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第二單元第三節《我們也有隱私權》課件(湘師版八年級下)_第1頁
思想品德:第二單元第三節《我們也有隱私權》課件(湘師版八年級下)_第2頁
思想品德:第二單元第三節《我們也有隱私權》課件(湘師版八年級下)_第3頁
思想品德:第二單元第三節《我們也有隱私權》課件(湘師版八年級下)_第4頁
思想品德:第二單元第三節《我們也有隱私權》課件(湘師版八年級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我們也有隱私權看材料,答問題:

一對婚后不育的夫婦,領養了一個男孩,一家人和和美美地過日子。誰想到14年后,鄰居間吵架竟將這個家庭的秘密捅了出去,沒有精神準備的孩子被這一事實搞暈了頭,離家出走,鬧得這對夫婦將鄰居告上法庭。一所中學對初中一年級新生進行調查,內容涉及學生本人及家庭的方方面面。當老師在課堂上公開問及誰是單親家庭的孩子、誰的家長下崗時,遭到學生們的抗議。學生們認為,老師在班上詢問這些問題,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那么:什么是隱私?什么又是隱私權呢?看書P66頁后回答隱私是指涉及個人心理、生理以及對社會交往過程中的秘密2/4/2023

隱私權就是公民隱瞞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私事,未經本人同意不得將其公開的權利。

所謂隱私權就是公民隱瞞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私事,未經本人允許不得將其公開的權利,是法律規定的公民權利之一。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我國諸多法律如《憲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民法通則》等都有明文規定,公民通信自由、通信秘密、建議批評等都屬公民個人隱私,禁止用任何方法披露,并借此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陷;法律還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對于青少年的個人隱私我國法律有特殊保護,專門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規定,如《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條明文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隱私;第三十一條規定:對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隱匿、毀棄,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其監護人代為開拆外,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開拆??梢哉f法律規定明白無誤地存在著,但現實生活中往往視而不見,……

再看書P67頁頂上的材料后,回答:

你認為張某的隱私權受到侵犯了嗎?為什么?那么:侵犯公民隱私權的行為主要有哪些?怎樣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隱私權?

(討論后回答)

2/4/2023侵犯公民隱私權的行為: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碼;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它們公開;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之于眾;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之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法律對隱私權的規定:

隨意揭露他人的隱私,使他人精神受到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甚至為了達到打擊陷害他人的目的,采用揭露隱私的手段,肆意破壞他人的名譽和人格,都是違法行為,應受到法律的制裁

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我國諸多法律如《憲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民法通則》等都有明文規定。

公民的隱私權若遭侵犯,公民可以采取如下步驟維權:1、協商解決:要求侵犯人立即停止侵犯,并公開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2、請人調解。3、依法訴訟:要求法院判決侵犯人立即停止侵犯,并公開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和賠償精神損失費。

2023/2/4

初中生,屬未成年人。他們正進入生理的成熟期、心理的活躍期、戀愛觀的朦朧期、世界觀的臨界期,處于隱私的完善期。盡管由于受年齡和經歷限制,隱私內容相對較少,但初中生的隱私客觀存在著。然而現實生活中,往往認為:初中生,年齡尚小,無所謂隱私不隱私,更無從談及初中生隱私權的侵犯問題。因此常有侵犯他們隱私權現象的出現,卻又冠以“教育、關心、保護”的理由,使他們的身心健康遭受嚴重的危害。

請看教材P69頁上的相關內容

尊重他人隱私,是每個公民應有的道德品質,也是必須遵循的共同生活準則,還是依法治國的基礎。

閱讀教材P69—70的“尊重他人的隱私權”,體會關于隱私權的內容??伎寄銣y試一:你知道“一米線”嗎?你對“一米線”有什么看法?你在現實生活中有“一米線”意識嗎?測試二:你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距離嗎?社交距離(1.2~2.1米)這是一種社交性或禮節上的人際距離,也是我們在辦公室中經常見到的。公眾距離(3.7~7.6米)如演說者與聽眾之間的標準距離,明星與粉絲之間的距離。課堂回顧板書設計:法律保護依法維護尊重他人隱私權我們也有隱私權學以致用效果檢測

1、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不應該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2、凡是不愿告訴別人的東西,都屬于法律所要保的隱私權內容。

)3、誰侵犯了我的隱私權,我也要想辦法摸清他的隱私,公之于眾,互相扯平。

)4、當我們的隱私權受到侵害時,應當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隱私權。

)××√

1、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些屬于不宜公開或不愿公開的、不妨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的個人私事。下列說法中屬于這類情況的是()①個人生理上的缺陷、隱疾。②個人的心理活動。③個人日記的內容。④個人的家庭住址和婚戀情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D2、李玲和馬麗是好朋友,李玲將自己的日記給馬麗看,并要求為其保密,但馬麗卻公開李玲的日記內容。李玲對朋友不守信用的行為感到很氣憤。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李玲對朋友太不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