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城市主要分項用地規劃第一節工業用地規劃主要內容提要★工業分類★工業用地選擇★工業用地布置★環境保護工業發展對于城市發展的影響:1、工業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2、工業的布局方式影響城市的空間布局3、工業對于城市發展的負效應工業生產是城市經濟活動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城市發展的基本動力。其布局影響城市的發展方向。1、按工業生產的基本特征分類采掘工業對自然資源進行開采、挖掘,不加工。石油、煤炭原料工業對自然資源進行加工,供其它部門再加工基礎工業。冶金、化工原料、建材加工工業對原料加工。機械制造、石油化工、紡織、食品2、按產品的經濟用途分類生產資料生產工業生活資料生產工業一、工業分類及其特點3、按工業行業部門分類國家工業行業分類標準將我國工業劃分為15個部門,其中,一些工業部門對城市規劃建設的影響很大。采掘工業煤炭、礦石、石油、天然氣等。占地很大,有污染。露天和井下。唐山、陽泉市、大慶、克拉瑪依冶金工業
黑色和有色。生產規模大、復雜。原材料、燃料、產品量大,運輸量大,能源消耗大鞍山、包頭、寶鋼機械工業
種類繁多,規模差異大,比例大。有些有污染,運輸量大。長春、十堰
化學工業
污染嚴重,易燃易爆,占地大,需三廢處理石油加工工業
污染嚴重,易燃易爆,占地大,需三廢處理電力工業火力、水力、核能發電。火力發電污染嚴重。1Kg鈾=2000多噸石油。建材工業
水泥、混凝土、磚、玻璃、木材等。占地大,運輸量大,有污染,占農田。紡織工業紡織、印染。溫、濕要求高。用水量大、有污染,女工多。食品工業糖酒油鹽醬醋茶肉乳。占地大、用水量大、有些污染大。造紙工業
占地大、用水量大、污染嚴重。二、城市中工業用地布置的基本要求
1、對自然條件的要求工程地質條件避開不良地質地震斷裂、滑坡、洪水、地下水避開地下文物、礦藏地基承載力一般:1.5—2.0Kg/cm2,大型機械:2.0—2.5
坡度條件一般要求地勢平坦5‰某些工業生產流程的需要重力自流場地條件生產規模的要求場地規模相差幾十倍生產工藝流程的要求鋼纜廠、電纜廠場地狹長2、對能源的要求靠近電源,有些要有自備電源電解爐靠近煤礦火力發電娘子關電廠在陽泉市綜合利用染料、紡織、膠合板、制藥需要蒸汽和熱水3、對水源的要求食品工業要求水質優良造紙、印染工業要求用水量大,有污染4。交通運輸要求鐵路運輸要求水路運輸要求公路運輸要求連續運輸5.防止工業對城市的污染減少有害氣體的污染(化工、冶金)結合前述風的問題:散發有害氣體的工業不宜集中,且注意二次污染;考慮城市的自然環境,布置工業;設置衛生防護帶(工業區和居住區之間的隔離);2)防止廢水污染(化工、纖維、鋼鐵)廢水的排放量問題;集中布置廢水性質相同的廠;3)防止廢渣污染;(高爐)廢渣的害處;(污染、占地)廢渣的利用(規劃的安排)4)防止噪聲污染;(金屬加工制造)6.其他要求職工上下班方便不宜距離城市太遠。大城市可設置幾個工業區。必須遠離城市的,應就近設置生活區。特殊行業的男女比例采礦業男職工比例達90%以上,紡織業女職工比例達90%以上。三、工業用地的布置1、工業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2、工業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3、工業用地布局與城市總體布局的關系1.工業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根據生產的衛生類別、貨運量、及用地規模,分為三種情況:布置在遠離城區、城市邊緣、市內和居住區內;1)布置在遠離城市和城市保持一定距離的工業(動力工業、化工、冶金)2)布置在城市邊緣(有一定干擾污染、用地大、貨運量大等,如機械廠、紡織等)3)布置在城市內和居住區內的工業基本上無干擾、用地小、貨運量小;如小型食品工業、服裝、小五金、文教、衛生用品工業等。對居住區無影響的小型精密儀器、儀表、服裝鞋帽等,可以布置在居住區的獨立街坊工業用地指標四、工業區(開發區的規劃)工業區的作用:專業化的協作可大大節省用地和建設投資;最大限度的實現原材料和“三廢”的利用,便于采用先進的工藝提高自動化程度;工業的統一布置,也能改變工業區的面貌。1)工業協作的幾個方面產品、原材料的互相協作副產品及廢渣回收利用的協作技術協作廠外工程協作3。工業用地布局與城市總體布局的關系工業區包圍城市工業區與其他用地交叉布置組團式布置群體組合式布置2)工業區的組成生產廠房、倉庫、動力及市政設施、維修與輔助企業、綜合利用和加工工業;運輸設施;廠區公共服務設施;科學實驗中心;衛生防護帶;3)工業區的規模隨城市的性質、工業的內容、性質、工業在城市中的分布組成以及建設條件和自然條件有關。五、城市工業區規劃1、工業用地分類一類工業用地(M1):基本無干擾、污染的工業用地二類工業用地(M2):有一定干擾、污染的工業用地三類工業用地(M3):有嚴重干擾、污染的工業用地2、工業布局對城市的制約作用
