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奧數-邏輯推理1_第1頁
三年級奧數-邏輯推理1_第2頁
三年級奧數-邏輯推理1_第3頁
三年級奧數-邏輯推理1_第4頁
三年級奧數-邏輯推理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一講:邏輯推理第十一講:邏輯推理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掌握邏輯推理的解題思路與基本方法:列表、假設、對比分析法等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掌握解不同題型的突破口.能夠利用所學的數論等知識解復雜的邏輯推理題知識精講知識精講邏輯推理作為數學思維中重要的一部分,經常出現在各種數學競賽中,除此以外,邏輯推理還經常作為專項的內容出現在各類選拔考試,甚至是面向成年人的考試當中。對于學生學習數學來說,邏輯推理既有趣又可以開發智力,學生自主學習研究性比較高。本講我們主要從各個角度總結邏輯推理的解題方法。一列表推理法邏輯推理問題的顯著特點是層次多,條件縱橫交錯.如何從較繁雜的信息中選準突破口,層層剖析,一步步向結論靠近,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在推理過程中,我們也常常采用列表的方式,把錯綜復雜的約束條件用符號和圖形表示出來,這樣可以借助幾何直觀,把令人眼花繚亂的條件變得一目了然,答案也就容易找到了.二、假設推理用假設法解邏輯推理問題,就是根據題目的幾種可能情況,逐一假設.如果推出矛盾,那么假設不成立;如果推不出矛盾,而是符合題意,那么假設成立.解題突破口:找題目所給的矛盾點進行假設模塊一、列表推理法劉剛、馬輝、李強三個男孩各有一個妹妹,六個人進行乒乓球混合雙打比賽.事先規定:兄妹二人不許搭伴.第一盤:劉剛和小麗對李強和小英;第二盤:李強和小紅對劉剛和馬輝的妹妹.問:三個男孩的妹妹分別是誰?因為兄妹二人不許搭伴,所以題目條件表明:劉剛與小麗、李強與小英、李強與小紅都不是兄妹.由第二盤看出,小紅不是馬輝的妹妹.將這些關系畫在左下表中,由左下表可得右下表.劉剛與小紅、馬輝與小英、李強與小麗分別是兄妹.王文、張貝、李麗分別是跳傘、田徑、游泳運動員,現在知道:⑴張貝從未上過天;⑵跳傘運動員已得過兩塊金牌;⑶李麗還未得過第一名,她與田徑運動員同年出生.請根據上述情況判斷王文、張貝、李麗各是什么運動員?為了能清楚地找到所給條件之間的關系,我們不妨運用列表法,列出下表,在表中“√”表示是,“×”表示不是,在任意一行或一列中,如果一格是“√”,可推出其它兩格是“×”王文張貝李麗跳傘√××田徑×游泳√由⑴⑶可知張貝、李麗都不是跳傘運動員,可填出第一行,即王文是跳傘運動員;由⑶可知,李麗也不是田徑運動員,可填出第三列,即李麗是游泳運動員,則張貝是田徑運動員.李波、顧鋒、劉英三位老師共同擔負六年級某班的語文、數學、政治、體育、音樂和圖畫六門課的教學,每人教兩門.現知道:顧鋒最年輕;⑵李波喜歡與體育老師、數學老師交談;⑶體育老師和圖畫老師都比政治老師年齡大;⑷顧鋒、音樂老師、語文老師經常一起去游泳;劉英與語文老師是鄰居.問:各人分別教哪兩門課程?李波教語文、圖畫,顧鋒教數學、政治,劉英教音樂、體育.由⑴⑶⑷推知顧鋒教數學和政治;由⑵推知劉英教體育;由⑶⑸推知李波教圖畫、語文.王平、宋丹、韓濤三個小學生都是少先隊的干部,一個是大隊長,一個是中隊長,一個是小隊長.一次數學測驗,這三個人的成績是:⑴韓濤比大隊長的成績好.⑵王平和中隊長的成績不相同.⑶中隊長比宋丹的成績差.請你根據這三個人的成績,判斷一下,誰是大隊長呢?根據條件⑵和⑶,王平和中隊長的成績不相同,中隊長比宋丹的成績差.,可以斷定,王平不是中隊長,宋丹也不是中隊長,只有韓濤當中隊長了.大隊長中隊長小隊長王平×宋丹×韓濤√王平和宋丹兩人誰是大隊長呢?由⑴和⑶,韓濤比大隊長的成績好,中隊長比宋丹的成績差,可以推斷出按成績高低排列的話,宋丹的成績比中隊長(韓濤)的成績好,韓濤的成績比大隊長的成績好.這樣,宋丹、韓濤就都不是大隊長,那么,大隊長肯定是王平.張明、席輝和李剛在北京、上海和天津工作,他們的職業是工人、農民和教師,已知:⑴張明不在北京工作,席輝不在上海工作;⑵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師;⑶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⑷席輝不是農民.問:這三人各住哪里?各是什么職業?這道題的關系要復雜一些,要求我們通過推理,弄清人物、工作地點、職業三者之間的關系.三者的關系需要兩兩構造三個表,即人物與地點,人物與職業,地點與職業三個表.我們先將題目條件中所給出的關系用下面的表來表示,由條件⑴得到表SKIPIF1<0,由條件⑵、⑶得到表SKIPIF1<0,由條件⑷得到表SKIPIF1<0.因為各表中,每行每列只能有一個“√”,所以表SKIPIF1<0可填全為表SKIPIF1<0.由表SKIPIF1<0知農民在北京工作,又知席輝不是農民,所以席輝不在北京工作,可以將表SKIPIF1<0可填全完為表SKIPIF1<0由表SKIPIF1<0和表SKIPIF1<0知得到:張明住在上海,是工人;席輝住在天津,是教師;李剛住在北京,是農民.方法二:由題目條件可知:席輝不在上海工作,而在上海工作的是工人,所以席輝不是工人,又不是農民,那么席輝只能是教師,不在北京工作,就只能是在天津工作,那么張明在上海工作,是工人。李剛在北京,是農民。甲、乙、丙三人,他們的籍貫分別是遼寧、廣西、山東,他們的職業分別是教師、工人、演員.已知:⑴甲不是遼寧人,乙不是廣西人;⑵遼寧人不是演員,廣西人是教師;⑶乙不是工人.求這三人各自的籍貫和職業.由題意可畫出下面三個表:將表SKIPIF1<0補全為表SKIPIF1<0.由表SKIPIF1<0知,工人是遼寧人,而乙不是工人,所以乙不是遼寧人,由此可將表SKIPIF1<0補全為表SKIPIF1<0.所以,甲是廣西人,職業是教師;乙是山東人,職業是演員;丙是遼寧人,職業是工人.方法二:將能判斷的條件先列入圖表中,廣西人是教師,但是乙不是廣西人,所以乙不是教師,乙又不是工人,所以乙為演員。在對應的地方打上“√”,對應的行列均打“×”。