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第9課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1頁
【課件】第9課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2頁
【課件】第9課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3頁
【課件】第9課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4頁
【課件】第9課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課件-2021-2022學年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

資產階級革命與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課標要求:通過了解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與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淵源,認識資產階級革命的發生和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實現。概念解析資產階級革命是指由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對封建社會制度的革命,基本上是在資產階級提出的綱領、口號下進行戰斗的。它的歷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統治,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道路,其實質就是以資本主義剝削制度取代封建剝削制度。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社會制度,在繼承的基礎上又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以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和雇傭勞動為基礎,實質是資本剝削雇傭勞動的制度。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資產階級建立起適合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政治制度,主要實行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并形成兩黨制或多黨制,代表資產階級不同的利益集團,通過定期選舉輪流執政。19世紀,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擴展。資產階級壯大啟蒙運動資產階級革命確立資本主義

制度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資本主義擴展思想武器勾畫藍圖①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思考:思想解放和社會變革有什么關系?②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是資產階級革命和

資本主義制度建立與擴展的根本原因一、革命:除舊布新的良藥國家起止時間主要形式重要文獻結果英國美國法國內戰和“光榮革命”獨立戰爭激烈革命與戰爭《權利法案》《王位繼承法》《獨立宣言》《聯邦憲法》《人權宣言》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建立共和制國家經歷共和制和君主制多次反復,最后確立了共和制依據教材,梳理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的以下內容?1640-16881775-17831789-?一、革命:除舊布新的良藥請在此輸入標題材料1:英國是資本主義發展較早的國家。16世紀末17世紀初,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經濟上日益壯大,不再甘心忍受封建專制制度對他們的種種限制。材料2:1625年,(英王)查理一世繼位后,在財政問題上與議會產生矛盾。1628年,國王召開議會,企圖解決財政困難......次年,國王解散議會,實行獨裁,大量出售專利權,征收新稅......激起社會不滿。材料3:……若不經“合法裁決和本國法律的審批,(國王)不得將任何人逮捕監禁,不得剝奪其財產,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護,不得處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命我等群起而攻之和肆行討伐?!薄?215年《大憲章》(1)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經濟上日益強大;(2)王權專制,激化了社會矛盾;(3)1215年簽署的大憲章確立了“王在法下”、“王在議會”的歷史傳統。一、革命:除舊布新的良藥(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8)1.背景:16-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經濟上日益強大,他們以議會為基地,向專制王權發起挑戰。一、革命:除舊布新的良藥(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8)2.過程:1640革命爆發查理一世被處死1649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601653克倫威爾實行軍事獨裁統治光榮革命頒布了《權利法案》頒布《王位繼承法》英國形成責任內閣制王位繼承用法律固定下來16881689170118世紀中葉威廉和瑪麗承襲王位光榮

革命?①“光榮”:沒有流血的宮廷政變②“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英國內戰1689年《權利法案》:擴大議會權力,限制王權;1701年《王位繼承法》:此后國王不得為天主教徒,也不能與天主教徒結婚。第一條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行為。第四條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皆為非法。第六條除經議會同意之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第十三條為申雪一切訴冤,并為修正、加強與維護法律起見,議會應時常集會。

———1689年《權利法案》

《王位繼承法》對王權做了進一步的具體限制,并且把包括王位繼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問題的決定權都掌握在議會手里。限制國王立法權限制國王征稅權限制國王軍事權保障議會集會權3.影響:英國君主立憲制逐步形成。一、革命:除舊布新的良藥(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1688)

材料1:18世紀中葉,北美殖民地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日益加快了步伐,……資本主義經濟……盡管它們尚處在資本主義手工工廠階段,但卻代表了經濟發展的方向。

(1)經濟:北美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一、革命:除舊布新的良藥(二)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1.背景:北美經濟發展

材料2:一切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他們被造物主賦予他們的固有的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力。

——摘自《獨立宣言》(2)思想:天賦人權、自由、平等

等啟蒙思想的影響波士頓傾茶事件(3)政治: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限制和剝削,引起人們不滿一、革命:除舊布新的良藥(二)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1.背景:

