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溫度條件一、溫度對植物生命活動的影響(一)影響植物的生理過程
1、影響體內物理和化學的綜合反應物理化學過程隨溫度的增加而加速;體內酶的活性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2、影響植物的水分代謝(1)影響植物的吸水吸水需要適宜的溫度范圍。低溫降低根細胞透性,增加水的粘度;高溫破壞根細胞膜,限制吸水。(2)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溫度越高,蒸騰越強。起點溫度最適溫度最高溫度呼吸作用-10-0℃30-40℃50℃光合作用-5-0℃20-35℃40-50℃
3、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條件。在適合的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光合反應速度大。不同植物光合作用的溫度基點不同,凈光合作用為零時的溫度,稱為熱補償點。CO2吸收的最低極限(℃)光合率最適溫度(℃)CO2吸收的最高溫度(℃)炎熱生境草本C4植物栽培C3植物高山植物熱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樹干旱區的硬葉喬灌木溫帶落葉闊葉樹常綠針葉樹苔原矮灌叢和石南灌叢寒冷生境地衣5-7-2-0-7--20-5-5--1-3--1-5--3-3-25--1035-45(50)20-30(40)10-2025-3015-3515-2510-2515-255-1550-6040-5030-4045-5042-5540-4535-4240-4520-30
4、影響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呼吸作用的溫度范圍一般在-10-50度之間,最適合溫度約為30-40度。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比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高。高溫地區生長的植物呼吸強度一般較弱,寒冷地區的植物呼吸強度比較強烈。(二)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
1、影響種子萌發(1)不同植物的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溫度不同;(2)較大溫差的變溫可提高種子的萌發率;(3)北方或高海拔地區的植物,種子必須經過低溫刺激,才能萌發。名稱最低溫度最適溫度最高溫度小麥玉米水稻亞麻向日葵黃瓜48—91025—1015—1825333021—252831—3732443728—3037—4444—50最低溫度最適溫度最高溫度熱帶植物10—1530—3545—50左右溫帶植物5—1025—30寒帶植物00—5
2、影響植物的生長(1)不同器官的生長所需溫度不同;(2)不同植物的生長所需溫度不同;(3)適度較高的晝夜溫差可促進植物的生長;(4)植物生長的溫度條件具有三基點特征,小于生物學零度和高于最高溫度時,植物休眠或死亡。低緯地區植物的最高溫度偏高,而高緯地區和寒冷地區植物的最低溫度偏低。植物名稱忍受溫度范圍植物名稱忍受溫度范圍小麥0—43豌豆-2—44南瓜14—46溫泉藻70—93小麥類型春化所需的溫度范圍春化所需的天數冬性類半冬性類春性類0—53—55—2030—7020—303—15
3、影響植物繁殖(1)影響植物繁殖器官的發育與形成——春化某些植物的開花,需要在其營養期經受低溫刺激,才能開花。(2)不同植物開花所需溫度條件不同;(3)晝夜溫差的增加,有利于植物花的形成;(4)晝夜溫差的增加,有利于果實中糖份的積累;(5)高溫促進果實中有機酸的分解。二、低溫對植物的生態作用與植物的適應(一)低溫對植物的影響
1、低溫對植物危害的形式:寒害、霜害、凍害。
2、寒害:(1)蛋白質代謝紊亂,原生質活性下降,代謝反應失調;(2)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物質平衡受到破壞;(3)水分吸收受阻,水分平衡被破壞。
3、凍害與霜害:(1)細胞中自由水結冰,細胞脫水萎縮,造成機械損傷;(2)蛋白質失活變性;(3)吸水能力下降,水分平衡被破壞。(二)植物對低溫的適應
1、形態適應:(1)植株矮小,蓮座狀、墊狀、匍匐狀;(2)芽具芽鱗和油脂,莖葉常有蠟粉、毛、油脂;(3)樹皮厚、粗糙、木栓層發達;(4)小葉化,葉片厚度增加;(5)保護組織發達、細胞間隙大。
2、生理適應(1)增寬光譜吸收帶,吸收更多紅外線;(2)利用代謝產熱,維持花的溫度;(3)細胞壁薄而富有彈性,忍耐結冰導致的脫水;(4)抗寒鍛煉:植物體含水量下降(自由水含量減少,束縛水相對增多);呼吸減弱(積累糖分,降低冰點);脫落酸含量增多,生長停止,進入休眠;細胞產生質壁分離;保護物質增多(糖、脂肪類物質、蛋白質、核酸積累量增大)。3、形為適應(1)生長方式:白天葉叢開放增加熱量吸收,夜晚則閉合減少熱量散失;(2)向熱運動:北極苔原植物,花與葉片向日運動,增強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3)休眠:溫帶木本植物,秋季落葉,冬季生命活動降低或暫時停止。三、高溫脅迫與植物適應(一)高溫對植物的危害
