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標準實施監督員培訓課程_第1頁
企業標準實施監督員培訓課程_第2頁
企業標準實施監督員培訓課程_第3頁
企業標準實施監督員培訓課程_第4頁
企業標準實施監督員培訓課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州質監主講:趙洋企業標準實施監督員培訓課程“抱歉”“感謝”“快樂分享”三流的企業賣產品,二流的企業賣品牌,一流的企業賣標準。

企業標準實施監督員證書

閉卷

考試廣州市企業標準實施監督員授課大綱企業標準化相關業務講解2標準化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解讀1企業產品標準編寫和標準體系建立3標準化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解讀一、標準化法律法規解讀二、產品標識標注管理規定企業標準化相關業務講解一、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二、廣州市企業產品執行標準登記、變更和注銷辦事指南三、廣州市企業產品標準告知性備案/復審備案辦事指南四、廣州市企業申請采用國際標準產品認可與采標標志備案辦事指南五、廣州市標準化戰略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六、廣州市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辦事指南法的基礎知識(參考內容)一﹑法的概念二﹑法的基礎特征三﹑廣義和狹義的法律四﹑法的淵源一﹑法的概念(參考內容)法是由國家專門機關創制的(制定或認可),以權力義務為主要內容的,體現國家意志,并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的行為規范的總稱。二﹑法的基本特征(參考內容)1、法是調整行為關系的規范;2、法是由國家專門機關制定或認可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3、法是以規定權力和義務的方式來運作的行為規范;4、法是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的行為規范。三﹑廣義和狹義的法律(參考內容)法和法律在學理上是有區別的,或者說法律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狹義的法律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廣義的法律包括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為避免上述兩種意義的混淆,有的學者把廣義的法律稱為法,而狹義的法律仍稱為法律。四﹑法的淵源(參考內容)法的淵源是指法的表現形式,即由不同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的,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的各種類別的法律規范文件的總稱。

四﹑法的淵源(參考內容)(一)憲法(二)法律(三)行政法規(四)地方性法規(五)民族自治法規(六)規章(七)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八)國際條約、國際慣例四﹑法的淵源(參考內容)(一)憲法

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效力,其他法不得與其相抵觸。只能夠由全國人大制定和修改,制定和修改程序最為嚴格。(二)法律

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法律由于制定機關不同分為兩大類:一是基本法律,指由全國人大制定和修改的民事、刑事、國家機構和其它方面的規范性文件;二是基本法律以為的其他法律,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和修改的規范性文件。(三)行政法規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組織法的授權,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四)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是一定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依法制定的在本行政區域內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四)地方性法規較大的市在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準后施行。較大的城市包括:(1)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2)經濟特區所在市;(3)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五)民族自治法規

我國施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自治區條例(關于綜合性事務的規范性文件)和單行條例(某一方面具體事務的規范性文件)。(六)規章

規章是行政法律規范性文件,從其制定機關而言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六)部門規章

部門規章是國務院組成部門及直屬機構根據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部門權限內按照規定程序制定的規定、辦法、實施細則、規則等規范性文件。

(六)地方政府規章

地方政府規章是指省級人民政府和較大的市人民政府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并普遍適用于本行政區域管理工作需要的規定、辦法、實施細則、規則等規范性文件。

(七)特別行政區的法律主要指香港、澳門制定的法律法規。(八)國際條約、國際慣例要經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認可才具有法律效力,比如世貿組織的各項協議。標準化法及相關知識一、基本概念二、標準化法的主要內容三、標準化法對企業的要求四、標準化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五、企業標準化工作六、標準化業務辦事指南七、配套法規第一節基本概念一、立法背景二、立法宗旨三、調整對象四、標準與標準化的概念一、立法背景

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該法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

二、立法宗旨

運用標準化手段,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促進技術進步,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時通過標準化立法,使標準化工作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需要。

三、調整對象

主要調整標準制定部門、使用標準的部門或企業在制定標準、組織實施標準和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法律關系。四、標準與標準化的概念(一)標準化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最早出現標準化是始于什么朝代

?1、秦俑坑中的陶俑、陶馬的四肢、軀干、耳等各個部分,都是分別制作,然后組裝而成的,這是零件標準化和專業化生產的雛形;

古代標準化的發展2、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道路、統一計量器具、統一兵器,并對一些重要的手工業品規定了質量要求;3、我國古代,不少書籍中都有有關標準的記載,最早的如《周禮·考工記》、宋代的《軍器法式》和《營造法式》、明代的《本草綱目》、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等;4、宋代畢昇創造的活字印刷術不僅促進了印刷術和文化的發展,也反映當時已能成功地運用標準件、互換性、分解組合、重復利用等現代標準化所廣泛采用的方法和原則,來發展印刷事業。近代標準化:工業革命時期,實踐的產物:列車,車軌艾利·惠特尼:工序生產,機床加工零件,從惠特尼軋棉機到槍支:“可替換零件”和“標準化生產”——“標準化之父”

J.B.惠特沃斯(英):統一螺紋規格(惠氏螺紋)泰勒:現代管理之父;福特:流水線操作(汽車)斯凱爾頓(英)公開信:橋梁的設計、鋼材、零件的標準化

BSI:1901,世界上第一個標準化機構

近代標準化的發展生活中的標準

麥當勞的口號:在全世界任何一家麥當勞餐廳,你可以吃到同樣的漢堡,享受同樣的服務!(產品標準化、管理標準化、服務標準化)。(二)標準的定義

為了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經協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認機構批準,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一種規范性文件。

四、標準與標準化的概念掌握標準有以下幾個特性:

1、標準是一種共同使用的和重復使用的規范性文件;2、標準是一定范圍的產物;3、制定標準的目的是謀求獲得“最佳秩序”;4、標準是協商一致的成果;5、標準要由一個公認機構批準。(三)標準化的定義

為了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現實問題或潛在問題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條款的活動。四、標準與標準化的概念理解標準化必須抓住如下要點:

1、標準化是一項活動;2、標準化的目的是在一定的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以獲得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標準化針對的是現實問題或潛在問題;4、標準化的手段是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的條款。第二節標準化法的主要內容一、建立了九項制度二、標準化工作的任務一、建立了九項制度(一)實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的四級標準和強制性標準與推薦性標準并存的標準體制。(二)企業產品標準由企業審批發布。(三)出口產品的技術要求,依照合同的約定執行。(四)國家鼓勵積極采用國際標準。(五)強調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起草和審查標準中的地位和作用。(六)實行標準實施監督制度和產品質量認證制度。(七)明確了標準化工作實行“統一管理,分工負責”的管理體制。(八)強化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監督職能。(九)明確規定了對違法行為應追究的法律責任。(一)實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的四級標準和強制性

標準與推薦性標準并存的標準體制1.確立了四級標準制:

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

(1)國家標準

定義:是指對全國經濟技術發展有重大意義,需要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所制定的標準。(1)國家標準

適用范圍:國家標準在全國范圍內適用,其他各級標準不得與之相抵觸。國家標準是四級標準體系中的主體。(1)國家標準

頒布方式:國家標準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制定,統一編號、發布,或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與有關部門聯合發布。

(1)國家標準表示方式:國家標準的編號由國家標準代號、國家標準發布的順序號和國家標準發布的年號構成。如:GB7718-2011;

GB/T20000-2001。(2)行業標準

定義:

是指對沒有國家標準而又需要在全國某個行業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所制定的標準。行業標準是對國家標準的補充,是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不得與國家標準相抵觸,國家標準公布實施后,相應的行業標準即行廢止。(2)行業標準適用范圍:行業標準在全國指定的行業范圍內適用。(2)行業標準

頒布方式:行業標準由國務院有關行業歸口部門組織制定,并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2)行業標準表示方式:行業標準由行業標準代號、標準順序號及年號組成。如:SB10350-2004《月餅餡料》(3)地方標準

定義:是指對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統一工業產品的安全、衛生要求所制定的標準。(3)地方標準

適用范圍:地方標準在本行政區域內適用,不得與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相抵觸。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公布實施后,相應的地方標準即行廢止。(3)地方標準

頒布方式:

地方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制定、批準、編號、發布并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備案。(3)地方標準

表示方式:地方標準由地方標準代號、地方標準順序號及發布年號組成。

廣東省地方標準的表達方式?(3)地方標準地方標準代號,由漢語拼音字母“DB”加上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代碼前兩位數再加斜線,組成強制性地方標準代號,再加“T”,組成推薦性地方標準代號。農夫山泉標準門事件企業標準(4)企業標準定義:是指對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產品,企業在生產時所制定的產品標準。企業產品標準是企業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依據。企業產品標準必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要求。

(4)企業標準適用范圍:

企業標準在本企業范圍內組織實施。(4)企業標準

頒布方式:企業標準由企業制定、發布,并按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有關規定,報當地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4)企業標準表示方式:企業產品標準由企業產品標準代號、企業產品標準順序號及發布年號組成。如:

Q/XXXXXX-XXXX

例子:廣州市統一健康日用化學品有限公司,于2012年發布的香皂為該廠歷年的第三個標準,則該企業產品標準編號為:Q/TYJK3-2012企業產品標準的企業代號可用漢語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數字或兩者兼用組成。標準分類框架2.明確了標準的性質: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5)強制性標準定義:是指國家通過法律的形式明確要求對于一些標準所規定的技術內容和要求必須執行,不允許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加以違反、變更,這樣的標準稱之為強制性標準。(5)強制性標準強制性標準的劃分:強制性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強制性標準又分為全文強制和條文強制兩種形式。(5)強制性標準注:1、全文強制:標準的全部技術內容需要強制時,為全文強制形式;

2、條文強制:標準中部分技術內容需要強制時,為條文強制形式。(6)推薦性標準

定義:是指國家鼓勵自愿采用的具有指導作用而又不宜強制執行的標準,即標準所規定的技術內容和要求具有普遍的指導作用,允許使用單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加以選用。(6)推薦性標準推薦性標準實施國家鼓勵企業自愿采用;推薦性標準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轉化為強制性標準。(6)表達方式推薦性標準:國家標準:GB/TXXXX-XXXX行業標準:FZ/TXXX-XXXX地方標準:DB44/TXX-XXXX強制性標準:國家標準:GBXXXX-XXXX行業標準:FZXXX-XXXX地方標準:DB44/XX-XXXX(二)企業產品標準由企業

審批發布

企業標準由企業組織制定,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企業對企業標準的實施后果負責。當地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備案的企業標準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出口產品的技術要求,依照合同的約定執行

合同要求,可以使用我國標準、進口國標準、第三國標準或者國際標準,也可以是其他技術要求。產品的技術要求應當在合同中寫明。

(四)國家鼓勵積極采用

國際標準采用國際標準的形式: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對應關系包括等同(IDT)、修改(MOD)和非等效(NEQ)。

其中,根據我國標準采用國際標準的程度,分為等同采用和修改采用;非等效不屬于采用國際標準,只表明我國標準與相應標準的對應關系。(五)強調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起草和審查標準中的地位和作用

制定標準的部門應當組織由專家組成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標準的草擬,參加標準草案的審查工作。(六)實行標準實施監督制度和產品質量認證制度

標準化法把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作為標準化工作的一項任務,把標準實施監督納入標準化日常工作中,建立了標準實施監督制度。(七)明確了標準化工作實行“統一管理,分工負責”的管理體制

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全國標準化工作。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分工管理本部門、本行業的標準化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本行政區域的標準化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分工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本部門、本行業的標準化工作。市、縣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規定的各自的職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標準化工作。

(八)強化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的監督職能

標準化法規定,縣級以上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檢查。又規定,縣級以上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檢驗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檢驗機構,對產品是否符合標準進行檢驗。

(九)明確規定了對違法行為

應追究的法律責任

一是明確了生產者、銷售者和進口者的責任。二是明確了標準化工作的監督、檢驗、管理人員的責任。三是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對當事人給予救濟。四是對強制執行進行了規定。

制定標準組織實施標準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二、標準化工作的任務(一)標準的制定

1、標準的制定對象

2、制定標準的原則

1、標準的制定對象

(1)工業產品的品種、規格、質量、等級或者安全、衛生要求;(2)工業產品的設計、生產、檢驗、包裝、儲存、運輸、使用的方法或者生產、儲存、運輸過程中的安全、衛生要求;(3)有關環境保護的各項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4)建設工程的設計、施工方法和安全要求;(5)有關工業生產、工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技術術語、符號、代號和制圖方法;(6)重要農產品和其他需要制定標準的項目。如:農業(含林業、牧業、漁業)產品(含種子、種苗、種畜)的品種、規格、質量、等級、檢驗、包裝、儲存、運輸以及生產技術、管理技術的要求,信息、能源、資源、交通運輸的技術要求。

