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系統設計 02 電子商務平臺體系架構_第1頁
電子商務系統設計 02 電子商務平臺體系架構_第2頁
電子商務系統設計 02 電子商務平臺體系架構_第3頁
電子商務系統設計 02 電子商務平臺體系架構_第4頁
電子商務系統設計 02 電子商務平臺體系架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子商務系統設計第二章電子商務平臺體系架構2.1概述電子商務平臺具有層次性、交互性、統一性和開放性等特點。1)層次性。包括結構與功能兩方面。2)交互性。包括橫向交互性和縱向交互性兩方面。

3)統一性。指在結構和功能一體化基礎上實現信息一體化。4)開放性。指信息平臺的功能、結構、層次等系統結構要素和信息資源本身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用戶需求、服務內容與方式等也在持續進展中。信息平臺要適應這些發展和變化,必須是一個開放系統。2.2電子商務平臺的4層架構2.3平臺基礎層

平臺基礎層主要包括網絡運行環境、服務器、網絡系統、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基本運行環境類軟硬件和數據資源。2.3.1網絡運行環境

電子商務系統網絡環境包括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

1)Internet

系統與用戶的接口,或平臺與客戶間的交流通道。常規Internet接入方式有專線接入、服務器托管、虛擬主機等幾種類型。

(1)專線接入

專門的線路連接Internet,可分為DDN、分組交換網、幀中繼(FR)及ATM等。優點:服務器置于企業,維護方便。缺點是價格昂貴。

(2)服務器托管

客戶把自己的服務器放到網絡公司或電信運營商,讓其代管。費用較專線接入方式大為降低。(3)虛擬主機

客戶租用ISP的網絡寬帶和硬盤空間。優點是開銷低,但因對服務器無自主權,所以受限較多。

2)Intranet

(1)是企業內部管理信息化的基礎。企業可通過ERP等解決企業資源管理,以更好地協調內部產供銷各環節的關系。(2)B2B是企業信息化的發展和延伸。企業上下游之間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與服務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管理已經由企業內部延伸到外部。此時,Intranet就構成電子商務在企業端的基礎。(3)實現內外管理的一體化,先要實現信息的一體化。Intranet提供是企業內外信息交換與使用的內部環境。(4)采用Internet技術并能與之互聯,使企業信息管理進入更高階段。

主要功能:

(1)促進企業信息化;

(2)將層次化管理模式變為網絡化管理模式,便于決策人與員工的雙向和多向交流;

(3)企業內部資源共享,建立內部協作機制;

(4)節省辦公費用,提高辦公效率;

(5)便于內外信息交流和管理;

(6)便于企業內部各個信息系統集成;

(7)是建立呼叫中心、CRM與SCM等的基礎。3)Extranet

網絡形態可是幾種中的一種:公共網絡、專用網絡和虛擬網絡,實現企業間信息共享與商務構建。

可使企業完成一些合作性的商業應用,如企業和客戶及供應商之間的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等。

(1)公共網絡如公眾通過公共網絡防問其內部網,或兩個以上企業采用公共網絡將其內部網互連,就構成基于公共網絡的外部網。為保證合作企業間交易安全,各企業在將其信息送到公共網絡前,須對這些信息提供安全保護。

(2)專用網絡專網是各企業間的專線連接,與撥號連接不同,專線是一直連通的。除合法連入專用網絡的企業,其他機構和用戶都不能進入該網絡。故專用網絡保證了信息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專網的缺陷是成本高,每對想要專用網絡的企業都需要獨立專用線路互連。

(3)虛擬專用網絡(VPN)VPN是一種特殊的外部網絡,采用“通道”或“數據封裝”系統,用公共網絡及其協議向貿易伙伴、顧客、供應商和雇員發送敏感的數據。VPN是一種專用通路,可保數據在外部網上的企業間安全傳輸。

外部網合作伙伴間的這種受保護的通道方案發展很快,且成本也很低。

4)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之間的關系

5)內外網互聯Intranet和Extranet的關鍵是互聯問題。(1)底層互聯指企業內部或外部信息系統間的連通。VPN可在多種數據通信網(如DDI、PSDN、PSTN、FR等)上構造。(2)高層互聯指企業內部或外部網上電子商務系統的應用間能互相通信,交換數據。主要涉及應用的互操作及數據共享問題。

