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主講:史廣山講師安全學院瓦斯地質研究所
瓦斯地質學第四章2第一節煤層瓦斯地球化學特征
第二節煤層瓦斯賦存與瓦斯吸附解吸特征第三節煤層瓦斯含量及其影響因素第四節煤層瓦斯垂向分帶第五節煤儲層壓力特征第六節煤層孔隙與裂隙特征第七節煤儲層滲透性特征第八節煤儲層瓦斯流動規律
第四章煤層瓦斯賦存與煤儲層物性特征
第四章3第一節煤層瓦斯地球化學特征
一、瓦斯的化學組分烴類氣體:甲烷及其同系物非烴類氣體:二氧化碳、氮氣、氫氣、一氧化碳、硫化氫和稀有氣體氦、氬等。
(一)烴類氣體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含量一般大于80%,其他烴類氣體含量極少。(二)非烴類氣體非烴類氣體含量通常小于20%第四章4二、影響瓦斯地球化學組成的地質因素
煤巖組分(母質)煤階瓦斯成因埋藏深度及相應的溫壓條件瓦斯解吸和擴散水動力條件和次生作用第四章5(一)煤巖組分的影響顯微煤巖組分:鏡質組、殼質組、惰質組煤分為腐殖煤類和腐泥煤類腐殖煤類以鏡質組為主,含少量的殼質組、惰質組腐泥煤類以殼質組和富氫鏡質組為主產氣量:殼質組>鏡質組>惰質組腐殖煤產氣:高甲烷(90%~95%以上),低濕氣(一般<0.5%),腐泥煤類:甲烷較低(47%~75%左右)濕氣較高(20%左右)(二)煤化程度的影響6一般而言,煤變質程度越高,生成的氣體量也越多;低變質煤生成的熱成因氣以二氧化碳為主;高變質煤生成的氣體主要成分為甲烷。(三)瓦斯成因的影響瓦斯成因:生物成因:二氧化碳的還原作用;生成的甲烷其同位素較輕且富氘;有機酸(一般為乙酸)的發酵作用。
生成甲烷同位素較重且消耗氘熱成因:1、
重烴一般出現在中高揮發分煙煤;2、
隨著煤化程度的增高重同位素13C在甲烷和乙烷中富集;3、
隨著煤化程度的增高甲烷也相對富集氘7二、影響瓦斯地球化學組成的地質因素
(四)埋藏深度影響隨著煤層埋藏深度增加,煤層甲烷的同位素δ13C1值呈增大趨勢。
(五)瓦斯解吸和擴散同為甲烷分子,輕同位素12C1比較重的、極性更強的13C1容易解吸,且解吸速度快。
(六)水文地質條件如美國圣胡安盆地,北部:超高壓區瓦斯為富CO2干氣,南部:低壓區瓦斯則為貧CO2濕氣。在區域抬升后又遭受剝蝕的盆地邊緣,在細菌的降解和自身代謝活動作用下生成次生生物成因氣。(七)次生作用的影響主要是生物成因氣和熱成因氣的混合和濕氣組分的氧化作用。第四章8第一節煤層瓦斯地球化學特征第二節煤層瓦斯賦存與瓦斯吸附解吸特征
第三節煤層瓦斯含量及其影響因素第四節煤層瓦斯垂向分帶第五節煤儲層壓力特征第六節煤層孔隙與裂隙特征第七節煤儲層滲透性特征第八節煤儲層瓦斯流動規律
第四章煤層瓦斯賦存與煤儲層物性特征
第四章9一、煤層瓦斯賦存狀態
第二節煤層瓦斯賦存與瓦斯吸附解吸特征
圖4-3煤體中瓦斯賦存狀態煤體游離瓦斯吸著瓦斯煤體孔隙吸附瓦斯10(一)吸附態瓦斯煤層瓦斯以吸附方式儲存于煤層中。吸附狀態的瓦斯占煤中瓦斯總量的80%~95%。煤是一種多孔介質,對瓦斯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一、煤層瓦斯賦存狀態美國幾個含煤盆地中煤與砂石儲氣能力的比較(據Kuuskvaa等,1989)1—圣胡安盆地高揮發分煙煤;2—黑勇士盆地中揮發分煙煤;3—常規砂巖儲層(孔隙度Φ=25%,水飽和度為30%);4—圣胡安盆地中揮發分煙煤;5—常規砂巖儲層(孔隙度Φ=22.5%,水飽和度為35%)。(二)游離態瓦斯
存在于煤體或圍巖的較大裂隙、孔隙和空洞之中自由分子服從一般氣體狀態方程,因分子熱運動顯現出氣體壓力
煤中游離瓦斯的含量不大。埋深在300~1200m范圍內的中變質煤,其游離瓦斯僅占總含氣量的5%~12%。
游離瓦斯的含量取決于煤的孔隙(裂隙)體積、溫度、壓力和瓦斯成分及其壓縮系數
式中:Qy為游離氣含量(cm3/g);fi為第i氣體摩爾分數,V為單位質量煤的孔隙體積(cm3/g);p為氣體壓力(MPa);Ki為第i氣體的壓縮系數。
一、瓦斯賦存狀態二、
煤層瓦斯吸附特征一、煤的吸附特征(一)吸附類型
煤是一種多孔的固體介質,具有很大的內表面積,具有吸附氣體的能力。吸附是指氣體以凝聚態或類液態被多孔介質所容納的一種過程。吸附過程可分為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兩種類型。
物理吸附是由范德華力和靜電力引起的,氣體和固體之間的結合較微弱;物理吸附是快速、可逆的。化學吸附是由共價鍵引起的,氣體和固體之間的結合力很強;化學吸附是緩慢、不可逆的。煤對氣體的吸附以物理吸附為主體。二、
煤層瓦斯吸附特征吸附瓦斯游離瓦斯壓力↓溫度↑壓力↑溫度↓吸附瓦斯與游離瓦斯處于動平衡狀態;外界壓力、溫度變化,原平衡破壞,重新達到新的平衡狀態;在平衡狀態時,吸附劑所吸附的氣體量與溫度與壓力有關。吸附等溫線的5種類型(二)煤的瓦斯吸附理論1.單分子層吸附理論—Langmuir方程和Henry公式朗繆爾方程的基本假設條件是:①吸附平衡是動態平衡;②固體表面是均勻的;③被吸附分子間無相互作用力;④吸附作用僅形成單分子層。其數學表達式為:
Langmuir方程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是:二、
煤層瓦斯吸附特征討論:1:吸附劑的內表面積最多有10%被氣體分子覆蓋時,即氣體平衡壓力較低時,Langmuir方程會演變成什么?