但是遼寧人不是演員,所以乙不是遼寧人,乙就是山東人,所以甲是廣西人,職業是教師;乙是山東人,職業是演員;丙是遼寧人,職業是工人。小明、小芳、小花各愛好游泳、羽毛球、乒乓球中的一項,并分別在一小、二小、三小中的一所小學上學。現知道:(1)小明不在一小;(2)小芳不在二小(3)愛好乒乓球的不在三小;(4)愛好游泳的在一小;(5)愛好游泳的不是小芳。問:三人上各愛好什么運動?各上哪所小學?這道題比上例復雜,因為要判斷人、學校和愛好三個內容。先將題目條件中給出的關系用下面的表1、表2、表3表示:因為各表中,每行每列只能有一個“√”,所以表3可補全為表4。由表4、表2知道,愛好游泳的在一小,小芳不愛游泳,所以小芳不在一小。于是可將表1補全為表5。對照表5和表4,得到:小明在二小上學,愛好打乒乓球;小芳在三小上學,愛好打羽毛球;小花在一小上學,愛好游泳。小王、小張和小李一位是工人,一位是農民,一位是教師,現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師年齡大;小王與農民不同歲;農民比小張年齡小。問:誰是工人?誰是農民?誰是教師?這道題目并不難,聰明的小朋友思考一下就能得到答案,但是今天我們通過這道題目一起來學習一個十分有用的方法:列表分析法。由題目條件可以知道:小李不是教師,小王不是農民,小張不是農民。由此得到左下表。表格中打“√”表示肯定,打“×”表示否定。因為左上表中,任一行、任一列只能有一個“√”,其余是“×”,所以小李是農民,于是得到右上表。因為農民小李比小張年齡小,又小李比教師年齡大,所以小張比教師年齡大,即小張不是教師。因此得到左下表,從而得到右下表,即小張是工人,小李是農民,小王是教師。例題中采用列表法,使得各種關系更明確。為了講解清楚,例題中畫了幾個表,實際解題時,不用畫這么多表,只在一個表中先后畫出各種關系即可。需要注意的是:①第一步應將題目條件給出的關系畫在表上,然后再依次將分析推理出的關系畫在表上;②每行每列只能有一個“√”,如果出現了一個“√”,它所在的行和列的其余格中都應畫“×”。甲、乙、丙、丁四個人的職業分別是教師、醫生、律師、警察.已知:⑴教師不知道甲的職業;⑵醫生曾給乙治過病;⑶律師是丙的法律顧問(經常見面);⑷丁不是律師;⑸乙和丙從未見過面.那么甲、乙、丙、丁的職業依次是:.律師、教師、警察.由⑶可以知道丙不是律師,但是他見過律師,再由⑸知乙不是律師,又由⑷可知甲是律師.于是由⑴和⑶知丙不是教師,由⑵和⑸知丙不是醫生,從而丙是警察.再由⑵知乙是教師,丁是醫生.列表如下(列表的好處在于直觀明了,不會犯錯誤):教師醫生律師警察甲×⑴×√×乙√×⑵×⑸×丙×⑴⑶×⑵,⑸×⑶√丁×√×⑷×甲、乙、丙、丁在談論他們及他們的同學何偉的居住地.甲說:“我和乙都住在北京,丙住在天津.”乙說:“我和丁都住在上海,丙住在天津.”丙說:“我和甲都不住在北京,何偉住在南京.”丁說:“甲和乙都住在北京,我住在廣州.”假定他們每個人都說了兩句真話,一句假話.問:不在場的何偉住在哪兒?因為甲、乙都說“丙住在天津,”我們可以假設這句話是假話,那么甲、乙的前兩句應當都是真話,推出乙既住在北京又住在上海,矛盾.所以假設不成立,即“丙住在天津”是真話.因為甲的前兩句話中有一句假話,而甲、丁兩人的前兩句話相同,所以丁的第三句話“我住在廣州”是真的.由此知乙的第二句話“丁住在上海”是假話,第一句“我住在上海”是真話;進而推知甲的第二句是假話,第一句“我住在北京”是真話;最后推知丙的第二句話是假話,第三句“何偉住在南京”是真話.所以,何偉住在南京.甲、乙、丙、丁每人只會中、英、法、日四種語言中的兩種,其中有一種語言只有一人會說.他們在一起交談可有趣啦:⑴乙不會說英語,當甲與丙交談時,卻請他當翻譯;⑵甲會日語,丁不會日語,但他們卻能相互交談;⑶乙、丙、丁找不到三人都會的語言;⑷沒有人同時會日、法兩種語言.請問:甲、乙、丙、丁各會哪兩種語言?由⑴⑵⑷可得下表,其中丙不會日語是因為甲會日語,且甲與丙交談需要翻譯.由下表看出,甲會的另一種語言不是中文就是英語.先假設甲會說中文.由⑵知,丁也會中文;由⑴知丙不會中文,再由每人會兩種語言,知丙會英、法語(見左下表:由⑴⑷推知乙會中文和法語;再由⑶及每人會兩種語言,推知丁會英語(見右下表).結果符合題意.再假設甲會說英語.由⑵知,丁也會英語;由⑴知丙不會英語,再由每人會兩種語言,知丙會中文和法語(見左下表);由⑴⑷推知,乙會中文和日語;再由⑶及每人會兩種語言,推知丁會法語(見右下表).右下表與“有一種語言只有一人會說”矛盾.假設不成立.所以甲會中、日語,乙會中、法語,丙會英、法語,丁會中、英語.寶寶、貝貝、聰聰每人有兩個外號,人們有時以“數學博士”、“短跑健將”、“跳高冠軍”、“小畫家”、“大作家”和“歌唱家”稱呼他們,此外:⑴數學博士夸跳高冠軍跳的高⑵跳高冠軍和大作家常與寶寶一起看電影⑶短跑健將請小畫家畫賀年卡⑷數學博士和小畫家關系很好⑸貝貝向大作家借過書⑹聰聰下象棋常贏貝貝和小畫家問:寶寶、貝貝、聰聰各有哪兩個外號嗎?由⑵知,寶寶不是跳高冠軍和大作家;由⑸知,貝貝不是大作家;由⑹知,貝貝、聰聰都不是小畫家,可以得到下表:數學博士短跑健將跳高冠軍小畫家大作家歌唱家寶寶×√×貝貝××聰聰×√因為寶寶是小畫家,所以由⑶⑷知寶寶不是短跑健將和數學博士,推知寶寶是歌唱家,因為聰聰是大作家,所以由⑵知聰聰不是跳高冠軍,推知貝貝是跳高冠軍,因為貝貝是跳高冠軍,所以由⑴知貝貝不是數學博士,將上面結論依次填入上表,得到下表:數學博士短跑健將跳高冠軍小畫家大作家歌唱家寶寶×××√×√貝貝×√√×××聰聰√×××√×所以,寶寶是小畫家和歌唱家,貝貝是短跑健將和跳高冠軍,聰聰是數學博士和大作家.(SKIPIF1<0年湖北省“創新杯”初賽)六年級四個班進行數學競賽,小明猜想比賽的結果是:SKIPIF1<0班第一名,SKIPIF1<0班第二名,SKIPIF1<0班第三名,SKIPIF1<0班第四名.小華猜想比賽的結果是:SKIPIF1<0班第一名,SKIPIF1<0班第二名,SKIPIF1<0班第三名,SKIPIF1<0班第四名.結果只有小華猜到的SKIPIF1<0班為第二名是正確的.那么這次競賽的名次是班第一名,班第二名,班第三名,班第四名。方法一:依題意,SKIPIF1<0班不為第一名也不為第三名,那么SKIPIF1<0班為第四名.同樣,SKIPIF1<0班不為第二名也不為第一名,那么SKIPIF1<0班為第三名.SKIPIF1<0班不為第三名也不為第四名,那么SKIPIF1<0班為第一名.