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9740-2005 是一項由中國發布的國家標準,全稱為《機械振動與沖擊 人體手臂系統驅動點的自由機械阻抗》。該標準主要針對機械設備操作過程中,人體手臂與機械接觸或操作點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規范,目的是為了評估和改善工作環境中機械振動對操作者健康與安全的影響。
標準內容概覽:
-
范圍:規定了測量人體手臂系統在操作機械設備時,其驅動點(即手臂與機械直接接觸點)的自由機械阻抗的方法。適用于評價手持工具、控制器及各類需要人力操作的機械設備對人體手臂振動傳遞特性的研究與評估。
-
術語和定義:清晰界定了與人體手臂系統振動特性相關的專業術語,如“自由機械阻抗”、“機械阻抗”、“人體手臂系統”等,為標準的應用提供統一的語言基礎。
-
原理:闡述了測量人體手臂系統自由機械阻抗的基本物理原理,涉及到振動學中的動力學模型和傳遞函數概念,說明了如何通過實驗方法獲取手臂系統的動態響應特性。
-
測量設備與條件:詳細描述了進行阻抗測量所需的儀器設備要求,包括加速度計、力傳感器等的精度等級和安裝方法,以及實驗室環境條件的標準,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重復性。
-
測量方法:提供了詳細的測量步驟和程序,包括被試者的準備狀態、測試姿勢、數據采集流程等,確保測試過程標準化,能夠有效反映不同個體間的手臂阻抗差異。
-
數據處理與分析:指導如何對收集到的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包括濾波、計算阻抗頻譜等,以便于后續的比較分析和評價。
-
安全要求:強調了在整個測量過程中應遵循的安全措施,以保護測試人員免受傷害,確保實驗的安全性。
-
試驗報告:規定了試驗報告應包含的內容和格式,確保測試結果的完整記錄和有效傳達。
標準意義:
此標準的實施有助于機械設計者和職業健康專家更好地理解人體手臂對于振動的響應特性,從而設計出更為人性化的機械設備和工具,減少長期操作引起的肌肉骨骼疾病風險,提升作業環境的安全性和舒適度,對促進工作場所的健康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5-05-13 頒布
- 2005-10-01 實施





文檔簡介
ICS13.160C7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9740—2005/ISO10068:1998機械振動與沖擊人體手臂系統驅動點的自由機械阻抗Mechanicalvibrationandshock-Free,Mechanicalimpedanceofthehumanhand-armsystematthedrivingpoint(ISO10068:1998,IDT)2005-05-13發布2005-10-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愛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19740-2005/ISO10068:1998前言引言池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手管系統驅動點的自由機械阻抗5阻抗值的適用性6應用·………·……………·……….6.1手臂系統為負載時彈性材料傳遞率的評價6.2手臀系統模型………6.3手臂系統吸收能量評估附錄A(規范性附錄)手臂系統驅動點的自由機械阻抗的和分量參考值附錄B(資料性附錄)1/3倍頻程中心頻率手臀阻抗值附錄C(資料性附錄)模型1附錄D(資料性附錄)模型2附錄E(資料性附錄)模型3
GB/T19740-2005/ISO10068:1998本標準等同采用ISO10068:1998(E)《機械振動與沖擊人體手臂系統驅動點的自由機械阻抗》(英文版)。為了便于使用.對于1SO10068:1998(E)本標準做了如下編輯性修改:用"本標準"代替"本國際標準”;用小數點符號"."代替小數點符號".";c)刪除了ISO10068:1998(E)的前言;“ISOXX××"改為"GB/TXX××"e)表題與圖題格式按(B/T1.1進行修改本標準的附錄八為規范性附錄.附錄B、附錄C、附錄D和附錄E為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提出。本標準由全國機械振動與沖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吉林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長春工業大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肖建民、鄭凡穎、韓蓮英、曲生、郭偉、王大鵬,
