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健康地發展玉米加工業_第1頁
穩定健康地發展玉米加工業_第2頁
穩定健康地發展玉米加工業_第3頁
穩定健康地發展玉米加工業_第4頁
穩定健康地發展玉米加工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調整整頓,穩定健康地發展玉米加工業前言淀粉工業是消費品工業中行業之一,也是農產品重要的后續產業,多年來,在積累資金、滿足消費、擴大就業、改善民生、服務三農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淀粉工業呈現持續良好的發展態勢,無論是總量和速度的增長、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應用,還是企業規模、經濟效益及科技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并成為國民經濟中具有活力的產業之一。

我國淀粉工業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間為快速發展階段,2000年淀粉產量為502萬噸,2005年發展到1106萬噸,5年翻了一番,平均年遞增17%。2010年淀粉產量較“十一五”末期增長78.35%。5年的持續快速發展,行業順利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為改善城鄉居民生活,為推動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民增收,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目錄“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2006-2010年)“十一五”期間行業發展特點顯著1234淀粉工業發展中值得注意的幾個方面促進淀粉加工業健康發展的舉措產品產量一覽“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2006-2010年)“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2006-2010年)深加工產品的完成情況

“十五”期間的快速發展,給行業轉變發展方式打下良好基礎,“十五”期間我國淀粉產量平均增長17%,“十一五”初期增速不減,在國家“關于促進玉米深加工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指導下,“十一五”后兩年開始,我國淀粉加工業的增速有所緩解,而深加工出現快速增長的勢頭,2010年較“十五”末期增長134.78%,初步進入了穩步健康發展的軌道,值得注意的是淀粉糖增速較快,無緒競爭已顯現,特別是“十一五”期間果糖較“十五”增長近9倍,目前仍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應引起業內人士的深思。“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2006-2010年)行業物耗指標完成情況指標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總干物%94.4194.4195.7295.9096.0697.54淀粉收率%68.3068.3068.6768.8065.9169.93水t/t3.253.253.953.172.912.65電t/t192.99192.99190.66191.26197.16183.26汽t/t1.401.401.351.291.321.19“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2006-2010年)

2010年行業物耗指標水平(水、電、汽)

10萬噸以下10-20萬噸20-50萬噸50-100萬噸100萬噸以上指標2009年2010年2009年2010年2009年2010年2009年2010年2009年2010年水t/t3.063.652.613.082.522.392.322.092.11.87電t/t203.65181.87182.13170.44215.86200.9196178.2187.93173汽t/t1.411.251.481.111.581.341.91.081.161.04“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2006-2010年)據協會不完全統計,2010年玉米淀粉干物總收率較十五末期提高2.50%。僅此一項,以2010年為例,全年節省玉米為47.74萬t。2010年行業玉米淀粉總干物收率最高為99.21%,最低為87.23%;淀粉收率最高為71.2%,最低為64.14%;水單耗最高為6噸,最低為1.5噸;電耗最高為250度,最低為111度;汽耗最高為2.34噸,最低為0.66噸。以上數據說明“十一五”期間,行業的物耗水平有所提高,但企業之間水平參差不齊。這些差距,將是行業“十二五”發展起跑線,從節能降耗入手,抓質變,促量變,將成為“十二五”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的立足點。“十一五”規劃執行情況(2006-2010年)

“十一五”期間行業發展特點顯著(一)企業發展上規模,企業格局有變化

“十一五”期間,我國淀粉工業已從過去中小企業轉變為以大企業、大集團為主導地位的格局。形成了包括國有、外資、合資、民營參與的多元化格局的淀粉加工業,而且民營企業發展迅猛,大型規模化的企業也不斷涌現。如我國地處東北、內蒙、黃海、淮海玉米區的企業,原多以小規模分散生產,為快速發展,“十一五”期間,不少企業搶占機遇,向異地發展,突破了僅在當地發展的局限。在內蒙、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河北、河南、上海、陜西、新疆、廣東、浙江等地都有中直企業和省外企業異地發展的項目。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實際產量在10萬噸以上的企業有38個,集中在山東、吉林、河北、河南、陜西、山西6個省份,其中年產10-30萬噸的企業22個,30-50萬噸的企業有6個,50-100萬噸的企業6個,100-200萬噸的企業3個,年產200萬噸以上企業1個,這38個企業玉米淀粉年產量占全國玉米總產量的90.2%,與2009年相比有所上升。“十一五”期間行業發展上規模,企業格局的變化說明,淀粉加工企業聚集在原料產區及產品市場地區,對企業長遠發展更具優勢。

