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近代文學
專題第十二講嚴復與林紓的翻譯一、嚴復的翻譯及其理論嚴復(1854-1921),初名傳初,后改名宗光,字又陵;做官后改名復,字幾道,晚號瘉壄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早年家貧,考入福州船政學堂。1877年被保送至英國留學,習海軍?;貒笤诟V荽W堂、北洋水師學堂任教習、總教習近20年。甲午斗爭后,痛感民族危亡,發表《論世變之亟》、《原強》、《辟韓》和《救亡決論》等一系列重要政論文章,猛烈抨擊封建專制,提倡新學,鼓吹科學民主,成為維新運動著名的啟蒙思想家。辛亥革命后,思想日趨保守、落后。工詩擅文,尤以翻譯著稱。1、翻譯概況嚴復對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有兩大貢獻:一是他翻譯的西方社會科學名著,二是他提出的翻譯理論。1897年,嚴復翻譯了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的《天演論》。它譯自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中的《序論》與《本論》,于1898年發行單行本。《天演論》的問世,有如一聲驚雷,振動了整個思想界、文化界。一時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敗”的進化論觀點深化人心,成為當時與封建頑固派進行斗爭的思想武器,也是當時進行維新變法、救亡圖存的理論基礎。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嚴復便悉心翻譯西方的社會科學著作,又先后翻譯了亞當?斯密的《原富》、斯賓塞的《群學肄言》、約翰?穆勒的《群已權界論》和《名學》、甄克斯的《社會通詮》、孟德斯鳩的《法意》、耶芳斯的《名學淺說》等,它們與《天演論》一起,被稱之為“嚴譯八大名著”。其中又以《天演論》、《原富》、《法意》和《名學》最著名,影響最大。嚴復的這些譯著,比較系統地向中國學問界介紹了西方資產階級世界觀、方法論、政治制度以及自然科學方面的新成就,從而對中國近代社會起了廣泛的影響和啟蒙作用,開拓了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一個新紀元。嚴復是啟蒙思想家,又通曉英語和西方各國國情,翻譯的這些著作都是經過他細心選擇的,差不多每一本都是西方資產階級早期思想學說的奠基之作,有著明確的政治目的。他又是一位古文家,這些譯著都是用桐城古文翻譯的,加上他細心的技術處理和特殊的文章風格,使他的譯著文筆美麗,語言古雅,在中國近代翻譯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得到文學界的一樣公認。胡適認為,“嚴復譯的書……在原文本有文學的價值,他的譯本在古文學史也應當占一個很高的地位”。翻譯理論
嚴復在翻譯理論上的最大貢獻是提出了信、達、雅的翻譯標準。他在《天演論?譯例言》中說:“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故信、達而外,求其爾雅?!边@里所說的“信”,指的是譯文要忠實于原著,要精確地傳達出原作的精神。所謂“達”,指達旨,即譯文既能保持原著風貌,又適合中國的閱讀習慣,通順暢達。所謂“雅”,謂譯著語言要馴雅,既簡明扼要,又生動形象,富有文學色調。作者還強調,三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缺一不行。