V=a·b·p(4-5)
式(4-5)被稱為亨利(Henry)公式2:氣體平衡壓力很高時,Langmuir方程有變為什么?V=a,這就是飽和吸附,它反映了a值的物理意義。單分子層吸附理論適合于描述圖4-5中的Ⅰ類吸附等溫線,是目前廣泛應用的煤的吸附狀態方程。二、
煤層瓦斯吸附特征(三)煤對甲烷的吸附能力
煤是一種優良的天然吸附劑,對各種氣體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與常規儲層儲氣機理不同
煤吸附氣體的特征和機理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但均認為煤吸附甲烷屬物理吸附是不爭的事實。
大量的吸附試驗證明,煤對甲烷等氣體的吸附是快速和可逆的。大量煤樣的吸附等溫線屬Ⅰ類;只有少數吸附等溫線屬Ⅱ類,且在壓力較高時才會出現。煤吸附氣體屬單分子層吸附,用Langmuir方程可以較好地描述絕大部分煤的吸附等溫線;雖然有一定誤差,但可以滿足工程應用要求。二、
煤層瓦斯吸附特征17美國黑勇士盆地煤樣的吸附等溫線(據Collins,1991)圖4-8(四)影響煤吸附性的因素煤吸附性大小主要取決于3個方面的因素:①煤結構、煤的有機組成和煤的變質程度;②被吸附物質的性質;③煤體吸附所處的環境條件。煤化變質程度;煤中水分;瓦斯成分;瓦斯壓力破壞程度;吸附平衡溫度等。二、
煤層瓦斯吸附特征1.瓦斯壓力的影響給定溫度下,隨著瓦斯壓力的升高,煤體吸附瓦斯量增大。當瓦斯壓力增加到一定值后,吸附的瓦斯的吸附量增加較緩慢將趨于定值二、
煤層瓦斯吸附特征2.吸附溫度的影響
目前的實驗研究表明:溫度升高,瓦斯分子活性增大,不易被煤體吸附;同時,已被吸附的瓦斯分子在溫度升高時易于獲得動能,發生脫附現象,吸附瓦斯量降低。二、
煤層瓦斯吸附特征3.瓦斯成分的影響給定吸附氣體、溫度條件下的等溫吸附線
單組分時,煤對氣體的吸附能力:CO2>CH4>N2二、
煤層瓦斯吸附特征單組分和多組分混合氣體等溫吸附曲線二、
煤層瓦斯吸附特征煤對混合氣體中各組分的吸附量比對強吸附組分單獨作為吸附質時的吸附量要小,這說明煤對混合氣體的吸附不僅與煤的性質有關,還與混合氣體中各組分的組合類型有關。煤對由CO2與CH4、CH4與N2組成的混合氣體及CO2、CH4、N2的吸附性強弱順序依次為:CO2>CO2+CH4
>CH4
>CH4+N2
>N2
。4.煤的變質程度的影響
煤的變質程度對煤的瓦斯生成量及比表面積有較大影響。隨著煤變質程度的增加,煤對甲烷的吸附能力先減小,再變大,呈U型變化,見下圖。從中變質煙煤到無煙煤,吸附量相應增加。不同變質程度煤的吸附瓦斯量
二、
煤層瓦斯吸附特征圖4-12不同變質程度(Rmax)煤在45℃條件下的等溫吸附曲線(據張新民等,2002)5.煤中水分的影響水分的增加會使煤的吸附能力降低。圖4-13煤中天然水分對甲烷吸附量的影響二、
煤層瓦斯吸附特征干燥煤樣與平衡水煤樣等溫吸附曲線對比二、
煤層瓦斯吸附特征解吸:煤中吸附氣因儲層壓力降低或溫度升高等而轉變成游離氣體的過程叫解吸。第四章26三、煤的解吸特征煤層解吸特征常用可解吸率(或可解吸量)和解吸速率衡量。(一)解吸率和解吸量我國前期煤田地質勘探瓦斯(煤層氣)含量由四部分構成,即損失氣量、現場兩小時解吸量、真空加熱脫氣量和粉碎脫氣量。解吸率:損失氣量與解吸氣量之和與總含氣量之比。解吸量:損失氣量與現場兩小時解吸氣量之和,即解吸率與實測含氣量的乘積。三、煤的解吸特征27(二)解吸時間實測瓦斯解吸體積累計達到總解吸氣量(STP:標準溫度、壓力)的63.2%時所對應的時間稱為解吸時間。解吸時間取決于煤的組成、煤基塊大小、煤化程度和煤的裂隙間距。煤層氣勘探開發實踐表明:解吸時間與產能達到高峰的時間有關,與煤層氣長期的產能關系并不密切。解吸時間短,煤層氣井有可能在短期內達到產能高峰,有利于縮短開發周期,但不利于氣井的長期穩產。(三)解吸速率
