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作文高分講義:典故金句素材實戰精講很多同學在以論文寫作時,都重視對典故、金句的引用,但容易出現兩個痛點——一是過于“大眾化”,沒有新意;二是沒有完全理解透內涵,導致引用后沒有錦上添花,反而“牛頭不對馬嘴”,讓人嘀笑皆非。典故、金句并不是越多越好,關鍵在于“準確理解、有效運用”。都說“衣不如新,人不如故”,高考議論文寫作也講究“與時俱進”。這份講義梳理、解讀30個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用典、金句,輔之以實戰示例精講,適合同學們在零碎的時間中酌情溫習,以便在之后的考試中能準確引用。一、典故金句薈萃
1
天以新為運,人以新為生。【精析】出自清末譚嗣同的《報貝元徵書》強調用創新來適應變化,以創新來引領發展,由此表達自己堅定不移求新求變、追求進步的觀點。適用于“創新”“變與不變”“推陳出新”“與時俱進”等話題。
2
禍幾始作,當杜其萌;疾證方形,當絕其根。【精析】出自南宋提刑何坦的《西疇常言》意思是杜絕禍患當于其萌發之時,斬斷病根當于其形成之際。若文過飾非、諱疾忌醫,則會招致國危身亡。強調了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在悠久歷史中形成的獨特生存智慧。適用于“要有憂患意識”等話題。
3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精析】該句強調的是社會治理中要有仁德、行道義,天下人見此自然歸心,所謂民之所盼,施政所向。“重德”深深嵌入中國人的個人修養、社會理想和人類情懷,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強大動力。類似句子還有“義之所在,天下赴之”。適用于“道德建設”“講規矩”“學禮”“社會風氣”等話題。
4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精析】出自龔自珍《定盦文集·續集·尊史》強調的是要掌握大道,必須先研究蘊含著大道的歷史。這里的大道,是治國理政之道、國家興衰之道。類似的句子還有“史之尊,非其職語言、司謗譽之謂,尊其心也。”歷史作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的真實記錄,得失的總結,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因此,敬畏歷史,尊崇歷史,善用歷史思維,積極發揮以史育人的作用。適用于“傳承”“文化自信”等話題。
5
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略者不可以倉卒制,而功者不可以僥幸成也。【精析】出自南宋思想家陳亮《陳亮集》強調的是正確的戰略需要正確的策略來落實。要取得各方面斗爭的勝利,我們不僅要有戰略謀劃,有堅定斗志,還要有策略、有智慧、有方法。適用于“重謀略”等話題。
6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精析】是宋代學者曾鞏的名句。強調的是要尊崇歷史、研究歷史,確立歷史思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實現悠久鑒戒傳統與現實資政功能。適用于“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等話題。
7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精析】引自《管子·立政》:“山澤救于火,草木植成,國之富也。”意思是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經濟社會價值,強調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適用于“生態環境建設”“人居環境建設”等話題。
8
統軍持勢者,將也;制勝敗敵者,眾也。【精析】出自古代兵書《三略》強調的是戰略科學家是科學帥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中的“關鍵少數”。當前,全球進入大科學時代,科學研究的復雜性、系統性、協同性顯著增強,戰略科學家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適用于“人才建設”等話題。
9
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精析】出自《世說新語》強調的是言行足以為士人的法則、舉世的示范。適用于“榜樣”“做好表率”“宣傳教育”“社會道德建設”等話題。
10
取之有制、用之有節則裕,取之無制、用之不節則乏。【精析】出自張居正的《論時政疏》強調的是提取時有限制,使用時有節制,財富就會很充裕;提取時無限制,使用時無節制,財富就會匱乏。用哲學辯證思維,清晰地表達了財物使用要取之有度、用之有節,要在知行合一中做到節儉節制,崇尚勤儉節約,反對奢靡浪費。適用于“勤儉節約”“綠色發展”等話題。
11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精析】出自《范子計然》強調的是糧食是天下百姓生命之所系,是國家之至寶。沒有戰略眼光的人不知道在糧食豐收之時留足余糧,以備將來歉收之時所需,是危險的。適用于“糧食安全”“民生保障”等話題。
12
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精析】最近用得比較多的一句話,出自唐代魏征。強調的是無論所處環境是安全還是危險,都不會動搖自己的志向;無論成就事業困難還是容易,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初心。適用于“迎難而上”“堅定信心”“不畏艱難”等話題。
13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精析】出自《呂氏春秋》石頭可以被打碎,但無法改變它堅硬的質地;丹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變它朱紅的顏色。強調的是對理想信念的堅定。適用于“堅定理想信念”“人生價值追求”等話題。
