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中級宏觀經濟學》課件國民收入核算_第1頁
曼昆《中級宏觀經濟學》課件國民收入核算_第2頁
曼昆《中級宏觀經濟學》課件國民收入核算_第3頁
曼昆《中級宏觀經濟學》課件國民收入核算_第4頁
曼昆《中級宏觀經濟學》課件國民收入核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級宏觀經濟學國民收入核算中級宏觀經濟學§1國民收入核算§2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3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4宏觀經濟政策分析與實踐§1國民收入核算§1.1宏觀經濟學的特點§1.2國內生產總值(GDP)§1.3事后的恒等式與事前的等式§1.1宏觀經濟學的特點§1.1.1研究對象§1.1.2理論體系§1.1.1研究對象1.主要研究問題2.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比較3.研究宏觀經濟學需要注意的問題1.主要研究問題研究整個社會經濟資源的生產能力(水平及其增長)和利用能力。(1)生活水平-GDP水平及其增長的決定(2)生活費用-物價水平及通貨膨脹率的決定(3)經濟波動的原因2.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比較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研究主題資源配置→效用最大化資源利用→充分就業中心理論相對價格理論總收入決定理論研究方法個量分析(個體)-worm‘sview–蟲瞰總量分析(總體)-bird‘sview-鳥瞰研究單位單個經濟主體經濟總體生產可能性邊界3.研究宏觀經濟學需要注意的問題防止“合成推理謬誤”區分“相對價格”與“貨幣價格”§1.1.2理論體系1.主要宏觀經濟變量2.宏觀經濟的運行框架3.宏觀經濟學模型4.宏觀經濟中的變量1.主要宏觀經濟變量

(1)總收入或總產出——經濟增長率

(2)失業率

(3)價格水平——通貨膨脹率

(4)利率

(5)匯率

(6)資產價格

2.宏觀經濟的運行框架四個市場產品市場貨幣市場(代表資產市場)外匯市場勞動市場(代表要素市場)四個部門居民戶廠商政府外國2.宏觀經濟的運行框架簡化假設(1)單一產品假設(2)兩要素假設—資本與勞動3.宏觀經濟學模型(1)經濟增長模型---超長期或長期(2)充分就業均衡模型---長期或中期(3)經濟波動模型---短期美國經濟中的人均實際GDP

3.宏觀經濟學模型時期劃分的依據(1)超長期或長期---潛在GDP變化+彈性的物價水平(2)長期或中期---潛在GDP不變+彈性的物價水平(3)短期---潛在GDP不變+粘性的物價水平4.宏觀經濟中的變量變量(Variables):存量(Stock)與流量(Flow)(1)存量:指某一時點所測度的量值,其大小沒有時間維度,有時點維度;(2)流量:指某一時期所測度的量值,其大小有時間維度;(3)比率變量(Rate):流量之間、存量之間、存量與流量之間的比率。存量與流量示意圖§1.2國內生產總值(GDP)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與MPS術語:SNA與MPS(1)SNA---ASystemofNationalAccounts---國民會計體系/國民經濟帳戶體系/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國民生產總值(2)MPS---theSystemofMaterialProductBalances---物質產品平衡體系---社會總產值§1.2國內生產總值(GDP)生產的概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綜合性生產:凡能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的活動都叫生產;(2)限制性生產:只有從事物質生產的活動,才叫生產(MPS);(3)市場性生產:只有能夠通過市場交換來提供產品或勞務的活動,才叫生產(SNA)。§1.2國內生產總值(GDP)§1.2.1GDP的含義§1.2.2GDP的衡量方法§1.2.3GDP作為衡量生活水平指標的缺陷§1.2.1GDP的含義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含義: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年)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或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1.2.1GDP的含義1.GNP概念的六個要點:(1)空間—居民/國民(2)時間—1年,是流量(3)生產—不包括非生產性交易和轉移支付(4)最終產品—不包括中間產品(5)市場價值—不包括家務勞動等(6)總值—總和,包括折舊2.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規則只核算新生產的產品:舊貨交易和金融交易不核算;只核算最終產品:為避免重復計算,不核算中間產品,為此,還可采用增值法;市場價值:可以核算計量單位不同的產品,但家務勞動等非市場活動不被核算;存貨(Inventory)的處理:作為企業的支出---存貨投資處理,增加GDP,確保能反映現期生產2.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規則無市場價值物品的估算:(1)參照市場上類似物品的市場價值:如自己擁有的房屋;(2)按照成本估算其價值:如政府公務人員提供的服務價值,按其工資核算;(3)為簡單起見,除房屋外,其他耐用消費品不估算其“服務”價值。增值法最終產品(FinalGoods):指廠商在市場上出售給最終使用者供其使用的產品,它是相對于供廠商作為生產性投入的中間產品(IntermediateGoods)而言的。價值增值(Value-added)法:可以避免重復計算。增值法價值增值=3+5+7=15=銷售價格重復計算=3+8+15=26-15=11生產階段賣者買者銷售價格價值增值種煙制煙銷售農民香煙制造商零售商香煙制造商零售商消費者3815357§1.2.2GDP的衡量方法1.收入-支出的循環流程2.支出法3.收入法4.名義GDP、實際GDP與潛在GDP1.收入-支出的循環流程收入、支出與生產(產值)的關系(1)生產=收入:各個生產階段的價值增值代表了不同要素的貢獻;(2)生產=支出:各個生產階段的價值增值由不同經濟部門的支出購買實現。核算方法有三種:支出法、收入法和增值法(生產法或部門法)1.收入-支出的循環流程圖產品市場要素市場居民戶廠商產品需求產品供給要素供給要素需求消費支出銷售收入要素收入要素成本三種方法的聯系買賣收入法∣∣↑↓↓↗→要素所有者的報酬

