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 青銅冶煉技術和甲骨文_第1頁
第5課 青銅冶煉技術和甲骨文_第2頁
第5課 青銅冶煉技術和甲骨文_第3頁
第5課 青銅冶煉技術和甲骨文_第4頁
第5課 青銅冶煉技術和甲骨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課青銅冶煉技術和甲骨文一、高超的青銅冶鑄技術

請閱讀課文,找出以下問題的答案。1、什么是青銅?2、我國歷史上哪一個時期屬于青銅時代?青銅是以銅為基本成分的合金

4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已掌握了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夏、商、西周時,青銅在生產、軍事和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為青銅時代。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雖進入鐵器時代,但青銅制作業仍很發達。北京人時期打制石器(舊石器時代)河姆渡人、半坡人時期磨制石器(新石器時代)石器時代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青銅時代鐵器時代一、高超的青銅冶鑄技術

請閱讀課文,找出以下問題的答案。1、什么是青銅?2、我國歷史上哪一個時期屬于青銅時代?青銅是以銅為基本成分的合金夏、商、西周時期3.這一時期的青銅工藝有哪些特點?①冶鑄技術:高超

數據分析: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口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

整體造型:立耳,柱足,腹長方形,型制雄偉,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銅器。紋飾欣賞:飾饕[tāotiè]紋,腹內壁鑄銘文“司母戊”三字,此鼎據考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商朝后期所鑄后母戊大方鼎①冶鑄技術:高超青銅器制造過程步驟1:熔銅

把銅、錫、鉛等幾種金屬按一定比例放入耐高溫的坩堝里,加熱熔化。青銅器制造過程步驟2:澆鑄加熱熔化金屬,然后將合金溶液灌注入陶范(制作青銅器的模型)里。青銅器制造過程步驟3:成型金屬冷卻變成固體后,便打破模型進行加工、修整,這樣,便制成了各種青銅器。②種類:多樣禮器、食器、酒器、樂器、車馬器、兵器、工具等青銅器的分類(按用途劃分):食器酒器青銅方鼎簋甗[yǎn]豆方尊爵觶(zhì)提梁卣[yǒu]樂器青銅編鐃[náo]獸面紋雙面銅鼓青銅編鐘車馬器把手車軸工具透雕獸面紋青銅鉞鐵刃銅鉞[yuè]云雷紋矛青銅戈兵器鏟斧鑿銅鏡銅爐③工藝:精美四羊方尊青銅立人像青銅面具青銅樹三星堆文化一、高超的青銅冶鑄技術

請閱讀課文,找出以下問題的答案。1、什么是青銅?2、我國歷史上哪一個時期屬于青銅時代?青銅是以銅為基本成分的合金夏、商、西周時期3.這一時期的青銅工藝有哪些特點?①冶鑄技術:高超②種類:多樣③工藝:精美二、甲骨文漢字萌芽我國文字是由什么逐漸演變而來:刻畫符號(原始陶器上)主要內容是商王占卜的“卜辭”。1.我國已知最早的漢字?2.為何稱為甲骨文?3.在當時甲骨文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甲骨文因刻在龜甲、獸骨之上而得名占卜4.造字方式:象形、指事、會意。人你能寫出下列甲骨文字的現代漢字嗎?牛水日上下明射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有何價值?

對我國研究商朝歷史和文化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值;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比較成熟和完備的文字,今天的漢字就是由甲骨文演化而來的。三、金文

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稱為金文或銘文,也叫鐘鼎文。有銘文的西周青銅盤1.甲骨文是()。

A.我國最早的文字

B.比較成熟的文字

C.完全成熟的文字D.真實記錄了夏王的重要活動的文字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BB學習測評1.文物是考證歷史的重要資料。下面器物中,能印證商朝青銅器生產工藝高超的是()A.半坡彩陶

B.大汶口黑陶C.后母戊鼎

D.毛公鼎2.下面關于甲骨文的敘述正確的有()①商朝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卜辭稱為甲骨文②甲骨文是我國現存最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