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文化概論
主講教師:趙志芳第三章歷史發展(續)五、春秋戰國六、秦漢帝國五、春秋戰國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前后共有一百四十多國。春秋時代的“列國”并不是嚴格意義的主權國家,國家主權屬于周天子。直到戰國時代,列國才逐步肯定自己的主權,周王室逐漸失去宗主地位。春秋時代的列國爭霸,是諸侯爭當周王的替代者成為“中央”的努力。春秋時代的列國爭霸爭霸的結果,一方面國家形態由西周瓦解后出現的不完整,轉變為完整的主權國家,通過“挾天子以令諸侯”,霸主將周天子作為幌子,控制了主權,避免了西周末年無中心后的大混亂。另一方面,國家形態擺脫了分封制血緣組織的殘余,轉變為一個個領土國家。“霸道”代替了“王道”。春秋列國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夫差、勾踐民族文化的融合春秋時代列國爭霸,擴張領土,從客觀上促進了當時各族、部落互相融合。夏、商、西周時期“華夷雜處”的中原地區,很多“蠻夷戎狄”的部落與華夏的界限逐漸消失。戰爭性質的改變春秋時代采用“車戰”,這是一種貴族式的戰爭,有時彼此都以競技的方式看待,布陣有一定的程序,交戰也有公認的原則,離不開“禮”的約束。戰國時代,諸侯國之間已經將戰爭視作長期的廝殺——凡是十五歲以上的都要向防地報到,降卒四十萬被坑埋,競技式的戰爭被殘酷的殺戮取代。戰國初年各國的變法戰國時代(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魏:魏文侯與李悝趙:公仲連、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楚:吳起秦:商鞅商鞅變法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商鞅從魏國前往秦國,主持變法,前后兩次。公元前356年,第一次變法。公元前350年,第二次變法。第一次變法把李悝的《法經》在秦國公布實施,增加連坐法;主張輕罪用重刑,稱為“以刑去刑”。廢除舊的世卿世祿制度,實行依軍功授田宅的新法。實行獎勵墾荒、重農抑商、獎勵耕織政策。焚燒儒家經典,禁止私門請托、游說求官。第二次變法廢除井田制,正式承認土地私有和買賣的合法性,打破貴族靠分封壟斷土地的局面。設立“縣”為地方一級行政機構。向東遷都,建都咸陽。統一秦國度量衡。按戶按人口征收軍賦。走向統一的戰國七雄六、秦漢帝國秦始皇:皇帝與皇權漢高祖:統一與重建漢武帝:強化集權東漢:短暫的中興秦始皇:皇帝與皇權千秋萬世、二世而亡三公九卿和軍銜制度北筑長城、南開四郡“焚書坑儒”“秦”與“china”千秋萬世、二世而亡秦朝是我國第一個沒有對統治者追加謚號的朝代。秦始皇自稱“始皇帝”,自此以后為二世、三世、以至于萬世。現實卻是,夢想“千秋萬世”的秦王朝,到二世就滅亡了,僅存在了15年。這是為什么呢?三公九卿和郡縣制度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廷尉、治粟內史、奉常、典客、郎中令、少府、衛尉、太仆、宗正。全國分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郡,每郡設郡守、郡尉、郡監郡下若干縣,縣按大小設縣令或縣長。縣下有鄉,鄉設三老、嗇夫、游徼。鄉下有亭、里,亭設亭長、里有里正。秦王朝是一個過渡朝代秦王朝史無前例的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對此后中國歷史的走向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縱觀秦朝的一些制度,有的獨具開創性(如郡縣制),有的也沿襲了封建貴族政治的殘余,如三公九卿制。秦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但卻改變不了自身的短暫命運。新制度的徹底完善需要新的王朝來實行。北筑長城、南開四郡秦實現統一后,中國主體部分從混亂中走出,暫時實現了實現了和平。華夏民族第一次統一在一個大帝國內。因此,華夏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矛盾也開始突出起來。為了應付匈奴的威脅,秦始皇派蒙恬修筑長城,同時在南方也開疆辟土。商鞅變法時提出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的措施,由秦始皇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同時推行的,還有商鞅依法治國的觀念。“焚書坑儒”真相商鞅時期的治國理念是軍政體系下的法治,統一思想言論,有助于打贏一統天下的戰爭。而嬴政實現統一后,把這種理念推行全國。在他看來,“焚書坑儒”是為了更好的治理國家。“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者,以吏為師。”《李斯焚書令》“焚書坑儒”(真相)由上文可見,秦之“焚書”并不在于盡滅儒家思想,而是不允許這些思想流傳于民間,官方還是保留這些經典的。秦滅之后,項羽火燒咸陽,卻是一次徹底的毀滅。至于“坑儒”,實際上被坑殺的460人絕大多數都屬于“術士”,而非嚴格意義的“儒”。但是秦所奉行的嚴刑峻法治國的理念,與儒家的信念確實格格不入,在民間也不得人心,最終秦也因此而滅亡。漢高祖:統一的重建楚漢河界:重建大一統的格局鳥盡弓藏:鏟除異姓王的割據漢承秦制:對大一統的鞏固郡國并存:進兩步退一步蕭規曹隨:黃老思想與文景之治楚河漢界:重建大一統的格局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發動“大澤鄉起義”。其誘因也是秦“以小國的觀念治理大國”所造成的不合理的徭役制度。六國舊貴族趁機“報父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業”。