單位時間內的解吸氣量稱為解吸速率。解吸速率受控于煤的組成、煤基塊大小、煤化程度和煤的破碎程度。自然解吸條件下解吸速率總體表現為快速下降,但初始存在一個加速過程,中間解吸速率出現跳躍性變化,可能是煤孔徑結構影響的結果。4.4煤層瓦斯解吸特征圖4-17晉城3煤層解吸過程中解吸速率的變化規律(據傅雪海等,2007)29第一節煤層瓦斯地球化學特征第二節煤層瓦斯賦存與瓦斯吸附解吸特征第三節煤層瓦斯含量及其影響因素第四節煤層瓦斯垂向分帶第五節煤儲層壓力特征第六節煤層孔隙與裂隙特征第七節煤儲層滲透性特征第八節煤儲層瓦斯流動規律
第四章煤層瓦斯賦存與煤儲層物性特征
含量的四種定義殘存瓦斯含量煤層瓦斯含量原始瓦斯含量可解吸瓦斯含量一、煤層瓦斯含量的基本概念第三節煤層瓦斯含量及其影響因素煤層受到采動影響,已經排放出部分瓦斯,則剩余在煤層中的瓦斯含量煤層未受采動影響時的瓦斯含量煤的原始瓦斯含量與煤層殘存瓦斯含量之差(一)煤的變質程度的影響
煤的變質程度吸附能力石墨煙煤褐煤無煙煤不同變質程度煤對瓦斯的吸附能力示意圖煤的變質程度越高,生成的瓦斯量越大。當其它條件相同,從褐煤到無煙煤階段,煤的變質程度越高,煤層瓦斯含量就越大。瓦斯生成量煤的吸附能力二、
影響煤層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二、
影響煤層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二)圍巖條件的影響
煤層圍巖是指包括煤層直接頂、老頂和直接底板等在內的一定厚度范圍的煤層頂底巖層。煤層圍巖對瓦斯賦存的影響,取決于它的隔氣和透氣性能。當煤層頂板巖性為致密完整的巖石,如頁巖、油頁巖和泥巖時,煤層中的瓦斯容易被保存下來;頂板為多孔隙或脆性裂隙發育的巖石,如礫巖、砂巖時,瓦斯容易逸散。二、
影響煤層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三)地質構造類型及組合對瓦斯保存的影響不同類型的地質構造在其形成過程中,由于構造應力場及其內部應力狀態的不同,導致煤層和蓋層的產狀、結構、物性、裂隙發育狀況及地下水徑流等條件出現差異,進而影響到煤層瓦斯的保存。地質構造不同的部位及組合對瓦斯的保存、運移等都不盡相同。二、
影響煤層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褶皺構造:巖層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形,但仍保持巖層的連續性和完整性。這種構造形態叫褶皺構造。1、褶曲構造對瓦斯保存的影響褶皺構造影響煤層瓦斯的保存為多數研究者所承認,也是煤礦開采實際所證明背斜和向斜特別是它們的軸部及其附近,既有煤層瓦斯含量較高、或者發生瓦斯涌出或發生煤與瓦斯突出的現象,也有煤層瓦斯含量較低或不發生集中瓦斯涌出或煤與瓦斯突出褶曲構造是如何影響瓦斯保存的?1、褶曲構造對瓦斯保存的影響1、褶曲構造對瓦斯保存的影響(1)褶皺中和面褶皺構造是自然界發育最為廣泛的構造類型之一,褶皺中和面是層狀巖體遭受水平擠壓發生彎曲變形時所表現的一種構造現象。定義:指褶皺巖層彎曲時,強硬巖層的外弧受到切向拉伸線應變,內弧受到切向壓縮線應變,而在內、外弧之間必定有一個沒有有限應變的面,稱為褶皺中和面
1、褶曲構造對瓦斯保存的影響中和面褶皺作用伸長應變區無應變區縮短應變區(2)褶皺中和面上下受力分析褶皺巖層在中和面上、下具有完全不同的應力應變狀態1、褶曲構造對瓦斯保存的影響(3)褶皺構造控制煤層瓦斯的基本類型背斜上層逸散型背斜下層聚集型向斜上層聚集型向斜下層逸散型1、褶曲構造對瓦斯保存的影響1、褶曲構造對瓦斯保存的影響(3)褶皺構造控制煤層瓦斯的基本類型背斜上層逸散型煤層位于中和面以上的背斜褶皺上層。中和面以上巖層或煤層為拉伸引張力作用,尤其背斜軸部引張力更為強大,致使韌性巖層在軸部厚度變薄、孔隙加大,或脆性巖層發育張性裂面或斷層,使煤層及巖層透氣性增高,提供了瓦斯活動的通道由于煤層的軟塑性特點,煤層由背斜軸部向著兩翼移動增厚,褶皺作用所伴生的沿層理的滑動極易選擇煤層作為滑動層,使得煤層揉皺、破碎,煤層瓦斯由吸附狀態大量解析為游離瓦斯,順其孔隙、張性裂面或斷層逸散。(1)(2)(3)1、褶曲構造對瓦斯保存的影響(3)褶皺構造控制煤層瓦斯的基本類型背斜下層封閉型指煤層位于中和面以下的背斜褶皺下層是巖層或煤層在擠壓力作用下煤層從褶皺冀部向軸部流動變厚,或產生層間滑動和順層斷層,使煤層揉皺、破碎,瓦斯由吸附解析為游離狀態。