材料3:1763年……英國開始剝奪北美人民……的自由,并且把新的壓迫加在北美人民的頭上。這就引起了北美人民的反抗。

——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卷)》

材料4:首先是1763年時(英國政府)宣布禁止向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移民?!缓?,是施行一系列財政措施,公布了“糖稅法”、“駐兵法”、“印花稅法”和“湯森稅法”;其目的是為了將英國繁重的稅收負擔的一部分轉嫁到美利堅殖民者上。——全球通史反對印花稅2.過程1775年4月,萊克星頓的槍聲,美國獨立戰爭由此開始。1776年7月,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美國誕生。1781年9月,約克鎮大捷,美國獨立戰爭取得決定性勝利。1782年11月,英美兩國簽署《巴黎和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3.性質:美國獨立戰爭是一場民族獨立運動,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一、革命:除舊布新的良藥(二)美國獨立戰爭(1775——1783)

材料2:“經濟力量、個人能力和對未來的信心大部分已經轉移到資產階級那里”,他們擁有“一種新型的財富,即流動的或商業性的財富”。

——威廉·多伊爾《法國大革命的起源》

材料3:1715—1786年,法國稅收總額從8600萬鋰提高到5.4億鋰,其中以間接稅提高幅度最大。同時,由于法國國內關卡林立,在各大城市還征收商品入市稅,......對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構成了嚴重障礙。

——吳于廑主編《世界近代史?上編》

材料1:17、18世紀,法國君主專制下全國被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天主教僧侶;第二等級是貴族(第一和第二個等級都享有免稅權);第三等級主要是資產階級、城市平民和農民,負擔著沉重的捐稅。一、革命:除舊布新的良藥(三)法國大革命(1789——1815)1.背景:飽受教士和貴族壓迫的第三等級(1)根本原因:法國封建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2)政治:力量日益壯大的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擺脫封建專制統治和等級制度的束縛。材料4:通過“社會契約”的學說,盧梭提出了全新的國家組織原則,而“人民主權論”則更是直接為法國大革命提供了理論旗幟。——呂一民《法國通史》材料5:“是伏爾泰、盧梭滅亡了法國!”——路易十六(3)思想:啟蒙思想對民眾產生了深刻影響材料6:與此同時,隨著美國革命走向成功,上至議會,下至城堡開始有人討論“人的權利?!薄旣悺て绽亍づ撩桌斗▏喪贰罚?)外因:美國獨立戰爭的刺激一、革命:除舊布新的良藥(三)法國大革命(1789——1815)1.背景:一、革命:除舊布新的良藥(三)法國大革命(1789——1815)2.過程:①1789年7月法國民眾攻占巴士底獄,大革命爆發資產階級控制的制憲會議掌握了政權②1789年8月議會頒布了《人權宣言》明確提出了人權、自由、平等、法制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③1791年議會頒布憲法確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④1799年

拿破侖發動軍事政變,建立軍事獨裁統治;實行帝制;入侵一些歐洲國家維護了大革命所確立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⑤1804年,頒布《法國民法典》⑥1815年

拿破侖帝國覆滅(歐洲各國聯合)3.歷史意義:法國大革命沉重打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則隨著拿破侖的軍隊傳播到歐洲各地?!度藱嘈浴窂母旧戏穸朔饨ň鲗V坪偷燃壷贫龋幻鞔_提出自由平等、主權在民、保護私有財產等原則,將啟蒙思想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1789年8月26日,議會頒布《人權宣言》第一條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條整個主權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國民。第四條自由就是指有權從事一切無害于他人的行為。第六條法律是公共意識的表現。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十七條私人財產神圣不可侵犯。主權在民法治保護私有財產自由平等一、革命:除舊布新的良藥(三)法國大革命(1789——1815)《法國民法典》《法國民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確立了現代民法體系,成為很多國家編纂民法典的藍本。歸納總結:英、美、法資產階級革命1.原因:(1)經濟上:

(2)階級上:

(3)政治上:

(4)思想上:2.結果: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力量壯大。原有的封建專制制度或殖民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革命勝利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奠定基礎。啟蒙思想的影響。一、革命:除舊布新的良藥二、新制:社會發展的探索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基礎)(保障)政體:君主立憲制和共和制政黨制度:兩黨制或多黨制二、新制:社會發展的探索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以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和雇傭勞動為基礎,實質是資本剝削雇傭勞動的制度。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代議制)政體形式君主立憲制(英國為代表)國家元首是世襲的共和制(美國為代表)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政黨制度大多兩黨制或多黨制代表資產階級不同利益集團的政黨,通過定期選舉、輪流執政。體現分權制衡原則。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容:選民選舉君主議會內閣(首相)上院(貴族院)下院(平民院)多數組閣負責形式任命任命世襲提請國王解散議會監督國家元首行政權權法立2.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內容①君主:權力受到限制(統而不治);②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和權力機關;③內閣:掌握行政權,受議會監督,對議會負責。二、新制:社會發展的探索(一)君主立憲制1.代表:英國國王是國家象征但逐漸統而不治,議會逐漸成為權力重心。責任內閣制責任內閣制,又稱"議會內閣制"。是指內閣由議會產生并對議會負責的政權組織形式。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據《王位繼承法》,德國漢諾威選帝侯登上英國王位,即喬治一世。他不熟悉英語,對英國事務也不感興趣,甚至不出席內閣會議而讓大臣們去料理國事。18世紀20年代,在當時的多數黨領袖羅伯特?沃波爾成為第一任內閣首相,英國責任內閣制開始形成。1832年議會改革: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展,新興工業資產階級力量壯大,通過議會改革,在議會中取得更多席位;1867年和1884年議會改革給予城市小資產階級、工人、農業工人以選舉權;1928年實現公民民主。知識擴展漸進性二、新制:社會發展的探索(一)君主立憲制①內閣全體成員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并與首相在政治上共進退。②如果議會通過了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下臺或者宣布解散議會,重新進行選舉。

(1)內閣成員大體上是贊成還是反對?為什么?(2)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如果反對,決議

會不會發生改變為什么?(3)如果議會中大多數都極力反對,結果又會如何?不會。首相掌握行政大權,不對國王負責。贊同。集體負責,共同進退。議會可以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首相及其內閣下臺;首相及其內閣要么下臺,要么宣布解散議會,重新選舉。對于英國的脫歐問題,人民議論紛紛,那么請大家思考以下問題:二、新制:社會發展的探索22本杰明·富蘭克林“談”出來的國家:美國“國父”們并沒有“打江山,坐江山”的想法,他們的使命就是完成獨立,民眾并沒有給他們建立國家的任務,所以在獨立戰爭結束后的六年里,這個國家根本沒有管理,不僅沒有總統,沒有中央政府,甚至連憲法都沒有。要么聯合,要么死亡。費城制憲風云松散邦聯的弊端啟蒙思想的傳播政治領袖的共識二、新制:社會發展的探索(二)民主共和制1.代表:美國總統可以否決國會通過的法律國會可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總統否決的法律最高法院可宣布總統法令違憲總統任命聯邦法官總統任命的司法官員必須經參議院確認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違憲總統(行政權)國會(立法權)聯邦法院(司法權)(2)體現的原則:分權制衡;聯邦制;民主。二、新制:社會發展的探索(二)民主共和制1.代表:美國(1)標志:1787年憲法①三權分立:國會、總統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彼此制衡。②聯邦制:聯邦政府擁有最高權力,

各州政府擁有一定自治權;

(議會、政府、法院)美國制憲會議美國總統共和制帶有種族歧視色彩。

材料:(1787年憲法)并沒有將政治和法律權利平等地賦予這片剛剛獨立的土地上的所有居民。他們保障那些擁有一定資產的男性公民的所有權利,而拒絕給于那些沒有資產的男性、女性和兒童以相應的權利,也拒絕給于奴隸和土著居民相應的權利?!馈け咎乩缎氯蚴贰酚刹牧峡芍绹?787年憲法局限是什么?承認奴隸制的存在,4.評價美國1787年憲法:(1)性質:(2)積極意義:二、新制:社會發展的探索(二)民主共和制第一部比較完善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①確立了聯邦制總統制共和制政體,保證了美國的長治久安,促進了美國社會經濟的發展;②對以后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美國內戰——南北戰爭美國女權運動黑人民權運動第13、14條修正案:廢除奴隸制、肯定聯邦法律至上性第19條修正案:給予婦女選舉權第23-24條修正案:保障黑人選舉權2.3美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二、新制:社會發展的探索美國1787年憲法的完善19世紀,法國經歷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復,最終頒布《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了共和制度。(立法權)

