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5課當今的世界政治格局課標要求了解蘇聯解體后兩極格局瓦解和多極化趨勢加強的史實,認識多極化趨勢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一)戈爾巴喬夫改革1、背景:20世紀80年代,蘇聯陷入嚴重的政治經濟困境。2、內容:(1)經濟改革:(2)政治改革:①指導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②具體操作:取消共產黨領導地位,實行多黨制。一、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一)戈爾巴喬夫改革1、背景:20世紀80年代,蘇聯陷入嚴重的政治經濟困境。2、內容(1)經濟改革:(2)政治改革:(3)外交方面:放棄積極進攻戰略,由擴張轉為全面收縮,改變與美國全面對抗的方針,尋求緩和。一、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3、影響:(1)促使東歐發生劇變。(2)蘇聯迅速走向解體。(二)東歐劇變1、劇變表現:2、劇變原因:(1)照搬蘇聯模式;(2)戈爾巴喬夫改革的影響;(3)西方的“和平演變”一、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
①第一個發生劇變的國家:波蘭②兩德統一:(1990年)③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等國相繼劇變。3、實質:政治體制和社會性質發生根本性變化。(三)蘇聯解體1、原因:(1)現實原因:戈爾巴喬夫政治體制改革背離了科學社會主義方向。(2)歷史原因:高度集中的體制弊端和政策失誤長期得不到糾正。(3)外部原因: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一、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和平演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利用武力侵略不能將社會主義國家消滅的情況下,通過采用思想滲透、經濟施壓、分化瓦解,煽動民族情緒、支持社會主義國家內部反對派等方式影響社會主義國家人們的心理、行為方式,進而使社會主義國家的生活方式、國家運行變成資本主義式的,從而在不動聲色中消滅社會主義國家。(三)蘇聯解體1、原因:2、過程:1991年12月,“獨聯體”成立,蘇聯完全解體。3、影響:
美蘇對抗的兩極格局結束,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一、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正確認識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1、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并不能說明社會主義失敗,只是表明蘇聯模式失敗,社會主義遭受重大挫折。2、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發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3、實踐證明,社會主義需要通過不斷的改革來逐步改善。社會主義各國應走符合本國實際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種模式。(2)建設社會主義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3)社會主義國家必須不斷深化改革,以解放生產力。同時,在改革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1)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本國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本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總結蘇聯東歐劇變的經驗教訓
(6)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以保障經濟建設;要搞好執政黨的自身建設,堅持黨的群眾路線。(7)必須不斷提高我們的綜合國力,以適應國際競爭的形勢。(4)必須重視國內民族問題,正確處理民族關系。(5)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權主義,反對強權政治。(2)歐共體:一體化進程加快(3)日本:謀求政治大國(4)俄羅斯:明確提出建立多極化世界(5)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1)美國:試圖建立“單極世界”二、“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1、主要表現:
1991年美國總統布什在其《國情咨文》中說:“我們是世界上唯一能夠維持和平力量的國家,正是這一領導的重任以及實力,使美國在一個尋求自由的世界中成為自由的燈塔。”1993年歐盟成立1967年歐共體成立經濟一體化政治一體化1999年歐元正式啟用資本流通一體化建立獨立防務體系軍事一體化2、特點世界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3、影響(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權主義、強權政治;(2)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1.戰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美蘇兩極格局形成,“冷戰”開始。2.20世紀六七十年代至80年代末期:在美蘇兩極格局下,出現多極化趨勢。美、日、西歐三足鼎立。3.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局面結束,兩極格局瓦解。暫時形成一超多強局面,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至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經歷了幾次重要變化?合作探究世界形勢總體趨于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流,但呈現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蕩并存的局面。(一)特點(二)表現1、緩和與和平: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流原因:兩極格局瓦解,大國間軍事對抗和軍備競賽減弱。三、動蕩的局勢,漫長的歷程2、緊張與動蕩:(一)特點(二)表現北約轟炸南社會黨總部大樓印度教派沖突場景