當中和面之上張性裂面組成的非封閉構造并未影響到煤層時,這時背斜軸部將處于一種高度擠壓,瓦斯富集的構造封閉環境(1)(2)(3)(3)褶皺構造控制煤層瓦斯的基本類型向斜上層聚集型指煤層位于中和面以上的向斜褶皺上層它的特點是巖煤層處于強烈被擠壓狀態,向斜軸部煤層增厚、順煤層滑動等使煤層揉皺、破碎,瓦斯大量解析。盡管巖煤層中也有可能產生斷裂,但斷裂在擠壓狀態下裂面緊密,構造封閉功能仍然存在,故向斜軸部煤層瓦斯富集(1)(2)(3)1、褶曲構造對瓦斯保存的影響(3)褶皺構造控制煤層瓦斯的基本類型向斜下層逸散型指煤層位于中和面以下的向斜褶皺下層特點是巖層或煤層處于引張拉伸狀態,向斜軸部煤層受拉變薄,盡管由于下伏巖層的圈閉張性裂面不如背斜發育,但在煤層由向斜軸部向翼部流動運移中,將通過這些裂面使煤層瓦斯部分逸散,故向斜軸部的煤層瓦斯含量將降低或不發生突出。(1)(2)1、褶曲構造對瓦斯保存的影響(3)褶皺構造控制煤層瓦斯的基本類型注意:褶曲構造對瓦斯賦存的影響主要分析煤層受力狀態以及力對煤層和上覆、下伏巖層的破壞情況。(1)褶皺控制煤層瓦斯基本類型屬標淮的瓦斯褶皺類型,當背斜上層之上有較好蓋層或背斜下層由于后期抬升剝蝕嚴重,或后期張性斷裂穿切煤層時,其煤層瓦斯的聚集與逸散情況將與標準類型有一定差異。(2)更加復雜!1、褶曲構造對瓦斯保存的影響破裂面兩側巖塊有明顯相對位移的斷裂構造。(1)斷層:1.下盤;2.上盤;3.斷層面2、斷裂構造對瓦斯保存的影響斷盤(上盤)斷盤(下盤)斷層線正斷層——上盤相對下盤向下滑動的斷層上盤下降下盤上升逆斷層——斷層上盤相對下盤向上滑動的斷層。
逆掩斷層——指斷層傾角<45°的逆斷層。上盤上升下盤下降平移斷層——斷層兩盤順斷層面走向相對滑動的斷層;規模巨大的平移斷層稱為走向滑動斷層。水平錯動
斷裂構造破壞了煤層的連續完整性,使煤層瓦斯運移條件發生變化。有的斷層有利于瓦斯排放,有的斷層對抑制瓦斯排放而成為逸散的屏障。開放型斷層、封閉型斷層。2、斷裂構造對瓦斯保存的影響斷層的開放性與封閉性取決于下列條件:斷層屬性和力學性質,一般張性正斷層屬開放型,而壓性或壓扭性逆斷層通常具有封閉性;斷層與地表或與沖積層的連通情況,規模大且與地表相通或與沖積層相連的斷層一般為開放型;斷層將煤層斷開后,煤層與斷層另一盤接觸的巖層性質有關,若透氣性好則利于瓦斯排放;斷層帶的特征、斷層帶的充填情況、緊閉程度、裂隙發育情況等都會影響到斷層的開放性或封閉性。2、斷裂構造對瓦斯保存的影響
控制瓦斯分布的構造形跡的組合形式,大致歸納為以下3種類型:(1)逆斷層邊界封閉型
壓性、壓扭性逆斷層常為礦井或區域的兩翼邊界,斷層面一般相背傾斜,使整個區段處于封閉的條件之下,瓦斯封閉條件好。3、構造組合對瓦斯保存的影響Arr2ArJ2ArAr∈+OJ1-2ArArQJ2-K1大青山煤田京包鐵路黃河大青山煤田剖面圖如內蒙古大青山煤田,南北兩側邊界均為逆斷層,斷層面傾向相背,煤田位于逆斷層的下盤,在構造組合上形成較好的封閉條件。該煤田各礦井煤層的瓦斯含量普遍高于開采同時代含煤巖系的烏海煤田和桌子山煤田。3、構造組合對瓦斯保存的影響(2)構造蓋層封閉型蓋層條件,原來是就沉積蓋層而言,從構造角度,也可以指構造成因的蓋層。如某一較大的逆掩斷層,將大面積透氣性差的巖層推覆到煤層或煤層附近之上,改變了原來的蓋層條件,同樣對瓦斯起到封閉作用。吉林通化礦區鐵廠二井,北東東向的張性斷層雖然有利于瓦斯排放,但煤層上覆地層被逆斷層的上盤所覆蓋,由于斷層面及上盤地層的封閉作用,下盤煤層瓦斯大量聚集,瓦斯含量顯著增高。3、構造組合對瓦斯保存的影響(3)斷層塊段封閉型
該類型由兩組不同方向的壓扭性斷層在平面上組成三角形或多邊形塊體,塊段邊界為封閉型斷層所圈閉。如河北峰峰煤田,含煤巖系被晚期構造運動所產生的一系列高角度正斷層切割,形成若干小型地塹或地壘構造(下圖),構成一些有利于瓦斯儲存的封閉區。當這些封閉區遠離煤層露頭時(如羊渠河礦、大椒樹礦等),即使含煤地層被抬升、埋深較淺,礦井瓦斯涌出量仍然很大。峰峰煤田地質剖面略圖3、構造組合對瓦斯保存的影響
