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氣安全知識
1一、防雷雷電的產生與雷電的放電
防雷措施
適用規范我國古代最早的雷擊記錄是《周易》記述的公元前1068年一次球形雷襲擊周武王的住房。古代的人們由于缺乏科學知識,不能正確解釋雷電現象,就把雷電與鬼神聯系起來,創造了雷神電母等神話故事。在封建迷信時期,人們將舊歷6月24日定為雷神的生日。第一個破除迷信的人是東漢哲學家王充(公元27-97年),他第一次提出了“雷是火”的論斷。1749年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等經過科學實驗,為我們揭開了雷電的神秘面紗,雷電與我們日常所用的電有相同的性質。人類的起源和雷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地球上沒有雷電,人類將會滅絕。雷電為遠古人類提供了最早的火種,推動了文明的進程,但同時又具有巨大的破壞性,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地球上每一秒鐘有100次閃電,95%是云對云的放電(也就是說95%的雷擊只會產生電磁脈沖損害)雷電的產生與雷電的放電人們通常把發生閃電的云稱為雷雨云,一般講的雷雨云就是指積雨云。云的形成過程是空氣中的水汽經由各種原因達到飽和或過飽和狀態而發生凝結的過程。使空氣中水汽達到主要方式是空氣降溫冷卻和增加水汽含量。積雨云是一種在強烈垂直對流過程中形成的云。近地面的大氣的溫度由于熱傳導和熱輻射而升高,氣體溫度升高膨脹,密度減小,壓強也隨著降低,它就要上升;上方的空氣層密度相對較大,就要下沉。熱氣流在上升過程中膨脹降壓,同時與高空低溫空氣進行熱交換,于是上升氣團中的水汽凝結而出現霧滴,就形成了云。在強對流過程中,云中的霧滴進一步降溫,變成過冷水滴、冰晶或雪花,并隨高度逐漸增多。在凍結高度(-10攝氏度),由于過冷水大量凍結而釋放潛熱,使云頂突然向上發展,達到對流層頂附近后向水平方向鋪展,形成云砧,是積雨云的顯著特征。積雨云形成過程中,在大氣電場以及溫差起電效應、破碎起電效應的同時作用下,正負電荷分別在云的不同部位積聚。當電荷積聚到一定程度,就會在云與云之間或云與地之間發生放電,也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閃電"。
雷電形成于大氣運動過程中,其成因為大氣運動中的劇烈摩擦生電以及云塊切割磁力線。閃電的形狀最常見的是枝狀,此外還有球狀、片狀、帶狀。閃電的形式有云天閃電、云間閃電、云地閃電。云間閃電時云間的摩擦就形成了雷聲。在氣象學中,常用雷暴日數、年平均雷暴日數、年平均地面落雷密度,來表征某個地方雷電活動的頻繁程度和強度。此外,也使用年雷閃頻數來評價雷電活動,它是指1000平方公里范圍內一年共發生雷閃擊的次數。大量觀測統計資料表明,一個地區的雷閃頻數與雷暴日數成線性關系。通常,建筑行業的防雷,更多的注重雷暴日的多少;航空、航海、氣象、通信等行業越來越關心年雷閃頻數的多少。我國一般按年平均雷暴日數將雷電活動區分為少雷區(<15天)、中雷區(15-40天)、多雷區(41-90天)、強雷區(>90天)。我國的雷電活動,夏季最活躍,冬季最少。全球分布是赤道附近最活躍,隨緯度升高而減少,極地最少。雷電危害按雷電形式可分成直擊雷、感應雷和雷電波侵入三種。1、直擊雷破壞:當雷電直接擊在建筑物上,強大的雷電流使建(構)筑物水份受熱汽化膨脹,從而產生很大的機械力,導致建筑物燃燒或爆炸。另外,當雷電擊中接閃器,電流沿引下線向大地瀉放時,這時對地電位升高,有可能向臨近的物體跳擊,稱為雷電“反擊”,從而造成火災或人身傷亡。2、感應雷破壞:感應雷破壞也稱為二次破壞。它分為靜電感應雷和電磁感應雷兩種。由于雷電流變化梯度很大,會產生強大的交變磁場,使得周圍的金屬構件產生感應電流,這種電流可能向周圍物體放電,如附近有可燃物就會引發火災和爆炸,而感應到導線上就會對設備產生強烈的破壞性。2.1靜電感應雷:帶有大量負電荷的雷云所產生的電場將會在金屬導線上感應出被電場束縛的正電荷。當雷云對地放電或云間放電時,云層中的負電荷在一瞬間消失了,那么在線路上感應出的這些被束縛的正電荷也就在一瞬間失去了束縛,在電勢能的作用下,這些正電荷將沿著線路產生大電流沖擊。2.2電磁感應雷:雷擊發生在供電線路附近,或擊在避雷針上會產生強大的交變電磁場,此交變電磁場的能量將感應于線路并最終作用到設備上。3、雷電波引入的破壞:當雷電接近架空管線時,高壓沖擊波會沿架空管線侵入室內,造成高電流引入,這樣可能引起設備損壞或人身傷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釀成火災。