14
心合意同,謀無不成。【精析】出自西漢東方朔的《非有先生論》強調政事心意相通、謀劃之事方成。一言蔽之就是,只要大家心念一致、想到一起,所謀劃的事情就沒有不成功的。適用于“團結”“合作共贏”“做事的方法”等話題。
15
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精析】出自范梈的《王氏能遠樓》強調的是人生的許多事情都要靠自己去做,只要邁步向前,日積月累,就可以進入一個無比廣闊的世界。適用于“青年人要理想遠大”等話題。16
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精析】出自陳壽所撰《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意思是想成就大事業必須以人民作為根本。“以人為本”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古而今源遠流長、含弘光大。適用于“社會治理”“人類命運共同體”“民生”等相關話題。
17善為理者,舉其綱,疏其網。【精析】出自白居易(唐)《策林》意思是善于治理國家的人,總能抓住總綱,照顧好全局,抓住問題的關鍵與要害。類似且相對通俗的句子還有“拎衣要拎衣領子,牽牛要牽牛鼻子。”適用于“解決問題要抓主要矛盾”等話題。18
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精析】出自三國諸葛亮的《兵要》強調的是人有忠實的品格,就好比魚兒有了水。適用于“價值追求”“道德建設”等話題。
19
凡貴通者,貴其能用之也。【精析】出自東漢王充《論衡·超奇》意思是人們之所以重視通人,就是看重他們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其本質強調的是“學以致用的重要性”。適用于“學以致用”“重視落實/實踐”等話題。
20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精析】出自《荀子·天論》意思是萬物各自得到和氣而生,各自得到滋養而成。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助于維護地球家園,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適用于“生態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話題。
21
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精析】出自漢代劉向《說苑·說叢》意思是憂患滋生于不重視,災害起因于微小之處。其強調重視細節的重要性,很多成功者都注重在細節上下功夫,而失敗者往往忽視了細節,最終引發一連串的問題,最終導致大的疏漏。適用于與“細節”相關等話題。
22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精析】出自自漢代劉安的《淮南子·原道訓》意思是世間萬物都有其生存發展的不同規律和具體特性,應該保住自己的根本、本源。類似的句子還有“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千舉萬變,其道一也”“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等。適用于“文化傳承”“重視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等話題。
23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精析】出自戰國思想家莊周的《莊子·至樂》意思是能力薄弱,難以勝任重大任務,因而要求人們不斷提高自己的才干。適用于“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終生學習”等話題。
24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精析】出自《增廣賢文》意思是觀察今天的事情,應該借鑒過去的歷史;沒有過去,就沒有今天。該句話不僅闡明了歷史與現實的關系,而且強調了借鑒歷史經驗對于掌握事物發展規律、研判事物未來發展趨勢的重要作用。適用于“善于總結經驗”“增強歷史自覺”等話題。25
不私,而天下自公。【精析】出自《忠經·廣至理章第十二》強調的是當政者的價值規范,指出秉持正確公私觀的重要性。簡單來說就是各級公務人員不僅是政策執行者,更是人民公仆,理應做到摒除私心、兢兢業業為人民服務。適用于“黨員干部正確的價值取向”“黨員干部的優良作風”等話題。
26
致廣大而盡精微。【精析】出自《中庸》其蘊含著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哲學,揭示了“大”與“小”的民生治理之道。“致廣大”屬于世界觀層面的認識,是戰略性問題,就是要全面謀劃、統籌全局;“盡精微”屬于方法論層面的認識,是戰術性問題,就是要抓細枝末節、重提質增效。二者辯證統一,相輔相成。一言概之,做好民生治理工作,既要有戰略眼光,看得遠、想得深,也要講究戰術,真抓實干,干出實效。適用于“民生治理”等相關話題。
27
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精析】出自南北朝北齊劉晝的《劉子崇學》意思是鑿井的人,從挖很淺的土坑開始,最后才挖成萬丈深井。比喻要干成一件事情、成就有作為的人生,務必從基礎做起,在起點上就扎實推進;只有點滴積累并持之以恒,才能達至目標愿望、實現人生理想。適用于與“堅持不懈”相關的話題。
28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精析】出自屈原的《離騷》意思是只要是自己崇尚和追求的真善美,即使為之九死一生也不后悔。適用于“追求目標/夢想的決心”相關等話題。
