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歷史性轉折_第1頁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_第2頁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_第3頁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_第4頁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喚醒了長天內外,春輝啊暖透了大江兩岸

啊,中國,中國!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

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

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

春風啊吹綠了東方神州,春雨啊滋潤了華夏故園

啊,中國,中國!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

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捧出萬紫千紅的春天春天的故事聽歌悟史偉大的歷史性轉折(二).改革:從農村到城市(三).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一).工作重點的轉移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1、指導方針2、重心轉移3、指出問題主要內容(側重經濟方面)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肯定權力下放的原則,提出精簡機構,按經濟規律辦事,解決政企不分等存在的問題(一).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

意義:是新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結束了長期以來“左”傾錯誤的束縛,重新確立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和組織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以這次全會為起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正式開辟,偉大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由此揭開序幕。它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新時期的光輝標志。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資料)(二).改革: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決定,那么中國這么大,各方面的工作千頭萬緒,改革究竟從哪里開始呢?有人說從城市開始,城市是經濟的中心;有人說從農村開始,風險小;還有人說從沿海開始,把握大。那么你的看法是什么?想一想:

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為什么首先在農村興起?想一想:二改革:從農村到城市材料一:到1978年還有2億多農民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人均糧食產量按每人平均計算,1958年303公斤,1978年316.6公斤,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資金的純收入,1956年為2.78元,1978年下降為1.85元。材料二:在中國,在一個很長時期內,農民是人口的主體,農業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村和農業的狀況如何,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關系極大。材料三:農村實行以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為特征的人民公社體制……高度行政化,經營管理過于集中,排斥市場機制,農民缺少自主權,干活“大呼隆”,分配上平均主義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缺乏內在激勵機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結合材料及教材思考:中國的改革之路為什么首先從農村開始呢?1.改革首先從農村起步

農村改革:1、農村改革改什么?改原有的經濟體制,改人民公社體制2、農村改革的嘗試: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第一個吃螃蟹者: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大包干)

四川廣漢(公社---鄉人民政府)3、農村改革的核心: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農業生產基本上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農民生產的東西“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議一議:如果你是生活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青年農民,你愿意不愿意實行承包,說說你的理由。

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的做法,在當時是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的。既不符合憲法的規定,憲法上有人民公社;又不符合黨的決議,中央文件明確規定,不許分田單干,不許包產到戶。

小崗村民簽下了“生死狀”,秘密實行包產到戶,開創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先河。

……如果村干部坐牢殺頭,其他農戶保證把他們的小孩養到18歲。

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

一些郊區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民在年終分配時露出了笑臉請根據圖片及材料分析: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具有怎樣的作用呢?

13億4千萬公斤9億6千萬公斤1956--1978吃國家回銷糧上繳糧食年份安徽省鳳陽縣改革以前:安徽省鳳陽縣改革以后:5.02億公斤1980年7.15億公斤1982年6.70億公斤1981年糧食產量年份改革前后農村情況的對比改革前的衣服改革后的衣服超市進農村改革前廚房一角窩頭饅頭農民住進樓房改革前的農村住房改革前,全村看一臺電視電腦走進了農村家庭改革開放前的農村農村的小城鎮據統計,全國在1987年糧食產量達到4億噸,比1978年增加了32%;棉花產量達到419萬噸,比1978年增加了93.3%,農業總產值達到4676億元,比1978年增加了近三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請根據圖片及材料分析: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具有怎樣的作用呢?(P53)(二).改革:從農村到城市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1).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始于農村,那么從什么時候中國經濟體制全面改革,改革的重點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呢?

2).結合教材思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什么呢?