巴以沖突原因(1)兩極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國際力量對比平衡,被“冷戰”掩蓋的民族及宗教糾紛、領土爭端等矛盾紛紛暴露。(2)美國試圖獨霸全球……(3)國際恐怖主義的泛濫……三、動蕩的局勢,漫長的歷程新的世界格局形成了嗎?為什么?“現在,舊的世界格局已經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處于新舊格局交替的動蕩時期。——江澤民世界新格局尚未出現的原因:對國際關系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政治力量,自身都處在較大的變化之中,一時間難以形成相對穩定的力量對比局面。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世界格局兩極格局瓦解,“一超多強”、多極化趨勢加強。世界形勢總趨勢:走向緩和,和平與動蕩并存小結:知識整合1.東歐劇變的實質是()A各國放棄了社會主義旗號B執政黨向反對派妥協C各國共產黨喪失了政權D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變化D鞏固練習2.蘇聯發生劇變和解體的直接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的積弊B.戈爾巴喬夫背離社會主義的政治改革C.各加盟共和國日益嚴重的分離傾向D.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和平演變”策略的影響
B3、關于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的東歐劇變,下列表述與事實不符的是A.劇變前東歐各國面臨嚴重經濟困難B.執政黨喪失政權但社會制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C.德國結束了近半個世界的分裂局面D.波蘭是最早發生劇變的國家BC4.東歐劇變最主要的原因是A.帝國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戰略B.蘇聯歷史和現實的影響C.自身經濟發展緩慢,改革成效不大D.民主法制受破壞,黨和政府脫離群眾5.東歐劇變的最主要教訓A.社會主義道路與本國實際相結合B.要進行改革開放,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的優越性C.要時時警惕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D.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為指導A6、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的根源在于A.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導致兩極格局結束B.美國成為惟一的超級大國C.多個國家聯盟力量中心的存在D.歐洲聯盟的成立CB7、下列關于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說法正確的是:①暫時呈現“一超多強”局面;②總趨勢是多極化不斷加強;③多極化格局已經最終形成;④目前存在美、歐、日、俄、中五個主要力量中心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8、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A.戈爾巴喬夫上臺后推行錯誤路線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變”政策
C.民族矛盾尖銳
D.蘇聯體制僵化成為生產力發展障礙D9、理論界通常稱當前世界正處在新舊格局交替的過渡時期。這一“交替”主要是指()A、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B、由兩極格局向多極化發展C、由民族沖突向地區性沖突發展D、由于是形態的對立到政治軍事對抗10、歐盟是()A、歐洲地區的非政府國際組織B、歐洲地區的政治經濟一體化組織C、世界最大的政府間區域經濟合作組織D、世界最大的國家政治組織BB11、當前世界政治格局處于“一超多強”向多極化發展的過渡階段,對其正確的表述是①“一超”指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②“多強”指世界上還有其他幾個力量中心③多極化格局形成是一個緩慢的演變過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絲綢名人傳》課件-項目二 技藝傳承與創新
- 生育保險報銷流程指南
- 2025年鄉村全科助理醫師助理醫師資格證考試必刷題庫(500題)
- 2025年中學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教師資格考試練習題庫(450題)
- 2025年房地產經紀人(業務操作)考前必刷綜合題庫(1100題)
- 湖南九大員-材料員考試題庫
- 湖南衡陽2024屆高三復習周練 2月第4周 語文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出版:全球市場鋼筋混凝土管 (RCP)總體規模、主要生產商、主要地區、產品和應用細分調研報告
- 理財師備考時效性技巧試題及答案
- 九年級中考2025年安徽中考數學真題匯編 專題05 一次方程與方程組
-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簡介(131張)課件
- 【iSlidePPT作品】埃隆-馬斯克人物生平PPT課件
- COOK培養箱主要特點參數
- 送達地址確認書(法院最新版)
- 四肢骨折的固定搬運課件
- (高清正版)T_CAGHP 055—2019 滑坡崩塌防治削方減載工程設計規范(試行)
- 預制箱梁回彈強度偏低及原因報告
- 有效提升投訴客戶滿意度QC小組成果材料
- F5負載均衡運維配置手冊V10
- 管道支架重量計算表(計算支架)
- 關于進一步提高干部考察材料撰寫質量的思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