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自讀目標:理解“格物致知”的含義。學習本文“舉例子、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丁肇中(1936——),美國物理學家。生于密執安州安阿伯。196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69年后任馬薩諸塞理工學院教授。主要從事高能物理學研究。1974年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實驗中發現新粒子(J/ψ粒子),并導致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新粒子的發現,使粒子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因此于1976年與里克特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預習課文整體感知什么叫“格物”和“致知”?
課文中作了解釋,請找出來。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格,探察、探究。物,物體、事物。致,達到、得到。本文的論點是什么?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課題即是論點)本文的結論是什么?希望我們這一代對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第一部分(1)提出論題:“學習自然科學的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學。”第二部分(2~12)論述論題:1(2~5)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病。2(6~12)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第三部分(13)得出結論:希望我們這一代對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閱讀2——5自然段作者說:在中國傳統教育里,最重要的書是“四書”。
“四書”是什么書?朱熹抽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和《論語》《孟子》編在一起,稱為“四書”。是儒家主要經典。“格物”和“致知”出自何處?出自《大學》。《大學》中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成為南宋以后理學家的基本綱領的一部分。作者對《大學》中“格物致知”的主張怎樣評價?用這個名詞描寫現代學術發展是再適當也沒有了。現代學術的基礎就是實地的探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實驗。作者說傳統的中國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他怎么證明的?舉明代大理論家王陽明“格竹子”的事例證明。為什么用這個例子證明?因為“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有代表性。作者認為王陽明“格”竹子為什么失敗?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王陽明《傳習錄》在敘述“格竹子”后說:“方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討論:按照現代科學的方法,竹子應當怎樣“格”?
先看作者怎樣主張,再補充自己見解
看誰懂得科學的研究方法作者主張: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比如,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別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閱讀6——12自然段我是研究科學的人,所以先讓我談談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提示了這一段大意的語句是: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實驗精神”與“格物致知”是什么關系?“實驗精神”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朗讀:
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揭示本段論點的語句是: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朗讀:實驗的過程不是毫無選擇的測量,它需要有小心具體的計劃。特別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以作為整個探索過程的向導。至于這目標怎樣選定,就要靠實驗者的判斷力和靈感。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由此我們可以了解,為什么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們也可以了解,為什么歷史上學術的進展只靠很少數的人關鍵性的發現。作者認為:在今天,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地支配著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其具體表現是什么?中國學生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臨著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作者用什么證明中國學生“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以他個人的經驗為證(請你讀一讀):我是受傳統教育長大的。到美國大學念物理的時候,起先以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師的指導,就可以一帆風順了,但是事實并不是這樣。一開始做研究便馬上發現不能光靠教師,需要自己作主張、出主意。當時因為事先沒有準備,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當時的惟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于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閱讀最后一段朗讀:我覺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管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或者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現在世界和社會的環境變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我們要自己有判斷力。作者認為今天的教育應當怎樣發揚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管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或者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朗讀: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到幾千年前經書里說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希望我們這一代對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有哪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本文結尾表達了什么希望?希望我們這一代對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歸納練習為什么應該有格物致知精神?這是被科學進展的歷史和實驗的過程證明了的,是由傳統中國教育導致的中國學生的弱點決定了的。不僅如此,也是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所不可少的。作者舉了哪些事例來闡明應該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舉了王陽明“格”竹子的事例證明“傳統的中國教育并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舉了自己由于受傳統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頭的事例,證明受傳統教育的中國學生有“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踐,偏向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的弱點。作者講了哪些道理來闡明應該有格物致知精神?解釋格物致知的含義;分析傳統的中國教育的弊病;論述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真正的意義等。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問題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人們總是很尊敬發現真理的人,以為只有天才才能發現真理。其實,要發現真理,說難也不難,說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邊,能不能發現它,就看你有沒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有沒有一個善于思考的腦子,有沒有敢于堅持探求真理的勇氣。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現者、創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中看出問題,追根求源,終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就拿洗澡來說,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謝皮羅教授,卻敏銳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時,水的旋渦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這是為什么呢?謝皮羅緊緊抓住這個問號不放,進行了反復的實驗和研究。1962年他發表了論文,認為這種旋渦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如果地球停止旋轉,就不會產生這種旋渦,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旋轉,而美國處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逆時針方向旋轉,北半球的臺風也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其道理與洗澡水的旋渦是一樣的。他還斷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旋渦將向順時針方向旋轉,在赤道,則不會形成旋渦,他的這種見解,引起各國科學家的大興趣,他們紛紛在各地進行實驗,結果證明謝皮羅的結論完全正確。無獨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爾遜的生物學家,發現美國東海岸和歐洲西海岸同緯度的地區都有一種蚯蚓,而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這種蚯蚓。這是為什么?這個疑問,引起了當時正在研究大陸和海岸起源問題的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的注意。魏格納認為,那小小的蚯蚓,活動能力有限,無法跨越大洋,它的這種分布情況,正好說明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后來裂開分成了兩個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為例證之一,寫進了他的名著《大陸和海洋的起源》一書。最有趣的是一位奧地利醫生,他看到兒子睡覺時,忽然眼珠子轉動起來。他感到奇怪,連忙叫醒兒子,兒子說他剛才做了個夢。這位醫生想,眼珠子轉會不會與做夢有關?于是他以兒子、妻子、鄰居為實驗對象,進行了反復的觀察實驗,最后寫出論文,指出當人的眼珠子轉動時,表示睡者正在做夢。如今,人們研究夢的生理學,便用眼珠子轉動的次數、轉動的時間,測量人做夢的次數、夢的長短。洗澡水的旋渦、蚯蚓的分布、睡覺時眼珠子的轉動,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卻從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科學史上,這樣的事例豈止3個?它說明科學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遙遠,只要你見微知著,那么,當你解答了100個問號之后,必能發現真理。1.表述本文中心論點的一項是()A.真理誕生于100個問號之后。
B.要發現真理,說難也不難,說容易并不容易。
C.善于‘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就能有所發現、發明、創造、前進D.科學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遙遠。
2.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論證方法是()
A.舉例論證B.對比論證
C.比喻論證D.道理論證
3.本文談到發現真理必須具備的3個條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3自然段中加點的“發現者”與“創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換,原因是:______________5.第3自然段中畫直線的句子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科學史上,這樣的事例豈止3個?”這句話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誠信教育與安全
-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侵略與反抗課件-5
- 左炔諾孕酮宮內節育系統聯合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電切除術對子宮內膜息肉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及復發情況的影響
- 動物產科學復習題+參考答案
- 71周年國慶節模板
- 2025年教師招聘考試186個教育法律法規知識
- 2025年健康知識競賽試題(帶答案)
- 反恐維穩知識
- 餐廳投資合作協議
- 吉利全民合伙人活動規則
- 2025年上海浦東新區高三二模高考語文試卷試題(含答案)
- 校園零星維修協議書
- 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2025年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4年廣州市天河區總工會招聘工會社會工作者考試真題
- 2025餐飲服務承包經營合同書
- “燕園元培杯”2023-2024學年全國中學生地球科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試題詳解
- 湖北省漢陽一中、江夏一中、洪山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聯考化學試卷 含解析
- 總體概述:施工組織總體設想、方案針對性及施工段劃分
- 護理安全與護理質量管理課件
- 涉密和非涉密計算機保密管理制度
- DB32T 5061.1-2025中小學生健康管理技術規范 第1部分:心理健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