29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精析】出自《韓非子·喻老》意思立志困難,不在于勝過別人,而在于戰勝自己,克服懦夫懶漢思想。適用于“青年人要勇于戰勝自己”等相關話題。
30
質勝于華,行勝于言。【精析】出自馮唐《成事》意思是一個人漂亮的外表,常常會在短時間內獲得人們關注,但如果沒有學識修養,便是繡花枕頭,華而不實;一個人說的漂亮話在短期內也許會吸引人,但如果不付諸行動,便給人留下夸夸其談、言行不一的壞印象。因此,人人常用用“質勝于華,行勝于言”告誡大家: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應務實求真。適用于“求真務實”“重視行動力/執行力”等話題。典故金句實戰1、誠如古賢者所言,“質勝于華,行勝于言。”從寧死不降的文天祥到擊退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的鄭成功,從率遠征軍抵達緬甸、勝利結束第二次緬甸戰役的孫立人,到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為“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立下汗馬功勞的袁隆平,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英雄輩出,他們不僅是民族的英雄,更是時代的楷模【結合名人事跡引出議題,點明主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作為步入新時代、跨越新征程的當代青年【結合時代背景、突出現實意義】,要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牢記使命擔當,不僅要牢記歷代先賢的豐功偉業,更要崇尚英雄、熱愛英雄、爭當英雄,努力在愛崗敬業、積極奉獻中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華章【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2、揆諸《三國志》中的醒世箴言,“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猶如新時代的黃鐘大呂。走好新時代的趕考之路,廣大青年要有愛國為民的擔當【提出觀點主張】。青年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擔,真刀真槍錘煉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才能不辱使命【聯系青年人的社會價值及領導人名言來分析說明】。“追風者們”為了預防和減少氣象災害,頂著重重危險追擊風暴,只為氣象研究留下最真實的數據與影像;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廣大快遞工作者穿著層層防護服,忙碌地穿梭于大街小巷,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廣大黨員干部深入群眾與基層一線,以創新和實干唱響時代振興之曲【通過例舉相關案例進一步分析說明,強化對觀點的支撐】……無數平凡人以實干為帆、以擔當作槳,凝聚起一股奮發向上的蓬勃力量,為新時代“趕考”交出一份讓自己欣慰、讓人民滿意的答卷,堪為青年榜樣、時代楷模【總結案例精神,回歸論點】。正所謂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青年向上,時代向前【名言開篇,點出時代與青年的關系】。18歲的天才畫家王希孟以《千里江山圖》成就宋代青綠山水圖之經典,少年英雄霍去病以“北去匈奴三千里”成就千古大業,30歲的革命領袖馬克思以《無產階級宣言》開辟共產主義新世界……【三個并列案例,古今結合,凸顯青年人對時代的意義和價值】無數青年人在成就自我的同時,也以青春與熱血譜寫出時代奔涌向前的華彩篇章【點出青年人奮斗的雙重意義】。正如《恰同學少年》所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再次引用名言,突出主題,承上啟下】。青年人應當敢于擔當時代責任,懷揣偉大理想,為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接續奮斗【提出觀點】。放眼浩渺歷史長河,以古賢者的一句“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看待新中國的成長歷程,可謂是切中了肯綮。科技人才是國家強盛的根基(觀點主張)。新中國成立之初,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國家需要也呼喚科技人才挑起重擔。錢學森歷經艱難險阻,輾轉回國,主持完成兩彈一星研制,奠定了我國國防安全體系的基石;黃旭華為國改志向,毅然走上科學報國之路,甘愿隱姓埋名深潛三十年,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用案例進一步說明科技人才的重要性)……當前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仍然受制于人(基于現實問題)。必須充分釋放創新活力,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激勵科研人員敬業報國、潛心研究、攻堅克難,大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能力,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做出更大貢獻(提出要求)。5、恰如《呂氏春秋》所言,“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理想信念是我們的“精神之鈣”(觀點主張)。一個沒有理想信念的人,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遇到敵人,會驚恐萬狀、屈膝投降。遇到誘惑,容易成為欲望的“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