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中國古代的金石學二、近代考古學的興起三、現代考古學的發展中國考古學發展簡史一、中國古代的金石學“金石”一詞,最早見于北宋時的曾鞏的《金石錄》(其書不傳)一書,清代的王鳴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學”的名稱。所謂“金石學”,是以傳世的或少量出土的商周以來有銘文的銅器(金)和秦漢以來的石刻文字(石)等為主要研究對象,是一門偏重于著錄和文字考證,以達到證經補史之目的的學問。
在中國古史中,從傳說的禹鑄九鼎始,青銅器就被神化而看作是王權的象征;商殷時期,青銅器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成為地位、等級的標志;西周時,“藏禮于器”的觀念進一步加強,禮樂制度逐漸形成。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由于王室衰微、諸侯爭霸而導致“禮崩樂壞”,但舊制度的衰落并沒有使傳統的觀念完全消失,反而逐漸產生了由懷古而好古進而根據古代實物研究古代制度的風尚。
1.漢唐金石學的萌芽
秦漢時期,先秦青銅器的出土,常被統治階段看作是祥瑞之兆。漢武帝時,曾因“得鼎汾水上”而改年號為元鼎(《漢書·武帝紀》);漢人相信“周鼎亡在泗水中”的傳說,故漢畫像石中,常見“泗水撈鼎”圖。由于統治階級對古物的重視,導致學者士人好古之風日盛,研究古物之風也由此而起。
東漢袁康在《越絕書.寶劍篇》中提出了古代兵器發展序列:
軒轅神農之時,以石為兵;黃帝之時,以玉為兵;禹穴之時,以銅為兵;當此之時,作鐵兵。
西晉太康二年(281),汲郡人盜發魏國古墓出土大批竹簡,學者們從中經整理出《竹書紀年》和《穆天子傳》等多種佚書;北魏酈道元為注《水經》曾考察、記錄了許多古代遺跡和遺物;唐初,在陜西鳳翔發現先秦時期的“石鼓”,學者和書家多有稱述。
2.宋代金石學的創立
北宋時期,社會漸趨安定,經濟文化日益繁榮。由于統治者為鞏固政權而大力獎勵經學,加之史學、古文字學、書學等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學者們對新資料的追求。于是,朝野人等競尚收藏古物,研究古物之風日盛,逐漸形成了一門學問──金石學。
現存最早的研究金石銘刻的著作是宋代著名學者歐陽修的《集古錄》,據作者自序,書成于嘉祐八年(1063)。現存最早的古器物圖錄是元祐七年(1092)呂大臨所撰的《考古圖》,書中共收錄了商周、秦漢時期的銅、石、玉器224件,每器皆摹繪圖形、款識,記錄尺寸、容量和重量,注明收藏地和出土地,并附考釋。
《考古圖》書影圖錄:呂大臨《考古圖》、王黼《宣和博古圖》考釋:薛尚功《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專論: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
代表著作分三類:《宣和博古圖》書影《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書影《金石錄》書影
乾隆年間梁詩正、王杰等先后奉敕編定《西清古鑒》、《西清續鑒甲編》、
《西清續鑒乙編》、《寧壽鑒古》。被俗稱“西清四鑒”,共收錄了清宮所藏銅器4000余件。劉鄂著錄了中國第一部甲骨文材料的專著《鐵云藏龜》(1903);孫詒讓撰寫了中國第一部考釋甲骨文字的著作《契文舉例》(1904)。3.清代金石學的興盛
王國維著作有《宋代金文著錄表》、《國朝金文著錄表》、《殷周制度考》等;羅振玉著有《流沙墜簡》等。他們的研究成果代表了金石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堪稱近代金石學家中之集大成者,被稱為“羅王之學”。
王國維羅振玉
清代金石學的研究范圍也在不斷擴大,除了傳統的銅器、碑刻外,錢幣、璽印、玉器、鏡鑒、封泥、瓦當、兵符等也成為著錄和研究的對象。據容媛所輯《金石書錄目》統計,現存的金石著作中,北宋到乾隆以前的700年間僅有67種,而乾隆以后的200年間卻有906種之多。又據統計,清代以前的金石學家有360人,而清代達1058人,占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二、近代考古學的誕生
1.近代考古學的傳入20世紀初,西方新史學和考古學思想的傳入,對以田野考古發掘為主要特征的近代考古學在中國的興起起到了積極作用。從19世末期到20世紀20年代,許多外國學者隨著帝國主義勢力的擴張而進入中國,進行探險和考古活動。1893─1907年間,瑞典地理學家斯文·
赫定(SevnHedin)曾三次進入新疆考察,發現了著名的樓蘭古城和許多古代遺物。從1895年開始,日本學者鳥居龍藏、白鳥庫吉、八木莊三郎等調查和發掘了東北地區的許多遺址。1902─1907年,關野貞調查了山東的畫像石和華北的石窟。1906─1910年,足立喜六調查了西安附近的秦漢隋唐城址和帝陵等。
斯文·赫定鳥居龍藏外國學者在中國的考古活動1900—1914年,匈牙利人斯坦因(M.A.Stein)和法國人伯希和(P.Pelliot)多次進入新疆、甘肅等進行調查和盜掘,不僅發現了許多古城、采集了許多古物,而且從敦煌騙走了大量的古代文書、經卷等珍貴文物。斯坦因伯希和外國人在中國盜竊文物活動王道士敦煌的劫難
敦煌藏經洞斯坦因在藏經洞斯坦因運送掠奪文物