Extranet的高層互聯至少要解決以下三問題。銀行支付網關接口

利用該支付網關接口,電子商務系統完成在線支付請求。2.認證中心(CA)接口

利用該接口,電子商務系統與認證中心之間完成電子證書及認證結果的傳遞。3.企業合作伙伴接口

該接口主要實現電子商務系統的應用程序和企業重要客戶、企業供貨商等的電子數據交換。傳統EDI也部分屬于這樣一類接口。2.3.2 網絡操作系統1)網絡操作系統的概念

NOS是網絡中用戶與各種資源的接口,它運行在服務器上,由一系列軟件模塊組成,控制和管理網絡資源,并由聯網的計算機共享。NOS與工作站的單用戶操作系統或多用戶操作系統因服務類型不同而有差別。

NOS與單機操作系統的不同,除應具有處理機管理、存儲器管理、設備管理和文件管理外,還應具有兩大功能。(1)提供高效、可靠的網絡通信能力。(2)提供多種網絡服務功能,如:遠程作業輸入與處理功能,文件轉輸服務功能,電子郵件服務功能,遠程打印服務功能等。

2)網絡操作系統的結構傳統NOS采用C/S架構,由服務器操作系統和客戶機操作系統組成。(1)服務器操作系統

網絡服務器的操作系統的主要功能:1、管理服務器上的各種資源,如處理器、存儲器、I/O設備以及數據庫等;2、實現服務器與客戶機的通信;3、提供各種網絡服務;4、提供網絡安全管理。(2)客戶機操作系統

功能是使客戶機上的用戶能使用本地資源和應用程序,實現C/S通信。目前,很多單機操作系統都可直接作為網絡客戶機操作系統。(3)常見網絡操作系統

主要網絡操作系統有:Windows、Unix、Linux等。3)常見網絡操作系統(1)Windows操作系統

特點:(一)界面圖形化;(二)多用戶、多任務;(三)網絡支持良好;(四)出色的多媒體功能;(五)硬件支持良好;(六)眾多的應用程序。WindowsServer可在小型和大型服務器上部署,支持64顆處理器,整合了IIS7.0、ASP.NET和MSNETFramework,實現快速部署網頁、網站、Web應用程序和服務。(2)UNIX操作系統

特點:(一)技術成熟,可靠性高;(二)可伸縮性強;(三)網絡功能強;(四)強大的數據庫支持能力;(五)開發功能強;(六)開放性好,這也是UNIX最重要的特征。

缺點是系統龐大、復雜,一般用戶難于掌握,版本眾多,各版本間兼容性差,限制了它的普及。Unix主要用于大型與高端系統。(3)Linux操作系統

特點:(一)免費操作系統,源代碼開放;(二)系統資源要求低,可運行在低端PC至高端的超級并行計算機上;(三)是“類Unix”系統,也是完整的Unix開發平臺;(四)多任務、多用戶操作系統;(五)符合POSIX(PortableOperatingSystemInterface-可移植操作系統接口)標準;(六)具有圖形用戶界面;(七)具有強大的網絡功能,有更高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缺點:相對于Windows系統其易用性較差,操作不甚方便,為其開發的應用軟件目前相對于Windows較少。(4)各類操作系統的選擇

每種操作系統都有最適于自己的工作場合與網絡環境,就是系統對特定計算環境的支持。

1.易用性

指其安裝和使用應方便、應用界面友好。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擁有優勢。2.易管理性

系統管理及維護應較容易,管理員可輕松排除故障,且具故障恢復功能。3.安全可靠性

如對不同用戶設置不同的訪問權限,可識別用戶身份,審核用戶操作行為與防止黑客入侵等。4.應用支持

指具有豐富的應用軟件用于實現相應的系統功能。

2.3.3移動操作系統簡介

以移動性和手持性特征在電子商務系統中發揮作用。移動操作系統或手持操作系統在功能上與桌面操作系統類似:如支持第三方軟件,Web應用,具備良好的用戶界面和可擴展性等。主流移動操作系統有:iOS、Android、WindowsPhone、Symbian和BlackBerryOS等,其中前3種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使用移動操作系統的設備有智能手機、PDA、平板電腦,以及各類嵌入式系統、移動通信設備、無線設備和各類物聯網終端等。1)iOS即iPhoneOS,支持iPhone、iPodtouch、iPad、AppleTV等。

