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著名老中醫治療心衰的臨床經驗分享_第1頁
位著名老中醫治療心衰的臨床經驗分享_第2頁
位著名老中醫治療心衰的臨床經驗分享_第3頁
位著名老中醫治療心衰的臨床經驗分享_第4頁
位著名老中醫治療心衰的臨床經驗分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0/1012位著名老中醫治療心衰的臨床經驗分享!12以呼吸困難為主癥,多以溫補肺腎為主,方以右歸飲加減。方以苓桂術甘湯加味。其對臨床常見癥狀的處理也具有經(1)尿量減少:利尿為治療心衰之關鍵。最常用的利尿中藥有:獲苓、豬苓、車前子、冬瓜仁、冬瓜皮、澤瀉等。對水腫較重的患者,尤其是腹水者多用牽牛子末;腹水肝大者可加三棱、莪術。胸水與心包積液者可在辨證基礎上加己(2)伴有房性早搏、心房纖顫或室性早搏等等,可加琥珀末、紫石英、珍珠母以加強鎮心安神作用。心率偏慢或有傳導阻滯或竇房結功能低下,可加獨參湯或保元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用補腎陽藥,如仙茅根、淫羊藿、鹿角膠、補骨脂等以溫(3)感咳血問題:心衰患者因肺動脈高壓或肺瘀血易出現咳血或痰中帶血絲的癥狀,在辨證基礎上加入代赭石、旋復花、紫蘇子霜等降氣止血藥,同時還可加大小薊、側柏葉、血余炭、(5)胃腸癥狀:心衰患者多有胃腸道瘀血,又多長期服用強心、利尿以及抗心律失常類藥物,易出現胃腸功紊亂,如惡心納呆、胃脘脹滿等癥狀,又常可加重心衰,可加砂仁、陳皮、佩蘭等健脾行氣的藥物,調和胃腸功能,以(6)口干渴:心衰患者長期服用利尿劑而損傷陰液,常表現為口干渴,可用生地黃、石斛、元參、沙參等養陰生津的藥物。顧景琰認為心衰乃五臟同病。治療原則當以扶正補虛為本,祛除實邪為輔。補虛主在培補心肺腎脾,調和氣血陰陽;祛邪主在和血通絡,溫化水濕。治療常以參附湯與生脈散為基本方藥。顏德馨認為心衰是本虛標實之證,病機關鍵點是心氣陽虛,心血瘀阻,提出“有一分陽氣,便有一分生機”、“瘀血乃一身之大敵”的觀點。在臨床上將心衰分為心氣陽虛、心血瘀阻即可基本把握心衰的辨治規律。行氣活血是關鍵。據此制定溫運陽氣方、行氣活血方[溫運6g9g4.5g,生蒲黃g(包煎,丹參g,葛根g。行氣活血方藥物組成9g9g9g9g9g,生地黃12g4.5g6g9g6g2.4g,黃芪g,每于辨證論治基礎上加以下藥對(1)附子配半黃芪配葶藶子:攻補相兼,一升一降,升則補宗氣以扶正,(3)澤蘭配益母草:兩藥相配,相須而施,活血利水,瘀水同治,用15g25g,甘草20g50g5(先煎、桂枝、麥冬、五15g20g30g15g。心腎陽衰、水氣凌心、血絡瘀阻證治以益氣溫陽利水,方予溫15g,15g,20g15g。周仲瑛認為心衰屬于本虛標實,氣(陽)虛而瘀,水飲上犯心肺。由于氣(陽)虛血滯,臟腑氣化功能障礙,水液輸布失常,使體內水濕痰飲潴留,以致本虛與標實互為因果。且尤以血瘀為其主要病理因素。確立以“益陰助陽、活血通脈”為治法,溫養心腎以治本,注意陰中求陽;活血通脈以治標,血行則痰化、飲祛、水行。