(二)產品鏈條多延伸,產品運用多領域近年來,隨著淀粉深加工產品的比重不斷增加,產品鏈不斷延長,有的企業幾乎是100%消化淀粉,生產了附加值高的味精,各種淀粉糖,化工醇。有的企業從玉米——淀粉——多元醇上開發,有的企業從淀粉——變性淀粉等延伸產品上做文章,從小到大,從細到精,轉化越深,附加值越大,2010年淀粉深加工率已經達60%左右。隨著產業鏈的延伸,種植業——加工企業,其產品的運用領域不斷擴大,已滲透到食品、紡織、造紙、印刷、醫藥、化工、石油、建筑等眾多領域,而且發展態勢良好。淀粉工業產品鏈條的延伸以及產品的廣泛運用,充分說明:一是淀粉行業是朝陽行業,深加工具有社會投資吸引力,其生產規模、生產能力不斷在擴大。二是淀粉加工業的產業集中度有了明顯的提升。三是企業向原料種植地和產品市場聚集已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四是行業進入了結構調整及資源整合的轉折期,納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玉米加工業的科學發展方式已初步確立。“十一五”期間行業發展特點顯著(三)淀粉產量速增長,產品市場(深加工)很可觀近十年來,產量持續遞增,2001~2005年,尤其是淀粉深加工產品中結晶葡萄糖、山梨醇、谷氨酸、賴氨酸、檸檬酸均占世界第一,擁有可觀的國際市場。同時,在淀粉化工方面也有較大的突破。在20萬噸/年的化工醇生產投產的基礎上,規模化的淀粉化工醇生產線正在投入建設。隨著淀粉深加工產品新的領域開發,拉動著淀粉工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加工玉米量2010年比2005年增長86.89%,鮮木薯、馬鈴薯加工量也有很大增長,對調整農產品結構,惠及“三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十一五”期間行業發展特點顯著

淀粉工業發展中值得注意的幾個方面一是要關注政府宏觀調控政策,調整企業發展方向。開展全國玉米深加工調整整頓專項行動控制總量——對全國玉米深加工玉米消費總量予以控制。

2010年全國玉米深加工總量為5200萬噸,按照玉米深加工量占玉米消費總量比例控制在26%以內的合理水平,2011年深加工消耗比例由2010年的31%下降到27%,消耗總量為4650萬噸;2012年控制在25.7%左右,即當年玉米消耗量為4550萬噸。因此,2011年全國玉米深加工玉米消耗量在2010年基礎上減少550萬噸,2012年再減少100萬噸。淀粉工業穩步堅實地走過“十一五”,跨入了“十二五”,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十二五”期間,給淀粉工業的發展將帶來更多的商機和更大的市場。在淀粉工業穩步健康發展的進程中,幾個層面應引起關注。遵照國務院文件及國務院領導批示,國家發改委、環保部以(發改工業【2011】1129號)《關于2010年玉米深加工調整整頓專項行動的通知》,以加大對玉米深加工結構調整的宏觀調控力度,決定從2011年6月到2012年底,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年半的全國玉米深加工調整整頓專項行動,其主要任務:一是控制玉米消耗總量;二是檢查企業環保達標和情況生產情況;三是加強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等三項工作。為了遏制玉米深加工能力的進一步擴張,對前期已查出的如:個別企業未經核準擅自擴大玉米深加工產能;有的手續不完善,已建成投產或仍在建設;有的建設內容發生變更;有的實際產能遠遠小于備案產能或建設進度緩慢;有的未經核準建設下游產品項目等問題。其處理意見:一是未經核準擅自建設的項目,要堅決停止建設擅自擴大生產規模的項目要關停,擅自擴大生產能力的生產線嚴格按照備案產能進行生產;二是手續不全的在建項目要停止建設取消備案;三是建設內容發生變更未報國家發改委核準的項目,要停止建設,取消備案;四是備案尚未實施及進展過于緩慢的項目,要停止建設,取消備案;五是利用自有淀粉深加工的項目,需將項目情況上報國家發改委,由國家發改委審核提出處理意見。淀粉工業發展中值得注意的幾個方面淀粉工業發展中值得注意的幾個方面開展環保核查和清潔生產,提高行業節能減排水平。環境保護部在符合環保規定的檸檬酸(鹽)生產企業名單公告(環境保護部公告2009第62號)和符合環保規定的味精生產企業名單公告(環境保護部公告2010第36號)的工作基礎上,對淀粉、淀粉糖、酒精以及其它有機酸生產企業,開展環保核查。具體核查辦法由環境保護部另行發布。環境保護部向社會公告符合環保規定的企業名單,作為企業貸款、融資、項目核準、土地供應、產品出口等方面的重要依椐。對未列入符合環保規定企業名單公告的企業,不得從事玉米深加工企業生產經營,各級發改委要予以監督;各級環保部門不予審批新(改、擴)建項目環境評價文件;不予受理其上市環保核查申請;不得為其出具任何方面的環保合格、達標和守法證明文件。對存在嚴重環保問題的企業,依法從嚴、從重、從快處罰,并限期治理,整改后仍不達標的要予以關停。指導和監督以玉米為原料的深加工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審核,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從源頭降低產污強度,確保企業穩定達標排放。