占地大、人員多、設備復雜、搬遷困難工業用地宜按性質和協作關系集中布置,避免分散建設,大城市可以安排數處工業區
第二節公共設施用地規劃(一)概述(二)公共設施用地的分類1。按使用性質分類依照《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標準》,分為八類;行政辦公類;商業金融類;文化娛樂類;體育類;醫療衛生類;大專院校、科研設計類;文物古跡類;其他類;2.按照公共設施的服務范圍分市級;居住區級;小區級;3.按照盈利分為公益性設施與盈利性設施;(三)公共設施用地的指標1。用地指標的靈活性:
考慮城市性質與規模;城市生活方式與經濟發展水平;城市的布局結構等;2。指標確定方法1)以人口增減狀況計算(學校、幼兒園)2)根據各個專業系統和有關部門的規定;(公安局、銀行)3)根據地方特殊需要,通過調研,按需確定。(四)公共設施的分布規劃考慮的事項:公共設施應該合理配置設施整體配套性;設施系統層次的配套;局部地域的設施完善;專業設施的聚集配套;設施的服務半徑公共設施應該結合道路交通設施;考慮城市景觀組織要求;考慮合理的建設順序,并留有余地;(五)城市主要公共設施的分布1。主要公共設施的特點和作用主要公共設施:----有重要地位的;(市級的黨政機構、人大等)-----有大量交通集散的;(展覽館、火車站)-----建筑體形碩大的,形象突出的;(高層辦公樓、電視塔、劇場)特點:主要公共設施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城市的布局結構和道路系統規劃。同時對城市的景觀環境有一定影響。大型公共設施的影響評價
第八章城市中心與城市中心區第一節綜述1、城市中心(概念較廣)基本特征與職能:公眾性、集聚性、商業性、綜合性與專業性;2、城市中心區是涉及城市地域結構的概念。是城市結構的核心地區和城市功能的主要部分,第三產業和公共建筑集中地帶,為城市提供主導的生活方式并在空間特征上有別于其他城市地區和部分。3.城市中心區的職能商務職能;信息服務職能;生活服務職能;社會服務職能;行政管理職能;居住職能;4.城市中心的職能城市發展動力;城市功能的主要承擔者;城市活力的體現城市形態與景觀、非物質產品制造等二、城市中心的演化過程:(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功能向多元發展,多元化又向單一化發展的循環往復規律)1)古代的單一功能2)近代的經濟功能3)現代的復合功能城市功能的多元化的體現:綜合服務功能,社會再生產功能,組織管理、協調經濟和社會發展功能,物資流、資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聚與輻射功能。三、城市中心與城市結構形態的關系1.單核積聚模式(同心圓和扇形理論)2.區域性聚集模式城市中心呈現組團狀,各自核心共同構成城市的中心。3.多核聚集模式中心被分離至各個衛星城、組團、以及城市邊緣地帶的一種表現。
城市核心功能主要內容應當限制在智能、信息、流通、服務這幾個領域,而把生產這個功能分散到衛星城去。核心功能的主要特點:(理想城市功能特點)這也就是城市現代化所要達到的目標。中心區在外觀上的特征:高密度與高容積率;一般位于城市地理中心附近。服務設施(銀行、酒店、寫字樓)齊全,出現競爭態勢;房價明顯高于其他地區;第二節城市中心與中心區的歷史發展一、古代城市中心(略)二、近代城市中心與中心區繁榮繁榮條件和背景:新型行業出現、產品生產能力提升;地租的調節作用;人們需求多樣化等等;三、現代城市的中心與中心區(衰退與復興)郊區化=中心衰退---中心功能的減弱(p55)背景:中心分散、商業模式改變(倉儲式、連鎖銷售)、中心區環境惡化,犯罪率上升、地租高漲等。現代化的交通設施和通訊設施,使居住在遠離城市的郊外成為可能。表現:居住向幾十公里外的郊區發展,大型購物、辦公、娛樂地點在郊區出現,形成新的“邊緣城市”,傳統CBD地價回落,房屋空置率增高。