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蟬、貝殼)_第1頁
短文兩篇(蟬、貝殼)_第2頁
短文兩篇(蟬、貝殼)_第3頁
短文兩篇(蟬、貝殼)_第4頁
短文兩篇(蟬、貝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篇蟬小思貝殼席慕容散文

現代的散文指除詩歌、戲劇、小說以外的文學作品,包括雜文、小品文、隨筆、游記、傳記、見聞錄、回憶錄、報告文學等。特點1、形散而神不散。2、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感受。3、抒情性強,情感真摯。4、語言優美凝練,富于文采。蟬

小思作者簡介1、小思1939年生,本名盧瑋鑾(luán),另有筆名明川、盧颿(fān)。曾任多家中學中文教師,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學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談》《承教小記》《不遷》《彤云箋》《香港文縱》《日影行》《豐子愷漫畫選繹》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從事文學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學獎評判,參與各種文學活動。觀蟬談蟬蟬,古稱蜩、蚱蟬等,俗名“知了”、爬樹猴。蟬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種有3000余種之多。蟬的一生有四個階段,即卵、幼蟲、擬蛹和成蟲。雌蟬通常于7~8月份產卵于孔,幼蟲孵化后會隨樹枝或自造細絲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蟲在地下生活的時間很長,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過4~5年,長的要經過12~13年。我國古人按蟬的出現時間分為春蟬、夏蟬和寒蟬。

蟬的一生

卵會在樹洞裡生活十個月左右幼蟲會在六月或七月時從樹洞爬出來從樹洞鑽出的前若蟲馬上脫皮而成一齡蟲

兩個月后,若蟲第二次脫皮而成為二齡若蟲.

一年後,若蟲身體長大兩倍,然後再脫皮成為三齡若蟲。再過一年。若蟲又長了兩倍,再脫皮成為四齡若蟲再過兩年,又長大兩倍,脫皮成為五齡若蟲,然後在夏天爬出地面產卵後的第六年夏天五齡若蟲羽化成蟲成蟲大約只有兩個星期的生命羽化後五、六天雄蟬以歌聲引誘雌蟬前來交配等待死亡交配後的雌蟬會在樹上產卵列一張蟬從產卵到成蟲的生長過程表成蟲產卵蟬卵孵化幼蟲走出殼外幼蟲落在地上幼蟲爬上灌木枝或草葉成蟲交配(產卵,死亡)成蟲離枝飛去變為成蟲幼蟲從地穴爬出幼蟲鉆進地里到地下尋覓藏身的地方

聽蟬收斂(liǎn):聒聒(guō):寬?。╯hù):短暫(zàn)一絲不茍(gǒu)卑(bēi)微:把玩:本課指收攏。持續嘈雜,本課指不停地叫。寬容饒恕。形容辦事認真,連最細小的地方也不馬虎。卑賤微小,地位低下。拿在手中玩賞。

讀蟬

合作探究1.課文里有一句話,是全文的文眼,同學們嘗試找出來,并說說對它的理解?!澳墓苁?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2、《蟬》是按怎樣的思路來結構文章的?采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明確:煩-----驚-----嘆------恕

欲揚先抑3、作者寫蟬,先抑后揚。一抑一揚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抑:寫蟬的聒噪聲使人們心煩,這是一抑。其次寫看到一只病蟬,寫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揚:蟬的生活歷程顯示了生命的意義。

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好好地活著4.“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秋風顏色”給你怎樣的感受?

“秋風的顏色”,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有新意,表現了作者對蟬的憐愛,照應了開頭的蟬聲使人“煩”。文章以抑開頭,以揚收束全文,欲揚先抑,給人以深刻的印象。5、《蟬》的主要內容和主旨是什么?明確:通過一個病蟬的細致觀察和朋友對蟬生命歷程的介紹,感情由對蟬的煩到對蟬生命歷程的驚嘆,最后寬恕了它。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由衷的贊美了生命的珍貴。貝殼作者簡介席慕蓉,1943年生于四川重慶,祖籍察哈爾盟明安旗貴族。另有筆名蕭瑞、漠蓉、穆倫?席連勃(蒙古語,即大江河)等。她寫詩寫散文,只是作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為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生命、時光、鄉愁是她作品的內在主題,而對人情、愛情、鄉情的細膩獨特的審美描摹、委婉傾訴則是吸引讀者們的奧秘。主要作品有詩集《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長的痕跡》《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寫給幸福》等。1、《貝殼》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明確:前3段主要敘述了撿貝殼及其美麗、堅硬、精致,并對這一卑微生命發出了感慨。

