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參觀實習報告_第1頁
工地參觀實習報告_第2頁
工地參觀實習報告_第3頁
工地參觀實習報告_第4頁
工地參觀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工地實習報告作為一個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實習是大學階段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對我們大學階段所學知識的一次綜合運用,不但使我們各方面的知識系統化,而且使所學知識實踐化。通過實習,使我們能夠了解施工的全過程,培養我們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并鍛煉我們調查研究的能力,對畢業設計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2011年12月1日,在學院老師帶領下,我們08級巖土工程1、2班的同學對衡陽工地進行了參觀實習。工地的參觀實習對我們的學習來說是必要地,也是必須的,通過對工程的參觀實習,我們才能將理論學習聯系到實際將理論聯系到實際中。本次參觀實習的工地愉景新城,實習前一天,老師為我們講解工地現況,讓我們提前了解旋挖樁,并做好實習前的各種要求,早上8:30,我們早工地外的集合,老師對我們的穿著以及安全帽的佩戴進行了認真的檢查,并嚴格整隊,這些要求,正是為了保證大家在進入工地后的安全。首先,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工程技術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向我們介紹了現行的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中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的要求,并舉例介紹了施工現場的各種布局和設施要求,通過這樣的制度保證安全、文明施工。隨后,我們參觀了施工現場的五牌一圖,其中包括了工程概況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消防保衛(防火)牌、安全生產牌、文明施工牌和現場平面圖。我們認真閱讀了現場的五牌一圖,對本工程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了解。進入施工現場,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建材的堆放是有一定規范的。我們對標磚以及標磚的堆放處進行了測量,對比了技術人員的講解,我們對這些要求的記憶十分深刻。基坑旁的現澆場地,我們了解了現澆過梁的制作過程。隨后我們還對現場的各種設施如鋼筋加工棚,吊塔基礎,沉砂池等進行了參觀。通過技術人員的講解,我們了解到,本工程采用磚混結構,地基采用旋挖樁(旋挖鉆機成孔首先是通過底部帶有活門的桶式鉆頭回轉破碎巖土,并直接將其裝入鉆斗內,然后再由鉆機提升裝置和伸縮鉆桿將鉆斗提出孔外卸土,這樣循環往復,不斷地取土卸土,直至鉆至設計深度),此類樁基施工是采用鉆孔灌注的方法,施工的過程是:平整場地f泥漿制備一埋設護筒f鋪設工作平臺f安裝鉆機并定位f鉆進成孔f清孔并檢查成孔質量f下放鋼筋籠f灌注混凝土一拔出護筒f檢查質量。技術人員為讓我們更為清楚地了解旋挖樁和樁的布局,特意拿出圖紙為我們講解。本工程采用的旋挖樁,使用螺旋鉆孔鉆孔,樁徑500mm,兩樁間距3000mm,兩樁之間為墻體,通過樁基圖,我們可以根據基樁清楚地看出墻體的布局。進入基坑,我們發現基坑內正在進行測載,經過詢問,我們了解到正在進行旋挖樁靜荷載檢測。樁的選擇也有相應的規范,在樁身強度滿足試驗荷載條件時,需根據地質和樁基數目進行規范檢測,測載時,需以設計承載力的2倍設置預應力,同時還需對樁的完整性等。此次參觀時間僅持續了2小時,但通過此次參觀實習,課堂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施工現場的實際操作進行對比和加深了解,我們對知識的認識、記憶和掌握才能更深入,特別是對于我們這類專業的學習,這樣的實習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過了兩天,我們來到了另一個工地。這次是周向東老師帶領我們參觀一棟主體結構幾乎完工的建筑物。首先我們是坐電梯直接到達樓頂,第一次上這么高的樓層,開始覺得很危險,我們踏上用鋼管和鐵網搭接成的梯子,四周都有伸出來的鋼管或鐵條。在樓頂,工地負責人和周老師分別介紹了整個建筑群的基本情況,并帶領我們認識了施工縫、女兒墻、電梯井等。我們看到上面幾層樓板的支架還沒有拆,這些支架是用鋼管和模板組成的,鋼管很密,可見要承受完全沒有強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撐力。接著,我們沿著樓梯往下走。在中間層,老師教我們看施工工藝,看鋼筋工程中鋼筋的接頭和斷點焊接及鋼筋間距是否滿足要求。剪力墻豎向分布鋼筋和約束邊緣柱的連接構造,直徑小于28采用搭接,大于28采用電渣壓力焊連接,對于柱機械焊接時縱筋距基礎、樓板頂面大于500,相鄰鋼筋交錯連接大于35d,箍筋和拉筋彎鉤和間距的構造,拉筋采用梅花型布置,墊塊的使用。鋼筋的頭綁扎,底層基礎鋼筋的綁扎首先要放樣,每一跨度里鋼筋的接數只有25%,即4根鋼筋里只有一個接頭,另外,接頭要盡量放在受壓區內。在砌墻的過程中,如遇到墻要轉角或相交的時候,兩墻要一起砌起來,在留槎的過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則必須留陽槎,且要有拉結筋,不能留陰槎。在進行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熱的時候要注意養護。看模板支撐體系,10#樓地下室模板面板采用厚度為18mm的木膠合板,內豎楞采50mmX100mm木楞,間距為250mm,外橫楞采用雙腳手鋼管,間距為600mm,對拉螺栓的布置,嚴禁使用廢機油滿涂等;砼工程中采用一次支模一次澆注,砼的測溫等等;止水帶,后澆帶的做法;施工縫留置,柱、剪力墻留在梁板底50?100咂,梁留在1/3跨中;伸縮縫的留法和做法;地下室外墻須做防水處理涂兩層瀝青而后砌一皮磚做保護層最后才能回土;櫥衛間采用二布三油的防水層;還提到如何施工放線及監理復線,什么是“五零線”;滴水線的做法,底面與外墻面交界處,距拐角1-2cm處做一條1cm左右寬的凹槽;打沉管灌注樁的施工過程,鋼筋籠是否合格,拔樁速度的控制,樁機移位等等。