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XX年初三物理上冊教課設計教課設計是教師講課的依據,因此每個教師課前都會設計好教課方案。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三物理上冊教課設計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初三物理上冊教課設計一一、知識目標:1:認識超重和失重現象2:運用牛頓第二定律研究超重和失重的原由。二、能力目標:培育學生運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德育目標:浸透“學致使用”的思想,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教課要點:超重和失重的實質教課難點:在超重和失重中有關對支持物的壓力和對懸掛物拉力的計算。教課方法:實驗法、講練法教課器具:1/11彈簧秤、鉤碼、投影儀、投電影課時安排課時教課步驟:一、導入新課自從人造地球衛星和宇宙飛船發生成功以來,人們經常談到超重和失重,那么:什么是超重和失重呢,本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二、新課教課:(一)用投電影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1:知道什么是超重和失重;2:知道產生超重和失重的條件;(二)學習目標完成過程:1:超重和失重:(1)用投電影出示思慮題組1:a:物體的速度方向和運動方向之間有什么關系?b:物體做加速或減速運動時,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之間有什么關系?(2)實例解析:a:用投影品出示例題1:起落機以0.5m/s2的加速度勻加速上升,站在起落機里的人2/11的質量是50kg,人對起落機地板的壓力是多大?若是人站在起落機里的測力計上,測力計的示數是多大?b:解析題意:1)人和起落機以共同的加速度上升,因此人的加速度是已知的,為了可以用牛頓第二定律,應該把人作為研究對象。2)對人進行受力解析:人在起落機中碰到兩個力:重力G和地板的支持里F,起落機地板對人的支持力和人對起落機地板的壓力是一對作使勁和反作使勁,據牛頓第三定律,只要求出前者就可以知道后者。3)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則F支,a均取正當,G取負值,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支-G=ma則:F支=G+ma代入數值得F支=515N,因此,F壓=F支=515N。c:問:若是起落機是靜止的或做勻速直線運動,人對起落機地板的壓力又是多大?F壓=F支=mg=500Nd:比較前邊兩種狀況下人對地板的壓力大小,獲得人對地板的壓力跟物體的運動狀態有關。e:總結:起落機加速上升的時候,人對起落機地板的壓力比人實質碰到的重力大,我們把這類現象叫超重。3/11那么:在什么狀況下產生超重現象呢?(3)用投電影出示練習題:一個質量是40kg的物體,隨起落機一起以2m/s2的加速度豎直減速降落,求物體對起落機地板的壓力大小,是大于重力還是小于重力?學生自己解析獲得:此時人對起落機地板的壓力F=480N,大于人的重力400N,即也產生了超重現象。2:總結獲得:(1)當物體也向上的加速度時,產生超重現象;(2)產生超重現象時,物體的重力并無改變,可是對水平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增大。3、用類比法獲得:(1)當物體有向下的加速度時,產生失重現象(包含勻減速上升,勻加速降落)。此時F壓或F拉小于G。(2)當物體有向下的加速度且a=g時,產生完整失重現象,此時F壓=0或F拉=0;(3)產生失重和完整失重時,物體的重力并無改變,可是對水平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于物體的重力。4、牢固訓練:質量為m的物體用彈簧秤懸在起落機的頂棚上,在以下哪4/11種狀況下,彈簧秤讀數最小:A:起落機勻速上升;B:起落機勻加速上升,且a=c:起落機勻減速上升,且a=d:起落機勻加速降落,且a=5:解答本課上的思慮與議論:三、小結:1:叫超重;叫失重;叫完整失重。2、產生超重、失重及產生完整失重的條件分別是什么?3、產生超重和失重時,重力、壓力、拉力變化的是什么?不變的是什么?四、作業:課本練習六五、板書設計:初三物理上冊教課設計二(一)教課目標掌握密度的觀點。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進行計算。知道密度單位的寫法、讀法及換算。(二)教具演示實驗器具:1分米3的木塊1個,小黑板1塊(畫有課本5/11上的實驗表格),體積同樣的長方鐵塊、鋁塊、木塊(4厘米×3厘米×1厘米)各1個,體積同樣的長方鐵塊、松木塊(4厘米×3厘米×2厘米)各1個,托盤天平(最大秤量值200克)和砝碼1套,刻度尺1只。學生實驗器具:每2人1個1厘米3的木塊。(三)教課過程一、復習小學學過的體積單位發問:小學數學在表示物體體積經常用哪些單位?學生答:米3、分米3、厘米3。教師出示1分米3的實物并讓每位學生察看課桌上1厘米3的實物。指出1分米3=1升,1厘米3=1毫升。發問:誰能記得體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板書:體積的單位:米3、分米3(升)、厘米3(毫升),1米3=103分米3=106厘米3教師出示上節課所用的體積同樣的長方鐵塊、鋁塊、木塊,告訴學生它們的體積都是12厘米3。發問:這三個物體哪個質量最大?哪個質量最小?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因而可知,不同的物體體積同樣時,質量不相等。這是什么原由?教師接著出示體積分別為12厘米3和24厘米3的鐵。提6/11問:由生活經驗知道哪個質量大?學生答:體積較大的鐵塊質量大。表達并引入課題:同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體積增大,它的質量也增大;它的質量跟體積又有什么關系呢?學了“密度”后我們就能知道這些問題。