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0042.1-2005是一項由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布的標準,專注于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領域的術語規范。該標準旨在統一行業內相關概念的定義與表述,促進技術交流與理解,確保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以下是標準中涵蓋的部分關鍵術語及其解釋: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一種利用質子交換膜作為電解質,通過氫氣和氧氣的電化學反應直接轉換化學能為電能的裝置。在這個過程中,氫分子分裂成質子和電子,質子通過膜傳遞,而電子則通過外部電路形成電流,最終與氧氣結合生成水。
-
電堆(Stack):由多個單體電池以串聯或并聯方式組合而成的集合體,是燃料電池系統的核心部分,負責產生電力。
-
單體電池(Cell):燃料電池的基本單元,包括陽極、陰極和質子交換膜,是進行電化學反應的最小獨立結構。
-
陽極(Anode):燃料電池中發生氧化反應的一側,氫氣在這里分解為質子和電子。
-
陰極(Cathode):燃料電池中發生還原反應的一側,氧氣與來自外部電路的電子及陽極產生的質子結合生成水。
-
質子交換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PEM):一種特殊材料制成的薄膜,僅允許質子通過而阻止電子和其他離子的通過,是連接燃料電池陰陽極并傳導質子的關鍵組件。
-
催化劑(Catalyst):加速電化學反應速率的物質,通常位于陰陽極,促進氫氣的氧化和氧氣的還原過程。
-
工作溫度(Operating Temperature):燃料電池正常運行時的溫度范圍,對于PEMFC而言,一般在60°C至90°C之間。
-
效率(Efficiency):燃料電池轉換化學能為電能的能力比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
輸出功率(Output Power):燃料電池在特定工作條件下能夠提供的最大電功率。
這些術語及其定義構成了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領域溝通的基礎框架,對設計、研發、生產和應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行業內外人士準確理解和交流相關信息。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文檔簡介
ICS27.070K8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20042.1—2005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術語Protonexehangemembranefueleell-Terminology2005-09-19發布2006-06-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20042.1-2005三次前言引言1范圍2基本術語3燃料電池模塊4燃料及氧化劑儲存(制備)5安全與性能要求6性能試驗方法7控制中文索引10英文索引12
GB/T20042.1—2005本部分是GB/T20042的一部分,白草案階段起跟蹤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IEC62282-1:2004(DTS文件階段)結合我國現有研究成果制定。本次制定還參照IEC62282-2:2003(CDV文件階段)和IEC62282-4:2003(CDV文件階段)的相關術語本部分以定義和公式的形式提供燃料電池技術在所有應用場合.包括(但不局限于)固定式電源、運輸和便攜式電源應用的統一的術語。本部分不包括在一些標準詞典、工程師參考書或IEC關于電力電子與通訊的多種語言詞典中的詞或詞組。本部分論及的術語來自其他國家和國際燃料電池標準以及在此領域使用的關聯的文件本部分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并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機械工業北京電工技術經濟研究所、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北京飛馳綠能電源技術有限公司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盧系鈺、侯明、方曉燕、徐洪峰、陳妙農、張立芳等
GB/T20042.1-2005《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術語》是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的重要技術標準研究項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關鍵技術標準研究一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太陽熱水系統、并網型光伏發電及風力發電機組》研究制定的、結合我國“863”計劃燃料電池電動汽車重大項目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的系列國家標準之一。本部分提出了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及其應用領域內使用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各種用途和類型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燃料電池不僅適合建設為固定式電站來提供社區和家庭用電力源.更重要的在于車載燃料電池可以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源以及微型燃料電池使用于各種通訊設備、筆記本電腦和學上電腦等。而燃料電池技術正在從這些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向產業化轉變,燃料電池在固定電站、運輸電源和便攜式電源等方面的商業化即將來臨。與燃料電池相關的一些技術也將在未來5~10年內實現商業化,一些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組件也將會在市場國際化的基礎上快速發展,可以預見燃料電池技術將會持續而高速的發展我國"九五"、“十五"期間都把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及其相關技術作為重大項目列入國家科技攻關包括"863"燃料電池汽車重大項目計劃,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我國在PEMFC技術方面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為技術支撐,以幾家主要的高新技術企業為龍頭,已形成了大連、上海、北京和武漢等主要的研發基地。他們當中有的已取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正在積極推進我國燃料電池技術的產業化和商業化。早期制定標準對于推動這項具有無限發展潛力的新技術——燃料電池的產業化和商業化是非常重要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成立了IEC/TC105來負責燃料電池專業的標準工作,近年來活動非常頻繁,目前已發布了第一項燃料電池國際標準1EC62282-2《燃料電池技術模塊》.術語標準目前處于DTSCDraftTechnicalSpecifivcation)階段.也計劃2005年內完成并發布。我國在開展燃料電池技術科技攻關和跟蹤國際標準的同時,根據我國實際安排了相關關鍵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旨在體現標準早期介人科技成果產業化,與國際接軌的理念。目前已完成或正在研究制定的標準項目有:(1)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標準體系(已完成)(2)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術語(已完成)(3)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堆(正在制定中)(4)便攜式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發電系統(正在制定中)(5)固定式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發電系統性能試驗方法(正在制定中)
GB/T20042.1-2005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術語范圍本部分提出了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及其應用領域內使用的術語和定義。本部分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2基本術語2.1燃料電池「uelcell將外部供應的燃料和氧化劑中的化學能通過電化學反應直接轉化為電能、熱能和其他反應產物的發電裝置。2.2電解質elcctrolyte能夠傳導正離子或負離子的介質2.3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rolonexchangemembrane(PEM)fuelcell:solidpolymer(SP)fuelcell:polymerelectrolyte(PE)fuelcell用質子交換膜作電解質的燃料電池2.4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irectmcthanolfuelcell用質子交換膜作為電解質,并且以甲醇直接在陽極上發生電化學氧化反應的燃料電池2.5陽極(燃料電池)anode(fuelcell)能產生正離子到電解質或從電解質接收負離子或發射電子到負載的燃料電極,在該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2.6陰極(燃料電池)Cathode(fuelcell)能產生負離子到電解質或從電解質接收正離子或能從負載接收電子的空氣/氧化劑電極.在該電極上發生還原反應。2.7電催化electrocatalysis在電極的電催化劑與電解質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