(行政權)議會選舉產生對議會負責議會總統內閣任命(眾議院同意)參議院眾議院副署參議院同意可以解散眾議院(行政權)法國民主共和制結構示意圖艱難性曲折性二、新制:社會發展的探索(二)民主共和制特點:總統和參議院權力很大意義:共和制的確立和鞏固,使法國社會得到穩定發展。法國議會制共和制二、新制:社會發展的探索(三)政黨制度:1.形成兩黨制(英、美)或者多黨制(法)2.特點:美國英國兩黨制演變簡圖形成:

①19C20——30年代初,形成的重要時期;

②19C50年代中期,最終形成。驢——民主黨(南方種植園主)象——共和黨(北方工業集團)特點:兩黨對壘,交替執政,托利黨輝格黨自由黨工黨保守黨保守黨1832年20世紀初是議會斗爭的產物;代表資產階級不同利益集團;通過定期選舉輪流執政。源于:本質上:都是資產階級政黨,維護資產階級利益。驢象之爭1.美國兩黨:民主黨、共和黨2.美國各州:分配選舉人票共538張每州固定2張,華盛頓3張;其余435張按人口分配大部分州實行“勝者全得”總統候選人得票過半270即當選總統二、新制:社會發展的探索美國總統選舉(四)代議制:二、新制:社會發展的探索

即公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議會行使國家權力的制度,是一種間接民主的形式。歐盟議會

代議制

公民通過選舉代表組成代表機關,間接參政議政,討論決定國家大事,行使國家權力的一種民主制度和組織形式。——人民版必修一P120主要特征:議會立法、選舉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1861年農奴制改革1861-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1870年意大利統一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19世紀,資本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繼續擴展十九世紀中葉,俄國處于沙皇專制統治之下,經濟上仍然保留著中世紀落后的農奴制。農奴沒有人身自由,他們整天無償地為地主勞動,甚至被作為物品抵押債務。農奴迫切要求改變自身狀況,1858~1860年爆發的農民暴動和起義總計近290次。針對這種情況,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說:“與其等農奴自下而上起來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農奴?!?/p>

隨著工業革命的擴展,俄國資本主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工廠廣泛建立,但大量農奴被束縛在莊園里,資本主義發展缺少必需的勞動力。1853年因爭奪巴爾干半島的控制權,英法等國向俄羅斯帝國宣戰,克里米亞戰爭爆發,面對工業化強國英法的堅船利炮,俄國最終戰敗,損失52.2萬余人,這進一步暴露了農奴制的腐朽,使俄國民怨沸騰。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一)俄國1861年改革1.背景

農奴的主要膳食為卷心菜湯、黑麥面包......常常只有一間同牲口擠在一起的小屋。

——俄國官方的一份調查報告克里米亞戰爭結合材料,總結俄國1861改革的背景。(1)國內:19世紀上半期,俄國是落后的封建農奴制國家,市場狹小,自由勞動力缺乏,社會經濟遠遠落后于西歐國家。(2)國外:19世紀50年代,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慘敗,加劇了國內的社會經濟危機。1.背景:3.內容:“二一九法令”:(1)廢除除農奴制,農奴獲得人身自由,通過贖買得到土地(2)實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選舉、實施統一的司法制度等,(3)采取各種措施刺激工業發展挽救統治危機,維護貴族地主利益。面臨空前統治危機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一)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2.目的:貴族宣讀宣讀廢除農奴制法令