雷電危害按雷電出現的物理效應可分成電性質破壞、熱性質破壞和機械性質破壞1、電性質破壞:雷電放電產生高達數十萬伏的沖擊電壓,對電氣設備、儀表設備、通訊設備等的絕緣造成破壞,導致設備損壞,引發火災、爆炸事故和人員傷亡,產生的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使人觸電。2、熱性質破壞:當上百千安的強大電流通過導體時,在極短時間內轉換成大量熱量,可熔化導線、管線、構架金屬物質,引發火災。3、機械性質破壞:由于雷電的熱效應,使木材、水泥等材料中間縫隙的水分、空氣及其他物質劇烈膨脹,產生強大的機械壓力,使被擊中物體嚴重破壞甚至造成爆炸。當人類社會進入電子信息時代后,雷災出現的特點與以往有極大的不同,可以概括為:(1)受災面大大擴大,從電力、建筑這兩個傳統領域擴展到幾乎所有行業,特點是與高新技術關系最密切的領域,如航天航空、國防、郵電通信、計算機、電子工業、石油化工、金融證券等;(2)從二維空間入侵變為三維空間入侵。從閃電直擊和過電壓波沿線傳輸變為空間閃電的脈沖電磁場從三維空間入侵到任何角落,無孔不入地造成災害,因而防雷工程已從防直擊雷、感應雷進入防雷電電磁脈沖(LEMP)。前面是指雷電的受災行業面擴大了,這兒指雷電災害的空間范圍擴大了。例如二000年七月,一次閃電二家單位同時受到雷災,而不是以往的一次閃電只是一個建筑物受損。(3)雷災的經濟損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了,它襲擊的對象本身的直接經濟損失有時并不太大,而由此產生的間接經濟損失和影響就難以估計。例如某尋呼臺遭受雷擊,導致該臺中斷尋呼數小時,其直接損失是有限的,但間接損失將大大超過直接損失。(4)產生上述特點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關鍵性的特點是雷災的主要對象已集中在微電子器件設備上。雷電的本身并沒有變,而是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狀況變了。微電子技術的應用滲透到各種生產和生活領域,微電子器件極端靈敏這一特點很容易受到無孔不入的LEMP的作用,造成微電子設備的失控或者損壞。防雷措施防雷裝置:
▲避雷針、避雷網、避雷帶、避雷線、▲避雷器等。包括:接閃器、引下線、接地裝置三部分。(反擊)避雷針:保護范圍確定h/2hhahxr=1.5hPθr—地面保護半徑mh—避雷針高度mP—高度影響系數;h≤30m取1,30~120m取5.5/√h,>120取h=120mrx=避雷針在hx水平面上的保護半徑hx=被保護物高度mha=避雷針的有效高度mrx避雷器分為閥型、管型和氧化鋅避雷器
接在被保護設備引入端,上端接帶電部分、下端接地。正常時,避雷器內部間隙保持絕緣,過電壓時間隙放電接地,截斷沖擊波,使引入被保護設備的電壓為避雷器“殘壓”,雷電過后,避雷器恢復絕緣狀態。被保護設備過電壓避雷器接地線路建(構)筑物防雷等級劃分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第2.0.2條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一類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貯存炸藥、火藥、起爆藥、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質的建筑物,因電火花而引起爆炸,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二、具有0區或10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筑物。三、具有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筑物,因電火花而引起爆炸,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第2.0.3條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二類防雷建筑物: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的建筑物。二、國家級的會堂、辦公建筑物、大型展覽和博覽建筑物、大型火車站、國賓館、國家級檔案館、大型城市的重要給水水泵房等特別重要的建筑物。三、國家級計算中心、國際通訊樞紐等對國民經濟有重要意義且裝有大量電子沒備的建筑物。四、制造、使用或貯存爆炸物質的建筑物,且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五、具有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筑物,且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六、具有2區或1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筑物。