盡管包括嚴復在內,很少有人始終如一地做到這一點,但此說一出,立刻得到翻譯界的一樣公認,并將它奉為翻譯界的清規戒律。二、林紓與他的文學翻譯(一)林紓的多重身份1.生平概覽林紓(1852-1924),字琴南,號畏廬,別署冷紅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由于家庭貧寒,沒有受到系統的教化。嗜書如命,打下了深厚的古文底子。21歲(1872年)入村塾教書。23歲(1874年)學繪畫。28歲(光緒五年,1879)入縣學,獲生員資格。31歲(1882年)領鄉薦,中試為舉人。1883-1898年,先后七次進京參與會試,屢試不第,從今絕意仕途,專心教書和研習古文,先后在福州和杭州私塾任教。1899年《巴黎茶花女遺事》在福州刻印,一紙風行,從今一發而不行收地起先了譯書生涯。1901年冬(50歲)應聘入京,主金臺書院講席,又受聘為五城學堂總教習,授修身、國文等課,結識后期桐城派古文宗師吳汝綸,自此始終在北京住下。1906年(55歲)被京師高校堂聘為預科和師范館經學教員。民國成立,嚴復首任北京高校校長,林紓講授經文科的古文辭,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馬其昶、姚永概亦受聘北大,姚永概任文科學長。1913年因與占據北大要津的章門弟子不和,憤而辭去教職。其后,雖也在正志學校、旅京閩學堂、高等實業學堂、勵志學校等兼一些教職,但主要以翻譯小說和賣文賣畫為生。1917年,胡適、陳獨秀發動新文學革命運動,宣稱“文言是死文字”、“古文是死文學”,咒罵駢文之學和古文之學為“選學妖孽,桐城謬種”,一生視古文如命脈的林紓拍案而起,赤膊上陣,站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對立面。2.多重身份林紓在小說翻譯、古文、詩詞、繪畫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其身份主要由他在這些領域的貢獻造就的:1)、翻譯大師林紓不懂外文,完全靠與人合作,翻譯了180多種小說,按鄭振鐸的說法有40多部屬于世界名著,可說是世界翻譯史上的一個奇跡。時人有“譯才并世數嚴林”的贊譽,與嚴復同為“譯界泰斗”。2)、古文大師
林紓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古文成就。當年康有為答謝林紓為他畫的《萬木草堂圖》,特贈詩一首,首句是“譯才并世數嚴林,百部虞初救世心?!辈⑽刺峒傲旨偟漠嫾?。詩里既然不緊扣圖畫,都是題外的襯托,那末第一該講自己的“古文”,為什么到去講翻譯小說?“舍本逐末”。那么,林紓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古文造詣和成就的呢?且看一則材料:石遺言吾詩將與吾文并肩,吾又不服,痛爭一小時。石遺門外漢,安知文之奧妙!……六百年中,震川外無一人敢當我者;持吾詩相較,特狗吠驢鳴。(《林畏廬先生手札》)錢鐘書先生讀到這則材料時禁不住慨嘆:“為了抬高自己某一門造詣,不惜把自己另一門造詣那樣貶損甚至糟蹋,我一時上記不起其次個例?!睂ψ约旱墓盼脑煸勛载摰桨涟兜牡夭?,可見古文在其心目中位置之高。有三本古文集【《畏廬文集》(1910,商務)、《畏廬續集》(商務,1916)和《畏廬三集》(商務,1924)】存世。3)、古文理論家、選評大家和教授
林紓平生對古文滿懷崇高感和使命感,不僅于古文寫作很用力、而且熱心從事古文選評、教授和理論撰述。(這是林紓)古文選評方面的成果:
《中學國文讀本》(1907-1910;10卷;商務;逐篇詳加評語)
《左孟莊騷精華錄》(1913)
《古文辭類纂選本》(1918—1921;10卷)