暴露式煤田煤系地層出露于地表,煤層瓦斯易于沿煤層露頭排放。而隱伏式煤田如果蓋層厚度較大,透氣性又差,則煤層瓦斯保存條件好;反之,若覆蓋層透氣性好,容易使煤層中的瓦斯緩慢逸散,煤層瓦斯含量一般不大。在評價一個煤田的暴露情況時,不僅要注意該煤田目前的暴露程度,還要考慮到成煤整個地質歷史時期內煤系地層的暴露及瓦斯風化過程的情況。
4、煤田暴露程度的影響
煤層瓦斯運移的總趨勢是瓦斯由地層深部向地表逸散隨著埋深的增加不僅會因地應力增高而使圍巖的透氣性降低,氣體穿層逸散困難,而且瓦斯向地表運移的距離也增大一般來說,埋藏深度越深越利于封存瓦斯、而不利于逸散5、煤層的埋藏深度的影響巖漿侵入含煤巖系或煤層,在巖漿熱變質和接觸變質的影響下,煤的變質程度升高,瓦斯的生成量和吸附能力增大。在缺少隔氣蓋層或封閉條件不好時,巖漿的高溫作用可以強化煤層瓦斯排放,使煤層瓦斯含量減小。巖漿巖體有時會使煤層局部被覆蓋或封閉,形成隔氣蓋層,瓦斯得以保存但在某些情況下,由于巖脈蝕變帶裂隙增加,造成風化作用加強,可逐漸形成裂隙通道,有利于瓦斯的排放。巖漿活動對瓦斯賦存既有生成和保存作用,在某些條件下又會增加瓦斯逸散的可能性。因此,在研究巖漿活動對煤層瓦斯的影響時,要結合地質背景作具體分析。總的來看,巖漿侵入煤層有利于瓦斯生成和保存的現象比較普遍。6、巖漿活動的影響61第一節煤層瓦斯地球化學特征第二節煤層瓦斯賦存與瓦斯吸附解吸特征第三節煤層瓦斯含量及其影響因素第四節煤層瓦斯垂向分帶第五節煤儲層壓力特征第六節煤層孔隙與裂隙特征第七節煤儲層滲透性特征第八節煤儲層瓦斯流動規律
第四章煤層瓦斯賦存與煤儲層物性特征
62第四節煤層瓦斯垂向分帶一、瓦斯垂向四帶CH4CH4CH4CH4N2CO2CH4瓦斯風化帶甲烷帶63一、瓦斯垂向四帶瓦斯風化帶瓦斯帶第四節煤層瓦斯垂向分帶64按瓦斯成分劃分瓦斯帶標準瓦斯帶名稱組分含量(%)CH4N2CO2二氧化碳-氮氣帶氮氣帶氮氣-甲烷帶甲烷帶0~100~2020~8080~10020~8080~10020~800~2020~800~200~200~10圖4-465
二、瓦斯風化帶下界確定指標①瓦斯壓力P=0.1~0.15MPa(1~1.5kg/cm2);②瓦斯組分CH4≥80%(體積百分數);③相對瓦斯涌出量大于2m3/t。
④煤層瓦斯含量(x)氣煤x=1.5~2.0m3/t(燃)肥煤與焦煤x=2.0~2.5m3/t(燃)瘦煤x=2.5~3.0m3/t(燃)貧煤x=3.0~4.0m3/t(燃)無煙煤x=5.0~7.0m3/t(燃)66
瓦斯風化帶深度存在差異性的主要原因在于:化學風化作用和水的循環通常是沿著煤層及其圍巖滲透性較大的部分進行,它們對瓦斯的循環運移具有重要影響。這種現象不僅在不同煤田有很大差別,即使在同一煤層、同一深度,瓦斯風化程度往往也不盡相同,以致于各瓦斯帶之間的界限呈犬牙交錯狀。三、瓦斯風化帶深度存在差異性的原因67第一節煤層瓦斯地球化學特征第二節煤層瓦斯賦存與瓦斯吸附解吸特征第三節煤層瓦斯含量及其影響因素第四節煤層瓦斯垂向分帶第五節煤儲層壓力特征第六節煤層孔隙與裂隙特征第七節煤儲層滲透性特征第八節煤儲層瓦斯流動規律
第四章煤層瓦斯賦存與煤儲層物性特征
68一、煤儲層壓力
煤儲層壓力,是指作用于煤孔隙和裂隙空間上的流體壓力(包括水壓和氣壓),故又稱為孔隙流體壓力。煤儲層流體受到三個方面力的作用,包括上覆巖層靜壓力、靜水柱壓力和構造應力。
(1)當煤層滲透性較好并與地下水連通時,孔隙流體所承受的壓力為連通孔道中的靜水柱壓力,即煤儲層壓力等于靜水壓力;(2)若煤儲層被不滲透地層所包圍,由于儲層流體被封閉而不能自由流動,儲層孔隙流體壓力與上覆巖層壓力保持平衡,此時,儲層壓力等于上覆巖層壓力;
第五節煤儲層壓力特征
第五節煤儲層壓力特征
69(3)在煤層滲透性很差且與地下水連通性較差的條件下,由于巖性不均而形成局部半封閉狀態,則上覆巖層壓力由儲層內孔隙流體和煤基質塊共同承擔,此時,煤儲層壓力小于上覆巖層壓力而大于靜水壓力。即:
式(4-13)中,σv—上覆巖層壓力,MPa;p—煤儲層壓力,MPa;σ—煤層骨架應力,MPa。70二、壓力狀態
為了對比不同地區或不同儲層的壓力特征,實踐中通常是根據儲層壓力與靜水柱壓力之間的相對關系來確定儲層的壓力狀態,采用的參數為儲層壓力梯度或壓力系數。