項羽、劉邦的崛起,代表貴族和民間的勢力楚漢爭天下,人民最終的選擇。鳥盡弓藏:鏟除異姓王的割據如果說項羽的分封是迎合六國舊貴族的復辟愿望,那么劉邦的分封異姓諸侯是出于無奈。為擊敗項羽,劉邦分封了七大異姓王: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趙王張敖、韓王信、燕王臧荼、衡山王吳芮。公元前202年,劉邦重建大一統帝國——漢。漢承秦制:鞏固大一統劉邦接受皇帝的封號,皇帝之下設三公九卿與秦制完全一樣。地方行政系統仍是郡、縣、鄉、亭、里。然而此時,漢朝的官員已多數來自于民間,六國和秦的舊貴族已不可能再形成勢力。郡國并存:進兩步退一步劉邦在郡縣制與分封制之間采取了折衷,既要避免秦短期內過度集權化導致“孤立而亡”,又要根絕戰國的地域紛爭,不得已推行了郡國制。消滅異姓王后,劉邦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燕、代、齊、趙、楚、梁、吳、淮南、淮陽“一國兩制”導致七國之亂蕭規曹隨:黃老思想與文景之治漢高祖與儒生的關系黃老“無為”思想的盛行蕭規曹隨,與民休息文景之治,力量的積累漢武大帝的登場漢武帝:集權的進一步強化晁錯削藩、七國之亂北擊匈奴,出使西域提高皇權,裁抑相權設置“十三刺史部”,控制地方設立中央常備軍壟斷鹽鐵,平準均輸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晁錯削藩,七國之亂漢高祖去世后,分封制的弊端立刻顯現。九個同姓諸侯王與中央矛盾逐漸明朗化,文景時,中央的直轄區不過十五郡。晁錯提出“削藩”主張,成為諸侯反叛的借口。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發動七國之亂。由于漢朝中央深得民心,也積累了足夠的力量,因此叛亂迅速被平定。七國之亂平定后,諸侯王被削去絕大多數封地,成為只有爵位沒有實權的皇親國戚。北極匈奴、出使西域匈奴的威脅,在西漢初年達到頂峰,漢高祖劉邦曾經被匈奴圍困于白登,后來西漢無奈之下采用和親政策以緩和與匈奴的關系。但匈奴屢屢在西漢北部邊境燒殺搶掠,甚至威脅朝廷。漢武帝時期,國力極盛,衛青、霍去病等名將輩出,經過多年努力,將匈奴驅逐到漠北張騫出使西域,開啟了“絲綢之路”。提高皇權,抑制相權漢武帝改太尉為大司馬,增加大將軍稱號,大司馬大將軍分割了丞相的軍權。任命一些高級侍從——侍中、給事中,可直接與皇帝討論國家大政方針。用宦官為中書,掌尚書之職,形成“內朝”。丞相為首的“外朝”,僅執行一般政務。目的只有一個:加強皇權,無人能與皇帝對抗。設置十三刺史部分全國為十三部,每部派一名刺史,周行郡國,代表中央負監察之責。秦的郡級行政區49個(內史和48郡),西漢增至108個郡國,設置刺史部解決了中央無法直接管理的困難。武帝時刺史俸祿僅600石,郡國守相俸祿2000石,刺史是“小官監察大官”。設立中央常備軍設立期門軍、羽林軍:先選拔隴西、天水等六郡“良家子”組成,后又訓練陣亡戰士子弟,稱為羽林孤兒。開創了歷代“內重外輕”的兵制。壟斷鹽鐵,平準均輸武帝任命桑弘羊為治粟都尉,實行鹽鐵官營制度桑弘羊建議實行《平準法》、《均輸法》。這兩項政策在經濟上維護了農民的利益,有利于國家財政收入的增加,加強了國家在財政上的集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漢武帝開始以儒學代替黃老學說作為國家的統治思想。重用以董仲舒為代表的儒生,設立五經博士東漢:短暫的中興王莽托古改制光武中興外戚與宦官太學生與“黨錮”王莽托古改制武帝死后,霍光攝政,開啟了后世外戚干政的先例。霍氏之后,王氏成為掌握實權的外戚家族。公元8年,王莽篡位,改國號為“新”。開始托古改制,改革以失敗告終。光武中興公元25年,參加反對王莽起義的西漢皇族劉秀稱帝,宣告光復漢朝,不久定都洛陽,此后漢朝進入東漢時期。光武帝的政策:簡政以安民,進賢以勵治,集權以統一。在文治上,東漢新建太學和郡國學,培養后備官僚。宦官、外戚、士族光武帝為了加強皇權、削弱相權,在宮中任命宦官擔任官職,傳達皇帝的詔旨,批閱公文,使宦官權利膨脹。和帝之后,皇帝都是幼年繼位,母后臨朝,朝廷陷入了外戚宦官輪流把持朝政的循環。儒生士族雖有學術地位,但很難躋身于中央權力階層,士族與外戚宦官的爭斗最終耗盡了東漢的氣數。太學生、清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應屆大學實習生合同協議
- 2025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后遭遇意外損壞維權難題待解
- 2025關于商業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設備租賃合同解析
- 2025工程監理與咨詢服務合同(中英文)
- 2025解除合同協議書
- 2025股權轉讓委托合同
- 2025技術轉讓合同范本協議書模板
- 2025企業合同風險防控策略研究
- 2025新房購房定金合同
- 2024年事業單位考試模擬300題(含答案)
- HY/T 0273.2-2023海洋災害風險評估和區劃技術導則第2部分:海浪
- 高空作業施工方案四篇
- 四川省2024年中考數學試卷十七套合卷【附答案】
- (高清稿)DB44∕T 2515-2024 水利工程水文化設計導則
- Unit 3 They are playing.(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湘魯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 DB3502T 090-2022 居家養老緊急事件應急助援規范
- 倉庫物料儲存、搬運操作指導書
- GB/T 23587-2024淀粉制品質量通則
- 珠子參免疫調節作用及其應用
- JGJ8-2016建筑變形測量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