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6136-1995標準詳細規定了γ遠距治療室在設計階段應遵循的放射防護原則與具體要求,旨在確保醫療工作人員、患者及公眾的輻射安全。該標準內容覆蓋了治療室的布局、結構、屏蔽材料選擇、劑量監測等多個方面,以下是其核心要點概述:

  1. 治療室布局與結構:標準強調了治療室需合理規劃布局,確保有明確的功能分區,如治療區、控制區、患者準備區和工作人員休息區等。同時,要求治療室結構設計應便于操作、維護及緊急情況下的人員撤離,且應能有效防止輻射泄露。

  2. 輻射屏蔽設計:詳細說明了如何根據使用的放射源種類、活度及工作條件來計算所需的屏蔽厚度,推薦了多種適合的屏蔽材料及其使用方法,以確保室內外的輻射水平低于國家規定的安全限值。特別關注了對地板、墻壁、天花板以及門窗等關鍵部位的屏蔽要求。

  3. 安全設施與設備:要求配備必要的安全設施,如聯鎖裝置、緊急停機按鈕、輻射監測儀器及報警系統等,以實現實時監測和快速響應可能的輻射泄漏或異常情況。

  4. 人員防護與培訓:強調了對醫療人員進行輻射防護知識和應急處理技能培訓的重要性,規定了工作人員在治療過程中的個人防護裝備要求,并提倡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規程以減少不必要的輻射暴露。

  5. 環境影響評估:要求在治療室設計初期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確保治療活動不對周圍環境造成不可接受的輻射影響,包括考慮對相鄰建筑物和公共區域的潛在輻射風險。

  6. 記錄與文檔管理:規定了治療室內所有輻射防護相關的設計圖紙、計算報告、監測數據及維護記錄等文件需妥善保存,以便于跟蹤、審查及未來可能的改進。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廢止
  • 已被廢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6-01-23 頒布
  • 1996-07-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6136-1995γ遠距治療室設計的放射防護要求_第1頁
GB/T 16136-1995γ遠距治療室設計的放射防護要求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16136-1995γ遠距治療室設計的放射防護要求-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Se.11.020c5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6136-1995》遠距治療室設計的放射防護要求RadiologicalprotectionrequirementFordesignofY-rayteletherapyrooms1996-01-23發布1996-07-01實施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年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遠距治療室設計的放射防護要求CB/T16136-1995RadiologicalprotectionrequirementfordesignofY-rayteletherapyrooms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遠距治療室(簡稱治療室,下同)的總體布局和設計中的防護要求、本標準適用于新建、改建、擴建治療室的防護設計、設計審查和安工驗收。2引用標準GB4792放射衛生防護基本標準GBW3醫用遠距離治療?線衛生防護規定3術語3.1l居留因子occupancyfactor(T)表示某區域人員居留的程度。工作負荷乘以此因子,以對某區域當源處于工作位置時作為居留程度的修正。3.2利用因子usefactor(U)即有用線束的方向因子,是指有用線束射向某特定墻壁的時間比分3.33工作負荷workload指丫源的使用程度。3.3.1有用線束的工作負荷(W)指距?源1m處有用線束1周的空氣吸收劑量。3.3.2泄漏輻射的周工作負荷(W.)指距?源1m處泄漏輻射1周的空氣吸收劑量。4總體布局4.1治療室可單獨建造,也可以建在建筑物底層的一端。4.2治療室及其輔助設施,如操縱室、檢查室、候診室等應同時設計,并根據安全、衛生、方便的原則合理布置。4.3)治療室應采用迷路形式與操縱室相通。4.4治療室應有足夠的使用面積,一般不應小于30m"。4.5布置治療機時,有用線束不應朝向迷路。4.6哈療室應有良好的通風,一般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