵
B.美化環境
C.防風固沙
D.凈化空氣14.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所起的生態作用是:
A.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C.調節氣候、穩定大氣成分
D.凈化空氣、吸煙除塵參考答案:13.C
14.A8.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韓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大量遷入我國。據此完成40~41題。40.該產業轉移的工業部門可能是A.玩具制造
B.汽車工業
C.石化工業
D.鋼鐵工業41.日本、韓國的這些企業遷入我國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污染嚴重
B.我國工資水平較低C.我國服務業發達
D.日本人口數量劇減參考答案:40.A
41.B9.美國東部時間(西五區區時)2014年10月22日10時28分,太陽黑子發生強烈爆發。下圖為“太陽黑子與木星、地球大小的對比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2.太陽黑子發生強烈爆發時,北京時間為(
)A.21日21時28分
B.22日15時28分C.22日13時28分
D.22日23時28分3.太陽黑子強烈爆發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A.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B.引發嚴重的低溫凍害C.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
D.形成大范圍的霧霾天氣參考答案:2.D
3.C2.太陽黑子發生強烈爆發時,美國東部時間(西五區區時)2014年10月22日10時28分,北京時間為東八區區時,相差13個時區,時間相差13個小時,北京時間為22日23時28分。3.太陽黑子強烈爆發可能干擾無線電短波通信,全球變暖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與黑子爆發關系不大,引發嚴重的低溫凍害天氣的是寒潮,形成大范圍的霧霆天氣是污染氣體排放造成。【點睛】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轉,地表各地相對于太陽的方向不斷發生變化,因而各地的時刻便依次推進,于是在同一瞬間,地球上的各地時刻不同,地方時就是因經度不同而不同的時間,地方時把一天中太陽對于當地位置最高(太陽位于上中天)的時刻定為中午12時。10.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2010年11月29日~12月1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6次會議在墨西哥度假勝地坎昆召開。讀圖回答下面小題。10.圖中尤卡坦半島為墨西哥著名半島,面積約20萬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5000000的地圖上繪出來時,圖上面積為A.4cm2
B.40cm2
C.80cm2
D.8cm211.會議期間,某日坎昆日出時,某地也恰好日出,但晝長比坎昆長,則該地位于坎昆的A.東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東南方向參考答案:本題考查地球地圖。【10題詳解】根據比例尺為1:500000,圖示面積/實際面積=比例尺的平分計算即可。【11題詳解】11月29日~12月11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故越往南晝越長,故判斷該地位于坎昆的南面。而結合晨昏線分布,越往南晝越長,故日出越早,而該地與坎昆同時日出判斷,其位于坎昆的西面。11.右圖是某河中游一支流水文站實測的該河流量和污染程度的情況,據此完成10~11題。10.據圖分析,關于河水污染程度的正確說法是(
)A.氣溫高,降解快,污染程度輕B.雨水多,帶來污染物多,污染程度重C.河流流量與污染程度呈負相關
D.河流流量與污染程度呈正相關11.為減輕該地的水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實行清潔生產,污水進行凈化處理,達標排放;②修建水庫,使流量趨于穩定;③農業生產中合理施用化肥、農藥;④減少汽車流量,控制汽車尾氣;
⑤對生活污水集中凈化處理。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參考答案:C
B12.右圖中虛線是某島火山噴發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線,a<b<c,
讀圖回答16~17題。16.該火山噴發時最有可能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17.下列關于該島嶼的敘述,正確的是(
)A.終年溫和多雨
B.植被具有耐寒特征C.雨熱同期
D.適宜生產柑橘、葡萄參考答案:16-17DD13.下圖是歐洲某地區的農業生產土地利用示意圖,該地區低地農田兩年輪種,臺地主要種植橄欖,牧民夏季上山放牧高蛋白豐富的山羊和綿羊。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8.影響該地區農牧業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強度
B.土壤類型
C.氣溫變化
D.水分變化39.在該地區山地,以放牧蛋白質豐富、脂肪少的山羊、綿羊為主,其理由是(
)A.山地地勢太低,水草不豐富
B.山區較寒冷,羊御寒能力強C.山區地勢陡峭,羊攀移能力強
D.山區傳染病多,羊抵抗能力強參考答案:38.C
39.C38.牧民夏季上山放牧高蛋白豐富的山羊和綿羊,說明由于冬季山上氣溫太低,冰雪覆蓋,所以選擇在夏季上山放牧,所以影響該地區農牧業空間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氣溫。39.根據圖中信息可知,以放牧蛋白質豐富、脂肪少的山羊、綿羊為主,脂肪少的山羊、綿羊不利于御寒,山區海拔高,地勢陡峭,羊攀移能力強,高山人類活動少,傳染病少,所以選D。14.GIS中,不同類型的地理空間信息儲存在不同的圖層上。疊加不同的圖層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間的相互關系。城市交通圖層與城市人口分布圖層的疊加,可以(
