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7418.2-1998 是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全稱為《地球化學樣品中貴金屬分析方法 第2部分:硫脲富集-催化極譜法測定鉑量和銠量》。該標準規定了使用硫脲富集結合催化極譜法來測定地球化學樣品中鉑(Pt)和銠(Rh)含量的具體操作步驟、所需試劑、儀器設備、測定條件以及結果計算方法。以下是該標準主要內容的概述:

標準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各類地球化學樣品,包括巖石、土壤、沉積物、水樣等中微量鉑和銠的定量分析。它是一種精確度高、靈敏度好的分析技術,適合于地質勘查、環境監測及科研等領域中對貴金屬元素含量的測定需求。

測定原理

  1. 樣品處理:首先對采集的地球化學樣品進行必要的預處理,包括分解、溶解,以確保鉑和銠能夠充分釋放到溶液中。

  2. 硫脲富集:利用硫脲作為絡合劑,在一定條件下與鉑、銠形成穩定的配合物,通過沉淀、過濾或離心等手段分離富集,從而提高待測元素的濃度,便于后續檢測。

  3. 催化極譜法:將富集后的溶液應用于催化極譜儀中。在電化學條件下,鉑和銠作為催化劑參與電極反應,通過測量電流的變化來定量分析鉑和銠的含量。這一過程依賴于貴金屬離子在電極表面的還原行為及其對特定反應的催化效應。

實驗條件與操作步驟

  • 試劑與材料:詳細列出了所需的各種化學試劑規格、純度要求及制備方法。
  • 儀器設備:明確了催化極譜儀的類型、性能要求以及輔助設備如磁力攪拌器、恒溫水浴等。
  • 測定步驟:具體描述了從樣品前處理、硫脲富集、溶液配制、電極制備到極譜測定的全過程,包括實驗參數如電壓掃描速率、支持電解質種類及濃度、富集時間和溫度等。

結果計算與精密度

  • 提供了根據極譜圖峰高或峰面積計算鉑、銠含量的公式,并要求報告測定結果時需注明所用的方法和測定條件。
  • 對測定的重復性和再現性提出了具體要求,以確保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注意事項

雖然要求中提到不使用“請注意”等總結性詞語,但標準中會包含一系列操作注意事項,如防止污染、控制實驗條件穩定性、安全操作規程等,旨在指導使用者正確執行實驗,避免誤差來源,確保分析質量。

該標準通過詳細規范了從樣品準備到數據處理的每一步操作,為地球化學樣品中鉑和銠的分析提供了科學、統一的方法,有助于提升分析結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17418.2-2010
  • 1998-06-17 頒布
  • 1999-01-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7418.2-1998地球化學樣品中貴金屬分析方法硫脲富集-催化極譜法測定鉑量和銠量_第1頁
GB/T 17418.2-1998地球化學樣品中貴金屬分析方法硫脲富集-催化極譜法測定鉑量和銠量_第2頁
GB/T 17418.2-1998地球化學樣品中貴金屬分析方法硫脲富集-催化極譜法測定鉑量和銠量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17418.2-1998地球化學樣品中貴金屬分析方法硫脲富集-催化極譜法測定鉑量和銠量-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73.060D4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7418.2--1998地球化學樣品中貴金屬分析方法硫豚富集-催化極譜法測定鉑量和銘量Methodsforanalysisofnoblemetalsingeochemicalsamples-Determinationofplatinumandrhodiumcontent-Preconcentrationbythiourea-Catalyticpolarographicmethod1998-06-17發布1999-01-01實施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GB/T17418.2-1998前吉痕量超痕量貴金屬元素測定是難項。據調研,國內外尚未制訂巖石中痕量和超痕量貴金屬元素分析方法國家標準,因此目前尚無相當的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可供采用。本標準方法是我國分析化學家多年研究的成果。其中高靈敏度的催化光度法測定鎖、釘、鐵和催化極譜法測定鉑、能,可測定巖石中10~“鉑族元素,尤其是小試金光譜法同時測定地質樣品中O.xX10-級鉑、鈀、金方法研究成功,使我國分析超痕量鉑鈀金方法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并為化探貴金屬提供了快速準確的分析方法。本標準方法的特點是用實驗室的常規設備可以分析痕量貴金屬。制訂的標準方法可以在地礦行業各級實驗室推廣應用。本標準包括下列內容:1.《總則及一般規定》2.《催化極譜法測定鉑和錢》:3.《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鈀》:.《催化分光光度法測定鐵》5.《催化分光光度法測定釘和》6.《火試金-發射光譜法測定鉑、鈀、金》。本標準的附錄都是提示的附錄。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礦產部提出。本標準由地質礦產部巖礦測試技術研究所歸口。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地質礦產部巖礦測試技術研究所。參加起草單位:地質礦產部鄭州礦產綜合利用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顏茂弘、曾法剛、林玉南、沈振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球化學樣品中貴金屬分析方法硫腺富集-催化極譜法GB/T17418.2-1998測定鉑量和能量Methodsforanalysisofnoblemetalsingeochemicalsamples-Determinationofplatinumandrhodiumcontent-Preconcentratiorbythiourea-Catalyticpolarographicmethod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地質物料中鉑和銘的測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超基性巖等含鉑族元素的巖石及地質物料中鉑和能的測定。測定范圍:鉑2×10-~5×10“。銘1×10-~0.5×10-°。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4—88標準化工作導則化學分析方法標準編寫規定GB/T14505-93巖石和礦石化學分析方法總則及一般規定GB/T17418.1一1998地球化學樣品中貴金屬分析方法總則及一般規定DZG93-010鉑族元素礦石分析規程3方法提要試樣經灼燒除硫及有機質后,用過氧化鈉分解.水提取;以硫酸酸化,加氫氟酸蒸發官煙除硅。在濃硫酸介質中.加熱至230℃時.硫豚與鉑、鈀、能、欽等鉑族元素生成硫化物沉淀,從而與大量踐金屬分離。加硝酸-硫酸溶解沉淀并破壞濾紙和除去硫磺后,再用硫酸鋰-焦硫酸鈉熔融,使鉑、鎧等鉑族元素轉化為硫酸鹽絡合物。鉑和鎧在硫酸-氯化銨-六次甲基四胺-硫酸聯胺底液中產生靈敏度很高的催化波。鉑的峰電位約為-1.00V(對銀電極)。鉑在0.2ng/mL.~2ng/mL范圍內與其導數峰高呈線性關系。鎧的峰電位約為一1.10V(對銀電極)。能在0.025ng/ml.~0.25ng/mL范圍內,催化電流與能的濃度并不完金成直線關系,要用曲線法計算濃度。在巖石中一般鉑含量不高,鉑、鎧可以連續測定。在測定條件下,10mL體積中,<100ng鉑不干擾銘的測定,但大量鉑必須分離。10mgPb、Co、Bi、Mo,2mgCu、Ni、Cr,200gZn,100gAs、T1.10gAu.SePd.5gI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