支出≡收入↘→各個生產階段的增加值↓生產法總收入≡總產出(總產值)≡總支出2.支出法支出法(ExpenditureApproach):用四個部門的支出來核算。(1)消費支出(C)--Consumption—居民戶A.耐用消費品(Durable)--不包括居民住宅支出B.非耐用消費品C.勞務支出(Services)2.支出法(2)私人投資(I)--Investment—廠商/居民A.固定資產投資(FixAssets)--包括居民住宅支出B.存貨投資(Inventory)--指存貨變動(=年末存貨-年初存貨)2.支出法注:①總投資(Gross)=凈投資(Net)+折舊(Depreciation)或重置投資(Replace)②凈投資=年末資本存量-年初資本存量③Gross—IncludeDepreciationNet—NotIncludeDepreciation2.支出法

(3)政府購買(G)--GovernmentPurchase—政府—但不包括政府轉移支付(TransferPayment)(4)凈出口(NX)--NetExport—外國凈出口=出口(X)-進口(M)

2.支出法令Cd——本國對國內物品與勞務的消費Id——本國對國內物品與勞務的投資Gd——本國政府購買的國內物品與勞務X——國內物品與勞務的出口GDP=Cd+Id+Gd+X2.支出法Cf——本國對國外物品與勞務的消費If——本國對國外物品與勞務的投資Gf——本國政府購買的國外物品與勞務M——國外物品與勞務的進口M=Cf+If+Gf2.支出法C=Cd+Cf→Cd=C-CfI=Id+If→Id=I-IfG=Gd+Gf

→Gd=G-GfGDP=(C-Cf)+(I-If)+(G-Gf)+X=C+I+G+X-M=C+I+G+NX2.支出法支出法公式:AE≡C+I+G+NX

或AE≡C+I+G+(X-M)AE—AggregateExpenditure—總支出2.支出法因為很多要素收入是廠商預先支付的,而存貨投資沒有經過市場交換,其估算或按歷史成本或按現行市價,這樣就能保證下列恒等式成立。市場購買支出值+存貨投資≡要素收入總和3.收入法收入法(IncomeReceivedApproach):核算計入最終產品市場價格的各種要素收入和其它項目的總和。勞動(L)--工資(w)--Wages

資本(K)--利息(i)--Interest

土地(Ld)--租金(rt)--Rents

企業家才能(E)--利潤()--Profits3.收入法企業間接稅與轉移支付、折舊不是生產要素收入,但計入最終產品的市場價格中,也應計入GDP中。3.收入法包括以下各項:(1)工資與薪金(2)非公司企業主收入(3)個人租金收入(4)公司利潤(5)利息凈額(6)企業間接稅(IT)與轉移支付(Tr)(7)折舊3.收入法收入法公式:Y≡GDP≡⑴+⑵+⑶+⑷+⑸+⑹+⑺國民生產總值(GNP)與國內生產總值(GDP)國民生產總值(GNP)---GrossNationalProduct: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民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年)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或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GDP—地理國界/區界