1、標準的制定對象2、制定標準的原則

(1)制定標準,應當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民的身體健康,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保護環境。(2)制定標準,應當有利于合理利用國家資源,推廣科學技術成果,提高經濟效益,并符合使用要求,有利于產品的通用互換,做到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3)有利于相關標準的協調配套;(4)有利于促進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和對外貿易。(二)有組織地實施標準

1、強制性標準,必須執行。

(1)在國內銷售的一切產品(包括配套設備)不符合強制性標準要求的,不準生產和銷售; (2)專為出口而生產的產品(包括配套設備)不符合強制性標準要求的,不準在國內銷售;(3)不符合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產品(包括配套設備),不準進口。

2、推薦性標準,國家鼓勵企業自愿采用

企業有保證產品質量、服務質量以及對用戶和消費者負責的義務。企業在保證執行強制性標準的情況下,有采用推薦性標準的自主權。企業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選用。(二)有組織地實施標準

3、在下列情況下推薦性標準必須執行(1)法律、行政法規引用和規定強制執行的推薦性標準,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必須執行; (2)強制性標準的強制性技術內容引用的推薦性標準,在強制性標準適用的范圍內必須執行; (3)經濟合同引用的推薦性標準,在合同約定的范圍內必須執行;(二)有組織地實施標準

(4)企業采用的推薦性標準,在企業經營范圍內企業必須執行; (5)企業明示執行的推薦性標準。如企業在產品或其包裝上標注的推薦性標準,以及以說明書、廣告、宣傳資料等任何方式明示采用的推薦性標準;(二)有組織地實施標準4、標準實施后,制定標準的部門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適時進行復審,以確認現行標準繼續有效或者予以修訂、廢止。(二)有組織地實施標準

5、企業研制新產品、改進產品,進行技術改造,應當符合標準化要求。(二)有組織地實施標準(三)對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

1、對強制性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

2、對企業獲得認證的產品標準的實施進行監督。

3、對企業所采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已備案的企業產品標準,為了及對了解企業生產的產品是否符合標準要求,也應當進行標準實施監督。第三節對相關當事人的要求一、對企業的要求二、對行政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要求三、對檢驗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要求一、對企業的要求(一)十六項“應當”(二)十項“不得”(一)十六項“應當”1、企業生產產品,應當執行相應的標準。

2、產品明示的標準與產品實際執行的情況應當一致。

3、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企業應當制定企業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4、企業產品標準應當在發布后30日內報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備案。

5、企業生產產品所執行的標準實行登記制度,企業應當將其產品所執行的標準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登記。(一)十六項“應當”6、企業生產產品所執行的標準變更時,應當自變更之日起30日內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重新登記。產品不再生產的,應當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注銷。

7、企業生產的產品有相應強制性標準的,應當執行強制性標準。(一)十六項“應當”8、法律、行政法規引用和規定強制執行的推薦性標準,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應當執行。

9、強制性標準的強制性技術內容引用的推薦性標準,在強制性標準適用的范圍內,應當執行。(一)十六項“應當”10、經濟合同引用的推薦性標準,在合同約定的范圍內,應當執行。

11、企業采用的推薦性標準,在企業經營范圍內,應當執行。

12、企業明示執行的推薦性標準,應當執行。

13、本企業經備案的企業產品標準,應當執行。(一)十六項“應當”14、獲得認證的產品,應當符合認證標準。15、在我國生產、銷售(包括進口產品)的產品都應當具有中文標識(裸裝食品和其他根據產品的特點難以附加標識的裸裝產品,可以不附加產品標識),并符合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對產品標識的規定。(一)十六項“應當”

廣東省人民政府令第169號

取消標識備案16、企業生產或總經銷者經銷的食品、特殊營養食品、家用電器、化妝品、紡織品和服裝、玩具、飲料酒、飼料、肥料等九類產品(含進口和出口轉內銷產品),應當按規定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辦理標識登記備案。

(一)十六項“應當”

1、不得無標準生產。

2、企業生產產品所執行標準的內容必須完整,不得以安全、衛生、檢驗方法(試驗方法)等標準,或產品說明等技術文件代替產品標準。

3、不得執行已作廢的標準。(二)十項“不得”(二)十項“不得”

4、不得使用沒有依法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備案的企業產品標準。

5、不得冒用或借用別的企業的企業產品標準。

6、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不得生產、銷售和進口。

7、產品標識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規定。

8、獲得認證證書的產品不符合認證標準的,不得使用認證標志出廠銷售。

9、產品未經認證或者認證不合格的,不得擅自使用認證標志出廠銷售的。

10、不得冒用、借用別的企業獲得的認證標志。(二)十項“不得”二、對行政管理部門

及其工作人員的要求(一)十項“應當”(二)三項“不得”(一)十項“應當”

1、應當督促企業按標準組織生產。

2、應當督促企業執行有關強制性標準。

3、應當督促和指導企業做好標準化工作。

4、應當及時對重要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進行宣貫,推動其實施。5、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對企業標準化情況進行檢查。6、對強制性標準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有2名以上工作人員參加并應當出示有效證件。

(一)十項“應當”7、受理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的申請后,對符合要求的,應當自受理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完成備案。

8、受理企業產品執行標準登記的申請后,應當自受理之日起4個工作日內完成登記。(一)十項“應當”

9、受理企業采用國際標準產品標志備案的申請后,應當自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

10、受理企業產品標識登記備案的申請后,對通過審查的,應當自通過審查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完成登記備案。(取消)(一)十項“應當”(二)三項“不得”

1、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濫用職權。

2、不得徇私舞弊、索賄受賄。

3、對企業進行各項檢查,不得妨礙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不得刁難企業。三、對檢驗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要求(一)六項“應當”(二)三項“不得”(一)六項“應當”