故第一名到第四名依次為SKIPIF1<0班,SKIPIF1<0班,SKIPIF1<0班,SKIPIF1<0班.方法二:我們可以將兩人的猜測結果列成表格形式,將小明猜想結果用“▲”表示,小華猜測結果用“★”表示,列表如下: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SKIPIF1<0班▲★SKIPIF1<0班★▲SKIPIF1<0班▲★SKIPIF1<0班★▲由題意知只有小華猜到的SKIPIF1<0班為第二名正確,其他的全是錯誤的,所以很容易確定各班名次(打√的即為正確的名次)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SKIPIF1<0班√▲★SKIPIF1<0班★▲√SKIPIF1<0班▲★√SKIPIF1<0班★√▲方法二:題目中只有小華猜到4班為第二名是正確的,那么其他的猜想均為錯誤的。在其對應的地方打“×”,正確的則打“√”。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SKIPIF1<0班√×××SKIPIF1<0班××√×SKIPIF1<0班×××√SKIPIF1<0班×√××甲、乙、丙、丁、戊五名同學參加推鉛球比賽,通過抽簽決定出賽順序.在未公布順序前每人都對出賽順序進行了猜測.甲猜:乙第三,丙第五.乙猜:戊第四,丁第五.丙猜:甲第一,戊第四.丁猜:丙第一,乙第二.戊猜:甲第三,丁第四.老師說每人的出賽順序都至少被一人所猜中,則出賽順序中,第一是__________;第三是__________.題中每個人都猜了另外兩個人的出場順序,每個人的出場順序也都被另外兩個人猜過,其中戊被乙和丙猜的都是第四,由于每人的出賽順序都至少被一人所猜中,所以戊是第四(否則戊的出賽順序沒有人猜中),以此為突破口。由于戊是第四,則在第四列其余地方均打“×”則丁不能第四,所以丁的出賽順序被乙猜中,為第五,則丙不能是第五,丙只能是第一,甲不能是第一,故甲是第三,乙是第二,所以答案為:第一是丙,第三是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甲丙猜的××戊猜的√××乙×丁猜的√甲猜的×××丙丁猜的√×××甲猜的×丁×××戊猜的×乙猜的√戊×××乙猜的,丙猜的√×紅、黃、藍、白、紫五種顏色的珠子各一顆,分別用紙包著,在桌子上排成一行,有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五個人,猜各包珠子的顏色,每人只猜兩包.SKIPIF1<0猜:第二包是紫的,第三包是黃的;SKIPIF1<0猜:第二包是藍的,第四包是紅的;SKIPIF1<0猜:第一包是紅的,第五包是白的;SKIPIF1<0猜:第三包是藍的,第四包是白的;SKIPIF1<0猜:第二包是黃的,第五包是紫的.猜完后,打開各紙包一看發現每人都只猜對了一包,并且每包只有一人猜對.請你判斷他們各猜對了其中的哪一包?方法一:題目要求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五個人在猜每包珠子的顏色時每人只猜兩包且每人都只猜對了一包每包只有一人猜對,所以觀察五包珠子中第一包只有SKIPIF1<0猜,所以SKIPIF1<0猜對了第一包,又根據每人只猜對了一種,所以SKIPIF1<0猜第五包是白的,猜錯了;第五包只有SKIPIF1<0、SKIPIF1<0兩人猜,所以SKIPIF1<0猜第五包是紫的,猜對了;那么SKIPIF1<0猜第二包是黃的,猜錯了;紫顏色的珠子,只有SKIPIF1<0、SKIPIF1<0兩人猜,那么SKIPIF1<0猜第二包是紫的,猜錯了;第二包有SKIPIF1<0,SKIPIF1<0,SKIPIF1<0三人猜,其中SKIPIF1<0,SKIPIF1<0都猜錯了,所以SKIPIF1<0猜第二包是藍的,猜對了;那么SKIPIF1<0猜第四包是紅的,猜錯了;所以SKIPIF1<0猜對的是第四包,是白的.SKIPIF1<0猜第三包是藍的,也猜錯了;所以SKIPIF1<0猜對的是第三包,是黃的;總結以上推理判斷,SKIPIF1<0猜對了第三包是黃的,SKIPIF1<0猜對了第二包是藍的,SKIPIF1<0猜對了第一包是紅的,SKIPIF1<0猜對了第四包是白的,SKIPIF1<0猜對了第五包是紫的.方法二:分析同方法一,第一包只有一人猜對,所以第一包為紅色,在第一行的其余地方打上“×”第四包不為紅色,第四包為白色,白色不能為第五包,第五包就為紫色,同理可知其余各包顏色。紅色黃色藍色白色紫色一√××××二××√××三×√×××四×××√×五××××√五封信,信封完全相同,里面分別夾著紅、藍、黃、白、紫五種顏色的卡片.現在把它們按順序排成一行,讓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五人猜每只信封內所裝卡片的顏色.SKIPIF1<0猜:第2封內是紫色,第3封是黃色;SKIPIF1<0猜:第2封內是藍色,第4封是紅色;SKIPIF1<0猜:第1封內是紅色,第5封是白色;SKIPIF1<0猜:第3封內是藍色,第4封是白色;SKIPIF1<0猜:第2封內是黃色,第5封是紫色.然后,拆開信封一看,每人都猜對一種顏色,而且每封都有一人猜中.請你根據這些條件,再猜猜,每封信中夾什么顏色的卡片?把已知條件簡明地記錄在表格中.選擇其中一只信封作為“突破口”.比如第3封,SKIPIF1<0猜的是黃色,SKIPIF1<0猜的卻是藍色.由已知條件,這只信封內的卡片不是藍色,就是黃色.假如第3封是藍色,那么逐步推理可導出矛盾:白色卡片沒人猜對.這說明假設不正確,第3封內應是黃色.由此推出其它各封內的顏色.(2008年北京“數學解題能力展示”讀者評選活動)老師在3個小箱中各放一個彩色球,讓小明、小強、小亮、小佳四人猜一下各個箱子中放了什么顏色的球.小明說:“SKIPIF1<0號箱中放的是黃色的,SKIPIF1<0號箱中放的是黑色的,SKIPIF1<0號箱中放的是紅色的.”小亮說:“SKIPIF1<0號箱中放的是橙色的,SKIPIF1<0號箱中放的是黑色的,SKIPIF1<0號箱中放的是綠色的.”小強說:“SKIPIF1<0號箱中放的是紫色的,SKIPIF1<0號箱中放的是黃色的,SKIPIF1<0號箱中放的是藍色的.” 