淀粉工業發展中值得注意的幾個方面加強對產業結構的調整,淘汰落后產能——遵照《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7號),嚴格按照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文件要求,限制年加工玉米30萬噸以下總干物收率小于98%以下的玉米淀粉濕法淀粉生產線,淘汰年處理玉米10萬噸以下,總干物收率在97%以下的濕法生產線。

淀粉工業發展中值得注意的幾個方面二是要關注外部的市場。隨著國內市場需求變化,人們對食品消費安全日益重視,必將促進食品安全質量保障體系形成。目前食品市場競爭中,質量及消費安全問題已擺上重要位置,國內消費對淀粉的需求也進一步從量的滿足轉向質的需求,尤其是注重產品的安全質量。新一輪規劃時期,必將加快淀粉工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優化步伐。由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地在玉米種植、消費習慣、技術水平方面差異很大。對于淀粉加工水平相對落后的省份,有市場發展的空間。尤其是,市場體系和企業組織體制的日趨完善,將為淀粉工業的發展創造更為規范的市場環境和競爭格局。

三是關注國際動態。隨著國外資本、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的引進和利用,必將有助于中國淀粉工業與國際水平、國際市場接軌。但由于淀粉行業結構調整起步較晚,市場體系不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淀粉產品有效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然而,由于淀粉初級加工產品仍然過多,精深加工產品品種較少,品質參差不齊,還沒有完全進入成熟期,因此,淀粉工業必須提高加工水平,增加產品科技含量,確保產品符合安全優質的要求,以應對未來的市場競爭成為淀粉生產發展的主方向。

淀粉工業發展中值得注意的幾個方面

四是企業的積極應對。面臨新的歷史機遇,面臨殘酷的市場競爭。要圍繞市場需求發展淀粉工業。按照國內外市場需求,充分利用農業資源,積極發展深、精加工產品,優化產品結構。要結合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淀粉工業。引導并促進農業生產結構和農產品結構的調整,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要通過玉米綜合加工,再還糧于民,還糧于詞料,提高資源利用率,達到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增收的目的。要依靠科學技術促進淀粉工業產業升級。促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開發,同時推進淀粉工業發展與信息化的融合,加快采用信息化技術提升淀粉工業的技術結構水平,加快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

要堅持淀粉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對于中國淀粉行業來說,向高附加值、高效、低耗的產業發展模式的升級勢在必行。因此,可持續發展,低碳、綠色的生產模式是淀粉行業發展的方向。就企業而言,應盡快、更好地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新的管理方式,以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淀粉工業發展中值得注意的幾個方面

中國淀粉工業發展已進入穩步健康發展階段。尤其在“降低糧耗、提高干物回收率、廢汽、廢水的綜合利用等方面將會有更大的提高。“十二五”期間,實現糧食消耗、能源消耗、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