系統架構分4層:核心操作系統層(theCoreOSlayer),核心服務層(theCoreServiceslayer),媒體層(theMedialayer),可輕觸層(theCocoaTouchlayer)。

結構上分兩部分:操作系統和能在上述設備上運行程序的技術。與Android及WindowsPhone不同,iOS不支持非蘋果系列的硬件設備。

(1)支持軟件

iPhone、iPodTouch和iPad等使用ARM架構CPU,非x86處理器,因此,MacOSX上的應用程序不能直接復制到iOS上運行,而要對iOS的ARM重新編寫,但蘋果的Safari瀏覽器支持Web應用程序。

(2)AppstoreAppstore即應用商店,由蘋果為iPhone、iPodTouch、iPad及Mac創建的服務,允許用戶從iTunesStore或MacAppStore下載為iPhoneSDK或Mac開發的應用程序,直接到iPhone或iPodtouch、ipad、Mac,包含:游戲,程序,圖庫及許多第三方應用軟件。(3)優缺點iOS平臺以其易用性,完美的工業設計獲市場認可,市占率高。具有完善的開發文檔及開發工具。

iOS面向中高端用戶,開發環境也非傳統的windows環境,進入門檻相對較高,自學難度相對其他平臺來說比較大。2)安卓

Android是一種以Linux為基礎的開放源代碼操作系統,支持手機、平板及其他設備。2011年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已經躍居第一。(1)系統架構Android分4層,應用程序層,應用程序框架層,系統運行庫層和Linux內核層。具體功能如:1.應用程序

包括客戶端,SMS短消息程序,日歷,地圖,瀏覽器,聯系人管理程序等

。2.應用程序框架

開發者可訪問核心應用程序的API框架。該架構簡化了組件重用;任一應用程序都可發布其功能塊且供其它應用使用。該重用機制也使用戶能方便地替換程序組件。每個應用后面的是一系列的服務和系統,包括可擴展視圖(Views);可構建應用程序:包括列表(Lists),網格(Grids),文本框(Textboxes),按鈕(Buttons),可嵌入的web瀏覽器等。3.系統運行庫Android包含一些C/C++庫,能被系統中不同組件使用,通過應用程序框架為開發者提供服務。核心庫如:系統C庫;媒體庫,支持多種常用的音頻、視頻格式,靜態圖像文件等。

4.Linux系統內核Android的Linuxkernel控制安全,存儲器管理,程序管理,網絡堆棧,驅動程序模型等。(2)應用組件Android有4大開發組件:活動、服務、廣播接收器和內容提供商。活動(Activity)

表現功能。

應用程序中,活動通常是一個單獨的屏幕,其上可顯示一些控件也可監聽并處理用戶的事件并做出響應,活動間通過互聯網通信。2.服務(Service)

后臺運行服務。

服務是一段生命周期,無用戶界面的程序,可用來開發監控類程序等。

3.廣播接收器

用于接收廣播。

用戶應用可用它對外部事件進行過濾只對感興趣的外部事件(如當電話呼入時,或數據網絡可用時)接收并做出響應。廣播接收器沒有用戶界面。它們可啟動一個活動或服務來響應其收到的信息,或用NotificationManager來通知用戶。通知可用多種方式來提醒用戶如:閃動背燈、震動、播放聲音等。一般來說是在狀態欄上放一個持久的圖標,用戶可以打開它并獲取消息。4.內容提供者

支持在多個應用中存儲和讀取數據。將應用程序的指定數據集提供給其他應用程序。只有需要在多個應用程序間共享數據是才需要內容提供者。如通訊錄數據被多個應用程序使用,且必須存儲在一個內容提供者中,可實現統一數據訪問方式。