1、蛋白質變性失活,原生質和酶活性降低甚至喪失;
2、脂類液化,細胞膜被破壞,透性加強,影響正常生理功能,導致細胞死亡;
3、直接灼燒植物體,產生皮燒現象(形成層和樹皮組織局部死亡);
4、呼吸作用增強,光合作用減弱,破壞物質平衡;
5、抑制氮化物的合成,積累氨過多,形成細胞氨毒害;
6、蛋白質合成速度減緩、降解加??;7、引起水分缺乏的連鎖反應,形成物理性干旱。(二)植物對高溫的適應
1、避熱適應:植物保持比氣溫低的體溫,避免高溫危害。(1)產生毛、鱗片等過濾陽光;(2)葉片革質發亮,植物體被蠟質白粉,增強體表反射陽光能力;(3)木栓層厚,可以絕熱;(4)葉小或深裂,利于散熱;(4)葉緣向光、葉片折疊、少葉或無葉、莖枝圓形;葉片運動,減小葉片與入射光線的角度,減少受光面積;(5)枝葉開闊、遠離地面,減少吸收地面熱量和增強散熱能力;(7)增強蒸騰作用,散發熱量;(8)休眠,以地下器官或種子的形式渡過高溫干旱期。
2、耐熱適應:在體溫較高的情況下,仍能維持生命活動。(1)增加細胞液濃度,提高原生質的束縛水比例,抵抗高溫條件下蛋白質脫水變性;(2)減緩代謝速率,增加原生質的抗凝結力;(3)增加脂肪酸,減少銨鹽毒害。3、需熱適應:有些植物需要一定的高溫作用才能發芽,稱為夏化作用。四、植物對不同溫度條件的適應類群(一)根據溫度作用強度劃分廣溫植物:在較寬的溫度范圍內生活,能適應較大的溫度變幅
低溫植物——適應低溫條件,不適應高溫條件。狹溫植物中溫植物——適應中溫條件,不適應高溫和低溫。
高溫植物——適應高溫條件,不適應低溫條件。生態類型冰緣植物低溫植物微溫植物中溫植物亞高溫植物高溫植物≥10℃積溫℃<0<-301600—32003200—50005000—8000>8000最冷月均溫℃<-30-30—10-10—04—15>15極端最低溫℃<-48-48—30-30—20-5—5>5(二)根據植物生長的需熱量劃分
1、積溫——在規定時期內,符合特定條件的日均溫的總和。
活動積溫——植物某一生長發育期或全部生長期中高于某一溫度以上的日均溫的總和。如≥10℃的積溫,即一年當中≥10℃的日均溫總和。有效積溫——植物某一生長發育期或全部生長期中高于生物學零度以上的日均溫總和。即:Ti為大于生物學零度以上的日均溫(生物學零度即為生物學下限溫度或起始溫度)。
2、有效積溫法則——植物各個發育期需要滿足一定的有效積溫后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發育期。
3、生物學零度與有效積溫隨植物種類與發育期不同而不同。
4、生物學下限溫度可以通過物候觀測法、分析生命活動與溫度條件的相關性來計算。五、溫度節律與植物的物候節律(一)溫周期對植物的生態作用
1、日溫周期與植物生長發育日溫周期——植物對晝夜溫差的反應。(1)促進種子萌發;(2)促進生長發育與形態構成;(3)促進植物干物質的積累。2、年溫周期與植物生長發育年溫周期——植物對溫度季節變化的反應。植物隨著溫度的季節變化,進行著不同的生命活動:萌發、現葉、生長、開花、結實、落葉、休眠等,形成植物的物候節律。(二)植物的物候節律
1、物候——隨著溫度的變化,植物依次出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汽車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基礎化學模擬練習題+參考答案
- 植物題庫+答案
- 小學五年級數學上冊口算能力競賽測試題
- 小倉鼠作文指導課件
- 簡易農業勞動者勞務合同
- 船運公司海上運輸合同范本
- 2025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復習課教案
- 二手設備買賣合同范本
- 藥品管理經驗分享
- 2023年高考真題-歷史(遼寧卷) 含答案
- 2024年湖北省武漢市中考英語真題(含解析)
- 諾如病毒課件教學課件
- 鋼結構廊架工程施工方案
- 2023年北京市初三二模數學試題匯編:新定義(第28題)
- 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煥發青春活力》測試卷、答案及解析
- 項目二 物流基本功能活動管理
- 融資借款合同協議書范本(2024版)
- 工程項目審核現場踏勘記錄表
- 江蘇省儀征市第三中學蘇少版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圖片版):第三單元 第二課時 共和國之戀教案1000字
- 2022-2023學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喀什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期中測試數學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