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這是一個風云變幻、滄海橫流、英雄輩出的時代,這是一個三足鼎立的舞臺,這里曾經走過一批個性張揚的英雄。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大顯身手、叱咤風云、正可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從《念奴嬌.赤壁懷古》探討蘇軾在黃州的心路歷程教師推薦的網絡資源蘇軾詞作鑒賞:00/luntan/viewthread.php?tid=64&extra=page%3D1蘇軾生平以及思想:00/luntan/viewthread.php?tid=65&extra=page%3D1百度貼吧-蘇軾:
/f?kw=%CB%D5%E9%F8蘇軾小傳:
/wlkc/shici/tsc/sushi/shushi.htm
博客:竹風古韻00/blog/user1/zhouyu/index.shtml發布成果平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吟詠品味本次研究的任務一.蘇軾一生的經歷是怎樣的?這對他的心態以及創作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二.《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寫作背景是怎樣的?三、研讀《念奴嬌.赤壁懷古》,然后思考下面問題1.把“風流人物”換成“英雄人物”行不行?為什么?2.三國時期英雄輩出,諸葛亮、劉備、曹操、孫權,為什么作者卻選取一個出場率并不高的周瑜來作為主要描寫對象?3.由于版本不同,“檣櫓”有的版本作“強虜”。這兩個詞,你覺得哪個更好?4.“故國神游”,“神游者”是誰?周瑜還是蘇軾?5.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6.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蘇軾此時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本次研究的任務本次研究的任務四、這些詞都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請分析其中體現出的蘇軾的思想感情和內心世界。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涼北望。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浣溪沙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蘇軾的生平“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①1037-1069,變法前,初入仕途.為人坦蕩,講究風節,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進言。②1069-1085,變法中,忤王安石.調離中央,先后知杭,密,徐,湖州。“烏臺詩案”、黃州。
③1085-1093,元佑更化期,神宗去世,哲宗繼位,高太后垂簾聽政,舊黨入朝任要職.召還,遭兩黨攻擊,出知杭,潁,揚,定州。④1093-1101,高太后去世,哲宗親政,打擊舊黨.被懲處,五十九歲貶惠州.六十二歲貶儋州。在中國古代文人中蘇軾一生遭遇的政治風波是比較多的。他曾經少年得志,與弟弟蘇轍同榜中進士,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極口稱贊,也得到當朝皇帝的賞識。但進入仕途后,由于卷入新舊黨爭的激烈漩渦中,因此一生就再也不能平靜。先是被朝中小人構陷,由堂堂知州突然被逮捕入獄,成了階下囚犯。出獄后貶官黃州,官職卑微,薪水很少。以后輾轉數處,都不得意。六年后,舊黨上臺,突然奉詔進京,在短短的二十多天內,居然連升數級,差一點就要拜相了。然而等到哲宗親政,新黨得勢,又將他貶到廣東的惠州,海南島的儋州,一貶再貶,越貶越遠。在儋州,他以六十余歲的高齡過著生活上"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日啖薯芋"的貧窮生活,幼子夭亡,最能理解體貼他的侍妾朝云也病死在海島上,他度過了生命的最后幾年,直到六十六歲時遇赦北歸,卻死在路途之中。在死后的七十年里,他又不斷獲得賜封殊榮,謚曰"文忠",又特贈太師。蘇軾的生平蘇軾生平大起大落
歷經坎坷屢遭貶謫
蘇軾的心態對創作的影響
蘇軾的一生,既是面對現實的一生,也是超脫現實的一生.他往往能以一種詩意的藝術的審美態度來看待人生逆境.當他貶謫到海南島上度過晚年的時候,不少親戚朋友與學生寄來書信安慰他,他卻說:"九死蠻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那種東坡所特有的隨遇而安,隨緣自適思想在詩文中經常流露.不管貶謫到何方,不管經受怎樣的人生挫折,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清風明月中,他都能發現美,得到美的享受.在這些既高雅而又親切的生活情趣中,蘇軾的人生價值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其實,"懷才不遇"只不過是要他人,要社會承認罷了,而人生的價值又何必非要別人承認不可呢可以說,正是這種忘懷得失的審美人生態度,使蘇軾擺脫了生活中的煩惱痛苦,從而完成了由現實人生向藝術人生的轉化.烏臺詩案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被調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給朝廷寫封感謝信《湖州謝上表》,表中蘇軾流露了對當政朝臣的輕蔑,與保守黨對立的新黨,便把握這個大好機會,把這些話曲解,還以蘇軾所寫的百余首詩詞作為罪證。他們指蘇軾借古諷今,謗訕朝廷,影射皇帝。指蘇軾并非直接攻擊他們,而是間接指斥重用他們的宋神宗。他們以此作為把柄,彈劾蘇軾欺君妄上。結果蘇軾被冠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往汴京下獄。后神宗拒絕了處死他的上奏,改判為貶謫到黃州,世稱“烏臺詩案”。