GNP—國籍居民GDP=GNP+本國居住的外國籍居民收入

-外國居住的本國籍居民收入總收入的五個相互關聯的衡量指標國民生產總值(GNP)---GrossNationalProduct國民生產凈值(NNP)---NetNationalProduct(狹義)國民收入(NI)---NationalIncome個人收入(PI)---PersonalIncome可支配的個人收入(DPI)---DisposablePersonalIncome國民生產凈值(NNP)國民生產凈值(NNP):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年)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或勞務)的市場價值凈總和,即新增價值,不包括折舊(D)。NNP=GNP-DGNP=NNP+D(狹義)國民收入(NI)(狹義)國民收入(NI):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提供生產性服務的各種生產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資、利息、地租和利潤的總和。從NNP中減去間接稅(IT—IndirectTax)和企業轉移支付(Trf),再加上對政府企業的補助金(Sgf)就等于NI。IT和Trf計入產品價格,但不是生產要素收入;Sgf不計入產品價格,但屬于生產要素收入。NI=NNP-IT-Trf+SgfGNP=NI+IT+Trf-Sgf+D個人收入(PI)個人收入(PI):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個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個人收入=國民收入減:公司利潤稅社會保險金未分配公司利潤加:政府及企業的轉移支付政府對個人支付的利息凈額企業對消費者支付的利息可支配的個人收入(DPI)可支配的個人收入(DPI):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個人可以自由支配的全部收入。DPI=PI-PIT(individual[personal]incometax/個人所得稅)DPI=C+Sh(Saves—儲蓄)Sh=DPI-C國民生產總值(GNP)

減:折舊國民生產凈值(NNP)

減:企業間接稅企業轉移支付加:對政府企業的補助金國民收入(NI)

減:社會保險金公司利潤稅未分配公司利潤加:政府及企業的轉移支付非商業利息個人收入(PI)

減:個人所得稅可支配的個人收入(DPI)

4.名義GDP、真實GDP與潛在GDP名義GDP(NominalGDP):按當年價格計算真實GDP(RealGDP):按基年價格計算,剔除價格變化的影響,又稱總產量/產出(Output)潛在GDP(PotentialGDP):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最大)生產能力。名義GDP與真實GDP假設1998年為基年,1998年的真實GDP是:

RealGDP=(1998年蘋果的價格×1998年蘋果的數量)+(1998年橘子的價格×1998年橘子的數量)

2000年的真實GDP是:

RealGDP=(1998年蘋果的價格×2000年蘋果的數量)+(1998年橘子的價格×2000年橘子的數量)名義GDP與真實GDPGDP平減指數/折算指數(GDPDeflator):名義GDP和真實GDP的比率。GDPDeflator=NominalGDP/RealGDPRealGDP=NominalGDP/GDPDeflatorRealGDP—按不變價格計算NominalGDP—按可變價格計算潛在GDP潛在GDP:指一個經濟社會在一定時期內全部可使用的生產要素正常發揮作用時可以達到的最大總產量(Output),即充分就業(FullEmployment)時的GDP。PotentialGDP←→生產可能性邊界(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PPF)(1)PPF取決于資源狀況、技術水平和配置效率。(2)RealGDP取決于PotentialGDP與資源利用效率潛在GDPPotentialGDP←→FullEmployment←→NatureRateofUnemployment(自然失業率)§1.2.3GDP作為衡量生活水平指標的缺陷大量非市場化經濟活動在GNP/GDP中得不到反映;對于地下經濟無法做出適當的處理;對于劣品(Bads)和商品(Goods)不加區分;不能反映收入分配(IncomeDistribution)狀況;不能反映經濟增長過程中由于環境污染、資源枯竭、城市化和人口膨脹所付出的代價。總之,GNP/GDP并不完全反映福利水平。§1.2.3GDP作為衡量生活水平指標的缺陷市場交易與非市場交易問題外部效應與GDP的社會價值生產結構、品質、技術及文化素質等問題§1.2.3GDP作為衡量生活水平指標的缺陷從GDP中忽略的但影響生活水平的物品和服務①家庭勞動②地下經濟③閑暇時間④環境質量§1.2.3GDP作為衡量生活水平指標的缺陷其他影響生活水平的因素①健康與預期壽命②政治自由與社會公正彌補缺陷:經濟凈福利(NEW)由P.Samuelson和W.Nordhaus提出經濟凈福利(NEW)--NetEconomicsWelfare—凈經濟福利凈經濟福利=對經濟福利有直接貢獻的消費和投資+閑暇的價值