上述外國學者的活動,都是在帝國主義勢力的保護和支持下、采取了不正常甚至盜竊的手段進行的,造成了許多珍貴文物的流失,因此遭到中國學者們的譴責。但另一方面,他們多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故他們的調查報告和研究成果,不僅對研究中國古代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考古學的誕生起到了刺激作用。
外國學者在中國的發掘活動1920年,法國學者桑志華(E.Licent)在甘肅慶陽附近的黃土層中發現了3件人工石制品。1921年,瑞典學者安特生(J.G.Andersson)和奧地利古生物家斯丹期基(O.Zdansky),發掘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遺址,發現了北京猿人牙齒化石;1921年安特生發現并發掘了河南澠池縣仰韶村遺址,并提出了“仰韶文化”的命名。1922年,桑志華同法國學者德日進(TeilharddeChardin)在薩拉烏蘇河畔發現了一批石制品和“河套人”化石。
2.近代考古學的誕生
安特生
中國的學者們由信古到疑古,最終走向考古。1922年,北京大學成立了考古研究室,聘請馬衡為主任;1926年,李濟主持了對山西夏縣西陰村遺址的發掘;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歷史語言研究所,內設考古學組;同年10月,派董作賓前往安陽小屯遺址進行調查和試掘。
20年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的成立和安陽殷墟的發掘,標志著中國考古學的誕生。
馬衡先生李濟先生
從1928年開始到1949年止,田野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主要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考古組和中國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承擔。3.近代考古學的初步發展1927年,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中、美合作開始正式發掘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遺址。1929年,裴文中主持發現了第一具北京猿人的頭蓋骨化石,成為世界古人類研究史上的劃時代重要事件。1931年,在周口店首次發現了大量的人工石制品和人類用火遺跡,從而確認了北京猿文化。1933年,
又在龍骨山的山頂洞遺址發現3具完整的晚期智人頭骨化石,被命名為“山頂洞人”。
3-1近代考古學的初步發展——北京猿人遺址的發掘北京猿人第一具頭蓋骨化石山頂洞人頭骨化石3-1近代考古學的初步發展——北京猿人遺址的發掘裴文中先生賈蘭坡先生1935年周口店發掘現場20世紀30年代賈蘭坡先生在周口店發掘現場裴文中在周口店1928─1937年間,在著名考古學家李濟和梁思永的先后主持下,對安陽殷墟遺址進行15次發掘,累計發掘面積達46000多平方米,清理了50多座夯土建筑基址和包括商王陵在內的大量墓葬和祭祀坑,發現了大量的有字甲骨、青銅器和其它珍貴文物。
3-2近代考古學的初步發展——殷墟的發掘M1001大墓小屯甲十二基址30年代小屯發掘場景M1004出土銅鼎小屯西地卜骨出土情況1931年,梁思永在安陽后崗遺址發現了商文化、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依次疊壓的“三疊層”,標志著中國考古地層學方法的成熟。3-3近代考古學的初步發展——方法論的建立40年代,蘇秉琦應用類型學的方法,對斗雞臺溝東區墓地出土的陶鬲進行了細致的分類、分析和研究,奠定了考古類型學的基礎。梁思永蘇秉琦三、現代考古學的發展
1.管理、科研、教學體系的建立(考古隊伍的迅速成長)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伊始,即在文化部設立文物局,主管全國的文物考古工作。以后又相繼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員會或文物局,負責當地的文物管理和保護等工作。
1949年,頒布了《古文化遺址及古墓葬之調查發掘暫行辦法》的法令;1991年第7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0次會議通過并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02年10月通過了文物保護法修正案,進一步完善了這一法律。
1950年,成立了國家級考古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后改屬中國社會科學院。1959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內設古人類研究室,專事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時代考古的研究工作。1973年,成立了直屬文化部、由國家文物局管理的中國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后改稱中國文物研究所,負責考古與出土文獻研究、古建維修和文物保護方面的研究工作。