國外解決中心衰退的方法:1、“辦公綜合體”建筑---集商業零售、賓館、辦公、娛樂一體的大型建筑;2、交通方式改進--增加可達性和舒適性;3、歷史地段的重建和開發;全市性公共中心第三節不同性質規模的城市中心一、中小城市的中心由于外來人口少,職位少,旅游人口少,所以職能簡單、規模很小。故各種設施規模小數量少。反思衛星城理論:衛星城是作為疏散大城市人口、控制大城市發展、減少交通擁擠、分離大城市功能而設置的,但迄今為止,世界上沒有一個衛星城能完全達到以上功能。大部分衛星城造成了居住-就業分離,因為小城市不能提供大城市的許多功能。采用公共交通是唯一解決居住分離帶來的出行距離加長的辦法。二、特大城市的中心與中心區城市中心的輻射能力超強,服務功能遠遠超越城市的地理因素。規模巨大、功能復雜,并有次中心。1。傳統的市中心紐約曼哈頓、倫敦中央街區南京新街口主中心外,還設置了二級中心九個,三級中心若干。包括(餐飲,文化,商務,購物等多項次中心)2。新建的中心區(巴黎德方斯,英國哈羅新城)城市中心商務區(CBD)規劃
一、城市中心商務區的特征
1.城市中心商務區(CentralBusinessDistrict,簡稱CBD)是城市最富有魅力和最引人入勝的地區,是城市的繁華的標志,也是居民引以為榮的地方。2.在CBD可以產生1/4甚至更多的城市財政收入,是城市經濟的主要支柱及稅收的主要來源。CBD還是城市社交和信息交流的主要地方
1.位置和發展特點
19世紀至20世紀初,城市CBD核心區普遍都是高密度的,可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以來,許多城市中心區趨向于低密度,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2.中心性
(CBD在傳統上很自然地成了市民活動的焦點)3.高層化
高層化使市中心區交通系統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使對內、對外交通格局發生變化,也影響到整個城市結構的變化。
4.人口數目晝夜差別極大周一至周五是業務辦公時間,周六是購物日,星期天整個CBD則人寥寥無幾。
CBD的特征國內外的一些大城市,在CBD的規劃設計上一般都遇到了如下矛盾:(1)高層建筑愈來愈密集,人流和交通流量過分集中帶來了一系列矛盾。(2)西方城市的市中心區白天和非節假日人口數往往是晚間和周末人口數的10倍,甚至數十倍。(3)停車場與停車空間占地很多。市中心日間的停車空間布局是當前城市規劃中的一大研究課題。如美國城市中心業務區,停車面積一般占中心業務區總面積的8.3~15.3%。(4)步行者的安全問題。(5)對外交通樞紐的布局問題。過去城市中心區的對外交通(如火車站、汽車站)一般分布在CBD的邊緣。而現在世界上有些大城市為了方便旅客,將對外交通設施布置在綜合性大廈的地下或附近。(6)城市第三產業的規劃布局問題。
二、城市中心商務區范圍的確定CBD雖然相當于鬧市區(downtownarea),但它的定義更為明確和嚴格。城市中心商務區包括5個功能特征顯著的亞區,即:
(1)商業亞區:為零售業中心,集中分布著大小商業鋪面,還包括旅館、飯店、餐廳和酒吧。(2)金融亞區:為各種金融信貸機構集中地。(3)辦公亞區:為政府機關、各種公司和事務所的集中區。(4)文娛亞區:為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書店、劇場、戲院電影院、夜總會和各種俱樂部的集中區。(5)旅游亞區:由于CBD擁有城市發展歷史中最古老的建筑,因此也是風情旅游和會議旅游的中心。
三、土地分區管理和建筑景觀的形成
城市中心區用地面積雖然一般僅占城區總用地面積的1/500或1‰,但這里人口與建筑物以及城市功能和效率高度集中,因此,對城市中心區的管理非常重要。
用地分區管理一般是用來對商業、工業、住宅等不同功能的用地進行管理。內容包括對建筑物的定位、體量(容積)、功能、高度、后退、凸出等作出規定。并對每一個街區的土地作詳細的劃分,規定建筑物覆蓋率。1.美觀分區管理2.高度分區管理3.小塊土地指定分區管理4.期限指定分區管理
國內大城市CBD基本的形式,是否單調?注重傳統地區的開發與旅游和文化結合是比較明顯的道路
中國大城市CBD的發展注意事項:
1。由單一核心向多核心發展
2。建筑密度、容積率依然要保證很高。
3。商業、金融為主的功能不會改變
4。注重東西方城市的差異
東方城市以商業、餐飲、旅游、娛樂為多;5。要有好的交通配合注意土地與交通的關系,采用步行街、公共交通、軌道交通、停車場的全面配合6。應該體現城市的特色與歷史文化