+地下經濟

+家務勞動-環境的破壞-發展帶來的不便§1.3事后的恒等式與事前的等式§1.3.1產品市場的循環流轉§1.3.2外匯市場的循環流轉§1.3.3貨幣市場的循環流轉§1.3.4事前與事后§1.3.1產品市場的循環流轉部門收入支出結余居民戶Y-(T-Tr)CSH廠商I政府T-TrGSG外國MXSF§1.3.1產品市場的循環流轉1.兩部門2.三部門3.四部門1.兩部門兩部門模型(TwoSectorModel):居民戶和廠商(1)以總支出(AggregateExpenditure)來看:AE≡C+I(2)以總收入(AggregateIncome)來看:Y≡C+SH(3)兩部門恒等式:AE≡Y←→I≡SH

2.三部門三部門模型(ThreeSectorModel):居民戶、廠商和政府(1)以總支出來看:AE≡C+I+G(2)以總收入來看:Y≡C+SH+(T-Tr)(3)三部門恒等式:AE≡Y←→I+G≡SH+(T-Tr)

←→I≡SH+(T-Tr-G)

←→I≡SH+SG↓↓

居民儲蓄政府儲蓄3.四部門四部門模型(FourSectorModel):居民戶、廠商、政府和外國(1)以總支出來看:AE≡C+I+G+(X-M)(2)以總收入來看:Y≡C+SH+(T-Tr)3.四部門(3)四部門恒等式:AE≡Y

←→I+G+(X-M)≡SH+(T-Tr)←→I≡SH+(T-Tr-G)+(M-X)≡S←→I≡SH+SG+SF≡S↓↓↓

私人儲蓄政府儲蓄外國儲蓄產品市場的循環流轉-總結I≡SH+SG+SF≡S投資(I)--對節余資源的需求儲蓄(S)--對節余資源的供給產品市場的循環流轉-總結廣義消費品投資品全部產品§1.3.2外匯市場的循環流轉Y-(C+G)≡SH+(T-Tr-G)≡SH+SG≡Sd(國內儲蓄)I≡Sd+SF≡SSd-I≡NX≡-SFNX——凈出口或貿易余額Sd-I——凈資本流出(NCO)凈資本流出≡貿易余額§1.3.2外匯市場的循環流轉資金恒等式:流出的資金(Mo)≡流入的資金(Mi)流出的資金(Mo)≡本國購買外國的資產(Af)+本國購買外國的物品(M)

Mo≡Af+M

流入的資金(Mi)≡外國購買本國的資產(Ad)+外國購買本國的物品(X)Mi≡Ad+X§1.3.2外匯市場的循環流轉Mo≡MiAf+M≡Ad+XNX≡X-M≡Af-Ad≡Sd-I資產——未來產品物品——現期產品§1.3.2外匯市場的循環流轉流出的資金(Mo)--外匯的需求(Ed)流入的資金(Mi)--外匯的供給(Es)§1.3.2外匯市場的循環流轉投資與資本存量(1)若NX>0,Sd=I+NXI——在國內投資——本國資本存量增加NX——本國在國外的凈投資增加——本國擁有的外國凈債權增加或凈債務減少——對外國的未來收益索取權增加§1.3.2外匯市場的循環流轉(2)若NX<0,Sd-NX=II——在國內投資——本國資本存量增加NX——本國在國外的凈投資減少——本國擁有的外國凈債權減少或凈債務增加——對外國的未來收益索取權減少§1.3.2外匯市場的循環流轉外匯市場核算恒等式表明,國際間為資本積累籌資的資金流動和國際間物品與勞務的流動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1)若Sd>I,則NX>0,用本國的現期產品交換外國的未來產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