小佳說:“SKIPIF1<0號箱中放的是橙色的,SKIPIF1<0號箱中放的是綠色的,SKIPIF1<0號箱中放的是紫色的.”老師說:“你們中有一個人恰好猜對了兩個,其余的三人都只猜對一個.”那么SKIPIF1<0號箱子中放的是________色的球.由于猜中的總次數為SKIPIF1<0次,所以有一個箱子至少被猜中了SKIPIF1<0次以上,從而這個箱子只能是SKIPIF1<0號箱,推理得出只能是小亮對了SKIPIF1<0次,其他人只對一次,所以SKIPIF1<0號箱只能是橙色的,那么SKIPIF1<0號箱的顏色是藍色的.四張卡片上分別寫著奧、林、匹、克四個字(一張上寫一個字),取出三張字朝下放在桌上,SKIPIF1<0、SKIPIF1<0、SKIPIF1<0三人分別猜每張卡片上是什么字,猜的情況見下表:第一張第二張第三張SKIPIF1<0林奧克SKIPIF1<0林匹克SKIPIF1<0匹奧林結果,有一人一張也沒猜中,一人猜中兩張,另一人猜中三張.問:這三張卡片上各寫著什么字.SKIPIF1<0、SKIPIF1<0有兩張猜的相同,必有一人全對,一人對兩張,因此,SKIPIF1<0全錯,推知SKIPIF1<0全對.老師讓小新把小胖、小貝、小丸子、小淘氣、小馬虎的作業本帶回去,小新見到這五人后就一人給了一本,結果全發錯了.現在知道:⑴小胖拿的不是小貝的,也不是小淘氣的;⑵小貝拿的不是小丸子的,也不是小淘氣的;⑶小丸子拿的不是小貝的,也不是小馬虎的;⑷小淘氣拿的不是小丸子的,也不是小馬虎的;⑸小馬虎拿的不是小淘氣的,也不是小胖的.另外,沒有兩人相互拿錯(例如小胖拿小貝的,小貝拿小胖的).問:小丸子拿的是誰的本?小丸子的本被誰拿走了?根據“全發錯了”及條件⑴~⑸,可以得到下表:小胖的本小貝的本小丸子的本小淘氣的本小馬虎小胖×××小貝×××小丸子×××小淘氣×××小馬虎×××由表1看出,小淘氣的本被小丸子拿了.此時,再繼續推理分析不大好下手,我們可用假設法.由上表知,小胖拿的本不是小丸子的就是小馬虎的.先假設小胖拿了小丸子的本.于是得到下表,表中小貝拿小馬虎的本,小馬虎拿小貝的本.兩人相互拿錯,不合題意.小胖的本小貝的本小丸子的本小淘氣的本小馬虎小胖××√××小貝××××√小丸子×××√×小淘氣√××××小馬虎×√×××再假設小胖拿小馬虎的本.于是又可得表,經檢驗,下表符合題意.小胖的本小貝的本小丸子的本小淘氣的本小馬虎小胖××××√小貝√××××小丸子×××√×小淘氣×√×××小馬虎××√××所以小丸子拿了小淘氣的本,小丸子的本被小馬虎拿去了.模塊二、假設推理甲、乙、丙三人,一個總說謊,一個從不說謊,一個有時說謊.有一次談到他們的職業.甲說:“我是油漆匠,乙是鋼琴師,丙是建筑師.”乙說:“我是醫生,丙是警察,你如果問甲,甲會說他是油漆匠.”丙說:“乙是鋼琴師,甲是建筑師,我是警察.”你知道誰總說謊嗎?甲.如果甲從不說謊,那么乙的最后一句、丙的第一句都對,沒有總說謊的人,矛盾;同理,如果丙從不說謊,也將推出矛盾.在神話王國內,居民不是騎士就是騙子,騎士不說謊,騙子永遠說謊,有一天國王遇到該國的居民小白、小黑、小藍,小白說:“小藍是騎士,小黑是騙子.”,小藍說:“小白和我不同,一個是騎士,一個是騙子.”國王很快判斷出誰是騎士,誰是騙子.你能判斷出嗎?假設小白是騎士(說實話),則小藍是騎士,小黑是騙子;又因為小藍是騎士,那么小白、小藍不同,一個是騎士,一個是騙子,與小白、小藍均為騎士矛盾.假設小白是騙子(說假話),那么小藍是騙子,小黑是騎士,又因為小藍是騙子,所以小白、小藍不同是假話.因此,小白、小藍是騙子,小黑是騎士.一個騙子和一個老實人一路同行,騙子總是講假話,老實人總是講真話.請提一個盡量簡單的問題,使兩人的回答相同.這個問題可以是.這個問題可以是:你是老實人嗎?如果問的問題是客觀的,也就是說對于這兩個人來說真正的答案是一樣的話,那么他們的回答肯定不一樣.所以要問一個與他們自身相關的問題,例如你是老實人嗎?或者問你是騙子嗎?這樣他們的回答才會一樣.甲說:“乙和丙都說謊。”乙說:“甲和丙都說謊。”丙說:“甲和乙都說謊。”根據三人所說,你判斷一下,下面的結論哪一個正確:(1)三人都說謊;(2)三人都不說謊;(3)三人中只有一人說謊;(4)三人中只有一人不說謊。(4)正確。某地質學院的學生對一種礦石進行觀察和鑒別。甲判斷:不是鐵,也不是銅。乙判斷:不是鐵,而是錫。丙判斷:不是錫,而是鐵。經化驗證明:有一個人的判斷完全正確,有一個人說對了一半,而另一個人完全說錯了。你知道三人中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誰是只對一半的嗎?丙全說對了,甲說對了一半,乙全說錯了。先假設甲全對,推出矛盾后,再設乙全對,又推出矛盾,則說明丙全對,甲說對了一半,乙全說錯了。三只小猴子聰聰、淘淘、皮皮見到一個水果,他們分別判斷這是什么水果:聰聰判斷:不是蘋果,也不是梨.淘淘判斷:不是蘋果,而是桃子.皮皮判斷:不是桃子,而是蘋果.老猴子告訴他們:有一只小猴子的判斷完全正確,有一只小猴子說對了一半,而另一只小猴子完全說錯了.你知道三只小猴中誰是對的,誰是錯的,誰是只對一半的嗎?先設聰聰全對,不是蘋果,也不是梨只能是桃子,那么淘淘兩句也都說對了,推出矛盾;再設淘淘全對,不是蘋果,而是桃子,推出這個水果是桃子,那么聰聰說的也都對了,又推出矛盾;則說明皮皮全對,那么這種水果是蘋果,聰聰說對了一半,淘淘全說錯了.(SKIPIF1<0年太原福布斯迎奧運數學展示活動)SKIPIF1<0名運動員參加一項比賽,賽前,甲說:“我肯定是最后一名.”乙說:“我不可能是第一名,也不可能是最后一名.”丙說:“我絕對不會得最后一名.”丁說:“我肯定得第一名.”賽后,發現他們SKIPIF1<0人的預測中只有一人是錯誤的.請問誰的預測是錯誤的?假設甲的預測是錯的,那么其他三人的預測都是對的,那么甲不是最后一名,乙和丙也不是最后一名,丁是第一名,這樣的話沒有人是最后一名,矛盾.所以甲的預測是對的,甲是最后一名,那么丙的預測也是對的.如果乙的預測是錯的,那么乙是第一名,而丁的預測是對的,丁也是第一名,矛盾.所以乙的預測是對的,丁的預測是錯的.甲、乙、丙、丁在比較他們的身高,甲說:“我最高.”乙說:“我不最矮.”丙說:“我沒甲高,但還有人比我矮.”丁說:“我最矮.”實際測量的結果表明,只有一人說錯了.請將他們按身高次序從高到矮排列出來.丁不可能說錯,否則就沒有人最矮了.由此知乙沒有說錯.