1.儲層壓力梯度是指單位垂深內的儲層壓力增加,常用井底壓力除以從地表到測井井段終點深度而得出,用kPa/m或MPa/100m表示。表4-6煤儲層瓦斯壓力類型(據張新民等,2002)壓力梯度/(kPa/m)<9.59.5~10.0>10.0儲存壓力類型低壓正常高壓71
2、壓力系數定義為實測地層壓力與同深度靜水柱壓力之比值,石油天然氣地質中常用該參數表示儲層壓力的性質和大小。
當壓力系數等于1時,儲層壓力與靜水柱壓力相等,儲層壓力正常;當壓力系數大于1時,儲層壓力高于靜水壓力,稱為高異常壓力;如果儲層壓力遠遠大于靜水柱壓力,則稱超壓異常;若壓力系數小于1,儲層壓力低于靜水柱壓力時,稱低異常壓力。二、壓力狀態72第一節煤層瓦斯地球化學特征第二節煤層瓦斯賦存與瓦斯吸附解吸特征第三節煤層瓦斯含量及其影響因素第四節煤層瓦斯垂向分帶第五節煤儲層壓力特征第六節煤層孔隙與裂隙特征第七節煤儲層滲透性特征第八節煤儲層瓦斯流動規律
第四章煤層瓦斯賦存與煤儲層物性特征
73
煤層是一種雙重孔隙介質,屬裂隙孔隙型氣儲層。第六節煤層孔隙與裂隙特征
圖4-26煤的雙重孔隙系統(據Warren等,1996)74一、煤的孔隙特征(一)煤的孔隙
煤的孔隙成因及其發育特征是煤體結構、煤層生氣、儲氣及滲透性能的直接反映。
以煤巖顯微組分和煤的變質、變形特征為基礎,以大量的掃描電鏡觀察結果為依據,將煤孔隙的成因類型劃分為四大類九小類。75表4-8煤的孔隙類型及其成因簡述表(據張慧,2001)類型成因簡述原生孔結構孔成煤植物本身具有各種組織結構孔屑間孔鏡屑體、惰屑體等內部碎屑之間的孔后生孔氣孔煤化作用過程中由生氣和聚氣作用而形成的孔隙外生孔角礫孔煤受構造應力破壞而形成的角礫之間的孔碎粒孔煤受構造應力破壞而形成的碎粒之間的孔摩擦孔壓應力作用下面與面之間摩擦而形成的孔礦物質孔鑄模孔煤中礦物質在有機質中因硬度差異而鑄成的印坑溶蝕孔可溶性礦物在長期氣、水作用下受溶蝕而形成的孔晶間孔礦物晶粒之間的孔一、煤的孔隙特征1原生孔76一、煤的孔隙特征結構孔:成煤植物本身具有各種組織結構孔結構孔屑間孔屑間孔:鏡屑體、惰屑體等內部碎屑之間的孔一、煤的孔隙特征77氣孔氣孔:煤化作用過程中由生氣和聚氣作用而形成的孔隙2后生孔氣孔3外生孔78一、煤的孔隙特征角礫孔碎粒孔摩擦孔角礫孔:煤受構造應力破壞而形成的角礫之間的孔碎粒孔:煤受構造應力破壞而形成的碎粒之間的孔摩擦孔:壓應力作用下面與面之間摩擦而形成的孔79一、煤的孔隙特征4礦物質孔鑄模孔溶蝕孔晶間孔鑄模孔:煤中礦物質在有機質中因硬度差異而鑄成的印坑溶蝕孔:可溶性礦物質在長期氣、水作用下受溶蝕而形成的孔晶間孔:礦物晶粒之間的孔80
微孔:直徑<10nm,構成煤中吸附容積。可見孔及裂隙,>105nm,層流和紊流混合滲透區間。
煤中孔隙分類滲透容積:小孔至可見孔孔隙體積之和。總孔隙體積:吸附容積和滲透容積之和。中孔:直徑102nm~103nm,緩慢層流滲透區間。
大孔:直徑103nm~105nm,強烈的層流滲透區間。小孔:直徑10nm~100nm,毛細凝結和瓦斯擴散空間。一、煤的孔隙特征81(二)煤的孔隙特征評價方法通常用孔隙率n來衡量煤的多孔程度。煤的孔隙率就是孔隙的總體積與煤的總體積之比,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n-煤的孔隙率,%;
Vs-煤的總體積,包括其中孔隙體積,cm3;
Vd-煤的實在體積,不包括其中孔隙體積,cm3
;
M-煤的質量,g;
d-煤的真密度,g/cm3
;-煤的視密度,g/cm3
。82圖4-27煤總孔隙率與變質程度的關系(二)煤的孔隙特征評價方法
對于煙煤,中等變質程度的煤的總孔隙率較小,變質程度較高和較低的煤總孔隙率較大。831煤的變質程度的影響孔隙體積長焰煤無煙煤焦煤、瘦煤總孔隙體積微孔體積(三)影響煤孔隙特征的主要因素從長焰煤開始,隨著煤化程度的加深(揮發分減小),煤的總孔隙體積逐漸減少;到焦煤、瘦煤時達最低值,而后又逐漸增加,至無煙煤時達最大。煤中微孔體積則是隨著煤化變質程度的增加而一直增長。842煤的破壞程度的影響對于煙煤而言,煤的破壞程度越高,煤的滲透容積就越大。破壞程度對煤的微孔影響不大。煤的滲透容積主要由中孔和大孔組成。3.地應力的影響