七、工業企業內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質封閉氣罐。八、預計雷擊次數大于0.06次/a的部、省級辦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九、預計雷擊次數大于0.3次/a的住宅、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注,預計雷擊次數應按本規范附錄一計算;第2.0.4條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三類防雷建筑物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的建筑物及省級檔案館。二、預計雷擊次數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級辦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三、預計雷擊次數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四、預計雷擊次數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業建筑物。五、根據雷擊后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及產生的后果,并結合當地氣象、地形、地質及周圍環境等因素,確定需要防雷的21區、22區、23區火災危險環境。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區,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的高聳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區,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的高聳建筑物。
適用規范石油與石油設施雷電安全規范
GB15599-95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石油庫設計規范GB50074-2002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92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DL/T620-1997
石油與石油設施雷電安全規范GB15599-95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石油和石油產品在生產、運輸、貯存、銷售、使用過程中避免或減少石油設備雷電危害的基本原則和措施。
本規范適用于石油設備的雷電安全保護。2引用標準(略)3預防雷電危害的基本原則
3.1石油和石油產品應貯存在密閉性的容器內,并避免易燃或可燃性油氣混合在容器周圍積聚。
3.2易燃或可燃性油氣可能泄漏或積聚的區域,應避免金屬導體間產生火花放電。
3.3固定頂金屬容器附件(如呼吸閥、安全閥)必須裝設阻火器。
3.4石油容器及其附屬裝置(如阻火器、呼吸閥、量油孔等)均應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3.5石油設備應采用防雷接地。防雷接地、防靜電接地和電氣設備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裝置。4預防雷電危害的技術措施
4.1金屬油罐
4.1.1當貯存易燃、可燃油品的油罐,其頂板厚度小于4mm時,應裝設防直擊雷設備,如避雷針或半導體消雷器等。其中單支避雷針保護范圍的確定參見附錄A,其它情況下保護范圍的確定詳見GB50057附錄四。半導體消雷器保護范圍的確定參見附錄B。
4.1.2當貯存易燃、可燃油品的油罐,其頂板厚度大于、等于4mm時,按GBJ74第11.2.2條規定,可不裝設防直擊雷設備。但在多雷區(注),當油罐頂板厚度大于、等于4mm時,仍可裝設防直擊雷設備。
注:多雷區通常指年雷暴日大于40天的地區,參見附錄C。
4.13金屬油罐必須作環型防雷接地,其接地點不應少于兩處,其間弧形距離不應大于30m。接地體距罐壁的距離應大于3m,當罐頂裝有避雷針或利用罐體作接閃器時,每一接地點的沖擊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