1984年10月

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案例分析在1956年,上海的天氣很熱,企業為了不影響生產,采取降溫的措施,當時的降溫措施比較簡單,主要是風扇、鼓風機,但是企業即使采取這樣的措施也沒有主動權。要經過層層報批,當時經過十一個部門的審批,要蓋十一個圖章,等最后的圖章蓋完,夏天已經過去了。沈陽有兩個廠,一個是銅廠,一個是電纜廠,這兩個廠一墻之隔,但沒有橫向聯系,電纜廠歸機械部門管,銅廠歸冶金部門管,冶金部門把銅調到別的地方去,電纜廠需要銅又要從云南等地調進,造成了運輸上的大量浪費,時間上的浪費,本來兩個廠發展橫向聯合,通過簽定合同就可以解決,但是不行。結合材料思考:當時我國的國營企業存在著哪些問題呢?材料:

……國營企業沒有成為相對獨立的、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由于計劃體制和價格體系不合理等方面原因,現在仍然存在著片面追求產值、產量,忽視品種、質量的現象。……部分企業沒有嚴格的經濟責任制,經濟核算不健全……結合材料思考:當時我國的國營企業存在著哪些問題呢?問題:政企不分,企業沒有自主權,不能發揮創造性、積極性,造成了官僚主義,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影響了生產力的發展。城市: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改革的內容P53按照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的原則,改變統收統支的經營方式,擴大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各種形式承包經營責任制;實行廠長負責制等。材料:到2005年,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已達到2.1萬億美元,平均年增長9.9%,國民生產總值上升到世界第五位,2006年我國綜合國力世界排名第六位。

結合材料思考: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又具有怎樣的經濟意義呢?

結果:企業活力增強,效益提高,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綜合國力迅速提升。(三).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思考對外開放的必要性1、歷史教訓。新中國長期受西方國家的封鎖,且過分強調自力更生,關起門來搞建設,經濟、科技發展水平和與世界發達國家差距擴大。2、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來看,當今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區域集團化、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各國都在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加快本國經濟的發展。對外開放對外開放:是指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礎上,遵循平等互利,堅守信用原則,同世界各國發展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它是加速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舊中國開放政策=NO對外開放:平等,維護主權舊中國的開放政策:不平等,喪失主權必要性:1、歷史教訓2、世界潮流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的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對外開放特點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浦東廣(州)大(連)上(海)青(島)天(津),福(州)音(煙臺)連(云港)南(通)北(海),湛江到(秦皇島)浙江(寧波溫州)。中國只用一代人的時間,就取得了其他國家用了幾代人才取得的成就。——世界銀行評價對外開放的偉大成就:廈門深圳珠海海南汕頭

1990年4月開發開放浦東,浦東成為20世紀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標志。

10年間,浦東累計投入固定資產3105億元,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和城區面貌的巨變。浦東已經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區域。城市生活出現前所未有的活躍局面。上海浦東金融貿易區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北京奧運

神六飛天文革十年改革開放后(1992-2001)單位(億元)十年文革和改革開放近十年國民生產總值對比表喜看今日塘下鄉村新曲課堂討論改革和開放的啟示改革開放的啟示1、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2、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3、封閉只能落后,落后只能挨打。4、開放的注意事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5、做任何事情都要善于總結,善于學習,虛心學習,不能妄自尊大。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代表先進生產力的黨,是一個不斷進取創新的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必須堅定不移的推進改革開放。——黨的十六大鄧小平說:“窗子開開了,新鮮空氣進來了,蒼蠅蚊子也進來了。”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有企業改革農村:城市:開放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開放的格局十一屆三中全會:——歷史性轉折小結:

1978年以后,黨和國家工作的中心任務是()A.階級斗爭B.經濟建設C.祖國統一D.外交工作B練一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決議中不包括()A.實行改革開放B.實現工作重心的轉移C.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D.確定解放思想,事實就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C練一練我國進入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標志是()A、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B、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結束C、新中國的成立D、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A練一練1.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率先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是()

A.農村B.沿海地區C.城鎮D.大中城市

2.位于廣東省境內的經濟特區,不包括()A深圳B珠海C汕頭D廈門3.我國的對外開放首先開始于:A設立經濟特區

B開放沿海港口城市C開辟經濟特區D開放上海浦東練一練

1979年1月1日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頂部英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