1、應當依照國家有關的標準、要求進行產品檢驗。

2、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檢驗工作。

3、應當客觀、公正、及時地出具檢驗報告。4、檢驗報告應當經檢驗人員簽字后,由檢驗機構負責人簽署。

5、應當對檢驗報告負責。

6、應當遵循誠信原則和方便企業的原則,為企業提供可靠、便捷的檢驗服務。(一)六項“應當”(二)三項“不得”

1、不得拖延、刁難企業。

2、不得偽造、篡改檢驗數據。

3、不得偽造檢驗結論或者出具虛假證明。

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參考)

化妝品包裝皮革制品高分子工程材料及制品加工食品質檢院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成立于1951年,是我國政府最早設立的第三方綜合性產品質量監督檢測機構。目前,經CNAS認可項目近4,000項、涉及標準近5,200個,具備超過5,000多種產品的檢驗能力,并擁有5個國家質檢中心。該院通過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已經取得了美國、日本、德國、香港等80個國家和地區實驗室認可組織的認可。廣州計量檢測技術研究院

始建于1936年,重組于1950年。作為向社會提供專業服務的第三方實驗室,已建立了近230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000余項經中國實驗室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能力認可及授權的校準/檢測項目以及160余項計量認證(CMA)檢驗檢測項目,可向社會提供包括幾何量、溫度量、力學量、電磁量、無線電量、時間頻率量、光學量、聲學量、物理化學量和電離輻射量等計量領域的專業技術服務,所出具的檢定/檢驗證書和報告具有法律效力,也可作為法制計量管理、量值溯源監督、體系評審認可、技術成果鑒定,以及行政復議與法律仲裁的技術依據。

計量認證、評審、考核測量儀器產品質量檢驗科研成果檢測鑒定計量人員培訓、考證、咨詢計量檢定、校準/檢測計量院廣州市纖維產品檢測院廣州市纖維產品檢測院始建于1984年。

2005年10月9日在上海掛牌成立了國家紡織品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州)上海工作站,把服務窗口從珠三角延伸到長三角,向世界高度關注的長三角推介對等和諧的服務理念,提供準確快捷的服務體驗,樹立公正友好的服務形象。

現有認可檢測能力范圍涵蓋了整個紡織產業鏈,包括纖維及纖維制品、紗線、紡織品、服裝、皮革制品、鞋類、土工合成材料、其他(羽絨、輕工產品、染料產品、塑料、水質、紙及其制品、化妝品)等14個大類,416個產品,涵蓋了GB、ISO、ASTM、AATCC、BS、JIS、EN、DIN、WSP等國內外標準近1368個,其中國外標準數達到494個,超過全部標準數的36%。

廣州市能源院研究院廣州市能源檢測研究院是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直屬的國家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質量檢驗機構,第三方國家校準、檢測實驗室,是以能源器具計量檢定為基礎、能源物質檢驗為中心、能源平衡測試為重點的服務于社會節能減排的綜合技術機構。前身為廣州市能源技術測試所。

能源院容量流量檢定/校準/檢測能源物質檢驗能源物質檢驗廣州市特種機電設備檢測研究院

成立于1985年,主要負責對廣州市行政區域內的電梯、起重機械、廠內機動車輛、建筑機械、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擦窗機等特種設備進行安全技術檢驗并負責頒發安全檢驗合格標志,同時承擔我市特種設備安全事故的技術鑒定任務。是華南地區建立最早的特種設備安全機構。起重機械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電梯機電院廣州市特種承壓設備檢測研究院

廣州市特種承壓設備檢測研究院于1982年4創建,原名“廣州市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所”以法律法規為依據,以技術為手段,主要工作是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的制造、安裝、改造、維修的監督檢驗和在用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的定期檢驗,以及安全閥校驗和鍋爐介質監測工作,此外,受法定監管部門的委托還開展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培訓考核;危險化學品包裝容器(罐體類)型式試驗、許可檢驗、監督檢驗和年度檢驗;壓力管道的鑒定評審;特種設備失效分析等工作,是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行政立法和執法的技術支撐。

承壓院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氣瓶

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廣州市標準化研究院提供一站式的企業標準制修訂服務:

企業產品標準編寫:企業只需提供相關技術資料和檢驗報告,即可由我院相關專業工程師代為編寫企業標準

企業產品標準專家評審:企業只需提供企業標準文本及相應檢驗報告,即可由我院代為組織召開專家評審會

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相關材料填寫及咨詢服務:代填寫備案相關材料,并指導企業申報標準備案標準院企業產品標準編寫企業產品標準專家評審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相關材料填寫及咨詢服務標簽檢驗的資質他具有法定效力廣州市質量技術咨詢培訓中心廣州市質量技術咨詢培訓中心是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屬下的事業單位,在1992年7月3日由廣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成立,是市局指定的從事企業標準、計量、質量和食品安全等專業培訓的機構,亦是廣州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發證的唯一機構。

咨詢計量特種設備食品質量標準培訓中心第四節、法律責任一、企業的標準化違法行為的主要表現二、標準化法律責任的規定一、企業的標準化違法行為的主要表現

(一)企業生產經營沒有標準作為依據;(二)企業生產經營使用的產品標準內容不完整,不能依據標準全面、準確判定質量狀況;

(三)企業生產經營使用的企業產品標準沒有依法備案;(四)不按標準組織生產、檢驗;(五)違反標準化審查規定;(六)標識不符。一、企業的標準化違法行為的主要表現

二、標準化法律責任的規定(教材10-11頁)生產者的法律責任:

違法行為法律責任1)企業未按規定制定標準作為組織生產依據的。2)企業未按規定要求將企業產品標準上報備案的。3)企業的產品未按規定附有標識或與其標識不符的。4)企業研制新產品、改進產品、進行技術改造,不符合標準化要求的。5)科研、設計、生產中違反有關強制性標準規定的。

由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責令限期改進,并可通報批評或給予責任者行政處分。

生產者的法律責任違法行為法律責任6)生產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其停止生產,并沒收產品,監督銷毀或作必要技術處理;處以該批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罰款;對有關責任者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