查玉明認為慢性心衰的發展系正虛邪實、心肺兩損,最終精氣被溫腎陽、益心氣是治療慢性心衰的最佳法則,以真武湯為基標實為瘀血、痰飲。氣虛與陽虛,主要是心肺腎氣虛與心腎陽虛。氣虛者宜養心補肺益腎,常用養心湯合補肺湯化裁。陽虛內寒,水濕泛濫者,常用金匱腎氣丸合真武湯加減。若為格陽戴陽者,則須回陽救逆,可用四逆湯合獨參湯加味治之。氣陰兩虛又可表現為心肺氣陰兩虛、心脾氣陰兩虛及心腎氣陰兩虛。以心肺氣陰兩虛為主者,用生脈散合補肺湯化裁。以心脾氣陰兩虛為主者,方用歸脾湯合補中益氣湯或參苓白術散化裁。心腎氣陰兩虛者,方用參芪地黃丸加味。瘀血阻滯宜活血化瘀,用血府逐瘀湯化裁。痰濕者治宜燥濕化痰,可用二陳湯、平胃散為主治療。若痰飲甚者,治宜化痰逐飲,方用五皮飲或葶藶大棗瀉肺湯化裁。李可擅于運用破30~200~300g,60g60g10~30g60~120g,生龍骨粉、生牡蠣粉、活磁石粉各30g0.5g組成。本方以四逆湯合參附龍牡救逆湯及張錫純氏來復湯重用附子、山茱萸肉加麝香而成。方中使用大劑量附子,以大認為山茱萸肉一味,“大能收斂元氣,固澀滑脫。收澀之中,15~30g15~3g10~15g,10g6~10g10g4~10g。咳嗽喘息不得臥者加紫蘇子、葶藶子、桑皮、白果等;水腫明顯伴咳吐稀白沫痰者加白術、茯苓、豬苓、車前子、白芥菟絲子、仙茅、補骨脂等溫補腎陽;久服桂枝者加麥冬以免溫燥;有陰虛表現者去桂枝加麥冬、五味子;頑固性心衰而若見陽脫用生脈、四逆合方以益氣固陽救逆,并配合相應的西藥急救,以圖轉危為安。施今墨認為本病以心氣心陽不足為多,或有心氣心陰(血)虛虧者。其臨床發作癥狀,則呈氣逆(滯)血瘀(郁、水氣泛濫為要。若以心脾兩虛之證柏子養心丸以益氣養血、補心健脾。若以水腫為主,當判斷證候虛實。虛證為心氣(陽)不足,腎陽虛衰。輕則益氣強心、通陽利水,藥如黃芪、黨參、桂枝、茯苓,只從心陽治療即可收效;重則宜溫腎壯陽、利水消腫,以附子、白術、桂枝、黃芪、防己為主,并用金匱腎氣丸、滋腎通關丸,必須心腎同治,方有作用。水腫重癥,擬活血、行氣、利水之法,以氣滯血瘀、水氣泛濫為標實圖治;若水道通利,腹水見消,即改用桂附八味丸緩補脾腎而效。鄧鐵濤認為心衰為以心為本,他臟為標。治療上陰陽分治,以溫補陽氣為上。心衰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型,即心陽虛型與心陰虛型,故立溫心陽和養心陰為治療心衰的基本原則,代表方為暖心方(紅參、熟附子、薏苡仁、橘紅等)與養心方(生曬參、麥冬、法半夏、茯苓、田三七等。在此基礎上,血瘀者加用桃紅飲(桃仁、紅花、當歸尾、川芎、威靈仙)或失笑散,或選用丹參、三七、雞血藤等;水腫甚者加用五苓散、五皮飲;兼外感咳嗽者加豨薟草、北杏仁、紫菀、百部;喘咳痰多者加紫蘇子、白芥子、萊菔子、膽南星、海浮石;濕重苔厚者加薏苡仁。喘咳欲脫之危癥則用高麗參合真武湯濃煎頻服,配合靜脈注射麗參針、參附針、或參麥針,以補氣固脫。在心衰用藥方面,鄧老補氣除用參、芪、術、草之外,喜用五30g合,靈活變通。根據心衰的不同病因,適當調整治療方案。