4.1.4浮頂金屬油罐可不裝設防直擊雷設備,但必須用兩根截面不小于25mm2的軟銅絞線將浮船與罐體作電氣連接。其連接點不應小于兩處,連接點沿油罐周長的間距不應大于30m。浮頂油罐的密封結構,宜采用耐油導靜電材料制品。
4.1.5金屬油罐的阻火器、呼吸閥、量油孔、人孔、透光孔等金屬附件必須保持等電位連接。4.2非金屬油罐(略)4.3人工洞石油庫(略)4.4汽車槽車和鐵路槽車
4.4.1汽車槽車和鐵路槽車在裝運易燃、可燃油器時宜裝阻火器。
4.4.2鐵路裝卸油品設備(包括鋼軌、管路、鶴管、棧橋等)應作電氣連接并接地,沖擊接地電阻應不大于10Ω。4.5金屬油船和油駁
4.5.1金屬油船和油駁的金屬桅桿或其它凸出物可作接閃器。如船體的結構是木質的或其它絕緣材料的,則必須把桅桿或其它凸出的金屬物與水線以下的銅板連接。
4.5.2無線電天線應裝避雷器。
4.5.3雷暴時應中止裝卸油品,并關閉貯器開口。4.6管路
4.6.1輸油管路可用其自身作接閃器,其法蘭、閥門的連接處,應設金屬跨接線。當法蘭用5根以上螺栓連接時,法蘭可不用金屬線跨接,但必須構成電氣通路。
4.6.2管路系統的所有金屬件,包括護套的金屬包覆層必須接地。管路兩端和每隔200-300m處,以及分支處、拐彎處均應有一處接地,接地點宜設在管墩處,其沖擊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Ω。
4.6.3可燃性氣體放空管路必須裝設避雷針,避雷針的保護范圍應高管口不小于2m,避雷針距管口的水平距離不得小于3m。5預防雷電危害的管理措施
5.1制度
各單位技術部門應制定防雷電危害的具體措施。建立設備防雷活動檔案。
5.2教育
負責管理工作的人員必須掌握雷電知識。
5.3應急
當發現雷電可能釀成雷電事故時,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并上報主管領導。
5.4預檢
每年雷雨季節之前,必須檢查、維修防雷電設備和拉地。檢查的主要項目如:
a)
防雷設備的外觀形貌、連接程度,如發現斷裂、損壞、松動應及時修復;
b)
用儀器檢測防雷設備沖擊接地電阻值,如發現不符合要求,應及時修復;
c)
清洗堵塞的阻火芯,更換變形或腐蝕的阻火芯,并應保證密封處不漏氣。
5預防靜電危害的技術措施
5.1油罐
5.1.1罐、塔等固定設備原則上要求在多個部位上進行接地。其接地點應設兩處以上,接地點應沿設備外圍均勻布置,其間距不應大于30m。
5.1.2貯罐內壁應使用防靜電防腐涂料,涂料體電阻率應低于100MΩ·m(面電阻率應低于1GΩ)。
5.1.3輕質油品的進出口管必須接近貯罐底部。
5.1.4對于電導率低于50pS/m的液體石油產品,在注入口未浸沒前,初始流速不應大于1m/s,當注入口浸沒200mm后,可逐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不應超過7m/s。如采用其他有效防靜電措施,可不受上述限制。
5.1.5罐內禁止存在任何未接地的浮動物。5.2汽車罐車
5.2.1在裝卸油前,必須先檢查罐車內部,不應有未接地的浮動物。
5.2.2裝油鶴管、管道、罐車必須跨接和接地。
5.2.3采用頂部裝油時,裝油鶴管應深入到槽罐的底部200mm。裝油速度宜滿足式(2)關系:
V2D≤0.5........(2)式中:V——油品流速,m/s;
D——鶴管管徑,m。
5.2.4裝油方式應盡量采用底部裝油。
5.2.5禁止使用無擋板汽車罐車運輸輕質油品。
5.2.6裝油完畢,宜靜置不少于2min后,再進行采樣、測溫、檢尺、拆除接地線等。
5.2.7汽車罐車未經清洗不宜換裝油品。5.3鐵路罐車
5.3.1在裝卸油前,必須先檢查罐車內部,不應有未接地的浮動物。
5.3.2裝油鶴管、管道、槽罐必須跨接和接地。
5.3.3頂部裝卸油時,裝卸油鶴管應深入到槽罐的底部。裝油速度宜滿足式(3)關系:
V2D≤0.8.......(3)式中:V——油品流速,m/s;
D——鶴管管徑,m。
5.3.4裝油完畢,宜靜置不少于2min后,再進行采樣,測溫、檢尺、拆除接地線等。
5.3.5鐵路罐車未經清洗不宜換裝油品。5.4油輪和舶船
5.4.1作業前,應先將船體與陸地上接地端進行接地。使用軟管輸送輕質油品前,應做電氣連續性檢查。遵循先接搭接線后接軟管,作業后先拆輸油軟管后拆搭接線。
5.4.2禁止采用外部軟管從艙口直接灌裝輕質油品。不準使用空氣或惰性氣體將管中剩油驅入油艙內。
5.4.3裝油初速度不大于1m/s,當入口管浸沒后,可提高流速,但100mm管徑不大于9m/s;150mm管徑不大于7m/s。
5.4.4裝油時不準將導體放入油艙內。裝油完畢應靜置10min后再使用導電性器具進行采樣、測溫、檢尺等作業。若油艙容積大于5000m3時,應靜置30min后作業。
5.4.5清洗油艙作業,要遵循有關部門規定的防靜電危害措施。