《左傳擷華》(1921)《莊子淺說》(1923)《林氏選評名家文集》(15冊;1924)《淺深遞進國文讀本》(1916;6冊)(這是林紓)古文探討方面的成果:《韓柳文探討法》(商務印書館,1914)《春覺齋論文》(北京都門印書局,1916)《文微》(1924;弟子據其生前講課筆記整理出版)散見的一些論述古文見解的理論文章【林紓作為傳統古文理論的終結者,總結和豐富了傳統古文藝術理論。】古文教學:林琴南除了曾經在京師高校堂—北京高校教授古文之外,還通過不同途徑,招生授徒,擴大門庭。
4)、小說和傳奇作家
創作文言小說長篇5部、短篇5種,傳奇3部。長篇小說:
《劍腥錄》(1913;時事小說;自傳性;代表作)
《金陵秋》(1914;時事小說)
《劫外曇花》(1915;歷史小說)
《冤海靈光》(1915;歷史小說)
《巾幗陽秋》(1917;時事小說)短篇小說:
《踐卓翁短篇小說》(1913-1917;101篇;代表作)
《技擊余聞》(1914;46篇)
《鐵笛亭瑣記》(1912-1913;又名《畏廬瑣記》;340則)
《畏廬筆記》(1917;29篇)
《蠡叟叢談》(1919-1920;58篇)。傳奇:
《蜀鵑啼傳奇》《合浦珠傳奇》《天妃廟傳奇》(1917;商務)。
5)、詩人
林紓晚年要刻詩集,給友人的信里說:“吾詩七律專學東坡(蘇軾)、簡齋(陳與義);七絕學白石(姜夔)、石田(沈周),參以荊公(王安石);五古學韓(愈);其論事之詩則學杜(甫)。惟不長於七古及排律耳?!笨梢娝麑τ谧约旱脑娺€是頗為得意的,還表示門路很正、來頭很大。有《畏廬詩存》(1923·商務;1911-1921;505篇)存世。6、)畫家:擅長山水畫,名氣很大;著有畫論專著《春覺齋論畫》。3、身份悖論內憂外患并生、新舊文化雜糅的社會現實鑄造了才情特出的林紓極其困難、極其沖突的文化品德,他的一生充溢悖論。悖論一:自我期許與歷史定評的嚴峻錯位林紓是以古文大師相期許的。在他的潛意識中,古文第一,詩其次,翻譯只能忝列末席。然而,歷史定評和他的主觀意愿恰恰相左,他以翻譯小說著名于世,而他頗為看重的古文招致卻只是詬??;到晚年,更是被新文化陣營斥為“桐城謬種”。悖論二:“不審西文”與“譯界泰斗”按說,不懂外文是難以勝任翻譯職業的,而“不審西文”的林紓不僅能夠“廁身于譯界”,而且成了“譯界泰斗”。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缺憾的是,由于“不審西文”,不具備獨立汰選外國作品的實力,以致大量二、三流作家的平凡之作耗費了他多數的精力。悖論三:白話文學的先驅者與反對者胡適1926年在《林琴南先生的白話詩》中說,“我們這一輩的少年人只認得守舊的林琴南,而不知道當日的維新黨林琴南。只聽得林琴南老年反對白話文學,而不知道林琴南壯年時曾做很通俗的白話詩,——這算不得公允的輿論”。胡適這里提到的林紓的白話詩,指的是1897年印行的《閩中新樂府》,是林紓為響應戊戌變法而編著的兒童啟蒙讀物,語言通俗易懂。1900年客居杭州時,林紓為《杭州白話報》撰白話道情,頗受歡迎。如此看來,林紓其實是近代白話文學創作的先驅者。然而,歷史卻將他定格在五四新文學革命的頭號反對派。悖論四:“不祧之祖”與“螳臂擋車”五四作家,幾乎沒有不受到林譯小說影響的,林紓也因此而被后世文學史家追認為五四新文學的“不祧之祖”。然而,五四前后的林紓,卻陰差陽錯地成為新文化陣營重拳出擊的對象,而林紓的孤身迎戰,在后來的新文學史上被描述成可惡、可憐、可笑的“螳臂擋車”的滑稽形象。