(3)平臺優勢Android系統具有開放性、豐富的硬件和方便開發性等優點,具體如下。1.開放性Android的開發性體現在其平臺允許任何移動終端廠商加入到其聯盟中來,使其擁有更多的開發者,隨著用戶和應用的日益豐富,消費者和廠商將日益集聚。又進一步促進其普及應用。2.豐富的硬件Android平臺的開放性,眾多手機生產廠商都推出基于該平臺的多功能產品。且功能上的差異和特色又不影響到數據同步、軟件兼容等。3.方便開發Android平臺提供給第三方開發商寬泛、自由的環境,限制條件較少。由此促進許多新穎別致的商務應用軟件的誕生。因其開放性,能通過運營商、手機制造商、開發商和服務商等各方可結成合作關系,建立標準化、開放式的移動商務服務平臺,建立良性的移動商務生態系統。2.3.4 服務器在網絡環境中提供網上客戶機共享資源(包括存儲、查詢、計算等)的設備。是網絡各節點運算與處理核心,在網絡中偵聽其他計算機服務請求,提供相應服務。服務器可按體系架構、應用層次、CPU、功能和系統等分類。1)按照體系架構,分x86與非x86兩類(1)非x86服務器包括大型機、小型機和UNIX服務器,使用RISC(reducedinstructionsetcomputer精簡指令集計算機)或EPIC(并行指令代碼)處理器,主要采用UNIX和其它專用操作系統的服務器,處理器主要有IBM公司的POWER和PowerPC,SUN與富士通公司合作研發的SPARC處理器,EPIC處理器主要是Intel的安騰處理器等。

特點:價格昂貴,體系封閉,穩定性好、性能強、安全性高,主要用在金融、電信等大型企業的核心系統中。(2)x86服務器又稱CISC(ComplexInstructionSetComputer復雜指令集計算機)架構服務器,即基于PC機體系結構,使用Intel或其他兼容x86指令集的處理器和Windows操作系統。它們價格便宜、兼容性好、但穩定性略欠、安全性不算太高,主要用在中小企業和非關鍵業務中。2)按應用層次劃分

可分為:入門級服務器、工作組級服務器、部門級服務器、企業級服務器等。(1)入門級服務器與PC配置差不多的低檔服務器。特性上如:(一)有一些基本硬件冗余,如硬盤、電源、風扇等;(二)采用SCSI(SmallComputerSystemInterface)接口、或SATA(Serial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串行高級技術附件)接口的硬盤;(三)部分支持熱插拔硬盤和內存等;(四)通常只有一個CPU,但非絕對;(五)內存最大16GB。

(2)工作組服務器可連接一個工作組(50臺左右),特點:(一)僅支持單或雙CPU結構(但SUN的工作組服務器可支持4個處理器);(二)支持大容量的ECC內存和增強服務器管理功能的SM總線;(三)功能較全、可管理性強,易維護;(四)采用Intel服務器CPU和Windows/NetWare網絡操作系統,部分采用Unix/Linux操作系統。(3)部門級服務器中檔服務器,一般支持雙CPU以上的對稱處理器結構,具備磁盤陣列、存儲托架等。集成了監測及管理電路,可監測溫度、電壓、風扇、機箱等參數,使管理員能及時了解服務器工況。具有優良的系統擴展性,能在線升級系統。一般采用IBM、SUN和HP的CPU芯片,通常是RISC結構,操作系統一般是UNIX,LINUX。可連接100臺左右計算機,其可靠性比工作組級服務器高,需安裝較多部件,故機箱較大,采用機柜式。(4)企業級服務器屬高檔服務器,采用4個以上CPU的對稱處理器結構,有的高達幾十個。結構上還具有獨立的雙PCI通道和內存擴展板設計,具有高內存帶寬、大容量熱插拔硬盤和熱插拔電源、超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和群集性能等。除具有部門級服務器全部特性外,還具有高度的容錯能力、優良的擴展性能、故障預報警功能、在線診斷和RAM、PCI、CPU等具有熱插撥性能。有的還引入了大型計算機的許多優良特性。適合需要處理大量數據、高處理速度和對可靠性要求極高的金融、證券、交通、郵電、通信或大型企業。企業級服務器用于聯網計算機在數百臺以上、對處理速度和數據安全要求非常高的大型網絡。企業級服務器的硬件配置最高,系統可靠性也最強。

