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5629.16-2017 是一項由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國家標準,旨在規范信息技術領域中系統間遠程通信與信息交換的局域網(LAN)及城域網(MAN)的具體要求。該標準特別關注于寬帶無線多媒體系統(BWMS)的空中接口部分,明確了此類系統在數據傳輸、信號處理、網絡架構以及服務質量等方面的詳細技術要求和指導原則。

標準內容概覽:

  1. 范圍:定義了寬帶無線多媒體系統空中接口的技術框架,包括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及網絡層的關鍵技術和操作參數,以確保不同廠商設備間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2. 術語和定義:對標準中涉及的專業術語進行了明確界定,幫助讀者理解技術細節。

  3. 符號和縮略語:列出并解釋了標準中頻繁使用的符號和縮略語,便于讀者快速查閱。

  4. 系統架構:描述了寬帶無線多媒體系統的基本組成結構,包括基站、用戶終端及它們之間的交互方式。

  5. 物理層規范:詳細規定了無線傳輸的頻率范圍、調制解調方式、信道編碼規則、傳輸速率及功率控制等,確保數據傳輸的高效與穩定。

  6. 數據鏈路層協議:闡述了媒體訪問控制(MAC)層和邏輯鏈路控制(LLC)層的功能與機制,包括幀格式、錯誤檢測與糾正、流量控制等。

  7. 網絡層要求:規定了網絡層協議應如何支持服務質量和路由選擇,確保數據包在多跳網絡中的有效傳遞。

  8. 安全要求:提出了空中接口層面的安全措施,如加密算法、認證機制和數據隱私保護策略,以防止非法接入和信息泄露。

  9. 服務質量(QoS)保障:定義了不同業務類型所需的QoS等級及其對應的保障措施,確保多媒體應用的流暢性和可靠性。

  10. 測試和測量方法:提供了評估系統性能和符合性的一系列測試方法和指標,幫助制造商和運營商驗證產品是否滿足標準要求。

  11. 參考文獻:列出了編寫標準時參考的相關國際和國內標準、技術文檔等資料。

該標準通過上述各部分內容的詳細規定,為設計、實施和維護寬帶無線多媒體系統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技術指導,旨在促進中國境內及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間無線寬帶多媒體通信技術的標準化、高效化和國際化發展。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7-05-31 頒布
  • 2017-12-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5629.16-2017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局域網和城域網特定要求第16部分:寬帶無線多媒體系統的空中接口_第1頁
GB/T 15629.16-2017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局域網和城域網特定要求第16部分:寬帶無線多媒體系統的空中接口_第2頁
GB/T 15629.16-2017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局域網和城域網特定要求第16部分:寬帶無線多媒體系統的空中接口_第3頁
GB/T 15629.16-2017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局域網和城域網特定要求第16部分:寬帶無線多媒體系統的空中接口_第4頁
GB/T 15629.16-2017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局域網和城域網特定要求第16部分:寬帶無線多媒體系統的空中接口_第5頁

文檔簡介

ICS35100

L7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1562916—2017

.

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局域網和城域網特定要求

第16部分寬帶無線多媒體系統的空中接口

:

Information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andinformationexchangebetween

systems—Localandmetropolitanareanetworks—Specificrequirements

—Part16Airinterfaceforbroadbandwirelessmultimediasstems

:y

2017-05-31發布2017-1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1562916—2017

.

目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范圍

1………………………1

規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

3………………2

縮略語

4……………………7

總體描述

5…………………11

頻段

5.1…………………11

參考模型

5.2……………11

系統框架

5.3……………12

規范

6PHY………………15

簡介

6.1…………………15

雙工模式

6.2……………15

幀結構

6.3………………15

編碼調制

6.4……………18

通信信號

6.5……………30

廣播信號

6.6……………45

多天線

6.7………………48

控制機制

6.8……………49

信道質量測量

6.9………………………56

發射機需求

6.10………………………57

接收機需求

6.11………………………58

總體描述

7CoMAC………………………59

在協議中的位置

7.1CoMACBWM…………………59

參考模型

7.2CoMAC…………………60

支持的應用模式

7.3CoMAC…………61

概述

7.4MAC_b………………………65

概述

7.5MAC_m………………………67

概述

7.6MAC_c………………………68

幀結構和信道

7.7………………………69

網絡適配子層

8(NAS)…………………70

服務

8.1NAS…………………………70

廣播業務融合方案

8.2…………………70

8.3CBSNAS……………72

廣播業務解析器

8.4……………………74

凈負荷頭抑制

8.5(PHS)………………78

GB/T1562916—2017

.