(二)林紓的小說翻譯1.林紓的小說翻譯概況“林譯小說”涉及英、法、美、德、俄、希臘、挪威、瑞士、日本、比利時、西班牙等很多國家的作品180多種,其中包括托爾斯泰、莎士比亞、狄更斯、雨果、巴爾扎克、大仲馬、小仲馬、易卜生、塞萬提斯、歐文、斯托夫人、柯南道爾、笛福等很多世界著名作家的作品。林譯作品數量之巨、范圍之廣,創建了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前所未有的記錄。鄭振鐸蓋棺論定時說:“在中國,生怕譯了40余種世界名著的人,除林先生外,到現在還不曾有過一個。”2.林譯小說舉要1)、《巴黎茶花女遺事》(1899)[法]小仲馬著林紓王壽昌譯《巴黎茶花女遺事》1899年初在福州刊行,由“曉齋主子(王壽昌)口譯”、“冷紅生(林紓)筆述”。這是林譯小說中的處女作。此書一出,立刻風靡。譯界泰斗嚴復也禁不住慨嘆:“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蕩子腸”。此言可說是這部小說在當時所產生的轟動效應的真實寫照。今人論及《巴黎茶花女遺事》的主題意義時,往往突出“反封建主題”,說它“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等級觀念的罪惡”,這種觀點是缺乏應有的文學史意識的,既有悖林紓譯介該著的原意,也與當時的讀者反應不相吻合。林紓說:“余譯馬克,極狀馬克之忠”,這才是其譯介該著的動身點。他為之“擲筆哭者三數”,是慨嘆“天下女子性情,堅於士夫”。他欣賞的、欽佩的、感動的,是馬克格尼爾“摯忠極義”的自我犧牲精神。時人看重的也是這部外國小說中的道德主題,小說所蘊含的西方的特性自由觀念在譯著中并未被彰顯。陳熙績所言“自《茶花女》出,人知男女用情之宜正”,梁啟超所謂“每譯一書,輒‘因文見道’,于新思想無與焉”,說的都是這層意思。贊頌茶花女的真摯愛情卻又著意突出她知曉大義、富于自我犧牲精神的崇高德性,林紓在譯介的過程中通過刪改的方式悄然置換了原著旨在批判資產階級虛偽道德觀念的主題。但是同時,我們還應當看到,因為主要情節基本忠實地譯出來了,小說原有的西方近代人文精神在價值觀念上對封建禮教產生了很大沖擊。其重大突破在于,它為當時的中國小說供應了一種新的價值模式:只要是出于純真愛情的相戀,即便是違反了現行的倫理道德,它照舊是值得贊頌的。既不排斥真情,又要使之合乎道德規范,面對這一兩難逆境,當主子公須要在情與理之間作出選擇時,犧牲感情就成了唯一的選擇,于是悲劇就不行避開。這一價值取向和悲情基調,對《玉梨魂》、《斷鴻零雁記》等民初最具代表性的言情小說產生了重要影響。2)、《黑奴吁天錄》(1901)[美]斯陀夫人著林紓魏易譯斯陀夫人《湯姆叔叔的小屋》(UncleTom’sCabin)被林肯譽為“一部導致一場宏大斗爭的書”。光緒二十七年(1901)九月,林紓和魏易合作,花了六十六天時間,流著眼淚完成了全書的譯述,名之曰《黑奴吁天錄》。這是林譯小說中的其次部,也是影響最大的譯作之一。此書出版正值“辛丑條約”簽訂之年,林紓希望該著能夠“為振作志氣,愛國保種之一助”?!蹲g林》第五期所登《新譯黑奴吁天錄告白》中稱此書“情文凄惋,聞者酸鼻,庶吾支那人讀之,可以悚然知懼,奮然知所以自強”。3)、《迦茵小傳》(1905)[英]哈葛德著林紓魏易譯《迦茵小傳》的作者是以善寫通俗小說出名的英國作家哈葛德。小說描寫了平民女子迦茵與貴族子弟亨利邂逅相遇而一見鐘情,最終為了成全亨利的家族利益而毅然犧牲自己的感情乃至生命的悲劇故事。這部在今日看來似乎很平淡的愛情小說,在近代中國卻有著一段不平凡的閱歷。先是經楊紫麟節譯、包天笑潤飾,取名《迦因小傳》,署名蟠溪子,由文明書局出版。這個經過刪節的本子引起了已經名滿天下的林紓的愛好,于是1904年他與魏易重新進行翻譯,為與前者有所區分,在“因”字上加上一個草頭,取名《迦茵小傳》。沒想到林譯的足本卻引起了一場風波。節譯本為了迎合傳統禮教,在譯述過程中刻意隱去了迦茵與亨利相愛私孕等情節,而林譯本則作了完整的譯述。于是道學家們大聲質:“未嫁之女兒遽有私孕,其人為足重乎?