后3段是作者由貝殼引發的人生感慨。2.《貝殼》蘊含了怎樣的人生哲理。我們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細,更精致,更加一絲不茍3.這枚小小的貝殼引起了作者怎樣的思考?弱小短暫的生命卻創造了完美的居所,自己的生命有限,但總比貝殼的生命要長一點,空間更多一點,所以就更應好好面對生命,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細.一絲不茍.5、“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茍呢?”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點明主旨,由貝殼引發對生命的感悟:盡力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讓自己的生命之軀更加美麗。4、《貝殼》最后一段說:在千年之后,也許會有人對我留下的痕跡反復觀看,反復把玩,并且會忍不住輕輕地嘆息:“這是一顆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啊!”你怎樣理解此處的“怎樣固執而又怎樣簡單的心”?

作者希望自己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像貝殼這樣的東西來,她并不夢想自己成就偉大的功業,只想對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饋。她渴望的不是人們對她的絕對地贊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執著的愛的美的靈魂。所以此處的“固執”“簡單”都是作者相對自謙的說法,其實是執著和單純的意思。

5、簡析《貝殼》的寫作特色

明確:托物言志的寫法;夾議夾敘的寫法。整體感知

比較兩篇散文有何相同與不同之處。1、都是由一個小小的“物”引發對生命的一些感悟。2、對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較積極、認真。3、對于”物的描寫細致入微,筆調清新而自然“1、先抑后揚2、對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暫與否,都要積極面對,好好地活著;3、作者對于生命的態度隱喻在對蟬的生命意義的闡發中,并沒有直接表白;1、直入主題2、感悟: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細、更細致、更加一比不茍;3、作者明確提出了自己要認真做事的想法,表達了要給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驚嘆的東西的愿望。相同之處:(1)都是由一個小小的“物”引發對生命的一些感悟。(2)對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較積極、認真。(3)對于“物”的描寫細致入微,筆調清新而自然。不同之處:(1)《蟬》是先抑后揚,《貝殼》是直入主題。(2)《蟬》對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暫與否,都要積極面對,好好地活著;《貝殼》則落實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細、更精致、更加一絲不茍。(3)《蟬》的作者對于生命的態度隱喻在對蟬的生命意義的闡發中,并沒有直接表白;《貝殼》則明確提出了自己要認真做事的想法,表達了要給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驚嘆的東西的愿望。作業:仿照下列例子,你也寫兩句

生命就要像蟬一樣,即使短暫,也要固執地等待.生命就要像貝殼一樣,即使卑微,也要一絲不茍.

生命就要像蠟燭一樣,即使短暫,也要默默奉獻。

生命就要像梅花一樣,即使困難,也要堅強地活著。

生命就要像曇花一樣,即使短暫,也要綻放美麗.

生命就要像煙火一樣,即使剎那,也要大放異彩

我喜歡回顧,是因為我不喜歡忘記。我總認為,在世間,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時刻似乎都有一種特定的安排,在當時也許不覺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來,卻都有一種深意。我有過許多美麗的時刻,實在舍不得將它們忘記。(摘自席慕蓉《成長的痕跡?回顧所來徑》)整個人類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著的藝術創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開始,在我之后也不會停頓不會結束,而我的來臨我的存在卻是這漫長的琢磨過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點,我的每一種努力都會留下印記。(摘自席慕蓉《生命的滋味》)美文欣賞:欣賞

“三日詩”

昨日詩

昨日兮昨日,

昨日何其好!

昨日過去了,

今日徒懊惱。

世人但知悔昨日,

不覺今日又過了。

水去日日流,

花落日日少,

成事立業在今日,

莫待明朝悔今朝。今日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