5.4.6當油艙裝有閃點小于60℃的油品時,油艙系統宜配備惰性氣體裝置。
5.5飛機(略)5.6油桶
5.6.1當采用金屬管嘴或金屬漏斗向金屬油桶裝油時,必須讓它們保持良好的接觸或連接,并可靠接地。
5.6.2禁止使用絕緣性容器加注汽油、煤油等。
5.6.3向抗靜電塑料容器加注油品時,容器上的任何金屬部件都必須與裝油管線跨接。若使用金屬漏斗加注,金屬漏斗也必須接地。
5.7管路
5.7.1管路系統的所有金屬件,包括護套的金屬包覆層必須接地。管路兩端和每隔200-300m處,應有一處接地。當平行管路相距10cm以內時,每隔20m應加連接。當管路與其他管路交叉間距小于10cm時,應相連接地。
5.7.2對金屬管路中間的非導體管路段,除需做屏蔽保護外,兩端的金屬管應分別與接地干線相接。非導體管路段上的金屬件應跨接、接地。
5.7.3用管路輸送油品,應盡量避免混入空氣、水、灰塵等物質。5.8攪拌、混合和調合
5.8.1攪拌、混合、調合設備的所有金屬零部件均應連接在一起并接地。如果設備有絕緣內襯,可用內部接地措施促使電荷泄漏。
5.8.2嚴禁用壓縮空氣進行汽油、煤油、輕柴油的調合。重柴油等用壓縮空氣調合時,必須控制風壓不大于343kPa,并使油品調合溫度至少低于該油品閃點20℃。
5.8.3如果采用噴射混合,只要液柱不噴出液面,并且設備的金屬部件都接地,是沒有靜電引燃危險的。
5.9吹掃和清洗
5.9.1采用蒸汽進行吹掃和清洗時,受蒸汽噴擊的管線、導電物體都必須與油罐或設備進行接地連接。
5.9.2嚴禁使用壓縮空氣對汽油、煤油、苯、輕柴油等產品的管線進行清掃。
5.9.3嚴禁使用汽油、苯類等易燃溶劑對設備、器具吹掃和清洗。
5.9.4使用液體噴洗容器時,壓力不得大于980kPa。5.10取樣、計量和測溫
5.10.1取樣或測溫設備的金屬部件必須與罐連接。
5.10.2不準使用絕緣和非絕緣材質的檢尺、測溫、采樣工具進行作業。
5.10.3油罐采樣、計量和測溫前靜置時間可按5.4.4之要求進行。
5.10.4進行油品采樣、計量和測溫時,不得猛拉快提,上提速度不得大于0.5m/s,下落速度不得大于1m/s。6預防靜電危害的管理措施
6.1各單位安全技術部門應會同有關職能部門制定防靜電危害具體實施方案,并加以監督檢查。負責管理工作的人員必須掌握靜電安全技術知識,當發現靜電可能釀成事故時,有權采取有效措施,并上報主管領導。
6.2所有防靜電設備、測試儀表及防護用品,要定期檢查、維修,并建立設備檔案。
6.3油品靜電檢測主要項目有:
6.3.1貯器的泄漏電阻、人體的泄漏電阻、管線的接地電阻。
6.3.2油品靜止電導率。
6.3.3油品油面靜電位。
6.3.4可燃蒸氣與空氣混合物濃度。
6.3.5油品溫度、氣溫及大氣相對溫度。6.4輕質石油產品電導率測定儀應一年校正一次。
三、防爆爆炸性物質的分類、分級與分組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的劃分防爆結構電氣防爆安全技術和管理適用規范爆炸性物質的分類、分級與分組1.爆炸性物質的分類
爆炸性物質分為三類:
Ⅰ類:礦井甲烷;
Ⅱ類:爆炸性氣體、蒸氣;
Ⅲ類:爆炸性粉塵、纖維。注:分類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爆炸危險場所電氣安全規程(試行)》(勞動人事部、公安部、國家機械委員會、煤炭工業部、化學工業部、石油工業部、紡織工業部、輕工業部)1987年2.爆炸性氣體的分級
爆炸性氣體混合物,按其最大試驗安全間隙(MESG)或最小點燃電流比(MICR)分級級別MESG(mm)MICRⅡA≥0.9>0.8ⅡB0.5<MESG<0.90.45≤MICR≤0.8ⅡC≤0.5<0.45MESG(最大試驗安全間隙)--爆炸性氣體在標準容器中(8000cm3、半球法蘭結合面的間隙長度為25mm的球形容器)試驗的傳爆間隙臨界值,即為間隙長度為25mm時的傳爆間隙的最小值。MICR(最小點燃電流比)--各種易燃物質按照它們最小點燃電流值與實驗室的甲烷的最小點燃值之比。3.爆炸性氣體的分組按其引燃溫度分組。共分T1、T2、T3、T4、T5、T6六組。組別引燃溫度t(℃)T1450<tT2300<t≤450T3200<t≤300T4135<t≤200T5100<t≤135T685<t≤1004.