若甲也沒有說錯,則沒有人說錯,矛盾.所以只有甲一人說錯.所以丁是最矮的,甲不是最高的,丙沒甲高,但還有人比他矮,那么只能是甲第二高,丙第三高,乙最高.所以他們的身高次序為乙、甲、丙、丁.(SKIPIF1<0年第七屆希望杯一試試題)百米決賽前,小芳對參賽的五名選手的名次作了預測,比賽的結果同她預測的名次全不相同.由下圖知小芳預測為第一名的選手的實際名次是第名.我預測的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中有1我預測的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中有1人高出3個名次,有1人高出1個名次,另一人低1個名次.假設小芳預測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對應的人分別是甲、乙、丙、丁、戊,由小芳說的話知第四名丁就是實際名次的第一名,預測的第二名乙就是實際名次的第三名,預測的第三名丙就是實際名次的第二名,因此實際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人分別是丁、丙、乙,又知道比賽的結果同她預測的名次全不相同,所以小芳預測的第五名戊只能是實際的第四名了,這樣實際名次的第五名只能是小芳預測的第一名甲了.(如下表所述)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小芳預測名次對應的人甲乙丙丁戊實際名次對應的人丁丙乙戊甲(SKIPIF1<0年臺灣第一屆小學數學世界邀請賽)在期末考試前,學生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分別預測他們的成績是SKIPIF1<0、SKIPIF1<0、SKIPIF1<0或SKIPIF1<0,評分標準是SKIPIF1<0比SKIPIF1<0好,SKIPIF1<0比SKIPIF1<0好,SKIPIF1<0比SKIPIF1<0好.SKIPIF1<0說:“我們的成績都將不相同.若我的成績得SKIPIF1<0,則SKIPIF1<0將得SKIPIF1<0.”SKIPIF1<0說:“若SKIPIF1<0的成績得SKIPIF1<0,則SKIPIF1<0將得SKIPIF1<0.SKIPIF1<0的成績將比SKIPIF1<0好.”SKIPIF1<0說:“若SKIPIF1<0的成績不是得到SKIPIF1<0,則SKIPIF1<0將得SKIPIF1<0.若我的成績得到SKIPIF1<0,則SKIPIF1<0的成績將不是SKIPIF1<0.”SKIPIF1<0說:“若SKIPIF1<0的成績得到SKIPIF1<0,則我將得到SKIPIF1<0.若SKIPIF1<0的成績不是得到SKIPIF1<0,則我也將不會得到SKIPIF1<0.”當期末考試的成績公布,每位學生所得到的成績都完全符合他們的預測.請問這四位學生的成績分別是什么?由于每位學生所得到的成績都完全符合他們的預測,所以SKIPIF1<0說:“SKIPIF1<0的成績將比SKIPIF1<0好”是正確的,這樣SKIPIF1<0將不可能得SKIPIF1<0,SKIPIF1<0不可能得SKIPIF1<0.這樣SKIPIF1<0不可能得SKIPIF1<0(否則SKIPIF1<0得SKIPIF1<0).⑴如果SKIPIF1<0得SKIPIF1<0,那么SKIPIF1<0將得SKIPIF1<0.由于SKIPIF1<0的成績不是得到SKIPIF1<0,那么SKIPIF1<0將得SKIPIF1<0,這與SKIPIF1<0得SKIPIF1<0矛盾.所以SKIPIF1<0不得SKIPIF1<0.⑵如果SKIPIF1<0得SKIPIF1<0,那么SKIPIF1<0將得到SKIPIF1<0.但這樣SKIPIF1<0的成績將不可能比SKIPIF1<0好,矛盾.所以SKIPIF1<0不得SKIPIF1<0.⑶由于SKIPIF1<0、SKIPIF1<0、SKIPIF1<0均不得SKIPIF1<0,那么只有SKIPIF1<0得SKIPIF1<0.⑷如果SKIPIF1<0得SKIPIF1<0,那么SKIPIF1<0的成績將不是SKIPIF1<0.這樣SKIPIF1<0的成績將是SKIPIF1<0,SKIPIF1<0的成績將是SKIPIF1<0,矛盾.所以SKIPIF1<0不得SKIPIF1<0.由于SKIPIF1<0不得SKIPIF1<0、SKIPIF1<0、SKIPIF1<0,所以SKIPIF1<0得SKIPIF1<0.⑸由于SKIPIF1<0的成績比SKIPIF1<0好,所以剩下的SKIPIF1<0和SKIPIF1<0只能是SKIPIF1<0得SKIPIF1<0,SKIPIF1<0得SKIPIF1<0.所以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的成績分別是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年第十二屆香港保良局小學數學世界邀請賽個人賽)三位女孩SKIPIF1<0、SKIPIF1<0、SKIPIF1<0進行百米賽跑,裁判SKIPIF1<0、SKIPIF1<0、SKIPIF1<0在賽前猜測她們之間的名次。SKIPIF1<0說:“我猜SKIPIF1<0是第一名。”SKIPIF1<0說:“我猜SKIPIF1<0不會是最后一名。”SKIPIF1<0說:“我猜SKIPIF1<0不會是第一名。”成績揭曉后已知恰只有一位裁判的猜測是正確的,請問哪位女孩得第一名?假設SKIPIF1<0是第一名,那么SKIPIF1<0猜測正確,SKIPIF1<0猜測正確,出現矛盾。假設SKIPIF1<0是第一名,那么SKIPIF1<0與SKIPIF1<0猜測錯誤,而當SKIPIF1<0為第二名時,SKIPIF1<0猜測正確。假設SKIPIF1<0為第一名,那么SKIPIF1<0、SKIPIF1<0猜測正確,出現矛盾,所以第一名是SKIPIF1<0。小強、小明、小勇三人參加數學競賽,他們分別來自甲、乙、丙三個學校,并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已知:⑴小強不是甲校選手;⑵小明不是乙校選手;⑶甲校的選手不是一等獎;⑷乙校的選手得二等獎;⑸小明不是三等獎.根據上述情況,可判斷出小勇是校的選手,他得的是等獎.