)A.作為商業網點選址
B.分析建筑設計的合理性C.計算城市水域面積
D.估算工農業生產總值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城市交通圖層與城市人口分布圖層的疊加,可以為商業網點選址。15.2012年11月中旬我國北方內蒙古、吉林、黑龍江、遼寧等地出現了嚴重的雪災,尤其是內蒙古東部地區。雪災監測中主要采用的技術是()A.RS
B.GISC.GPS
D.電子地圖參考答案:A解析:遙感具有實時監測功能,可以隨時了解雪災的狀況。16.右圖為沿左圖(相鄰經線或緯線的間隔均為5°)某剖面線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完成24~26題。24.右圖依據的剖面線是左圖中的(
)A.L1
B.L2
C.L3
D.L425.右圖所示剖面兩側大致上是我國的(
)A.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
B.人口稠密區和人口稀疏區C.半濕潤區和半干旱區
D.季風區和非季風區26.乙地區冬季氣溫比同緯度我國其他地區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較低
B.甲地形區阻擋冬季風
C.日照時間較長
D.丙地形區阻擋冬季風參考答案:C
B
D17.下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有一公路沿河興建。據圖回答1-3題.1.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判斷,圖中河流的流向是(
)A.西北向東南流
B.東南向西北流
C.東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東北流2.若河水暴漲,最可能被水沖毀,使行車受阻的路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3.若要安排露營活動地點,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斷,最不適宜的地點是(
)A.W
B.X
C.Y
D.Z參考答案:A
C
D略18.依據《保護世界文化和遺產公約》,世界遺產可分為①自然遺產
②文化遺產
③文化與自然遺產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參考答案:D19.下列區域的劃分以單一指標為依據的是()①熱量帶
②干濕區
③我國三大自然區
④文化區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根據地球各地接受太陽照射的狀況及晝夜長短的變化,將地表各地劃分不同的熱量帶;根據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將各地劃分為不同的干濕度;依據氣候和地貌將我國劃分為三大自然區;根據文化的各種因素如民族、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劃分為不同的文化區。綜合判斷A項正確。20.2012年1月以來,意大利埃特納火山多次噴發,大量火山灰直沖云霄。圖4為“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圖5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完成8~9題。8.與埃特納火山噴發形成的巖石類型一致的是圖4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9.圖5數碼所示輻射中,直接受彌漫在大氣中的火山灰影響而減弱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參考答案:8.D
9.B21.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脈構成地形骨架,很多山脈成為主要的地理分界線。讀我國部分山脈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13.山脈①A.東側位于半濕潤區,西側位于半干旱區B.東側的植被為荒漠、草原,西側的植被為草原C.東側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西側位于地勢第三階梯D.東側以發展畜牧業為主,西側以發展種植業為主14.圖中序號對應的山脈和分界線組合,正確的是A.②--太行山--華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的分界線B.③--巫山--四川盆地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線C.⑤--昆侖山--帕米爾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線D.⑥--秦嶺--黃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界線15.下列關于甲、乙、丙、丁四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地草場資源豐富,應大力發展放牧業B.乙地發展經濟的限制因素是水源C.丙地發展商品谷物農業,商品率高D.丁地工業基礎雄厚,經濟發達參考答案:13.A
14.B
15.C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區域差異,學習時要熟悉我國主要的地理分界線,各地區的主要地理特征。13.山脈①是大興安嶺,東側位于半濕潤地區,西側位于半干旱區,A對;東側的植被為森林、西側的植被為草原,B錯;東側位于地勢第三級階梯,西側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C錯;東側以發展種植業為主,西側以發展畜牧業為主,D錯。14.
