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少年體育衛生_第1頁
兒童少年體育衛生_第2頁
兒童少年體育衛生_第3頁
兒童少年體育衛生_第4頁
兒童少年體育衛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少年體育衛生1.兒童少年的年齡劃分兒童少年的年齡劃分一般是指6~17歲的男女兒童少年。他們處于生長發育旺盛時期,身體形態結構和生理機能尚未成熟,特別是青春期,身體、心理變化很大,因此,積極鼓勵和科學指導他們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促進身體發育,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這樣不僅提高了他們現階段學習效率和生活質量,而且會對他們成年后的健康、體質水平、勞動能力和精神風貌產生良好的影響。(一)兒童少年身體生長發育的基本規律1、生長發育是同化和異化矛盾的統一兒童少年——同化占優勢成人——基本平衡老年——異化占優勢2、生長發育是由量變到質變的復雜過程體現在形態、機能上2.兒童少年的生理發育特點3、生長發育不均衡,但又統一協調(1)動作發展的順序:1個月——試抬頭3個月——支肘抬頭4個月——扶坐6個月——扶前臂站起7個月——爬行8個月——自己坐立11——12個月—自己站立12——14個月—自己走2.兒童少年的生理發育特點(2)動作發展的規律*頭尾發展規律:嬰兒期頭部的運動(抬頭、轉頭)——上肢的運動(揮手、取物)——軀干運動(翻身、直立)——下肢運動(站立、行走)*向心發展規律:學齡期和青春期四肢先于軀干,下肢先于上肢2.兒童少年的生理發育特點4、生長發育速度呈波浪式的形式進行(1)形態發育生長發育是快慢交替的,呈波浪式的。兩個突增期:身高:第一次,妊娠中期(4—7月)增長最快,約長27.5厘米,是人一生中增長最快的時段。第二次,青春期(女10—12歲,男12—14歲)身高年增長我6—8厘米,個別可達10—12厘米。

2.兒童少年的生理發育特點體重:第一次,妊娠只期(7—9月)增長最快,約增長

2.3公斤,是人一生中增長最快的階段。第二次,青春期,體重年增長為5—6公斤,個別可達8—10公斤。女子在17歲,男子在22歲左右身高停止增長。2.兒童少年的生理發育特點

(2)身體各系統發育的不平衡性身體各器官、系統的發育也不均衡,發育的順序依次是——神經系統——淋巴系統——生殖系統。各器官、系統的發育不僅于它們自己所承擔的功能相適應,同時彼此之間密切聯系,而且于整體發育有著協調一致的關系。2.兒童少年的生理發育特點(二)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生長發育規律

1、身體形態受兩次突增期影響,表現為:

10歲前,男女無明顯差異,男生各形態指標略大于女生,10歲以后,女生各形態指標大于男生,到13歲時,男生又反超女生,這是男女在生長發育中出現的兩次交叉現象而引起。2.兒童少年的生理發育特點2、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1)速度速度的發展高峰年齡:男子在20—22歲,呈單峰型;女子則分別在11—17,21—22歲,呈雙峰型。速度增長率最快的年齡是10—13歲。(2)力量青春期前不宜進行過大的力量練習,16—18歲以后,可進行較大負荷的力量練習。2.兒童少年的生理發育特點(3)柔韌應從幼年開始鍛煉。(4)耐力16歲以后進行耐力訓練,能提高耐力水平。(5)靈敏在13—14歲前進行訓練,可取得較好的效果。2.兒童少年的生理發育特點3.兒童少年身體發育的特點和體育衛生

體型

神經系統

運動系統

心血管系統

呼吸系統

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

兒童少年早期專項訓練的醫學問題

體型10歲前男女孩體型基本相同,特點是:頭大,軀干長,四肢短,重心低而不穩,四肢皮下脂肪分布較多。10歲以后,特別是進入青春期,因骨骼和肌肉的迅速發育,體型趨于成人。神經系統兒童少年的神經系統發育處于領先地位。5~6歲時發育速度最快,并迅速接近成人水平。神經過程易泛化,不易集中,并且靈活性大,工作適應能力較成人差。比較容易形成運動性條件反射。但分化能力差。13~14歲后,抑制能力增加,第一、第二信號系統的相互作用逐漸完善。兒童時期神經細胞的工作耐力差,容易發生疲勞,但由于神經系統有較大的可塑性,神經細胞有很快恢復熱能平衡的能力,因而疲勞恢復較快。神經系統到14~16歲性成熟時期內分泌腺體的活動加強,對中樞神經系統及其他系統的功能有很大影響。對兒童的體育教學訓練中,應多采用直觀的方式,多做示范和以活動性游戲為主。每種活動持續時間不宜過長。

運動系統呈波浪式,階段性很強。骨骼、肌肉的發育特點是:骨骼含有機物多,無機鹽少。比例是1:1。骨的彈性和可塑性大,而硬度小。肌肉組織的增長落后于骨骼系統,肌肉重量占體重的百分比較低。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肌肉的發育尚不平衡,大肌群發育較小肌群快。骨骼骨化尚未完成(20~25歲骨化才完全)。