甲校;三等獎.由⑵、小明得的不是二等獎,由⑸知小明得的不是三等獎,所以小明得的是-等獎,由⑶、⑷知小明是丙校的,由⑴知小強是乙校的,所以小勇是甲校的,他得的是三等獎.一位法官在審理一起盜竊案中,對涉及到的四名嫌疑犯甲、乙、丙、丁進行了審問.四人分別供述如下:甲說:“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乙說:“我沒有作案,是丙偷的.”丙說:“在甲和丁中間有一人是罪犯.”丁說:“乙說的是事實.”經過充分的調查,證實這四人中有兩人說了真話,另外兩人說的是假話.同學們,請你做一名公正的法官,對此案進行裁決,確認誰是罪犯?如果甲說的是假話,那么剩下三人中有一人說的也是假話,另外兩人說的是真話.可是乙和丁兩人的觀點一致,所以在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說了假話,乙和丁說的都是真話.即“丙是盜竊犯”.這樣一來,甲說的也是對的,不是假話.這樣,前后就產生了矛盾.所以甲說的不可能是假話,只能是真話.同理,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說真話.乙和丁說的是假話,即丙不是罪犯,乙是罪犯.又由甲所述為真話,即甲不是罪犯.再由丙所述為真話,即丁是罪犯.所以乙和丁是盜竊犯.四個小朋友寶寶、星星、強強和樂樂在院子里踢足球,一陣響聲,驚動了正在讀書的陸老師,陸老師跑出來查看,發現一塊窗戶玻璃被打破了。陸老師問:“是誰打破了玻璃?”寶寶說:“是星星無意打破的。”星星說:“是樂樂打破的。”樂樂說:“星星說謊。”強強說:“反正不是我打破的。”如果只有一個孩子說了實話,那么這個孩子是誰?是誰打破了玻璃?因為星星和樂樂說的正好相反,所以必是一對一錯,我們可以逐一假設檢驗。假設星星說得對,即玻璃窗是樂樂打破的,那么強強也說對了,這與“只有一個孩子說了實話”矛盾,所以星星說錯了。假設樂樂說對了,按題意其他孩子就都說錯了。由強強說錯了,推知玻璃是強強打破的。寶寶、星星確實都說錯了。符合題意。所以是強強打破了玻璃。(SKIPIF1<0年春武漢明心奧數挑戰賽)SKIPIF1<0名謀殺案的嫌疑人,在犯罪現場被警察詢問,其中有一名是兇手.下面SKIPIF1<0個人的供述中,只有SKIPIF1<0句是對的:SKIPIF1<0說:SKIPIF1<0是殺人犯;SKIPIF1<0說:我是無辜的;SKIPIF1<0說:SKIPIF1<0不是殺人犯;SKIPIF1<0說:SKIPIF1<0在說謊;SKIPIF1<0說:SKIPIF1<0說的是實話.在這SKIPIF1<0個人中,是兇手.SKIPIF1<0與SKIPIF1<0判斷相同,要么都對,要么都錯.假設SKIPIF1<0與SKIPIF1<0都錯,即兇手是SKIPIF1<0,那么SKIPIF1<0也錯,就出現了SKIPIF1<0句錯的,與“有SKIPIF1<0句是對的”矛盾.所以SKIPIF1<0與SKIPIF1<0都是對的.余下的SKIPIF1<0人中還有SKIPIF1<0人判斷是對的,由于SKIPIF1<0與SKIPIF1<0互相矛盾,所以這兩個人中必有一個是對的,一個是錯的,由于只有SKIPIF1<0句是對的,那么SKIPIF1<0必定是錯的,所以SKIPIF1<0是兇手.甲,乙,丙,丁四個同學中有兩個同學在假日為街道做好事,班主任把這四人找來了解情況,四人分別回答如下.甲:“丙、丁兩人中有人做了好事.”乙:“丙做了好事,我沒做.”丙:“甲、丁中只有一人做了好事.”丁:“乙說的是事實.”最后通過仔細分析調查,發現四人中有兩人說的是事實,另兩人說的與事實有出入.到底是誰做了好事?我們用假設法來解決.題目說四人中有兩人說的是事實,另兩人說的與事實有出入.注意,此處的“與事實有出入”表示不完全與事實相符,比如,當乙、丙都做了好事,或乙、丙都沒做好事,或乙做了好事而丙沒做好事時,乙說的話都與事實有出入.因為乙與丁說的是一樣的,所以只有兩種可能,要么乙與丁正確,甲與丙錯;要么乙與丁錯,甲與丙正確.⑴假設乙與丁說的話正確.這時丙做了好事,甲說丙、丁兩人中有人做了好事,甲說的話也正確,這與題目條件只有“兩人說的是事實”相矛盾.所以假設錯誤.⑵假設甲與丙說的話正確.那么做好事的是甲與丙,或乙與丁,或丙與丁.若做好事的是甲與丙,或丙與丁,則乙說的話也正確,與題意不符;若做好事的是乙與丁,則乙說的話與事實不符,符合題意.綜上所述,做好事的是乙與丁.甲、乙、丙、丁四人同時參加全國小學數學夏令營。賽前甲、乙、丙分別做了預測。甲說:“丙第SKIPIF1<0名,我第SKIPIF1<0名。”乙說:“我第SKIPIF1<0名,丁第SKIPIF1<0名。”丙說:“丁第SKIPIF1<0名,我第SKIPIF1<0名。”成績揭曉后,發現他們每人只說對了一半,你能說出他們的名次嗎?我們以“他們每人只說對了一半”作為前提,進行邏輯推理。假設甲說的第一句話“丙第SKIPIF1<0名”是對的,第二句話“我第SKIPIF1<0名”是錯的。由此推知乙說的“我第SKIPIF1<0名”是錯的,“丁第SKIPIF1<0名”是對的;丙說的“丁第SKIPIF1<0名”是錯的,“丙第SKIPIF1<0名”是對的。這與假設“丙第SKIPIF1<0名是對的”矛盾,所以假設不成立。再假設甲的第二句話“我第SKIPIF1<0名”是對的,那么丙說的第二句“我第SKIPIF1<0名”是錯的,從而丙說的第一句話“丁第SKIPIF1<0名”是對的;由此推出乙說的“丁第SKIPIF1<0名”是錯的,“我第SKIPIF1<0名”是對的。至此可以排出名次順序:乙第SKIPIF1<0名、丁第SKIPIF1<0名、甲第SKIPIF1<0名、丙第SKIPIF1<0名。傳說有個說謊國,這個國家的男人在星期四、五、六、日說真話,在星期一、二、三說假話;女人在星期一、二、三、日說真話,在星期四、五、六說假話.有一天,一個人到說謊國去旅游,他在那里認識了一男一女.男人說:“昨天我說的是假話”,女人說:“昨天也是我說假話的日子”.這下,那個外來的游人可發愁了,到底今天星期幾呢?請同學們根據他們說的話,判斷一下今天是星期幾呢?假設男人今天說的是真話,那么今天是星期四、五、六、日其中的一天,而且今天的前一天男人說的是假話,所以,根據男人的話,確定今天是星期四,所以女人說的話是假話,昨天也就是星期三女人說的是真話,符合題意,所以,今天是星期四.