②——太行山——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的分界線,A錯;③——巫山——四川盆地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線,B對;⑤——昆侖山——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線,C錯;⑥——秦嶺——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分界線,D錯。15.甲地屬于干旱地區,草原資源不豐富,應合理發展畜牧業,不能過度放牧,A錯;乙地為青藏高原,發展經濟的限制因素是熱量,B錯;丙地東北平原,發展商品化農業,商品率高,C對;丁地屬于中部地區,工業基礎不是很好,經濟不算發達,D錯。22.美國政府對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治理與開發的主要措施有(
)
①以水資源綜合開發為流域治理的核心,制定了包括防洪、航運、發電、灌溉、旅游在
內的綜合性長遠開發方案
②充足而廉價的電力,吸引了大量的高耗能工業在本地發展,20世紀50年代后,調整和優化了產業結構
③大力開發水電,實行梯級開發
④大力發展了農業和旅游業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D23.新疆是我國重要的棉花產區和畜牧業基地。結合所學知識,回答7~8題。7.該地區農牧業生產所需水源主要來自(
)A.湖泊水
B.咸水淡化
C.大氣降水
D.冰雪融水8.該地區種植棉花的有利條件是(
)A.光照充足
B.水源豐富
C.科技發達
D.勞動力豐富參考答案:7.D
8.A24.下圖為30°S某地等高線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①②③④四條支流中,平均流速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下列四地中流水侵蝕作用最強的河岸是A.m處的西岸
B.n處的東岸C.p處的西岸
D.q處的東岸3.圖中abcd四地中最適合建設大型村落的是A.a
B.b
C.c
D.d參考答案:1.D
2.A
3.D【知識拓展】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將河流地貌分為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它們的形成和發展主要與外力作用有關。河流在流動過程中,會破壞并掀起地表的物質,形成侵蝕地貌。河流侵蝕地貌是由溯源侵蝕、下蝕和側蝕共同作用形成的。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蝕地貌,橫剖面呈“V”字形。堆積地貌多見于河流中下游地區,包含沖積扇、河漫灘平原、三角洲、平原等,沖積扇是河流出山口處的扇形堆積體,河漫灘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區,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區。25.2006年第二十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都靈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從而拉開了冬奧會的序幕。讀下面兩圖,完成18-20題。
18.流經甲城的河流汛期是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9.冬奧會開幕式于當地時間(區時)2月10日20點舉行,此時北京時間是A.2月10日13時 B.2月11日13時
C.2月10日3時
D.2月11日3時20.右圖為冬奧會所在地阿爾卑斯山地自然帶垂直分布示意圖,影響圖中阿爾卑斯山南、北坡雪線高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①熱量因素②降水因素
③相對高度④海陸位置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參考答案:18.D
19.D
20.B26.讀下表,完成20~21題。某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統計表年份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出生率(%)3.953.983.603.793.642.301.821.100.670.650.630.64死亡率(%)1.701.081.000.950.760.730.680.630.670.660.650.6520.該地人口自然增長最快的年份為(
)A.1950年
B.1955年
C.1965年
D.1970年21.21世紀以來,該地人口(
)A.出生率下降
B.死亡率上升
C.自然增長率上升
D.人口數量減少參考答案:20-21BC略二、填空題(共10分)27.圖甲為秦陵兵馬俑圖,圖乙為武陵源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1)“秦陵兵馬俑”和“武陵源”所在的省區分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作為旅游景觀,“秦陵兵馬俑”較“武陵源”________價值更高。(2)構成兩圖所示旅游景點的基本要素,除了旅游景觀外,還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3)旅游景點的開發,對當地區域發展有哪些積極意義?(4)在旅游資源開發中,應盡量減少旅游活動和景區建設對環境的破壞。其中,“秦陵兵馬俑”的開發應特別注意避免對________的破壞,“武陵源”的開發應盡量避免對________的破壞。參考答案:(1)陜西湖南歷史文化(2)旅游者景區的服務業(3)使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擴大就業;促進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區域文化繁榮。(4)文物古跡景區生態環境(或生物多樣性)解析:第(1)題,“秦陵兵馬俑”位于陜西省,“武陵源”位于湖南省,前者屬于人文景觀,后者屬于自然景觀,前者具有更高的歷史文化價值。第(2)題,旅游三要素包括游客、旅游資源和服務業。第(3)題,旅游活動能夠帶動就業,促進經濟發展。第(4)題,人文景觀開發要避免對文物古跡的破壞,自然景觀開發要避免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知識拓展】瀑布的形成瀑布的形成主要有三種:其一就是河流底部的巖層由兩層不同硬度的巖層組成,當河流侵蝕透頂部的巖石后,底下的巖石因為比較軟,很容易被掏空,形成瀑布,如加拿大與美國交界處的尼亞加拉瀑布。另一種瀑布的形成就是河床中有橫向的堅硬巖石形成的巖墻,河流流經此處時,受到巖墻阻擋形成瀑布。第三種情況是:古代的冰川切入山谷之中,使兩側形成懸崖峭壁,在兩側如果有河流,瀑布由此形成。28.讀“某月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和“氣溫曲線與降水柱狀圖”,完成下列問題。(1)甲地全年盛行_______風,其氣候特征可以用右圖中的_______(填字母)圖表示。(2)左圖所示季節,控制乙地的氣壓帶是_______,此時該地的氣候特征是_______,該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3)丙地此時主要吹______(填風向)風,其形成原因是______,該季節的氣候特點是______,為了適應這種氣候特征,人們形成的生活習慣有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西南