3)按CPU分類服務器的CPU按CPU的指令系統來區分,通常分為CISC型和RISC型CPU,以及64位的VLIM(VeryLongInstructionWord超長指令集架構)指令系統的CPU。(1) CISC型CPU

CISC是“復雜指令集計算機”,它指英特爾的x86系列CPU及其兼容CPU(其他廠商如AMD,VIA等生產的CPU),它基于PC體系結構。這種CPU一般都是32位結構,故也稱為IA-32CPU(IA:IntelArchitecture架構)。(2) RISC型CPU

RISC是“精簡指令集計算機”,它是在CISC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相對于CISC型CPU,RISC型CPU不僅精簡了指令系統,還采用了“超標量和超流水線結構”,在同等頻率下,采用RISC架構的CPU比CISC架構的CPU性能高很多,這是由CPU的技術特征決定的。RISC型CPU與Intel和AMD的CPU在軟件和硬件上都不兼容。4)按系統劃分

可分為Unix服務器和PC服務器兩種。(1)Unix服務器使用強大的RISC處理器,如Sun公司的SPARC、DEC的Alpha等,均是64位多處理機的主流芯片。其性能特點為:指令集簡化,流水線以及常用指令均可用硬件執行;2.采用大量寄存器,使大部分指令操作在寄存器間進行,提高了處理速度;3.

采用緩存-主機-外存三級存儲結構,使取數與存數指令分開執行,處理器可完成盡可能多的工作,且不因從存儲器存取信息而放慢處理速度。Unix服務器在穩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比PC服務器要求更高,因其CPU、芯片組、內存、磁盤系統、網絡等硬件均有所不同。

Unix系統轉向IA–64體系,諸多廠商將其所具備的開放性發揮到極致,實現應用系統的跨平臺使用。與IA-32位處理器相比,IA-64位處理器除增加數據寬度外,還結合CISC和RISC技術,采用顯式并行指令計算(EPIC)技術,通過專用并行指令編譯器盡可能將原代碼編譯解析為可并行操作的并行機器碼,完全兼容IA-32應用。

(2)PC服務器

基于IA(IntelArchitecture)架構,32位或64位處理器,32位或64位系統總線,在強化內存與提升硬盤容量和系統運行速度的同時,更注重其穩定性、安全性和可用性。PC服務器因具有價格低廉、性能穩定、功能較強、操作簡單、維護方便等優點,加之采用集群技術后,應用范圍十分廣泛,上至大型企業級系統,下到小型單位的工作組級系統。PC服務器廣受歡迎,主要原因如下。1.服務器市場重心轉移。隨著企業信息化、社會信息化和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小型信息化系統建設為價格較低的PC服務器提供了廣闊市場。2.擁有成本低,可降低企業信息技術的一次性和長遠投入,能讓使用者充分利用與Windows系列集成的Web應用和通信服務軟件。3.可靠性、可擴展性、可用性等已隨芯片加工、存儲與通信技術等的發展有了極大進步,并借鑒了Unix服務器應用的高端技術,使其在低、中、高檔服務器領域都有較大的實力。4.性能正與小型機拉近,許多主機系統獨有的技術不斷地被移植到PC服務器上。

5)按功能分可將服務器分為Web服務器、DNS服務器、文件服務器、應用系統服務器和通信服務器等。(1)文件服務器(FileServer)-如Novell的NetWare,Windows2012的文件服務器等。(2)數據庫服務器(DatabaseServer)-如Oracle,DB2,MySQL,PostgreSQL,MicrosoftSQLServer等。(3)郵件服務器(MailServer)-如Sendmail,Qmail,MSExchange,LotusDomino等。(4)Web服務器(WebServer)-如Apache,Tornado,MSIIS等。(5)FTP服務器(FTPServer)-如Pureftpd,Proftpd,WU-ftpd,Serv-U,Titan,Xlight,QuickEasy,FileZilla等。(6)域名服務器(DNSServer)-如Bind9等(7)應用程序服務器(APServer)-如WebLogic,WebShpere,JBoss,GlassFish等。(8)代理服務器(ProxyServer)-如Squidcache,GJProxy,ComstGate,EyouProxy,CCProxy等等。