生產者的法律責任違法行為法律責任7)獲得認證證書的產品不符合認證標準而使用認證標志出廠銷售的。責令其停止銷售,并處以違法所得二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認證部門撤銷其認證證書。8)產品未經認證或者認證不合格而擅自使用認證標志出廠銷售的。責令其停止銷售,處以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并對單位負責人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銷售者的法律責任違法行為法律責任9)銷售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商品的。責令其停止銷售,并限期追回已售出的商品,監督銷毀或作必要技術處理;沒收違法所得;處以該批商品貨值金額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罰款;對有關責任者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進口者的法律責任違法行為法律責任10)進口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的。封存并沒收該產品,監督銷毀或作必要技術處理;處以進口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罰款;對有關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并可處以五千元以下罰款。標準化工作監督、檢驗及管理人員

違法行為法律責任11)違反條例規定,工作失誤,造成損失的。12)偽造、篡改檢驗數據的。13)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索賄受賄的。由有關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五節、企業標準化工作一﹑概述

二﹑企業標準化的基本任務

三﹑企業標準化管理

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

五﹑企業產品標準告知性備案

六﹑企業產品執行標準登記

一﹑概述

企業標準化工作

是指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以搞好生產、管理、技術和營銷各項工作為主要內容,制定、貫徹實施和管理維護標準的一種有組織的活動。標準化的意義與作用

1、企業規模化生產和服務的前提;

餐飲業:通過標準化快速擴張,肯德基、麥當勞、小綿羊和真功夫。(產品標準化、管理標準化、服務標準化)

2、企業進行技術技術改造,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標準零件的普遍使用,可使全球產品成本減低20%--30%。

3、標準可以成為政府宏觀管理的手段和經濟調節的工具。如在技術性貿易措施中的應用。

4、是實現科學管理的基礎。二﹑企業標準化的基本任務1、貫徹執行國家、行業和地方有關標準化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2、貫徹實施有關的技術法規、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上級標準;3、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4、制定和貫徹實施企業標準;5、建立和健全企業標準體系;6、對各種標準的貫徹實施進行監督和檢查;7、積極參加國內、國際有關標準化活動。三﹑企業標準化管理1、企業根據生產、經營需要設置的標準化機構,配備的專、兼職標準化人員,負責管理企業標準化工作。(1)貫徹國家的標準化工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編制本企業標準化工作計劃;(2)組織制定、修訂企業標準;(3)組織實施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4)對本企業實施標準的情況,負責監督檢查;(5)參與研制新產品、改進產品,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中的標準化工作,提出標準化要求,做好標準化審查;(6)做好標準化效果的評價與計算,總結標準化工作經驗;(7)統一歸口管理各類標準,建立檔案,搜集國內外標準化情報資料;(8)對本企業有關人員進行標準化宣傳教育,對本企業有關部門的標準化工作進行指導;(9)承擔上級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標準化工作任務。三﹑企業標準化管理三﹑企業標準化管理2、企業標準化人員要求(GB/T15496-2003)企業標準化人員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1)企業標準化管理人員應具備與所從事標準化工作相適應的專業知識、標準化知識和工作技能,經過培訓取得標準化管理的上崗資格;(2)熟悉并能執行國家有關標準化法律、法規、方針和政策;(3)熟悉本企業生產、技術、經營及管理現狀,具備了一定的企業管理知識;(4)具備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計算機應用及文字表達能力。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

教材38、55頁(一)定義(二)主體(三)原則(四)程序(五)審查(六)企業產品標準編號(七)復審(一)定義

產品標準系指對產品結構性能、規格、質量特性和檢驗方法所做的技術規定,它可以規定一個產品或同一系列產品應滿足的要求,以確定其對用途的適應性。產品可以是軟件、硬件、流程性材料或服務。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二)主體企業標準由企業制定,由企業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權的主管領導批準、發布,由企業法人代表授權的部門統一管理。企業是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主體,應當對其產品標準的內容及實施后果承擔責任。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三)原則(1)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2)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針、政策;(3)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要求;(4)滿足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保護動植物生命健康和安全;(5)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和節約能源;(6)保證產品質量和產品安全;(7)完整反映產品的質量特征和功能特性;(8)食品企業產品標準應當明確所使用的原輔料和添加劑。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四)程序制定企業產品標準一般程序包括編制計劃、調查研究、起草標準草案、征求意見、對標準草案進行必要的驗證、審查、批準、編號、發布。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五)審查(1)審查內容企業在批準、發布企業產品標準前應當組織專家進行審查。審查內容包括:(a)企業產品標準與國家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規定的符合性;(b)技術內容的先進性、合理性和完整性;(c)試驗方法的科學性;(d)檢驗規則的可操作性;(e)標準編寫與《標準化工作導則》GB/T1系列國家標準的符合性。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2)審查機構企業產品標準審查由企業負責組織,也可以委托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行業協會或者其他技術組織負責組織。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3)專家組組成(a)專家組負責標準的審查,實行組長負責制。

(b)專家組應當由研發、生產、檢驗、銷售等方面的人員組成,原則上不少于5人。(c)直接參與企業產品標準起草的人員不得作為專家組成員參加審查。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4)專家資質參與企業產品標準審查工作的專家應當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任職資格或者大專以上學歷和3年以上從事相關行業工作經歷,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強制性標準,了解相關產品生產的工藝、技術要求和國內外該領域技術、標準發展的狀況。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5)審查材料標準起草單位提交專家組的審查材料不得少于下列內容:(a)標準文本(送審稿);(b)標準的編制說明;(c)規范性引用文件和參考資料;(d)標準征求意見匯總處理表;(e)試驗驗證報告;(f)企業實施該標準在設備、檢驗、管理等方面能力的說明。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6)審查結論標準審查必須經專家組全體人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過,專家應當根據審查意見填寫企業產品標準審查會議紀要和企業產品標準審查意見。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六)企業產品標準編號

企業產品標準編號由企業標準代號、企業代號、順序號和發布年號組成。(a)企業標準代號Q/:代表企業制定、批準、發布的企業標準。(b)企業代號:由企業自定,用企業名稱的漢語拼音字頭縮寫的四個字母或以上表示。如果備案時發現企業自定的企業代號與其它企業代號相同時,企業應重新編制。(c)順序號:是企業自己制定的企業標準的順序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由“1”開始。(d)年號:為標準發布當年的年號,用四位數表示。如:2013。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例子:廣州市統一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于2008年發布的芒果汁飲料為該廠歷年的第三個標準,則該企業產品標準編號為:Q/TYJK3-2008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七)復審復審周期和結論企業產品標準應當定期復審,復審周期一般不超過3年。