舉例分類MESGMICR引燃溫度(℃)與組別T1T2T3T4T5T6450<t300<t≤450200<t≤300135<t≤200100<t≤13585<t≤100Ⅰ甲烷ⅡA≥0.9>0.8乙烷、苯、二甲苯丁烷、丙烯、乙苯己烷、柴油、汽油、石腦油乙醛、ⅡB0.5<MESG<0.90.45≤MICR≤0.8焦爐煤氣、丙炔乙烯、丁二烯硫化氫、二甲醚四氟乙烯、二乙醚ⅡC≤0.5<0.45水煤氣、氫乙炔二硫化碳硝酸乙酯爆炸性氣體環境危險區域的劃分爆炸性氣體環境應根據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出現的頻繁程度和持續時間,按下列規定進行分區:0區:連續出現或長期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1區:在正常運行時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2區:在正常運行時不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或即使出現也僅是短時存在的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環境。注:正常運行是指正常的開車、運轉、停車,易燃物質產品的裝卸,密閉容器蓋的開閉,安全閥、排放閥以及所有工廠設備都在其設計參數范圍內工作的狀態。按釋放源級別和通風條件確定(連續級、第一級、第二級釋放源)范圍:根據釋放源的級別和位置、易燃物質的性質、通風條件、障礙物及生產條件、運行經驗,經技術經濟比較綜合確定。。。。。。防爆結構隔爆型電氣設備(d):具有隔爆外殼的電氣設備,是指把能點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閉在一個外殼內,該外殼能承受內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壓力并阻止向周圍的爆炸性混合物傳爆的電氣設備。增安型電氣設備(e):正常運行條件下,不會產生點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險溫度,并在結構上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規定過載條件下出現點燃現象的電氣設備。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i):在正常運行或在標準試驗條件下所產生的火花或熱效應均不能點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電氣設備。正壓型電氣設備(p):具有保護外殼,且殼內充有保護氣體,其壓力保持高于周圍爆炸性混合物氣體的壓力,以避免外部爆炸性混合物進入外殼內部的電氣設備。無火花型電氣設備(n)在正常運行條件下不產生電弧或火花,也不產生能夠點燃周圍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溫表面或灼熱點,且一般不會發生有點燃作用的故障的電氣設備。設備選型氣體爆炸危險場所用電氣設備防爆類型選型表──────┬──────────────────────────────爆炸危險區域│適用的防護型式
├───────────────────────┬──────
│電氣設備類型│符號──────┼───────────────────────┼──────
│1.本質安全型(ia級)│ia
├───────────────────────┼─────0區│2.其他特別為0區設計的電氣設備(特殊型)│
s──────┼───────────────────────┼──────
│1.適用于0區的防護類型│
│2.隔爆型│a1區│3.增安型│e
│4.本質安全型(ib級)│ib
│5.充油型│o
│6.正壓型│p
│7.充砂型│q
│8.其他特別為1區設計的電氣設備(特殊型)│
s──────┼───────────────────────┼──────
│1.適用于0區或1區的防護類型│2區│2.無火花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幼兒園環境探索活動策劃計劃
- 公司保密合同樣本
- 入股加盟簽合同標準文本
- 業務合同樣本標準版
- 買車時銷售合同樣本
- 書宣傳推廣合同標準文本
- 冷庫定金合同標準文本
- 出口退稅合同標準文本
- 代辦大蔥銷售合同樣本
- 冷庫制作安裝合同樣本
- 傳染病預防方案與預防措施(2篇)
- 環氧地坪漆工程全施工合同范本
- 煤礦班組安全生產建設新版制度匯編
- 2022年鄉鎮退役軍人工作計劃
- 湖北省荊門市荊楚初中聯盟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聯考數學試題(無答案)
- 7s辦公室管理培訓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 戊烷油加氫裝置HAZOP分析報告
-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通分練習100題附答案
- 贛州醫保異地就醫備案流程
- 快消品配送工作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