B(2)副熱帶高氣壓帶
炎熱干燥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3)東南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高溫多雨
穿薄衣服(開空調、吃冷飲)
外出帶雨具(涂抹防曬霜)解析:(1)甲地位于歐洲西部,全年盛行西南風,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B全年溫和濕潤,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2)左圖亞歐大陸內部為低氣壓,所示季節為北半球的夏季,控制乙地的氣壓帶是副熱帶高氣壓帶,此時該地的氣候特征是炎熱干燥,該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典型植被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3)夏季亞洲東部吹東南風,主要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夏季東亞高溫多雨,人們穿薄衣服,開空調、吃冷飲,外出帶雨具,涂抹防曬霜。29.讀左圖“地球公轉示意圖”和右圖“濟南市某地上午9時景觀圖”,回答下列問題。⑴立夏至立秋期間,地球公轉速度
;當地球運行到④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此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是
。⑵圖中小路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理由是
。⑶農事諺語“春雷響,農夫閑轉忙”對應的節氣是
(單選)。A.驚蟄
B.立夏
C.寒露
D.立冬⑷右圖所示景觀拍攝季節,在濟南地區最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單選)。A.梅須遜雪三分白
B.新雨山頭荔枝熟
C.北風卷地白草折
D.紅桃綠柳垂檐向參考答案:⑴先變慢后邊快,南回歸線,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為90o,由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⑵東西走向,上午九點,太陽在東南方,燈桿影子朝向西北,由此判斷小路東西走向。⑶A⑷D整體分析:該題以地球公轉示意圖和濟南市某地上午9時景觀圖為材料,考查地球公轉的速度、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和四季的變化。(1)讀圖可知,立夏至立秋期間,經過遠日點7月初,遠日點7月初公轉速度最慢,所以地球公轉速度先變慢后邊快;當地球運行到④位置時,為冬至日,太陽直射的緯線是南回歸線上,根據正午太陽高度從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原理,可知此時全球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是由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為90o。(2)濟南市某地上午9時太陽位于東南方,則可知圖中燈桿影子朝向西北,則可知圖中小路的延伸方向大致是東西走向。(3)農事諺語“春雷響,農夫閑轉忙”,指的是驚蟄前后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所以選A。(4)根據右圖所示景觀可知道路兩旁綠樹蔥蔥,則可知拍攝季節為春季,在濟南地區最可能看到的景象是紅桃綠柳垂檐向,所以選D。梅須遜雪三分白為冬季,新雨山頭荔枝熟為夏季,北風卷地白草折為秋季。三、綜合題(共38分)30.【旅游地理】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由于海南的獨特的熱帶濱海資源和良好的氣候條件,國內外游客大量涌入海南過春節,旅游市場出現井噴式增長。2016年是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第七年。該年2月7日至13日,全省共接待游客371.22萬人次。下圖為海南島旅游資源分布圖。試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創新創業基礎教程 課件 模塊七 網絡創業實踐
- 車輛股份買賣的正式合同樣本
- 天津市武清區名校2025屆初三一輪階段測評(三)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扎蘭屯職業學院《方法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植保研究前沿(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數據庫原理綜合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美容美發場地租賃合同模板
-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通信原理及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校2025屆初三下學期期末質量抽測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玉林師范學院《現代漢語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獎品、禮品供應服務方案
- 八年級歷史下第一單元復習教案
- 不動產登記數據安全保密責任書
-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重點考察知識點)
- 大學文化主題辯論賽巔峰對決辯論辯答ppt模板
- 物業小區保潔清潔方案
- 原地面高程復測記錄表正式版
- 高等學校建筑學專業本科(五年制)教育評估標準
- 品質周報表(含附屬全套EXCEL表)
- 商鋪裝修工程施工方案.
- MQ2535門座起重機安裝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