第十一章城市居住區規劃一、城市居住問題我國城市住宅發展情況我國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的變化50年代1978198519901992199420004.3M2/人3.75.06.87.17.5>101986年第一次全國房屋普查結果表明,全國1/4缺房戶、無房戶、生活不便戶(人均小于4M2、老少三代同堂、成年未婚男女分不開等)。
我國住宅建設投資比例的發展1949—1978年1979—1989199120000.78%1.0%3.67%>5%根據聯合國的標準,正常投資比例為5%,小于3%時,是會出現住宅問題的臨界點。第一節城市居住用地規劃二、居住用地的組成與分類一般稱城市居住區,泛指不同人口規模的居住聚居地。
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具有一定人口規模、配有較完善的能滿足該區居民物質與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1.居住用地的組成與分類1)用地組成一般分為:住宅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道路用地綠地2、居住用地的分類R一類居住用地R1市政公用設施齊全、布局完整、環境良好、以低層住宅為主的用地二類居住用地R2市政公用設施齊全、布局完整、環境較好、以多、中、高層住宅為主的用地三類居住用地R3市政公用設施比較齊全、布局不完整、環境一般,或住宅與工業的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四類居住用地R4以簡陋住宅為主的用地三、居住用地的指標居住用地的指標主要由兩個方面表達:一是居住用地占整個城市用地的比例;二是居住用地的分級以及各個組成內容的用地分配與標準;指標控制的相關因素:1)城市規模2)城市性質3)自然條件4)城市用地標準1。居住用地的一般指標從全局觀念出于總量控制和資源分配的角度看:1)居住用地的比重標準規定,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設用地的比例為20~32%;2)居住用地人均指標標準規定,居住用地指標為人均18.0~28.0m2/人;2、城市居住用地的技術經濟指標規劃用地面積建筑基底面積建筑密度:即建筑覆蓋率,指項目用地范圍內所有基底面積之和與規劃建設用地之比。
建筑總面積容積率:是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全部建筑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建筑面積毛密度)綠地率:是指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地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人口毛密度:每公頃居住區用地上容納的規劃人口數量(人/ha)。
建筑密度=容積率=(建筑面積毛密度,單位:萬平方米/公頃)綠地率人口毛密度單位:人/公頃3、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設用地的比重1.居住區的理論發展縱觀居住用地理論的發展,基本上是以基本構成單元和分級構成這兩個概念為主體,并由此從多側面的理性展衍。四、居住區規劃理論發展2、居住區規劃的主要理論“鄰里單位”理論要點:通過式交通(干道)不應穿越鄰區而應成為邊界;鄰區內道路采用盡端式或曲折蛇行,以保證安全和寧靜;鄰區規模以支撐一個小學為基礎;保證小學的服務半徑在800米以內;鄰區以小學和其他服務設施為中心;鄰里單位的應用——美國的華盛頓城五、居住用地的規劃布置1.居住用地的選擇1)選擇自然環境條件優良的地區;2)應注意與城市總體布局結構及其就業區與商業中心等功能地域的相對關系,以減少居住—工作、居住—消費的出行距離和時間。3)要注意自身用地和周邊用地的環境污染問題。(與工業區的隔離等)4)應有適宜的規模和形狀以合理的組織居住生活,布置公共服務設施等;5)規劃新的居住用地時應考慮和現有城區的功能結構關系;6)要結合房地產市場的需求趨向,考慮建設的可行性和效益;7)用地規劃要留有余地。2、居住用地的組織與構成