運動系統在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姿勢不正確,某一肢體負荷過重),易發生肢體畸形及影響骨的發生。進行體育運動時要做到持續時間勿過長,運動量不應超過身體負擔的能力,尤其勿進行靜止用力活動。要防止長時間站立和負重,注意增強脊柱的鍛煉。防止脊柱和胸廓的畸形。體育運動要注意培養正確的站、走、跑和跳的姿勢,防止不正確動作給身體發育造成的不良影響。使用的運動器材大小、重量要負荷其身體特點。心血管系統兒童時期心血管系統得發育尚未完善,少年兒童的心率隨年齡增加而減慢,心容積,心輸出量等相對較成人大,但由于負荷后心率增加較快,只能適應短時間緊張的運動。少年兒童的血壓也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心血管系統“青春性高血壓”機理: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生長的速度大大增快,血管生長速度相對于處于落后狀態,加上性腺、甲狀腺等內分泌的影響,于是血壓明顯增高。特點:單純收縮壓增高,不超過150mmHg,不穩定,舒張壓正常。兒童少年體育運動應以發展有氧能力為主。呼吸系統兒童少年的呼吸肌發育弱,胸廓窄,肺泡小,鼻腔短直,呼吸頻率快,呼吸表淺,肺活量小。主要靠加快呼吸頻率來增大肺通氣量,容易缺氧和產生疲勞。兒童少年參加體育運動首先要養成正確的呼吸,加強呼吸深度練習,做到呼吸和動作的正確配合。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速度素質的發育特點:男孩在19歲,女孩在13歲以前速度隨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提高,10~13歲增長最快,以后緩慢并趨于穩定。女孩從13歲起有下降的趨勢。兒童少年在13歲以前可以接受一些動作頻率快和反應速度的運動項目訓練。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短跑等。14歲后可適當安排長跑、球類活動,以發展速度耐力。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力量素質的發育特點:男孩在16歲以前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長,16歲以后開始緩慢下來,22~23歲達高峰,以后趨于穩定。而女孩在13歲以后開始緩慢并有下降趨勢,16歲又回升,18~22歲達高峰。以后趨于緩慢并穩定下來。在青春期以前不適宜進行過大的力量訓練,16~18歲以后,可進行肌肉力量訓練。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耐力素質發育特點:總的趨勢是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提高,20歲達高峰,以后隨年齡增長而下降,女孩在13歲后開始下降,17~18歲又逐漸回到13歲的水平,21歲又逐漸下降。16歲以后進行耐力訓練能提高耐力水平。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柔韌素質的特點: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年齡越小柔韌性越好。柔韌性練習應從幼年開始。靈敏素質的特點: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提高。10歲以后開始提高,青春期尤為明顯,15~16歲后逐漸緩慢并趨于穩定。應該從兒童就著手培養靈敏素質。兒童少年早期專項訓練的醫學問題早期專項訓練的實質是把專項訓練的開始年齡合理地提高,使其較好地取得優秀成績。“早衰”:在早期專項訓練中由于片面追求單項訓練,強調早出運動成績,忽略身體發育特點,訓練強度過大,比賽過多,致使身體不能適應而產生多種傷病,使運動壽命縮短,過早終止運動訓練。主要原因:沒有根據兒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點進行全面訓練;選材不當。兒童少年早期專項訓練的醫學問題傷病問題:最容易損傷的是骨骺。如骺板分離,骨折,骨軟骨炎。此外,運動性貧血和血壓偏高也較常見。早期專項訓練地開始年齡與最好運動成績出現的年齡,和為達到最好運動成績所需要的訓練年限有關。

專項訓練年限的推算早期專項訓練年限開始的年齡=達到最好運動成績的年齡-為達到最好運動成績所需要的訓練年限。

專項訓練的年齡劃分開始專項訓練的年齡,一般按運動項目的性質分為三類:速度和靈敏為主的項目為10~11歲;足、籃、排等球類項目為12~13歲;耐力和力量為主的項目為14~16歲;200-180-160-140-120-100-80-60-40-20-02468101214161820%年齡(歲)神經系統全身其他系統淋巴系統生殖系統速度

力量

柔韌

耐力

靈敏

170-160-150-140-130-120-110-100-78910111213141516171819年齡(歲)身高(cm)身高增長曲線女男13-12-11-10-9-8-791113151719212325女男S年齡(歲)60m跑均值曲線230-210-190-170-150-130-110-791113151719212325年齡(歲)男女立定跳遠曲線791113151719212325年齡(歲)130-120-110-

110-

90-cmS400m跑均值曲線女男兒童少年的運動鍛煉安排根據解剖生理特點1、在體育教學和訓練中,要注意培養他們養成站、立、跑、跳得正確姿勢。2、應注意身體各部分得全面鍛煉,尤其是對側肢體得鍛煉,對于基本技術得訓練也不要過于集中。3、不宜在堅硬得地面上反復進行跑跳練習,同時避免過多地從高處向地面跳下得練習。4、膳食中應注意供應較充足得鈣、磷,并多安排室外體育活動。5、兒童少年不宜過早從事力量性訓練。6、在運動訓練中,應注意全面身體訓練和發展小肌肉群得力量和耐力得訓練。7、在運動訓練中要注意改進兒童少年動作得協調性,幫助他們提高對肌肉運動得感覺,培養運動的節湊和多做一些肌肉主動放松的練習。8、在體育教學和訓練中,在發展關節柔韌性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