(板書:第三節密度)二、密度的觀點演示實驗:研究同一種物質的物體,它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1)用天平稱小鐵塊的質量,將右盤所用每個砝碼的質量及游碼的地址告訴學生,請學生算出小鐵塊的質量,填入小黑板的表格內。(2)用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尺量出該鐵塊的長、寬、厚分別為4.00厘米、3.00厘米和1.00厘米,請學生算出它的體積,填入表格中。(3)用天平稱大鐵塊的質量。重復步驟(1)。(4)測大鐵塊的體積,與步驟(2)同樣。師生解析實驗表格,引出密度的觀點指引學生看表格,獲得下邊的結論。(1)鐵塊的體積增大2倍,它的質量也增大2倍,可見鐵塊的質量跟它的體積成正比;鐵塊1與鐵塊2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是7/11必然的。(2)同理可得:松木塊的質量跟它的體積也成正比;松木塊質量跟體積的比值也是必然的。(3)松木塊質量跟體積的值與鐵塊質量跟體積的比值不同。講解:質量跟體積的比值就是單位體積的質量:同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同樣,不同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單位體積的質量反響了物質的一種特點,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物質的這類特點。(板書:1.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類物質的密度。)教師指出:理解密度的觀點時,要注意:(1)單位體積就是有必然大小的體積,如國際單位制中的“1米3、1分米3、1厘米3等。(2)密度反響了物質的一種特點,每種物質都有必然的密度,如將鐵塊銼成鐵屑,鐵的密度都不變。發問:課本練習2。三、密度的公式發問:知道物體的質量和整體積,怎樣求出這類物質的密度?學生答:由密度定義知道,算出這類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就是它的密度。即密度等于質量跟體積的比值。講解: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板書:2.公式:密度=質量/體積ρ=mV)8/11教師指出:要注意:(1)ρ的寫法、讀法。(2)密度只與物質種類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沒關。發問:課本練習3。指引學生看課本[例題],講解:解題思路與格式。四、密度的單位(1)單位的組成發問:由例題看出:密度的單位由哪些單位組成?答:由質量單位和體積單位組成。講解:如質量單位用千克,體積單位一定用米3,密度單位就是千克/米3,讀做千克每立方米;如質量單位用克,體積單位一定用厘米3,密度單位就是克/厘米3。發問:(1)克/厘米3讀作什么?(2)克/厘米3與千克/米3之間有什么關系?(板書:3.單位:千克/米3,克/厘米3。1千克/米3=1×103克/106厘米3=10-3克/厘米3,1克/厘米3=1×10-3千克/10-6米3=103千克/米3)發問:課本例題中鐵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指出:同一種物質的密度用不同的單位,數字不同樣,可見,寫物質密度時必然要寫出詳盡的單位。請二位學生上黑板完成課本練習1,其他人在筆錄本上完成。四、復習小結,牢固新課9/11(四)說明設計思想本節課剛開始讓學生復習小學學過的體積單位及換算,認識1厘米3和1分米3物體的大小,有益于分化密度的計算及密度的單位教課中的難點。本節的教課要點是密度的觀點。為了調動學生學習密度的興趣,要做好實驗研究“同一物質的質量跟體積有什么關系?它的質量跟體積的比值有什么規律?”該實驗在知識序次上承接了前面學過的質量和天平的使用,為后邊學習密度的觀點、公式和應用打下了基礎。該實驗最好讓學生自己做,條件不具備的學生可由教師演示、學生讀實驗數據的方法完成該實驗。教法建議一、密度的觀點1.實驗:研究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本節教課內容很多,如讓學生完成該實驗,教師可直接告訴學生鐵塊1與鐵塊2、松木塊1與松木塊2的體積,學生只要用天平測出這些物體的質量,就可以較快地完成實驗。如本實驗所用小鐵塊的體積與上節課小鐵塊的體積同樣,可以直接將上節課測出的小鐵塊質量的數據填入本實驗的表格中。2.密度觀點要注意的問題給出密度觀點后,要讓學生注意下邊的二個問題:10/11(1)單位體積的意義。(2)每種物質的密度是必然的,跟所取的質量大小、體積大小沒有關系,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點。二、密度的公式獲得密度的公式后,要指引學生注意下邊三點:(1)密度符號ρ的寫法和讀法,指出ρ和英詞字母P寫法不同。(2)因為同一種物質質量跟體積成正比,體積增大幾倍,質量也增大幾倍,它們的比值不變,因此,密度大小只與物質的種類有關,與質量、體積的大小沒關。對基礎好的學生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政管理學中的代表性人物考查試題及答案
- 了解專家建議2025年建筑試題及答案
- 2025農產品供貨合同農產品供貨合同協議
- 2025贈與車輛買賣合同模板
- 重要概念市政學試題及答案
- 2025超市貨架租賃合同
- 公文寫作的實際應用場景分析試題及答案
- 管理心理學與創造性思維發展的考察試題及答案
- 現代管理思維培養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學核心理念試題及答案
- 政協專項調研方案
- 編制氣候可行性論證報告
- 年產500噸IMD高端環保油墨研發生產項目環境信息公示
- 地下水監測系統方案
- 為什么你的學生不思考
- 全喉切除護理查房
- 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 養老院項目組織結構方案
- 基于單片機的光照度自動調節系統設計
- 電烤箱溫度控制系統設計
- 2021年數學中考復習課件第四章三角形微專題 五大常考相似模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