病因為冠心病者,多見氣虛夾痰、痰瘀互結,可用溫膽湯加人參、白術、豨薟草、田三七等,以益氣祛痰、溫陽通脈。若屬陰虛,則多用溫膽湯合生脈散加減。病因為風濕性心臟病者,每有風寒濕邪伏留,易反復發作,治療則在原基礎上加用威靈仙、桑寄生、豨薟草、防己、雞血藤、桃仁、紅花以祛風除濕。病因為肺源性心臟病者,可配合三子養親湯、猴棗散,鵝管石、海浮石等溫腎納氣,降氣平喘。病因為高血壓性心臟病者,大多數肝陽偏亢,則需配合平肝潛陽法,原有糖尿病或甲亢的患者,證候多屬氣陰兩虛,治療一般以生脈散加味。糖尿病患者可加山茱萸肉、桑螵蛸、玉M60~90g;甲亢者則加用浙貝母、生牡蠣、山慈姑、玄參等,以化痰軟堅、散結。總之,名老中醫均認為心衰多屬本虛標實,本虛以氣虛、陽虛為主;標實以瘀血、水飲、痰濁居多。本虛(心陽氣虧虛)是心衰發病的關鍵,是心衰發作的始動因素,并貫穿整個病理過程始終。氣虛及陰,可表現為氣陰兩虛。但氣,緩解期偏于本虛(氣虛、陽虛、陰虛。治療上均認為益氣在活血化瘀,化痰利水。????心衰的良方妙藥中醫學中并沒有心衰這一病名,按癥狀中醫學將心衰歸屬于“心悸”“怔1又可阻礙氣血運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心氣不足、瘀血內阻、陽虛水泛為本病的基本病機。241.心肺面色蒼白或晦暗,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沉細或結代。治則:益氣活血,平喘止咳。方藥:保元湯合桃紅四10g30g3g,桃仁10g,12g12g10g15g6g。2.氣陰兩虛、心血瘀阻辨證要點:心慌氣短,咳嗽喘促,或見自汗盜汗,顴紅,五心煩熱,口燥咽干,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紅少苔或舌質紫暗。治則:益氣養陰,活血化瘀。方藥:生脈散合血府逐瘀湯加減。具體方藥:人參10g,麥冬10g,10g,牛膝20g,黃芪30g,杏仁12g,紫菀10g,桔梗9g3.動則加重,痰多,下肢水腫,舌質淡,苔膩,脈沉細。治則:補肺健脾,化痰祛濕。方藥:保元湯合苓桂術甘湯加減。具12g,12g12g6g12g12g,甘5g。4.心脾陽虛、血瘀水停辨證要點:心慌氣短,咳嗽喘促,下肢水腫明顯,倦怠懶言,腹脹,食少,便溏,舌質淡胖,或紫暗,苔白,脈沉細或細數。治則:溫陽健脾,活(先煎10g20g15g30g,澤15g15g30g15g15g,15g12g1.心脾腎陽俱虛、水氣凌心辨證要點:心慌氣短,咳嗽喘促,端坐呼吸,不能平臥,形寒肢冷或冷汗出,雙下肢重度水腫,面色蒼白或紫暗,脈微細欲絕或脈促。治則:溫陽利水,瀉肺平喘。方藥真武湯合五 苓散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具體方藥人參g,制附子(先煎,茯苓g,白術g,白芍15g,豬苓15g,澤瀉15g,桂枝9g,車前子30g,葶藶子15g,大棗6枚,炙甘草10g,地龍12g,煅龍骨、牡蠣各15g。2.正虛喘脫辨證要點: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