不足重乎!”一時間,林紓成了禮教的罪人。4)、《撤克遜劫后英雄略》(1905)[英]司各特著林紓魏易譯原名Ivanhoe,今日譯為《艾凡赫》,是英國作家司各特(Scott,1771—1832)1819年創作的一部以中世紀的英格蘭為背景的歷史小說。書中生動地描述了被諾曼貴族折服了的原盎格魯-撤克遜民族各階層人民對折服者的堅韌抗拒,以及諾曼折服者內部“獅心王”理查與兄弟約翰親王之間爭奪王位的斗爭,具有猛烈的戲劇效果和浪漫主義的激情。1905年,曾在京師譯書局任職的魏易將其口述給林紓,林紓被作者擅特長理線條錯綜、沖突多重的交叉歷史畫面的藝術魅力和細膩的人物性格刻畫所折服。譯本出版后,立刻走紅。這除了它“雋妙”的藝術趣味之外,還在于它所描寫的撒克遜民族與諾曼貴族的斗爭,引起了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欺侮的的國人的猛烈共鳴。魯迅、周作人、茅盾、郭沫若等都對該著留下深刻印象。這部小說在20世紀30-40年頭有多種譯本,但在發行量和影響方面,都遠不如林譯本。5)、《不如歸》(1908)[日]德富蘆花著林紓魏易譯《不如歸》(1900)是日本明治時代著名小說家德富蘆花(1868—1927)的代表作。描寫了明治時代一位舊式的懦弱女子浪子,同一位年輕的海軍士官川島武男愛情悲劇。1908年林琴南與魏易據日本鹽谷茶的英譯本譯成中文后,大受歡迎。林紓在《不如歸·序》中說,在自己當時已譯的六十種書中,《不如歸》在悲劇性方面僅次于《黑奴吁天錄》和《巴黎茶花女遺事》。但他選譯此書的動機,還在于該書對甲午斗爭的描述。德富蘆花以流利的筆鋒,滿腔的熱忱,謳歌了在甲午海戰中,日本軍人是如何奮不顧身,在尸山血渠之中,為了國家的榮譽,把自身置之度外的悲壯場景。林紓在序中坦露翻譯該著的目的在于“日為叫旦之雞,冀吾同胞警醒”。7)、《快肉余生述》(1908)[英]迭更司著林紓魏易譯《快肉余生述》(今譯《大衛·科波菲爾》)是林紓最滿足的譯作之一。林譯小說屬于世界名作家和世界名著的,尚有托爾斯泰的《現身說法》等6種,大仲馬《玉樓花劫》等2種,狄更斯《賊史》等5種,莎士比亞《凱撒遺事》等4種,歐文《拊掌錄》等3種,希臘伊索《伊索寓言》,易卜生《梅孽》,塞萬提斯《魔俠傳》,笛福《魯濱孫飄流記》,菲爾丁《洞冥記》,斯威夫特《海外軒渠錄》,斯蒂文森《新天方夜譚》,里德《吟邊燕語》,安東尼·霍普《西奴林娜小傳》,巴爾扎克《哀吹錄》,雨果《雙雄義死錄》等。(三)林譯小說的文學史意義1.以顯赫的翻譯實績和巨大的社會影響力初步扭轉了中國士人對外國文學的偏見,開了翻譯域外小說的風氣,豐富和健全了中國近代小說的文體與類型。19世紀末的中國學問階層幾乎沒有接觸過西方真正的文學作品,在思想上存在著顛撲不破的民族文學優越感。1877年,郭嵩燾在赴歐日記中談及在英倫的見聞時,說:“此間富強之基,與其政教精實嚴密,斐然可觀;而文章禮樂,不逮中華遠甚?!蓖砬迨咳苏张f信任中國文章、中國文學天下第一的“神話”,并不以西洋文學為然。而小說在中國歷來是“小道”,中國士人對外國小說更為輕視。直到《巴黎茶花女遺事》問世,西洋文學摧魂撼魄的情感力氣才第一次被國人相識到。林紓在25年(1899-1924)時間里譯介了180多種作品,向中國讀者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文學之窗,帶起了近代翻譯西洋小說的熱潮,豐富和健全了中國近代小說的文體與類型。2.以古樸暢達的擬古文體譯著小說,極大地提高了小說的社會文化地位和文學地位。20世紀初葉中國士人對小說的愛好和小說觀念的切實變更,與這一時期風靡一時的林譯小說關系很大。盡管林譯小說所運用的古文語體,并不符合1902年以后興起的“小說界革命”的語體革新精神,但兩者在提高小說的文體地位方面卻起到了異曲同工的效應。