從A,B,C,D,E,F六種產品中挑選出部分產品去參加博覽會。根據挑選規則,參展產品滿足下列要求:(1)A,B兩種產品中至少選一種;(2)A,D兩種產品不能同時入選;(3)A,E,F三種產品中要選兩種;(4)B,C兩種產品都入選或都不能入選;(5)C,D兩種產品中選一種;(6)若D種產品不入選,則E種也不能入選。問:哪幾種產品被選中參展?用假設法。從條件(1)開始,有三種情況:①假設選A不B選,由(2)知D不能入選,再由(5)知C入選,再由(4)推知C,B同時入選,與前面假設不選B矛盾。假設不成立。②假設選B不選A,由(3)知選E,F,由(6)知D入選,再由(5)知C不入選,再由(4)推知B,C都不入選,與假設選B矛盾。假設不成立。③假設A,B都入選,由(2)知D不入選,由(6)知E也不入選,再由(3)知F入選,由(4)知C入選。符合題意。因此,A,B,C,F選中參展。三年級一班新轉來三名學生,班主任問他們三人的年齡.劉強說:“我12歲,比陳紅小2歲,比李麗大1歲.”陳紅說:“我不是年齡最小的,李麗和我差3歲,李麗是15歲.”李麗說:“我比劉強年歲小,劉強13歲,陳紅比劉強大3歲.”這三位學生在他們每人說的三句話中,都有一句是錯的.請你幫助班主任分析出他們三人各是多少歲?經過審題,仔細分析這九句話,不難發現有兩句話是相互矛盾的.一句話是劉強說的第一句話:“我12歲”,另一句話是李麗說的第二句話:“劉強13歲”.這兩句話不能都真,必有一句是假的.為了確定這兩句話的真假性.可以先假設某一句為真,如果推不出矛盾,本題就獲得了解決;如果推出矛盾,就說明這句話是假的,從而也就找到了突破口.先假設劉強說的第一句話“我12歲”為真,那么李麗說的第二句話“劉強13歲”就為假,因此李麗的另外兩句話就應該是真話,從“陳紅比劉強大3歲”就推出陳紅是15歲;又從“我比劉強年歲小”推出李麗小于12歲.可是這樣一來,陳紅說的三句話中,“李麗和我差3歲”和“李麗15歲”這兩句話都不能成立,這與本題中的要求(“每人說的三句話中,都有一句是錯的”,即三句話中有兩句話是真的)相矛盾.因此,劉強說的“我12歲”這句話是假的.由于劉強說的第一句話是假的,所以后兩句話就是真的.因此,李麗說的第三句話“陳紅比劉強大3歲”就是假的,所以,李麗說的第二句話“劉強13歲”就是真的.于是就可以推出:李麗12歲,陳紅15歲,劉強13歲.(2008年日本小學算術奧林匹克大賽決賽)甲和乙做猜數的游戲。首先,甲在紙上寫SKIPIF1<0個各位數字都不同的四位數,寫好后將紙翻過來。不讓乙看到,然后讓乙猜這個四位數的各位數字。如果數字和位數都猜對了就是○,如果數字對而位數不對就是△。例如:甲寫的是SKIPIF1<0,乙猜的是SKIPIF1<0,那么就是SKIPIF1<0個○,SKIPIF1<0個△。請閱讀以下對話并回答問題:乙:“我猜SKIPIF1<0”,甲:“SKIPIF1<0個○,SKIPIF1<0個△。”乙:“SKIPIF1<0?”,甲:“也是SKIPIF1<0個○,SKIPIF1<0個△。”乙:“SKIPIF1<0?”,甲:“也是SKIPIF1<0個○,SKIPIF1<0個△。”乙:“SKIPIF1<0呢?”,甲:“SKIPIF1<0個△。”乙:“哇,猜不著呀,SKIPIF1<0呢?”甲:“也是SKIPIF1<0個△。”(1):請從以上的對話中答出甲最可能寫的SKIPIF1<0個四位數。后來,甲發現自己剛才的回答中對四位數的判斷有誤。甲:“對不起,剛才有搞錯的。”乙:“啊!那么SKIPIF1<0”甲“只是SKIPIF1<0個數字搞錯了,在剛才說到的數字中,只是對SKIPIF1<0的判斷有誤,正確的回答應該是SKIPIF1<0個○,SKIPIF1<0個△。”乙“稍等一會兒SKIPIF1<0,啊!我知道啦!甲寫的四位數是嗎”?甲:“對啦!你真棒!”(2):請問甲寫的這個四位數是什么?如下表:由1、4次猜測結果知,2到9中包含了正確數字中的全部四位數字,也即甲寫的數字各位都不是0或1;由2、3次猜測結果,同理知甲寫的數字各位都不是1或4;再考察第3、4次猜測結果,由于其中的0和4一定是錯的,而且兩次各猜對了正確數字四位數中的兩位,可以先假設甲寫的數字各位上沒有3,那么甲寫的數字各位就是2、5、7、8,那么第5次猜測的結果就應該是(0,1)或者(1,0)而非(0,2)。因此甲寫的數字一定有一位是3;再由第5次猜測結果,甲所寫的數字各位有且只有6、8、9中的一個;于是由第1次猜測結果,甲所寫的數字中一定有一位是5再綜合第3、5次猜測結果,知甲所寫的數字各位上沒有8,而一定有且只有6、9其一根據第2次的猜測結果,甲所寫的數字應該有一位是2、7其一。假定第1、3次猜測中位數對的數字是5,那么根據第3、5次的猜測結果可以判斷出3在甲所寫的數字的個位上于是由第2次猜測結果,2或7一定是數字對而位數不對的,那么6或9一定是數字對且位數對的,于是甲可能寫的數字是:6253、2953或7953假定第1、3次猜測中位數對的數字不是5,那么第3次猜測中位數對的數字一定是3,第1次猜測中位數對的數字只能是6而不能是9,于是只能第百位是5,十位是7,這時甲可能寫的數字只有3576綜上所述,甲可能寫的四位數是6253、2953、7953或3576(2)由上述前半部分推理,仍然能判斷出甲寫的數字各位上一定有3和5,且仍然6、9中有其一,而2、7中有其一。仍然先假設第3次猜測中數字對且位數對的是3,那么第1次猜測中數字對且位數對的只能是6,而不能是5或9。那么由于第1次猜測中5是數字對而位數不對的,則5只能放在百位,又由于第2次猜測中有一位數字對且位數對,所以只能是十位上為7,這時這個四位數是3576,但這時第4次猜測將沒有數字對且位數對的數,與甲的敘述不附,因此最開始的假設不成立。那么第3次猜測中數字對且位數對的數只能是5,由第3、5次猜測結果可以推知,3不在千位也不在百位,那么3只能在個位。考慮到第四次猜測中要有一位數字對且位數對,只能是百位上的7,再由第1次猜測的結果推出千位上不能是9而只能是6,于是這個四位數是6753,經過檢驗可知,這個四位數滿足所有五個條件,因此甲寫的四位數就是6753。一只皮箱的密碼是一個三位數。小光說:“它是954。”小明說:“它是358。”小亮說:“它是214。”小強說:“你們每人都只猜對了位置不同的一個數字。”這只皮箱的密碼是