繼續有效、修訂或者廢止的明確結論。四﹑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你好,想請教一個問題:背景:廣州某邦木業制造有限公司,是某象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子公司(工廠)所生產的產品是多層實木復合地板,某象集團下屬有3家公司生產這種產品,分別位于全國3個不同省份。因為是同一種產品,故要求所執行的企業標準必須統一。某象集團總部在江蘇,已經將某象的企業標準備案。因為外包裝上面需要印刷執行標準,那么請問我們這個標準還需要在廣東省備案嗎?剛才我咨詢了,南沙質監局的同事,說企業標準和企業名稱不一致,不能備案。問題:我這種情況是否不需要再備案了?如需要備案,應該如何備案?五﹑廣州市企業產品執行標準登記、

變更和注銷辦事指南

(教材49-54頁)(一)辦理部門(二)辦理范圍(三)辦理依據(四)辦理條件及流程(五)變更、注銷申請

(一)辦理部門各區、縣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化科為了加強對企業產品標準的監督管理,依法對本轄區內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生產企業的產品執行標準情況進行登記和管理。(二)辦理范圍廣州市12個轄區各轄區內企業生產產品所執行的標準進行登記,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越秀區質檢局越秀區中山三路11號南門五樓83825925周一至周五(8:30-12:00;14:00-17:00),周三下午不對外;荔灣區質監局荔灣區逢源路128號金升大廈五樓81006343周一至周五(9:00-12:00;13:00-17:00),周五15:00前對外辦公;海珠區質監局海珠區燕子崗路108號89008527周一至周五(8:30-12:00;14:00-17:30)天河區質監局天河區長興路318號后座87262212周一至周五(8:30-12:00;14:00-17:30),周三、周五下午不對外;黃埔區質監局黃埔區大沙地廣新路66號大院3樓82385785周一至周五(8:30-12:00;14:00-17:30);白云區質監局白云區機場路561號區政務服務中心一樓120窗口86055619周一至周五(9:00-12:00;13:00-17:00),星期五下午截止到15:00;南沙區質監局南沙區港前大道1號N5區二樓39910379周一至周五(8:30-12:00;14:00-17:00);番禺區質監局番禺區市橋街清河東路319號84690915周一至周五(8:30-12:00;14:30-17:30);蘿崗區質監局廣州市蘿崗區香雪三路(區行政服務中心)凱通樓四樓C區82118649周一至周五(8:30-11:30;14:00-16:00),星期三下午不對外;花都區質監局花都區新華街公益大道華僑商業城12棟86979018周一至周五(8:30-12:00;14:30-17:30);增城市質監局增城市荔城街光明西路108號國土大廈1大廳82629061周一至周五(8:30-12:00;14:30-17:30);從化市質監局從化市江埔街環市東路826號62160186周一至周五(8:30-12:00;14:30-17:30)。(三)辦理依據(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二)《企業標準化管理辦法》;(二)《廣東省標準化監督管理辦法》;(三)《廣東省企業產品執行標準登記管理辦法》。(四)辦理條件及流程企業生產產品所執行的標準應符合下列要求:1、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的規定;2、標準已按規定程序發布及備案;3、標準文本應為現行有效版本;4、標準應為產品標準。

廣州市企業產品執行標準登記工作流程圖序號材料名稱份數材料形式備注1企業產品執行標準登記、變更和注銷申請表1原件加蓋企業公章2《廣東省企業產品執行標準登記證》1原件新辦證者除外,以下簡稱《登記證》3產品所執行的標準文本備案回執1復印件(加蓋企業公章)辦理注銷不需提供4營業執照1復印件(核對原件或加蓋企業公章)適用于企業標準、辦理注銷不需提供;辦理注銷不需提供5生產許可證1復印件(核對原件或加蓋企業公章)適用于已列入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管理的產品;首次申辦生產許可證除外;辦理注銷不需提供6衛生許可證1復印件(核對原件或加蓋企業公章)適用于已列入衛生許可范圍的產品;首次申辦衛生許可證除外;辦理注銷不需提供7企業代碼證1復印件(核對原件或加蓋企業公章)不需辦理代碼證書的企業除外企業應保證生產的所有產品都要按規定辦理執行標準登記,并符合“三相符”的要求,即:登記的產品種類與實際生產的產品種類相符;登記執行的標準與實際組織生產的標準相符;登記執行的標準與現行有效的標準相符。(四)辦理條件及流程(五)變更、注銷申請(一)企業產品執行標準變更后,應及時辦理變更;(二)企業不再生產的產品,企業應即時辦理執行標準注銷手續;(三)變更和注銷的辦事程序與新增的程序相同。五﹑廣州市企業產品標準告知性備案/

復審備案辦事指南

教材55頁一、辦理部門二、辦理依據三、辦理范圍四、辦理條件五、復審六、罰則標準“備案”的作用

主要有以下3點:對于企業的產品標準來說,當供需雙方由于產品貿易發生爭議時,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可以依據合同規定的企業產品標準進行仲裁和檢驗。這個企業標準,應該是已備案的標準,而不是企業隨意選用的標準。。

可以了解標準的制定情況,特別是便于檢查企業生產的產品是否制定了標準。如果企業生產的產品,既沒有國家標準,又沒有行業標準,也沒有制定企業標準,就可以監督、幫助企業盡快制定企業標準。便于發現行業標準、地方標準或企業標準是否遵守有關強制性標準的情況。如果發現有違背的情況,可以及時予以糾正或停止執行相應的標準。

(一)辦理部門各區、縣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標準化科

對企業批準發布的企業產品標準進行告知性備案。(一)辦理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二)企業標準化管理辦法;(三)企業產品標準管理規定;

(四)廣東省標準化監督管理辦法;

(五)廣東省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管理辦法;

(六)關于調整部分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粵質監標〔2002〕337號);