1952年,北京大學創辦考古專業;而后,又相繼在西北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山西大學、山東大學、鄭州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設立考古專業或考古系,形成了覆蓋全國的文物、考古學人才培養體系。
新中國建立后,考古學家普遍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并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下,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根據考古資料對古代社會組織、經濟生活、文化面貌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討,并把究明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作為考古學研究的目的,從而使中國考古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建立了中國特色的考古學體系。
2.考古學理論與方法的進步
2-1.指導理論
考古地層學、類型學不斷完善;考古區系類型論的提出;聚落考古和環境考古的出現和發展;國內外考古學交流的不斷加強。2-2.方法論
現代自然科學技術和方法在考古學中的應用。50年代以來的數十年間,是世界范圍內應用現代自然科學技術和方法解決有關考古學問題收獲最大的時期,以致有人稱之為考古學史上的“技術革新”時期。考古學的技術革新的尤以斷定年代技術最為顯著,特別是放射性碳素斷代法的發明和應用,被認為是史前考古領域中的一場革命。2-3.技術
在將近50年的時間里,中國考古學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使得國內外許多考古學家認為,二十世紀后半葉將被作為中國考古學的黃金時代而寫入史冊”。——夏鼐:《新中國考古發現與研究·
前言》,文物出版社,1984年。3.田野考古發掘與研究的巨大成就
創辦了專業刊物:
各地方刊物:《考古與文物》(陜西)《中原文物》(河南)《華夏考古》(河南)《江漢考古》(湖北)《北方文物》(黑龍江)、《文物季刊》(山西)國家級報刊:《考古學報》、《考古》、《文物》、《中國文物報》。
4.考古書刊的編輯出版——曹兵武《中國考古學的反思與前瞻》未來的中國考古,對中國民族文化傳統研究以及對認識世界歷史及東西文化比較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義。21世紀的歷史與人文科學中,考古學仍將繼續做出輝煌的貢獻,而21世紀的考古學中,中國的發現與重新認識,將起十分關鍵的作用。
參考文獻俞偉超:《考古學是什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暮光講座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煙花爆竹市場競爭動態分析及前景銷售格局研究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漂白劑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清掃設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渦流泵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消炎藥行業市場運行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海運拼箱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浴珠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活動管理系統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灑水計時器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公司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
- 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創新創業課程)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創業思維-創造你喜愛的人生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 100道湊十法練習習題
- 人教版初中階段語文古詩詞理解性背誦默寫匯編
- 內蒙古高中畢業生學籍表畢業生登記表學年評語表成績單身體健康檢查表完整版高中檔案文件
- 光電效應和普朗克常數測定實驗數據表格
- 重力式橋臺計算程序表格
- (完整word版)清表施工方案
- 污水池防腐施工方案改
- 公務用車派車單、車輛維修保養申請單(修訂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