6)按服務器結構劃分

(1)刀片式服務器是指在標準高度機架式機箱內插裝多個卡式服務器單元,實現高密度格高可用性。“刀片”是一塊主板,通過“板載”硬盤啟動操作系統,類似于一個獨立服務器。每塊母板運行自己的系統,服務于指定用戶群,相互間無關聯。母板的性能較低,但可將眾多母板集合成集群,所有母板可連接起來提供高速的網絡環境,共享資源。在集群中插入新“刀片”可提高整體性能,且因熱插拔,系統可輕松替換,將維護時間最小。(2)塔式服務器外形以及結構都和立式PC差不多,但其主板擴展性較強、插槽多,故體積比普通主板大,因此塔式服務器的主機機箱也比標準的ATX機箱要大,內部配置也可較高,冗余擴展更方便,故其應用范圍極廣,成為使用率最高的一種服務器。(3)機柜式高檔服務器結構復雜,設備較多,有的還將不同的設備單元或幾個服務器放在一個機柜中,構成機柜式服務器。它通常由機架式、刀片式服務器加上其它設備組合而成。可具有完備的故障自修復能力,關鍵部件采用冗余措施,對于關鍵業務使用的服務器也可以采用雙機熱備份高可用系統或者是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可用性得以保證。7)服務器的性能(1)可靠性指在一定時間內、一定條件下無故障運行的能力,常用可靠度、失效率、平均無故障間隔等來評價。

(2)可用性服務器能滿足長期穩定工作的要求。實質等同于Sun提出的可靠性(Reliability)。為確保服務器具有高可用性,可采取必要的技術和設計配置,如硬件冗余、在線診斷等。(3)可擴展性服務器具備一定的可擴展空間和冗余件,如磁盤陣列架位、PCI和內存條插槽位、CPU的升級或擴展等,以及系統是否支持WindowsNT、Linux或Unix等多種可選主流操作系統,以保持前期投資為后期充分利用。(4)易使用性服務器較PC機復雜,指其硬件與軟件系統配置。服務器要實現多功能,需要全面軟件支持。軟件系統多又可能造成服務器的使用性下降。易使用性主要體現在其是否容易操作,導航是否完善,設計是不是人性化,有無關鍵恢復功能,是否有操作系統備份,以及豐富的技術支持等。(5)可管理性服務器應有必要的避免出錯,以及出故障也能及時維護的措施。減少服務器出錯的機會,提高服務器維護效率。這也是Sun提出的可服務性(Serviceability)。可管理性還體現在服務器有無智能管理系統,自動報警功能,是否有獨立與系統的管理系統,良好的監視性等方面。2.3.5應用服務器1)概述應用服務器(ApplicationServer)是支持商務應用的運行、支持和開發環境,為應用軟件提供服務。主要包括:預裝部分的應用功能,預裝部分服務(如SearchEngine、ContentManage),系統管理部分,集成與開發工具。應用服務器產品很多,主要有MS的IIS、IBM的WebSphere、BEA的WebLogic、Tomcat、CauchoTechnology的Resin、Macromedia的JRun、NEC的WebOTXApplicationServer、JBossApplicationServer等。每種類型的應用服務器都有自己的優點、局限性和適用性等。2)IIS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ice)是微軟產品,提供圖形界面管理工具,包括Web服務器、FTP服務器、NNTP服務器和SMTP服務器,用于網頁瀏覽、文件傳輸、新聞服務和郵件發送等。

IIS支持腳本編寫和組件,支持ASP、VBScript、JavaScript開發軟件及Java,支持CGI及ISAPI擴展和過濾器。提供ISAPI(InternetServerAPI)作為擴展Web服務器功能的編程接口,支持編輯環境界面(Frontpage),全文檢索功能IndexServer、多媒體功能NetShow;Internet數據庫連接器等。3)ApacheApache服務器是一個開放源碼服務器,支持多平臺,快速、可靠且可通過簡單的API擴展,能將Perl/Python等解釋器編譯到服務器中。Apache源于是自由軟件,不斷有人開發新功能、新特性、修改缺陷。簡單、快速、性能穩定,可運行到幾乎所有的Unix、Windows和Linux系統中,尤其對Linux的支持完美。Apache有多種產品,可以支持SSL技術,支持多個虛擬主機。但Apache是以進程為基礎的結構,進程要比線程消耗更多的系統開支,不太適于多處理器環境,因此,在ApacheWeb系統擴容時,通常是增加服務器或擴充群集節點而非增加處理器,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商務網站都是運行于其上。4)WebSphere