梁啟超的新小說理論,有著將小說從邊緣、從“俗”的地帶推動到“雅”的中心位置的顯著用意;林譯小說選擇的高雅古文文體,也是那個時代調和雅俗、溝通中西的適當橋梁,客觀上提高了小說的文體地位。胡適就嚴復用古文翻譯《天演論》有個著名的譬喻——“嚴復用古文譯書,正如前清官僚戴著紅頂子演說,很能抬高譯書的身價……”——同樣適用于林譯小說。3.運用較為自由活潑的文言翻譯小說,不自覺地促進了語言和文體的變革。林紓譯書所用文體是他心目中認為較通俗、較隨意、富于彈性的文言。它雖然保留若干“古文”成分,但比“古文”自由得多,在詞匯和句法上,規則不嚴密,收容量很寬大。因此,“古文”里絕不容許的文言“雋語”、“佻巧語”象“梁上君子”、“五朵云”、“土饅頭”、“夜度娘”等形形色色地出現了。口語象“小珍寶”、“爸爸”等也常常摻進去了。流行的外來新名詞“一般”、“程度”、“熱度”、“華蜜”、“社會”、“個人”、“團體”、“腦筋”、“反動之力”等無奇不有。還沾染當時的譯音習氣“密司脫”、“安琪兒”、“苦力”、“俱樂部”。譯文里還包含很大的“歐化”成分??傊?,林譯小說的語言既繼承了傳統古文的某些優點和風格,同時又沖破了古文森嚴的戒律,在語法、句法上進行了必要的革新,把白話口語、外來語乃至歐化句法引入譯文,對于近代文學語言由舊向新的過渡轉型產生了重要影響。4.以《巴黎茶花女遺事》為代表的林譯小說所開啟的具有現代意義的敘事模式對清末民初新小說創作產生了干脆的影響,在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由傳統向現代的轉變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第一人稱限制敘事及日記體的出現等,對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近現代轉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巴黎茶花女遺事》接受了三重第一人稱限制敘事視角:一是旁觀的敘述人;一是男主角亞猛;一是重病纏身的馬克格尼爾(日記形式)。限制性人物視角的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礦區賈莊鎮區賈莊中學2025屆初三1月物理試題含解析
- 廈門演藝職業學院《軌道工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電子智能手環手表考核試卷
- 海洋工程項目管理軟件考核試卷
- 電機在智能交通系統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光學測距儀的原理與使用考核試卷
- 鹽的電子元件制造考核試卷
- 家電配件的供應鏈協同與優化考核試卷
- 眼鏡店設備消毒考核試卷
- 游樂設施施工合同條款解讀考核試卷
- 物業管理服務擬投入設備一覽
- 周口市醫療保障門診特定藥品保險申請表
- 產品QC工程圖 (質量保證工程圖)Excel表格
- 簡約喜慶元宵節介紹模板 教學課件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滲漏治理技術規程
- 西藏林芝嘉園小區項目可研(可研發)
- 航運系統組成和航運企業組織結構及特點
- 喪假證明模板
- 隧道二襯、仰拱施工方案
- 按期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承諾書
- 第五章 學校教育的主要活動形式:課堂教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