性質:是沙皇和貴族地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1)積極:農民獲得自由身,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勞動力,推動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2)消極:但沒有直接觸及沙皇專制制度,保留了大量農奴制殘余。4.評價: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一)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亞歷山大二世在最后審查廢除農奴制改革方案時說:“諸位會深信,凡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的做到了。列寧:“臭名昭著的“解放”,事實上是對農民進行殘酷的掠奪,是對農民實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連串的侮辱。”亞歷山大二世1.背景: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關稅西部領土建州奴隸制提高自由州廢除降低蓄奴州維護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二)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南北雙方在關稅、西部領土建州、奴隸制存廢問題上存在矛盾工業品制造棉花種植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1862年5月24日《宅地法》1862年9月《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5年內戰結束3.評價:(1)聯邦政府的勝利維護了美國的國家統一;(2)基本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3)為此后美國的發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礎;(4)隨后又在法律上承認了黑人的公民權利,但黑人仍備受歧視。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二)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2.過程林肯(1809-1865)惠特尼軋棉機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新疆機械化收棉花19世紀中期,意大利處于分裂狀態;1861年,意大利經過革命和反侵略戰爭,建立了意大利王國,實行君主立憲制;1870年。意大利先后從奧地利和法國手中收復失地,實現統一。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三)意大利的統一(1861-1870)(1)19世紀中期,意大利處于分裂狀態。(2)根本原因:意大利分裂狀態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2.過程1.背景:(四)德意志統一(1864——1871)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材料1:德意志詩人席勒一聲感嘆:“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塊地方?!备璧聞t干脆地說道,沒有一個城市,甚至沒有一塊地方,使我們堅定地指出,這就是德國。如果我們在維也納這樣問,答案是,這里是奧地利;如果我們在柏林提出這個問題,答案是,這里是普魯士。德意志在哪里?這個歷史性的問題,拷問著每一顆德意志的心靈。

——《大國崛起》德國的分裂狀態,阻礙了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1.背景:材料2:1648年,德意志分裂成314個大大小小的邦國……1814年,由38個邦國組成的德意志邦聯成立,但各邦依然擁有著獨立的主權。除了混亂的貨幣,邦國之間還設立了重重關卡,收取繁重的關稅,從柏林到瑞士,現在不過幾個小時的車程,但在19世紀初,從柏林到瑞士卻要經過10個邦國,辦10次手續,換10次貨幣,交10次關稅,沿途繳納的關稅,甚至超過了所運貨物的值?!薄洞髧绕稹罚ㄋ模┑乱庵窘y一(1864——1871)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2.過程:丹麥法國奧地利統一普魯士起用俾斯麥,決心武力統一德意志。王朝戰爭:1864-1871年,普魯士先后擊敗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統一了除奧地利以外的德意志。成立帝國: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實行君主立憲制。

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通過演說與多數人的決議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俾斯麥1871年1月,德意志帝國在法國凡爾賽宮宣告成立;4月,頒布了《德意志帝國憲法》,規定德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和聯邦制。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四)德意志統一(1864——1871)3.德意志帝國普選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第十一條聯邦的主席職位屬于普魯士國王,普魯士國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稱?;实墼趪H關系上為帝國的代表,以帝國的名義宣戰與媾和,同外國締結同盟及其他條約,委派并接受使節……第十二條聯邦議會與帝國議會的召集、開會、延會、閉會之權屬于皇帝……第十七條建議并公布帝國法律及監督其執行之權屬于皇帝……第十八條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們宣誓效忠帝國,并在必要情況下,命令他們退職……——《德意志帝國憲法》(1871年)思考:德意志帝國憲法有何特點?①二元制君主立憲,國王和宰相掌握行政權,權力都很大。②聯邦議會(各邦代表)和帝國議會(選舉產生議員)掌握立法權,聯邦議會權力大,帝國議會權力小。③民主立憲是虛,君主專制是實。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四)德意志統一(1864——1871)3.德意志帝國①積極:聯邦制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是德國歷史上的重大進步,鞏固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社會和經濟的發展。②局限:德意志帝國實際上是一個半專制的君主立憲國家。帝國國會對帝國政府沒有任何監督權,普魯士的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傳統在帝國中得以延續(不徹底不完善的資產階級代議制)。

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四)德意志統一(1864——1871)3.德意志帝國影響:背景:日本面臨淪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機1853年美國黑船來航

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五)日本明治維新(19世紀60-90年代)倒幕運動國家事件原因

經過(或內容)影響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①加強中央集權;②廢除封建等級制度;③推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④制定憲法(天皇制君主立憲制)①積極:推動日本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迅速走向強大;

②消極: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勢力,成為軍國主義的社會基礎。日本很快開始對外侵略擴張。①19世紀中期,面臨淪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機。②1868年推翻幕府統治。三、擴展:不可阻擋的潮流(五)日本明治維新(19世紀60-90年代)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頒布憲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