壓應力使煤的滲透容積縮小,壓應力越高,煤體滲透容積縮小的就越多,即孔隙率減少的越多;而張應力則使裂隙張開,從而引起滲透容積增大,張應力越高,滲透容積增長的就越多,即孔隙率增加越大。853地應力的影響注意:卸壓作用往往可使煤(巖)的滲透容積增大,即使孔隙率增大。使瓦斯的排放量增加;增壓作用可使煤(巖)受到壓縮,導致滲透容積減小,即使孔隙率降低。如開采保護層。目前的試驗表明,地應力并不減少煤的吸附體積或減少得不多,因此地應力對煤的吸附性影響很小,但對滲透性有很大的影響。86二、煤層裂隙(一)煤層裂隙系統是指不包括斷層在內的,在自然條件下肉眼可以識別的裂隙系統,它由內生裂隙系統、氣脹裂隙系統和外生裂隙系統三部分組成,大小通常為幾毫米到幾米。二、煤層裂隙內生裂隙系統:一般認為內生裂隙是煤中凝膠化物質在煤化過程中受了溫度、壓力的影響,內部結構變化,體積均勻收縮,產生內張力而形成的。87二、煤層裂隙88內生裂隙系統常見于鏡煤和亮煤,裂隙面比較平坦,常呈眼球狀,有時被礦物薄膜充填,內生裂隙往往有主要組和次要組。二、煤層裂隙89內生裂隙的發育程度與煤化程度有關。腐植煤中以焦煤的內生裂隙最多,通常主要組內生裂隙為30~40條/5厘米,有時可達50~60條;低煤化煙煤中較少,一般長焰煤只有幾條,煤氣10~15條;無煙煤也比較少,一般少于10條,但某些地帶可達15~20條以上。褐煤的內生裂隙不發育,而有干縮裂紋。因此,煤層的內生裂隙發育程度是判斷煤化程度的標志。90氣脹裂隙系統它是在良好的封閉條件下,在瓦斯劇烈生成期由于張性破壞產生的裂隙,王生維稱之為氣脹節理。流體壓力越大,裂隙規模也越大。氣脹裂隙不僅對煤儲層物理性質有重要影響,而且對研究煤層瓦斯形成、發育和破壞具有標志性意義。外生裂隙系統是煤層形成后受構造應力作用而產生的。
煤層中的外生裂隙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切穿煤層進入煤層頂底板的外生裂隙,另一類是切穿整個或大部分煤層但不切穿煤層頂底板的外生裂隙。外生裂隙與煤的層理面相互交錯,其中斜交者較多。主要外生裂隙組的方向常與附近斷層方向一致。二、煤層裂隙91煤層裂隙在國外煤層氣工業中常稱作割理(cleat)。割理是指煤中的天然裂隙,整個煤層中連續分布的割理稱為面割理(facecleat),中止于面割理或與面割理交叉的不連續割理稱為端割理(bullcleat)。面割理和端割理通常是相互垂直或近似正交的。
(二)煤層割理系統二、煤層裂隙92二、煤層裂隙
總體而言,煤的光澤越亮、鏡煤和亮煤越多、厚度越大,割理越發育、割理高度越大。割理高度小則幾微米,大則幾十厘米。
端割理與面割理通常是互相連通的,長度受面割理的控制,面割理間距越寬,端割理越長。端割理與面割理的高度受控因素相同,即煤巖類型和煤巖組分。
割理形態各異,主要包括:①網狀,這種割理連通性好,極發育;②一組大致平行排列的面割理極發育,而端割理極少,這種割理發育,連通性較好;③面割理呈短裂紋狀或斷續狀,端割理少見,這種割理連通性差,較發育。93(三)煤層裂隙的評價方法(1)裂隙密度
裂隙密度反映裂隙發育的程度。可以用一定距離內裂隙數量的多少來表示,也可用單位面積裂隙數量的多少來表示。(2)裂隙的連通性
裂隙的連通性包括同類型裂隙之間的連通和不同裂隙類型之間的連通狀況。(3)裂隙發育程度
裂隙發育程度包括裂隙的密度、長度、高度、裂口寬度及連通性,它從整體上反映了裂隙的發育狀況及其與煤儲層滲透性的關系。通常采用裂隙密度和連通性兩個指標對裂隙發育程度進行劃分。二、煤層裂隙表4-12割理密度級別劃分方案(據張新民等,2002)統計方法割理密度級別一級二級三級肉眼/(條/10cm)>1010~3<3光學顯微鏡/(條/10cm)>100100~30<30掃描電鏡/(條/cm2)>10001000~300<300表4-13割理的連通性等級劃分方案(據張新民等,2002)評價項目連通性評價等級好較好差割理形態網狀一組平行面割理為主,端割理少見,階梯狀短裂紋狀,單個分散充填狀態無部分多數表4-14割理發育程度劃分方案(據張新民等,2002)評價項目割理發育程度發育較發育不發育割理密度級別一級二級三級割理連通性好較好差95第一節煤層瓦斯地球化學特征第二節煤層瓦斯賦存與瓦斯吸附解吸特征第三節煤層瓦斯含量及其影響因素第四節煤層瓦斯垂向分帶第五節煤儲層壓力特征第六節煤層孔隙與裂隙特征