。每個人只猜了位置不同的一個數字,也就是說一樣的數字必然不對,“5、4”第一位肯定是9,第三位是8,第二位是1,密碼就是918。一次數學考試,共六道判斷題.考生認為正確的就畫“√”,認為錯誤的就畫“SKIPIF1<0”.記分的方法是:答對一題給2分;不答的給1分;答錯的不給分.已知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七人的答案及前六個人的得分記錄在表中,請在表中填出SKIPIF1<0的得分.并簡單說明你的思路.考生題號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1√√√××√2√××√××3√×√×××4√√××√√5√×√√×√6√√××××得分755597由于SKIPIF1<0得了9分,說明他只答錯了一道題.先假定答錯的是第1題,這樣就有一個標準答案,并由此可分析其他人的得分.如出現矛盾,再假定SKIPIF1<0答錯的是第2題……直到判斷出SKIPIF1<0答錯的題號為止.有了正確的答案,就可以寫出SKIPIF1<0的得分.假設SKIPIF1<0的第1題答錯,那么SKIPIF1<0至少錯3道題,一題未答,最多得5分,與SKIPIF1<0得7分矛盾.所以SKIPIF1<0第1題答對.假設SKIPIF1<0第2題答錯,可知SKIPIF1<0最多得3分,矛盾.所以SKIPIF1<0第2題答對.假設SKIPIF1<0第3題答錯,則SKIPIF1<0最多得3分,矛盾.所以SKIPIF1<0第3題答對.假設SKIPIF1<0第6題答錯,則SKIPIF1<0最多得3分,矛盾.所以SKIPIF1<0第6題答對.由于SKIPIF1<0得9分,因此SKIPIF1<0只答錯一題,因此SKIPIF1<0第4題答錯,于是SKIPIF1<0的第2,4兩題對,3,6兩題錯.而SKIPIF1<0得7分,說明SKIPIF1<0的第5題是對的.由SKIPIF1<0,SKIPIF1<0兩人的答案,可得一標準答案如下表:題號123456答案×√×√√×按此標準評分,與題中所給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得分相符合,所以SKIPIF1<0的第4題確實答錯了.上表的答案是正確的.故可知SKIPIF1<0得8分.有六個大小相同的彩球,三個紅,三個白,分別放入三個罐子里,一個罐里放兩紅球,一個罐里放兩白球,另一罐放一紅一白.然后將寫有“兩紅”、“兩白”、“紅白”的三個標簽貼在三個罐子上,由于粗心,三個標簽全貼錯了.試問此時最少要從罐子中取出幾個球,才能確定三個罐分別裝的是什么彩球?因為所有罐子上的標簽都和罐中實物不符,所以在貼有“紅白”標簽的罐子中只能是兩紅或兩白.那么只需在“紅白”罐子中取出一個彩球,若是紅色球,則可知罐中是兩紅,那么標有“兩白”的罐子中就是“一紅一白”,標有“兩紅”的罐子中就是“兩白”;若是白色球,則可知罐中是“兩白”,那么標有“兩紅”的罐子中就是“一紅一白”,而標有“兩白”的罐子中就是“兩紅”.模塊四、計算中的邏輯推理學校組織了一次投籃比賽,規定投進一球得SKIPIF1<0分,投不進倒扣SKIPIF1<0分,如果大明得SKIPIF1<0分,且知他有SKIPIF1<0個球沒有投進,那么大明共投了幾個球?大明有SKIPIF1<0個球沒有投進,要被扣掉SKIPIF1<0分,如果不考慮這SKIPIF1<0個球,大明應該得SKIPIF1<0(分),規定投進一球得SKIPIF1<0分,SKIPIF1<0(個),所以,大明投進了SKIPIF1<0個球,加上未投進的SKIPIF1<0個球,大明共投了SKIPIF1<0個球.小華在一個文具店里買了5支鉛筆,4塊橡皮,8個練習本,付給售貨員2元錢,售貨員叔叔找給他5角5分.小華看了看鉛筆的價格是每支8分,就說:“叔叔,您把帳算錯啦!”請問:小華怎么知道這筆帳算錯了?因為每支鉛筆的價格是8分,所以5支鉛筆的價錢是SKIPIF1<0(分),40是4的倍數;4塊橡皮和8個筆記本,不管它們各自的單價是多少,總共應付的錢也是4的倍數.但是小華給了售貨員2元錢,找回5角5分,實際付給售貨員1元4角5分,因為145(分)不是4的倍數,所以小華斷定售貨員把這筆帳算錯了.張紅因病在家休息了幾天,這期間的氣候是:⑴下了8次雨,時間是上午或下午;⑵當下午下雨時,當天上午是晴天;⑶有9個下午是晴天;⑷有13個上午是晴天。問她一共在家休息了幾天?因為(2)當下午下雨時,當天上午恰好是晴天,如果上午下雨,下午也必定是晴天因此每天只可能上午或者下午下雨。設他休息了X天,(X-9)為下午下雨的次數,(X-13)為上午下雨的次數(X-9)+(X-13)=8,2X=30,X=15,休息了15天五號樓住著四個女孩和兩個男孩,他們的年齡各不相同,最大的SKIPIF1<0歲,最小的SKIPIF1<0歲,最大的女孩比最小的男孩大SKIPIF1<0歲,最大的男孩比最小的女孩也大SKIPIF1<0歲,求最大的男孩的歲數.假設最小的男孩SKIPIF1<0歲,那么最大的女孩有SKIPIF1<0(歲),四個女孩年齡都不同,最小的女孩應是SKIPIF1<0歲,那么最大的男孩為SKIPIF1<0(歲),與題目說最大的孩子SKIPIF1<0歲矛盾.所以假設不成立.再假設最小的女孩SKIPIF1<0歲,那么最大的男孩為SKIPIF1<0歲,最大的女孩SKIPIF1<0歲,最小的男孩SKIPIF1<0歲,符合題意.所以最大男孩是SKIPIF1<0歲.四對夫婦坐在一起閑談.四個女人中,SKIPIF1<0吃了SKIPIF1<0個梨,SKIPIF1<0吃了SKIPIF1<0個,SKIPIF1<0吃了SKIPIF1<0個,SKIPIF1<0吃了SKIPIF1<0個;四個男人中,甲吃的梨和他妻子一樣多,乙吃的是妻子的SKIPIF1<0倍,丙吃的是妻子的SKIPIF1<0倍,丁吃的是妻子的SKIPIF1<0倍.四對夫婦共吃了SKIPIF1<0個梨.問:丙的妻子是誰?分別設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的丈夫吃梨的個數為SKIPIF1<0,SKIPIF1<0,SKIPIF1<0和SKIPIF1<0,則有:SKIPIF1<0由題意知,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分別等于SKIPIF1<0,SKIPIF1<0,SKIPIF1<0,SKIPIF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