(七)轉發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關于印發《企業產品標準管理規定》的通知(粵質監標函〔2009〕187號)。(三)辦理范圍(一)在廣州注冊登記的企業為其生產的產品制定發布的除食品類、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產品、消防產品、軟件產品、特殊化妝品、醫藥產品、醫療器械(Ⅱ類和Ⅲ類)、衛生殺蟲劑、農業種植(養殖)產品、農藥、液體肥料、飼料添加劑以外的企業產品標準的告知性備案。(二)企業到所在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企業產品標準備案。(四)辦理條件企業是企業產品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主體,應對其產品標準的內容及實施后果承擔責任。申請企業產品標準備案應符合下列要求:(一)企業產品標準已按規定通過企業組織或委托機構組織的專家審查,并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人批準、發布;(二)提交的備案材料齊全,并按規定要求填寫;(四)辦理條件(三)企業產品標準發布后30日內應辦理備案,備案的有效期為3年(以企業產品標準發布日期開始計算)。企業應當在標準備案有效期屆滿前30日內重新辦理備案手續,逾期未辦理的,該標準備案注銷。(四)企業名稱發生變更的,應當持有效證件在頒發新的代碼證書之日起30日內重新辦理企業產品標準告知性備案手續。序號材料名稱份數材料形式備注1企業產品標準告知性備案/復審備案申請表1原件2企業產品標準編制說明1原件3企業產品標準審查會議紀要1原件4企業產品標準審查意見1原件5企業產品標準與相關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等符合性承諾,與相應的推薦性標準是否一致的聲明1原件6標準批準發布文件1原件7企業產品標準紙質文本3原件8企業產品標準電子文本1原件9專家審定會議時企業提供的產品驗證報告1復印件10專家組成員資質材料1復印件11有關證明材料(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專利證書、標準實施監督員證書等)1復印件(五)復審

企業產品標準應定期復審,復審周期不超過3年。企業標準復審后應當提出繼續有效、修訂或廢止的明確結論。

(一)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企業產品標準應當進行復審,并重新辦理備案:1、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以及產業發展方針、政策作出調整或者重新規定的;

2、新發布了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的;

3、規范性引用文件中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作了修訂的;

4、企業生產工藝或者原材料配方發生重大改變的;

5、標準備案有效期屆滿的;

6、其他應當進行復審的。(二)企業產品標準應定期復審,復審周期不超過3年。企業標準復審后應當提出繼續有效、修訂或廢止的明確結論。

1、企業產品標準經復審為繼續有效且備案有效期即將屆滿的,企業應當在該標準備案有效期屆滿前30日內,重新辦理備案手續,逾期未辦理的,前次備案注銷。

2、企業產品標準經復審為修訂的,修訂后應當重新辦理備案。

3、企業產品標準經復審為廢止的,企業應填寫《企業產品標準廢止申請表》,辦理廢止。備案工作人員受理后當場予以辦理。(六)罰則(一)發現應當備案的企業產品標準未辦理備案手續的,或者超過備案有效期限而未重新辦理備案手續的,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向社會公告。

(二)各級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應對已備案的企業產品標準開展監督檢查,對不符合本規定的,應當責令企業限期改正,并取消備案。第六節配套法規(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1990年4月6日國務院令第53號發布。(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條文解釋1990年7月23日國家技術監督局令第12號發布。(三)國家標準管理辦法1990年8月24日國家技術監督局令第10號發布。(四)行業標準管理辦法

1990年8月24日國家技術監督局令第11號發布。

(五)地方標準管理辦法

1990年9月6日國家技術監督局令第15號發布。

(六)企業標準化管理辦法

1990年8月24日國家技術監督局令第13號發布。第六節配套法規(七)能源標準化管理辦法

1990年9月6日國家技術監督局令第16號發布。(八)農業標準化管理辦法

1991年2月26日國家技術監督局令第19號發布。(九)采用國際標準管理辦法

2001年11月21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10號發布,代替原國家技術監督局1993年12月13日發布的《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管理辦法》。

第六節配套法規

(十)商品條碼管理辦法

2005年5月3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令第76號發布。

(十一)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

2007年7月24日國家質檢總局第100號令發布。第六節配套法規(十二)食品標識管理規定

2007年7月24日國家質檢總局第102號令以及2009年8月28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關于修改〈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的決定》國家質檢總局第123號令。第六節配套法規(十三)產品標識標注規定1997年11月7日國家質檢總局監發〔1997〕172號發布(十四)企業產品標準管理規定(國質檢標聯〔2009〕84號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于2009年3月8日聯合發布第六節配套法規(十五)廣東省標準化監督管理辦法1997年11月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令第30號發布(十六)廣東省企業產品標準備案管理辦法1997年12月12日廣東省質監局粵技監〔1997〕290號發布(十七)廣東省企業產品執行標準登記管理辦法1998年1月22日廣東省質監局粵技監〔1998〕24號發布第六節配套法規(十八)廣東省采用國際標準產品認可管理辦法2002年6月6日廣東省質監局粵質監〔2002〕208號發布(十九)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采用國際標準產品認可與采標標志備案工作規定2005年1月20日廣東省質監局粵質監〔2005〕8號發布第六節配套法規(二十)關于印發廣州市企業產品標準告知性備案管理辦法的通知(穗質監〔2011〕200號)(二十一)關于印發廣州市企業產品執行標準登記管理辦法的通知(穗質監〔2011〕199號)第六節配套法規廣州市企業申請采用國際標準產品認可與采標標志備案辦事指南P71-82教材一、基本概念二、采標的作用三、如何采標四、廣州市采標辦事指南一、基本概念1.采標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簡稱,是指將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內容,經過分析研究和試驗驗證,等同或修改轉化為我國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并按我國標準審批發布程序審批發布。國際標準指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和國際電信聯盟(ITU)制定的標準,以及國際標準化組織確認并公布的其他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國外先進標準經國際標準化組織確認并公布的其他國際組織的標準、發達國家的標準、區域性組織的標準、國際上由權威的團體標準和企業(公司)標準中的先進標準。二、采標的作用第一,采標對推動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和企業素質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采標是發展對外貿易,擴大市場占有率的重要措施。第三,采標是破解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鑰匙。三、如何采標第一,做好標準的轉化工作,即制定采標標準;我國標準采用國際標準的程度,分為等同采用和修改采用。第二,貫徹實施采標標準;國家鼓勵企業自己把國際標準轉化為企業標準。在執行實施采標標準中,要求產品必須全面符合該標準的要求,即產品質量要合格,才是采標。三、如何采標等同采用(identical,簡寫IDT):指與國際標準在技術內容和文本結構上相同,或者與國際標準在技術內容上相同,只存在少量編輯性修改。等同采用使用的方法是翻譯法,即把國際標準翻譯過來,進行必要的盡量少的編輯性修改。修改采用(modified,簡寫MOD):指與國際標準之間存在技術性差異,并清楚地標明這些差異以及解釋其產生的原因,允許包含編輯性修改。修改采用不包括只保留國際標準中少量或者不重要的條款的情況。修改采用時,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在文本結構上應當對應,只有在不影響與國際標準的內容和文本結構進行比較的情況下才允許改變文本結構。修改采用國際標準使用方法一般是“重新起草法”。第三,做好采標認可和采標標志備案申請工作。(一)采標認可采標認可就是企業產品質量已經達到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要求的產品,可以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采用國際標準產品認可。經審查符合要求的,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采用國際標準產品認可證書》。(二)采用國際標準產品標志國家對采用國際標準的產品實行標志制度。采用國際標準的產品實行標志制度就是國家對達到采標標準的產品頒發《采用國際標準產品標志證書》,并可以使用采標標志,在采標產品的包裝、標志、標簽或產品說明書上印制采標標志圖形或利用該圖形作為采標產品的宣傳。四、廣州市采標辦事指南一、受理部門