GB/T19740—2005/ISO10068:1998人體手臂系統的機械阻抗描述對施加于人手的振動力引起的手臂系統的運動響應。例如,這種振動力在操作振動的手持式動力工具時產生。在進行以下設計及開發時要求給出手臀系統的機械阻抗:“a)減振和防振裝置;b)用來測量動力工具手柄振動的試驗環。對機械阻抗的了解可以對傳向人手的機械力進行評價.并有助于對手臂系統的生物動力學特性進行描述.人體手臂系統機械阻抗標準化值的確定,將有助于有效的減振裝置和防振裝置及有意義的試驗方法的開發。當手握住振動物體時,手臂系統的響應取決于多種因素。最重要的因素如下:按手管系統考電的振動方向:被握物體的幾何形狀:由手施加到物體上的力;姿勢:肌肉狀態人體測量學特性由手施加的力通常用握力和推進力描述,后者通常稱為“推力”、"推進力”或“壓力”本標準中,驅動點的自由機械阻抗用來描述人體手臂系統對手的強迫運動的動態響應.用頻率的函數表示。自由阻抗值根據不同的調查者對活體男性受試人群的阻抗測量結果導出。目前還缺乏來自獨立資料的有效數據描述女性手臀系統阻抗。在正常同等條件下獨立進行的研究中報告的阻抗的平均值間的未說明的差異,已按標準化的男性手臀阻抗的形式給出。測量值的綜合也已完成(見附錄F)。作為頻率函數的阻抗的模和相位的最可能的值借助上下包絡進行限定.它包含了每一頻率的全部可接受數據的平均值。包絡線根據局部立方樣條函數建立.并規定了每一頻率的男性手臀阻抗的可接受的值的范圍。可接受數據的計權的均值和均值的標準差規定為頻率的函數,并對本標準全部應用給出了目標值。本標準給出的作為頻率函數的阻抗的模或相位與涉及受試人員的單一調查中測量的均值在全部頻率上沒有精確的對應關系
GB/T19740—2005/IS010068:1998機械振動與沖擊人體手臂系統驅動點的自由機械阻抗范圍本標準描述了男性人體手臂系統驅動點的自由機械阻抗。用模和相位表示的自由阻抗的值,按三個正交平移激勵的方向給出;激勵方向與GB/T14790和ISO8727規定的手的基本中心坐標系的.、.和。軸一致。自由圍抗的.·。和。分量作為頻率的雨數按頻率范圍從10H至500Hz,對應于特定的手臂姿勢、握力和推進力、手柄的直徑和激勵的強度分別給出。在三個方向上的自由阻抗分量被視為獨立存在(見附錄F)本標準可用來確定手臀系統在驅動點的白由機械阻抗的典型值,這些數據適用于特定條件下的男性。對每個阻抗分量,自由阻抗在每一頻率用三個值確定,以反映對男性手臀的測量值的范圍。上限和下限值規定了最可能的阻抗值的范圍,中間值表示人體數據的總體平均值,從而規定了對于全部應用的日標值。本標準暫可適用于女性。作為頻率的函數,相對于規定的握力和推進力的驅動點的自由機械阻抗的參考值在附錄A中給出。這些阻抗值用于確定手臀系統為負載時彈性材料的振動傳遞率用來對自由阻抗值建模的手臂系統的數學表達式也在附錄C至E中給出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勒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14790人體手傳振動的測量與評價方法(GB/T14790—1993.eqvISO5349:1986)ISO8727:1997機械振動與沖擊人體暴露生物動力學坐標系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自由阻抗freeimpedance在頻率廣施加的周期性激勵力F(/),與在同一頻率引起的振動速度(/)的復數比,對所有其他聯結點而言,系統是自由的.即施加的外力為零(見ISO2041)。Z(f)=F(f)/v(f)注1:自由阻抗一般為復數,即具有實部和虛部,也可用模和相位來表示注2:本標準根據在同一點,即振動傳向手臀系統的點.測量的力和速度為基礎制定。注3:手和臀被視為一個系統.其在相互垂直的三個軸向的平移振動是獨立的。注4:對人體手臀系統的動態響應的其他的描述方法(例如,視在質量)已在科技文獻中應用手臂系統驅動點的自由機械阻抗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 一樓門面房買賣合同樣本
- 農業山地養殖合同樣本
- 互換車輛合同樣本
- 軍訓服裝供貨合同標準文本
- 農業種植用工合同標準文本
- 個人汽車置換合同樣本
- 借款轉讓合同標準文本
- 專利代理服務合同樣本
- 個人租賃定金合同樣本
- 內裝飾工程合同樣本
- 蜘蛛開店第二課時 教案
- 模擬試卷: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語文期中模擬考試(考試版A4)【測試范圍:1-3單元】(廣東深圳專用)
- 零星維修工程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DBJ04∕T 390-2019 基坑工程裝配式鋼支撐技術標準
- 痕跡檢驗練習題
- 2024年山東省青島市中考數學試卷(附答案)
- 《第1節-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第1課時)-課件
- 佛山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7月期末英語試題(解析版)
-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3運算定律《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說課稿
- 糧食儲備公司工作計劃
- 2024屆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