城市居住用地的組織是在保障居民生活的方便性、舒適性、安全性和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的條件下,對居住用地賦以一定的功能形態。1。居住用地的分級對公共設施的使用程度,可以劃分為不同的活動圈層和需求層次,由此為居住用地的空間組織和設施配置提供依據。我國居住區的一般組織方式居住區規模居住區規劃結構居住區——居住小區——居住組團城市居住用地的構成模式居住用地的組織與構成哈羅城市的分級結構方案居住用地的組織與構成密爾頓。凱恩斯城市構成居住用地的組織與構成前蘇聯居住區方案居住用地的組織與構成一、居住區規劃的任務確定用地位置、范圍確定人口與用地規模擬訂建筑類型、數量、布置方式擬訂道路形式以及停車系統擬訂綠地、活動場地擬訂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方案擬訂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造價第二節居住區規劃與實踐二、居住區的組成、類型與規劃結構1、居住區的組成物質組成內容:1)建筑工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生產性建筑、市政設施以及小品建筑。2)室外工程:包括地上、地下兩部分。居住區的用地組成:1)住宅用地;2)公共服務設施用地;3)道路用地4)公共綠地2、居住區的規模包括人口和用地兩方面,一般以人口規模做主要標志。居住區規模受以下因素影響:1)公共設施的經濟性和合理的服務半徑;(800-1000m)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響,(600-1000m,36-100公頃)3)居住行政管理體制方面的影響;(3-5萬)4)住宅的層數對居住區的人口和用地規模都有很大的影響。綜合以上分析,居住區人口一般以5萬人為宜,用地在50~100公頃左右。3、居住區的類型1)城市內的居住區公共設施設置方便,靈活。居住區以上的公共服務設施則由城市統一安排。2)獨立的工礦企業的居住區具有較大的獨立性,公共設施增加,公共設施設置的成本增加。第三節居住區的規劃設計一、居住區規劃的基本原則設計要點1、整體性2、經濟性3、科學性4、生態性5、地方性與時代性6、超前性與靈活性二、居住區規劃的基本要求1、居民使用要求(舒適,方便)2、衛生要求3、安全要求防火防震防空4、經濟要求5、美觀要求三、住宅以及用地的規劃布置1、住宅的類型以及特點第一類:住宅(別墅、高層、中高層、多層)第二類:宿舍2、住宅建筑經濟和用地指標1)住宅層數2)進深3)長度4)層高3、合理選擇住宅類型一般應考慮以下問題:1)住宅標準2)套型和套型比3)確定住宅層數和比例4)適應當地自然氣候5)有利于節約用地,結合地形。居住區規劃的基本概念和名詞有關名詞解釋:地塊: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線圍合的大小不等的城市用地;容積率:地塊建筑毛密度,其值等于地塊總建筑面積與其用地面積之比值;建筑密度:地塊內所有建筑基底總面積與地面用地面積之比率;建筑限高:地塊內建筑物地面部分最大高度限制值。綠地率:地塊內各類綠地的總面積與地塊用地面積之比率。二、住宅的規劃布置1。住宅群體的布置1)行列布置2)周邊布置3)混合布置4)自由式布置2。布置類型的選擇因素1)住宅群體的空間組合對比;韻律與節奏;比例和尺度;色彩;綠化;道路;建筑小品2)日照控制;3)環境保護;4)經濟性(公共設施設置)2。住宅群體組合與日照、通風和噪聲的防治1)住宅群爭取日照和防止日曬的規劃措施2)提高通風和防風效果的措施3)對噪聲的防治四、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及其用地1。公共服務設施的分類和內容1)按照公共服務設施的使用性質分類包括:教育、醫療、服務、文化體育、金融郵電,行政管理、市政公用、其他2)按照營利和非營利劃分3)新的服務設施(物業管理、會所)等(二)居住區服務設施指標的制定和計算方法指標定額主要包括建筑面積和用地面積。主要采用“千人指標”規劃布置的基本要求:(1)便于居民使用,合理的服務半徑居住區級800~1000米(影劇院、俱樂部、圖書館、醫院、街道辦事處、集貿市場、派出所、銀行,郵電等機構)居住小區級400~500米(綜合商店、物業管理、會所、幼兒園、小學)居住組團級150~200米(居委會、老年活動室、服務站等)五、居住區道路和交通的規劃布置居住區道路的功能分級(一)居住區道路的功能要求日常生活的交通活動市政公用車輛服務車輛(貨運)滿足鋪設管線要求道路走向與布置滿足景觀和活動要求消防等安全需要1.