烏臺即御史臺。漢代時御史臺外柏樹很多山有很多烏鴉,所以人稱御史臺為烏臺。由于這案的發起者都是御史臺的言官,因此稱為“烏臺詩案”。
《念奴嬌》寫作背景蘇軾在黃州生活概況
蘇軾出獄后被貶往黃州,名義上是團練副使,其實要受地方官員的監督管制,形同囚犯。為了排遣內心郁悶,他在住地臨皋東面的山坡上蓋了房子,取名“雪堂”,自號東坡居士。每天早飯后他就到那里去讀書,跟朋友們談論,或瀏覽風景。有時也到稍遠的地方走走,到過赤鼻磯(當地人誤以此為“赤壁”)、岐亭等地。蘇軾游赤鼻磯,據前后《赤壁賦》所記,共有兩次,都在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這一年里。這首詞大概是這期間寫的。當時他已47歲,所以詞中有“早生華發”一語。
不行。在蘇軾心目中,只會沖沖殺殺的,不能算作“風流人物”,“風流人物”須得有兒女情長。所以,蘇軾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戰,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爾新婚放在一塊來寫,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風流人物”那“兒女情長”的一面。“英雄人物”似乎只讓人們想到了英勇頑強、剛毅果決、堅忍不拔,那樣一種豪氣,一種氣概。蘇軾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樣的剛柔相濟、文武雙全“風流人物”。1.把“風流人物”換成“英雄人物”行不行?為什么?
因為當時的周瑜春風得意、風流倜儻、豪放灑脫、年輕有為,而現在的自己卻仕途坎坷、命運多舛、壯志未酬、年老無為。作者的意圖是借古代英雄周瑜的年輕有為、雄姿英發來感嘆自己的事業不成、時運不濟。2.三國時期英雄輩出,諸葛亮、劉備、曹操、孫權,為什么作者卻選取一個出場率并不高的周瑜來作為主要描寫對象?3.由于版本不同,“檣櫓”有的版本作“強虜”。這兩個詞,你覺得哪個更好?“檣櫓”二字更好,因為它更含蓄,更讓我們想到水軍,想到曹操的艦艇等各種全副武裝的武器。體現“水戰”特點,又含蓄,而“強虜”過分直白了。4.“故國神游”,“神游者”是誰?周瑜還是蘇軾?
“神游者”是周瑜。“故國”。課本注釋說:“故國,舊國,這里指舊地。”這里的“故國”“舊地”顯然是指赤壁(當然此赤壁非彼赤壁,這只是作者的推測)。那么,赤壁是誰的“故國”“舊地”呢?赤壁本不屬于哪一個人所有,但詞里卻讓它歸了周瑜,稱之為“周郎赤壁”。周瑜與赤壁之間的關系密切,赤壁因周瑜而聞名,周瑜也借赤壁而揚名。由此可知,赤壁是周瑜的“故國”,而不是蘇軾的“故國”。再看“神游”。《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說:“神游,感覺中好像親游某地。”即精神魂魄游某地,而不是親身游某地。蘇軾是“身游”赤壁,而不是“神游”赤壁,“神游”赤壁的應該是周瑜。由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本句是詞人蘇軾的想像,大意是:周瑜雖死而心戀故地(若死后有靈的話),精神魂魄往游東吳,游赤壁,和自己相遇,將會笑多情的“我”事業未就而華發早生。周瑜那么年輕就完成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業,顯示了非凡的才能(24歲為吳將,吳中稱他為“周郎”;34歲指揮赤壁之戰)。而此刻詞人已年近半百(47歲),被貶黃州,無所事事。此時讓周瑜“神游故國”,“笑”詞人(蘇軾),既飽含著詞人對自己身世的深沉感慨,也帶有一種自我解嘲的意味。5.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種理解是此時蘇軾善于自我解脫,自解自慰,比較達觀,一種理解是此時的蘇軾有些消沉,憤懣無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蘇軾此時已經47歲了,他被貶謫到黃州,游覽赤壁美景,如畫江山,肯定深深感到特別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年華老大,功業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名垂青史,已經立下赫赫戰功。而自己還可能如周瑜那樣嗎?想到這,肯定心境蒼涼,消沉之情是難免的。但是,蘇軾畢竟是蘇軾,他并沒有真的消極,他又特別想得開,蘇軾可能在想,所有的風流人物都已經隨著歷史的潮水而被滌蕩了,即使周瑜這樣的人物不也是“浪淘盡”了嗎?人生就如同夢境一般,何必過于執著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別灑脫,用酒祭奠江月。6.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蘇軾此時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作者在懷古中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在飲酒賞月中實現了對人生挫折的超脫。總之,蘇軾的內心是復雜的、矛盾的。