一路下去,我們看到下面幾層樓板的支架還已經拆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撐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們都覺得層高變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構造柱,它們是用來加大墻的強度的,以避免因墻身過長導致容易坍塌。在樓內,我發現了一些樓交接處出現了不少裂縫。經過老師的講解提示,加上我搜集的資料,有了不少收獲。混泥土的裂縫原因及處里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那我就說說我的見解吧:一裂縫的原因混凝土中產生裂縫有多種原因,主要是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勻性,以及結構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堿骨料反應),模板變形,基礎不均勻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間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熱,內部溫度不斷上升,在表面引起拉應力。后期在降溫過程中,由于受到基礎或老混凝上的約束,又會在混凝土內部出現拉應力。氣溫的降低也會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應力。當這些拉應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時,即會出現裂縫。許多混凝土的內部濕度變化很小或變化較慢,但表面濕度可能變化較大或發生劇烈變化。如養護不周、時干時濕,表面干縮形變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也往往導致裂縫。混凝土是一種脆性材料,抗拉強度是抗壓強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時的極限拉伸變形只有(0.6?1.0)X104,長期加荷時的極限位伸變形也只有(1.2?2.0)X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勻,水灰比不穩定,及運輸和澆筑過程中的離析現象,在同一塊混凝土中其抗拉強度又是不均勻的,存在著許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現裂縫的薄弱部位。在鋼筋混凝土中,拉應力主要是由鋼筋承擔,混凝土只是承受壓應力。在素混凝土內或鋼筋混凝上的邊緣部位如果結構內出現了拉應力,則須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擔。一般設計中均要求不出現拉應力或者只出現很小的拉應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溫度冷卻到運轉時期的穩定溫度,往往在混凝土內部引起相當大的拉應力。有時溫度應力可超過其它外荷載所引起的應力,因此掌握溫度應力的變化規律對于進行合理的結構設計和施工極為重要。二、溫度應力的分析根據溫度應力的形成過程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1)早期:自澆筑混凝土開始至水泥放熱基本結束,一般約30天。這個階段的兩個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熱,二是混凝上彈性模量的急劇變化。由于彈性模量的變化,這一時期在混凝土內形成殘余應力。(2)中期:自水泥放熱作用基本結束時起至混凝土冷卻到穩定溫度時止,這個時期中,溫度應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卻及外界氣溫變化所引起,這些應力與早期形成的殘余應力相疊加,在此期間混凝上的彈性模量變化不大。(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卻以后的運轉時期。溫度應力主要是外界氣溫變化所引起,這些應力與前兩種的殘余應力相迭加。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旁站,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使我能夠同施工人員面對面在一起,看他們如何施工,如何將圖紙上的模型變成漂亮建筑,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本此為期幾周的實習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適應環境。通過這次實習我適應了這種工地生活。雖說以后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這段時間的鍛煉,不論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種吃苦耐勞的毅力,也學會了適應環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與學校不同的問題,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應該怎樣去和工人交流等。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對建筑方面的有關知識在實際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應該說在學校學習再多的專業知識也只是理論上的,與實際還是有點差別的。這次實習對我的識圖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識圖時知道哪些地方該注意、須細心計算。在結構上哪些地方須考慮施工時的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