廣州市各區(縣級市)質監局業務(標準)科。

二、工作職責

依法受理、審核廣州市行政區域內企業采用國際標準產品認可與采標標志備案申請。

三、辦理依據(一)《采用國際標準管理辦法》;(二)《采用國際標準產品標志管理辦法》(試行)及其實施細則;(三)《廣東省采用國際標準產品認可管理辦法》;(四)《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采用國際標準產品認可與采標標志備案工作規定》。四、辦理范圍

廣州市行政區域內企業生產的產品。

五、辦理條件

(一)企業辦理采標,應滿足下列要求:

1、產品主要性能指標和試驗方法等技術內容等同、修改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

2、產品的各項質量指標要求穩定地達到所采用標準的規定,并具備批量生產能力。

(二)企業在辦理采標時,應提供下列資料,其中申請書要求一式三份(蓋公章),其余資料一式兩份(可提供復印件并加具企業公章):六、采標辦理流程圖七、注銷及復審

(一)經認可的產品所執行的我國標準被修訂的,企業可按修訂后的我國標準重新申請認可。企業不再申請認可或修訂后的標準不再采用國際標準的,注銷采標認可證書和采標標志證書,停止使用采標標志。

(二)采標認可證書和采標標志證書有效期為5年,到期需繼續使用采標標志的應在有效期屆滿前30日內向原受理部門提交復審資料申請復審,復審合格的,報省質監局換發新的采標認可證書和采標標志證書;到期未進行復審或復審不合格的,注銷采標認可證書和采標標志證書,停止使用采標標志。

八、收費依據及標準

不收費。《廣州市標準化戰略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一、資助對象和范圍二、資助原則三、資助額度四、申請程序一、資助對象和范圍

(1)標準制修訂項目。主導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及廣州州市技術規范(含聯盟標準)的制修訂。(2)標準化研究項目。承擔市級以上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立項的標準化研究項目。(3)承擔各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獲批負責承擔市級以上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分技術委員會)或工作組的工作。(4)開展標準化示范區(試點)建設。承擔市級以上標準化示范區(試點)建設。(5)開展企業標準體系創建,并獲得“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證書。(6)采用國際標準與國外先進標準組織生產,并獲得證書。(7)開展標準化人才培訓。(8)開展備案的企業產品標準文本的監督檢查。(9)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涉及的組織、評審、驗收、管理等經費。二、資助的原則

鼓勵先進標準與產業發展、城市管理的融合,遵循公平公正、統籌兼顧、突出績效的原則。三、資助額度

(1)主導國際標準制修訂每項不超過50萬元,國家標準不超過25萬元,行業標準不超過10萬元,省地方標準、廣州市技術規范(含聯盟標準)不超過5萬元。(2)承擔市級以上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立項的標準化項目研究,每項不超過20萬元。(3)獲批負責承擔國際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分委會工作,一次性給予不超過50萬元,獲批負責承擔國家和省、市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一次性給予不超過30萬元,承擔分技術委員會一次性給予不超過20萬元,承擔工作組一次性不超過10萬元。(4)承擔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試點)項目,一次性給予不超過20萬元,省、市級標準示范區(試點)項目,一次性給予不超過10萬元。(5)開展“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的創建,并獲得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一次性不超過3萬元,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一次性不超過2萬元,AA級一次性不超過1萬元。(3)獲批負責承擔國際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分委會工作,一次性給予不超過50萬元,獲批負責承擔國家和省、市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一次性給予不超過30萬元,承擔分技術委員會一次性給予不超過20萬元,承擔工作組一次性不超過10萬元。

(6)取得“采用國際標準產品標志證書”,每項給予不超過1000元。(7)開展標準化人才培訓,每年經費不超過專項資金總額度的5%。

四、申請程序

﹙1﹚申請條件﹙2﹚受理部門﹙3﹚申報時間﹙1﹚申請條件

廣州市(含區、縣級市)注冊(登記或依法設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開展標準化工作,符合《廣州市標準化戰略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所列資助范圍的,可申請專項資金。﹙2﹚受理部門

各區(縣級市)質監局負責受理本轄區“標準制修訂”、“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創建資助項目的申報受理工作,初審合格后,匯總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其他資助項目的申報材料由申報單位直接報送至市質量技術監督局。﹙3﹚申報時間

“標準制修訂”資助項目申報每年截止日期為9月30日。其他資助項目申報每年分兩次進行,每批項目應分別在當年5月31日,9月30日前報送。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一、基本概念二、標準化良好行為活動的作用三、創建工作的依據四、企業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的程序一、基本概念一、定義

“標準化良好行企業”:按照《企業標準體系》系列國家標準的要求,運用標準化原理或方法,建立健全以技術標準為主體,包括管理標準、工作標準在內的企業標準體系,并有效運行,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已實行標準化管理,且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企業。

“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確認:對企業建立的以技術標準為主體,包括管理標準、工作標準在內的企業標準體系以及體系運行的效果和標準化管理工作,是否符合《企業標準體系》系列國家標準而實施的評價活動。二、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創建的作用

由于生產、經營管理需要,企業內部存在大量的標準、規范、程序、工藝卡、指導書等,這些都需要運用系統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將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