消極退隱和積極進取,疾世憤懣與逍遙山水的兩重情緒,在與世無爭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協的積極精神和鄙棄富貴、傲然獨立的曠達情懷。《念奴嬌》中的蘇軾蘇軾處于當時的復雜政治斗爭中,本來是很想有所作為的,但在入獄受審并貶謫黃州的沉重打擊下,他不由得不從佛老思想中尋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可是,他終究未能超脫也不甘超脫。黃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對古人的懷念,他觸景生情,傾吐了自己對曾經大顯身手、建功立業的歷史人物崇敬、頌揚的感情,同時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業的壯志。《念奴嬌》中,盡管有“人生如夢”的感嘆,但蘇軾的人生態度還是比較灑脫的。“一尊還酹江月”,還是灑一杯酒祭奠一下那些千古風流人物吧,還是把所有的愁苦和感慨寄情于這滾滾的長江,高懸的明月吧!既然人間世事恍如一夢,何妨將樽酒灑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脫卻苦悶,從有限中玩味無限,讓精神獲得自由。作者在懷古中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在飲酒賞月中實現了對人生挫折的超脫。《卜算子》中的蘇軾蘇軾于元豐二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次年抵貶所,最初即寓居于定慧院。詞人初被貶謫,驚魂甫定,心情自然幽獨凄清。這首詞借月夜孤鴻的形象,托物寓懷,反映了作者因政治失意而自傷,同時也表示了作者的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生活態度。《西江月》中的蘇軾這首詞反映了作者謫居后的苦悶心情,詞調較為低沉、哀惋,充滿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嘆。具體寫作年代,大概是元豐三年。詞的上片寫感傷,寓情于景,詠人生之短促,嘆壯志之難酬。下片寫悲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險惡,悲人生之寥落。《定風波》中的蘇軾此詞作于蘇軾黃州之貶后的第三個春天。它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簡樸中見深意,于尋常處生奇警,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一蓑煙雨任平生”,此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縱觀全詞,一種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度呈現在讀者面前。讀罷全詞,人生的沉浮、情感的憂樂,在我們的理念中自會有一番全新的體悟。《浣溪沙》中的蘇軾這首詞從山川景物著筆,意旨卻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達作者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整首詞如同一首意氣風發的生命交響樂,一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宣言書,流露出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讀之令人奮發自強。這首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語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啟人心智,令人振奮。詞人以順處逆的豪邁情懷,政治上失意后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催人奮進,激動人心。黃州貶謫時期的蘇軾(1079——1084)時間詞作詩句思想感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南省醴陵市第三中學2025年初三第一次大聯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 長沙醫學院《巖土測試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青島43中2024-2025學年初三暑假末結業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碳酸飲料市場細分策略與目標群體定位考核試卷
- 木材切削振動抑制技術考核試卷
- 煤炭清潔利用考核試卷
- 商務保險培訓(壽險的意義和功用)
- 搪瓷企業產品研發與市場適應性考核試卷
- 塑料鞋制造與智能制造技術考核試卷
- 油氣田設備故障診斷與預測性維護考核試卷
- 中醫護理適宜技術在臨床的推廣應用中醫護理技術在慢病管理中的應用課件
- DB32T 4073-2021 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程
- 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ADS-B課件
- DB13T 1563-2012 淡水池塘標準化改造技術規范
- 粗大運動功能評估量表
- 檔案職稱考試培訓練習題匯總(帶答案)
- 中國兒童青少年視覺健康白皮書
- 最新國際貿易術語培訓
- 技術咨詢合同-碳核查
- 電學難題總復習初中物理電學六大專題解析
- 鉆孔灌注樁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