居住區道路分級2.通而不暢原則3.設計的基本要求居住區道路的分級1)居住區級道路(紅線寬度20~30米)2)居住小區級道路(車行道6~8米,人行道1.5~2米)3)住宅組團級道路(4~6米)4)宅間小路(W大于2.6米)1.人車分行道路系統居住區道路規劃設計的基本要求區內交通與區外交通的分隔保證安全措施(特別對行人和兒童的保護)區內交通分流考慮消防等特殊要求減少噪聲等方面的干擾與景觀、綠化結合各級服務設施的布置居住區內道路網的布置形式小區靜態交通處理停車規劃與管理1)停車泊位的計算包括機動車、非機動車兩類泊位按照建筑物配建要求。新建小區以地下停車為主。2)地下車庫的設計要求滿足容量、行車要求,方便到達目的地。安全要求:包括交通安全,和防火防災等方面的要求。第三節城市綠地系統規劃(一)城市綠地的涵義城市綠地是用以栽植樹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設施,基本上由綠色植物覆蓋并賦以一定的功能和用途的場地。城市綠地的質與量是反映城市的生態質量、生活質量和城市文明的標志之一。(二)城市綠地的作用與功能1.提高城市自然生態質量2.有利于環境保護改善城市氣候;減弱噪聲強度;防止大氣、土壤、水體污染3.提高城市生活質量4.增加城市地景的美學效果5.增加城市的經濟效益6.有利于城市防災(三)城市綠地的分類和用地指標1.城市綠地分類從所有權看:公共綠地;專用性綠地;私有性綠地;《城市綠地分類標準》將綠地分為6大類,11中類,10小類;大類的功能含義:公共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其他綠地:p1992.城市綠地指標按照國家標準,城市綠地分三項:1)人均公園面積2)人均城市建設用地綠地指標(人均綠地)3)城市建設用地綠地率(五)城市綠地規劃布置綠地系統規劃要按照“生態優化、因地制宜、均衡分布、就近服務”的原則來執行1.構筑城鄉一體的生態大綠化環境;2.建構城市開敞空間;1)什么是“開敞空間”?空間有一定的開闊性,對生態有積極的意義,視線無遮擋,綠地的“浸透”效果(生態融合)。具有休閑、防災等重要價值。2)“開敞空間”的實際操作;打破單位圍墻的封閉狀態;利用舊城改造重點擴大綠地有效面積;道路作為開敞空間的連接線和部分。人工構建開敞空間。虹橋開敞空間3。城市綠地系統構成綠地系統規劃是對城市地域內分布的不同功能、規模、形態和位置的綠化場地的系統化組構。1)綠地系統的功能構成綠地系統由不同的功能綠地子系統合成總體功能。如生態綠地子系統,旅游休閑綠地系統,娛樂運動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Module 8 Unit 2 教學設計 海南省海口市2024-2025學年外研版九年級英語下冊
- 云南2025年云南曲靖師范學院招聘碩士及以上工作人員12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云南2024年云南開放大學編外職工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單挑路燈施工方案
- 關于成立高標準農田建設公司可行性研究報告(僅供參考)
- 低空經濟產業園項目選址分析與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
- 麗水2024年浙江麗水云和縣招聘事業編制教師5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轉供電協議書
- 機械廠房租賃合同書范文
- 委托付款合同書二零二五年
- GB/T 25742.4-2022機器狀態監測與診斷數據處理、通信與表示第4部分:表示
- GB/T 6417.1-2005金屬熔化焊接頭缺欠分類及說明
- GB/T 14823.2-1993電氣安裝用導管特殊要求-剛性絕緣材料平導管
- 北醫安全法規考試題
- 2023年宜昌市中醫醫院醫護人員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內部控制建設課件
- 水塘排水、清淤質量檢驗記錄表
- 加強施工管理、嚴格保護環境
- 抗拔樁裂縫計算表格(自動版)
- 血透室傳染病登記本
- 婦產科學孕期B族鏈球菌感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