媒體控制管理子層

9………………………81

9.1MACPDU…………………………81

管理消息

9.2MAC……………………87

的構建和傳輸

9.3MACPDU………………………159

入網初始化過程

9.4…………………161

測距

9.5………………185

無線資源管理

9.6……………………199

多播和廣播

9.7………………………235

廣播多播業務與接入業務的資源分配

9.8/…………245

移動和切換

9.9………………………254

支持

9.10ARQ/HARQ………………262

安全子層

10………………276

安全子層

10.1…………………………276

體系結構

10.2…………………………277

協議

10.3AKM………………………278

數據加密

10.4…………………………297

參數和常量

11……………301

全局值

11.1……………301

參數值

11.2AKM……………………306

特定參數值

11.3OFDMAPHY……………………306

編碼

12TLV……………307

公共編碼

12.1…………………………307

配置文件編碼

12.2……………………311

管理消息編碼

12.3UCD……………313

管理消息編碼

12.4DCD……………319

管理消息編碼

12.5RNG-REQ………………………325

管理消息編碼

12.6RNG-RSP………………………326

管理消息編碼

12.7REG-REQ/RSP…………………330

管理消息編碼

12.8SBC-REQ/RSP…………………345

管理消息編碼

12.9REP-REQ………………………361

管理消息編碼

12.10REP-RSP………………………364

服務流管理編碼

12.11………………369

切換管理消息編碼

12.12……………395

睡眠方式管理消息編碼

12.13………………………395

管理消息編碼

12.14MOB_PAG-ADV……………396

管理消息編碼

12.15MOB_NBR-ADV……………397

管理消息編碼

12.16MOB_SCN-REP………………399

管理消息編碼

12.17MOB_SCN-REQ/RSP………400

附錄規范性附錄網絡側技術要求

A()………………401

參考文獻

……………………441

GB/T1562916—2017

.

前言

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局域網和城域網特定要求分為以下

GB/T15629《》

部分

:

第部分局域網標準綜述

———1:;

第部分邏輯鏈路控制

———2:;

第部分帶碰撞檢測的載波偵聽多址訪問的訪問方法和物理層規范

———3:(CSMA/CD);

第部分令牌環訪問方法和物理層規范

———5:;

第部分無線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范

———11:;

第部分無線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范頻段高速物理層擴展規范

———11::5.8GHz;

第部分無線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范頻段較高速物理層擴展規范

———11::2.4GHz;

第部分無線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范附加管理域操作規范

———11::;

第部分無線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范頻段更高數據速率擴展規范

———11::2.4GHz;

第部分低速無線個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范

———15:(WPAN);

第部分寬帶無線多媒體系統的空中接口

———16:。

本部分為的第部分

GB/T1562916。

本部分按照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SAC/TC28)。

本部分起草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中國科

:、、

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西安西電捷通通信有限公司聯想集團廣州杰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志剛郭楠石晶林粟欣田霖曹軍王輝胡亞楠郭子華林凡曾捷

:、、、、、、、、、、、

卜智勇杜志強黃伊孫剛陳康先楊峰

、、、、、。

GB/T1562916—2017

.

引言

本文件的發布機構提請注意聲明符合本文件時本文件中第章規范可能涉及到多載波

,,6PHY“

系統的發射接收裝置及其發射接收方法專利號基于多子帶濾波器組的單

、、”(:ZL200510029191.5)、“

載波頻分多址發射接收裝置及其方法專利號寬帶單載波多載波均衡接收

、”(:ZL200510029196.8)、“/

裝置及其接收方法專利號多播單播兼容的正交頻分時分復用發射接收機及其

”(:ZL200510029644)、“、

方法一種大功率發射臺與小功率發射臺共享頻譜的方法專利號

”(ZL200610025561.2)、“”(:

靈巧的基于濾波器組的上行多址傳輸裝置及其方法專利號

ZL200610116694.0)、“”(:ZL200710037992.5)、

一種靈巧的正交頻分多址下行通信系統及通信方法專利號靈巧的正交頻分多址

“”(:ZL200710037991.0)、“

上行傳輸的發射機接收機及其方法專利號基于正交變換處理的廣義多載波頻分

、”(:ZL200710038033.5)、“

多址傳輸裝置專利號和中可能涉及一

”(:ZL200810201406.0),6.6.2TFU-OFDMA/TFU-OFDM“

種用于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系統中的信號傳輸方法專利號按需廣播機制可

”(:ZL200810227375.6),

能涉及應用于具有反向信道的廣播系統中的按需廣播方法專利號本地廣播

“”(:ZL200710063547.6),9.7.3

可能涉及一種寬帶無線通信網絡中多播連接分配方法專利號以及第章安全

“”(:ZL200710118150.2)10

子層可能涉及到一種三元結構的對等訪問控制系統專利號和一種基于可信

“”(:ZL200610105204.7)“

第三方的實體雙向鑒別方法及其系統專利號的使用

”(:ZL200710018920.6)。

本文件的發布機構對于該專利的真實性有效性和范圍無任何立場

、。

該專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保證他們愿意同任何申請人在合理且無歧視的條款和條件

,

下就專利授權許可進行談判該專利持有人的聲明已在本文件的發布機構備案相關信息可以通過

,。。

以下聯系方式獲得

:

專利持有人聯系地址聯系人聯系電話網站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

上海市長寧路號鄭殷

與信息技術研究所865,200050021-62511070-5507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

清華大學粟欣

/p>

1,100084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北京市科學院南路

田霖

究所/p>

6,100190

西安市高新區科技二路號

西安西電捷通無線網絡68

西安軟件園秦風閣劉長春

通信股份有限公司A201029-87607835

郵編

710075

請注意除上述專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內容仍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這些專

,。

利的責任

GB/T1562916—2017

.

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局域網和城域網特定要求

第16部分寬帶無線多媒體系統的空中接口

:

1范圍

的本部分規定了用于專網和特定應用的可支持通信廣播業務傳輸的寬帶無線多媒

GB/T15629、

體系統空中接口包括物理層和媒體訪問控制包括安全子層和網絡適配子層規范

,()。

本部分適用于專網和特定應用中寬帶無線多媒體系統的規劃設計開發生產運營和管理

、、、、。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

信息技術信息交換用七位編碼字符集

GB/T1988

用專用電路連接到公用數據網上的分組式數據終端設備與數據電路終接設

GB/T11595(DTE)

備之間的接口

(DCE)

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局域網和城域網特定要求第部

GB/T15629.22

分邏輯鏈路控制

:

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