第七節煤儲層滲透性特征第八節煤儲層瓦斯流動規律
第四章煤層瓦斯賦存與煤儲層物性特征
96第七節煤儲層滲透性特征滲透性的基本概念
滲透性是流體通過多孔介質的能力,表征滲透性的量是滲透率,與滲透率有關的概念有絕對滲透率、有效(相)滲透率、相對滲透率等。1絕對滲透率
只存在一相流體,且流體與介質不發生任何物理化學作用,則多孔介質允許流體通過的能力稱為絕對滲透率。
滲透率單位是達西,符號為D(相當于SI制單位的μm2),1D的物理意義是:當黏度為1cP(厘泊)的流體,在壓差為1atm作用下,通過截面積為1cm2、長度為1cm的多孔介質,其流量為1cm3/s時,該多孔介質的滲透率就稱為1D(達西)。煤儲層的滲透率往往較低,常用千分之一達西,即毫達西mD(10-3μm2)作為單位。973相對滲透率
有效(相)滲透率與絕對滲透率的比值稱為相對滲透率。煤儲層相對滲透率通常采用單相有效滲透率同氣相(甲烷或氦氣)克氏滲透率或絕對滲透率的比值。即:
(4-19)(4-20)
式中:Kτw,Krg——水、氣相對滲透率;Kwe,Kge——水、氣有效滲透率;2有效(相)滲透率
若孔隙中存在多相流體,則多孔介質允許每一相流體通過的能力稱為每相流體的相滲透率,也稱為有效滲透率。滲透性的基本概念98第一節煤層瓦斯地球化學特征第二節煤層瓦斯賦存與瓦斯吸附解吸特征第三節煤層瓦斯含量及其影響因素第四節煤層瓦斯垂向分帶第五節煤儲層壓力特征第六節煤層孔隙與裂隙特征
第七節煤儲層滲透性特征第八節煤儲層瓦斯流動規律
第四章煤層瓦斯賦存與煤儲層物性特征
第八節煤儲層瓦斯流動規律
一、
煤層瓦斯流動1、原始煤體:
瓦斯在煤層中以呈壓縮狀態,煤層瓦斯壓力隨深度增大而增大,是在漫長的地質年代里,煤層瓦斯由深部向地表流動的結果,但這種煤層瓦斯流動是極其緩慢的,在采礦工程中,研究煤層瓦斯流動時,一般忽略這種緩慢的瓦斯流動。通常認為,在采掘工作或鉆孔未影響到的煤層,瓦斯處于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汽車維修公司勞動合同
- 2025幼兒教育機構場地租賃合同 幼兒教育機構場地租賃合同范本
- 2025貸款公司借款合同模板
- 2025關于租賃合同模板
- 2025房產買賣合同范本
- 2025精簡版借款合同協議
- 2025家具購銷合同的范本
- 2025標準化的煤炭交易合同模板
- 2025年酒吧裝修合同范本
- 2025合同法中的條款等同與相似的關聯與差異
- 社群健康助理員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及答案
- 走進物理-走向統一的自然力(上)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廣西師范大學
- 小學三年級數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能力測驗練習題
- 心理發展與教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浙江師范大學
- MOOC 國情分析與商業設計-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MOOC 大學體育-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光伏發電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
- 國家衛生部《綜合醫院分級管理標準》
- DB64++1996-2024+燃煤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 初中八年級數學課件-最短路徑-將軍飲馬問題
- 信息論與編碼期末考試題(全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