是一個多功能、開放的Web應用服務器。包括一個基于Java的Servlet引擎,獨立于Web服務器和它所基于的操作系統。提供服務器插件的選項,與大多數流行的應用程序設計接口(API)兼容。其主要功能與特征如下:(1)交互功能

以下WebSphere產品提供了人員集成(或交互)功能:1. WebSpherePortal2. WebSphereEveryplace3. WebSphereVoice

(2)流程集成以下WebSphere產品提供了流程集成功能:1. WebSphereBusinessModeler2. WebSphereBusinessMonitor3. WebSphereProcessServer4. WebSphereIntegrationDeveloper

(3)信息集成允許用戶創建不同來源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信息的一致和統一視圖,以及管理和同步產品參考信息。

以下WebSphere產品提供了信息集成功能:1. WebSphereProductCenter2. WebSphereInformationIntegration3. WebSphereCommerce(4)程序集成應用程序集成功能提供廣泛的服務來支持跨應用程序的可靠和靈活的信息流,它們可在不同的企業中運行。提供應用程序集成功能的部分WebSphere產品包括:1. WebSphereMQ2. WebSphereMessageBroker3. WebSpherePartnerGateway4. WebSphereApplicationServer(5)基礎設施WebSphere應用程序基礎設施使您能夠構建、部署、集成和增強新的和現有的應用程序。以下WebSphere產品提供了應用程序基礎設施功能:1. CICSTransactionServer2. WebSphereApplicationServer3. WebSphereHostAccessTransformationServices4. WebSphereDeveloperforzSeries5)WebLogicWebLogic應用服務器是BEA公司的主導產品之一,它是用于開發、集成、部署和管理大型分布式Web應用、網絡應用和數據庫應用的Java應用服務器。它將Java的動態功能和JavaEnterprise標準的安全性引入大型網絡應用的開發、集成、部署和管理之中。WebLogic被認為是上最好的J2EE工具之一,J2EE架構是為企業級提供的一種支持分布式應用的整體框架。為集成后端系統,如ERP系統,CRM系統,以及為實現企業級計算提供了一個簡易的,開放的標準。

WebLogic具有多種特色和優勢,包括:(1)標準對多種標準的全面支持,包括EJB、JSB、JMS、JDBC、XML和WML,使Web應用系統的實施更為簡單,也使基于標準的解決方案的開發更加簡便。(2)可擴展性

具有高擴展的架構體系,包括客戶機連接的共享、資源pooling以及動態網頁和EJB組件群集。(3)快速開發對EJB和JSP的支持,以及WebLogic的Servlet組件架構體系,可加速投放市場速度。這些開放性標準與WebGainStudio配合,可簡化開發,發揮已有的技能,迅速部署應用系統。(4)更趨靈活

與領先數據庫、操作系統和Web服務器緊密集成。(5)可靠性其容錯、系統管理和安全性能已經為全球公認。(6)體系結構

WebLogic簡化了可移植及可擴展的應用系統的開發,并為其它應用系統和系統提供了豐富的互操作性。6)TomcatTomcat服務器是一個免費的開放源代碼的小型輕量級應用服務器,在中小型系統和并發訪問用戶不是很多的場合下被普遍使用,是開發和調試.JSP程序的首選。Tomcat由Apache、Sun和其他一些公司及個人共同開發而成,Servlet和JSP規范均在Tomcat中得到體現。Tomcat技術先進、性能穩定、配置操作簡單,而且免費,因而頗受Java愛好者的喜愛并得到了部分軟件開發商的認可,成為比較流行的Web應用服務器。

Tomcat和IIS等Web服務器一樣,具有處理HTML頁面的功能,另外它還是一個Servlet和JSP容器,獨立的Servlet容器是Tomcat的默認模式。Tomcat處理靜態HTML的能力不如Apache服務器。Tomcat很受廣大程序員的喜歡,因其運行時占用的系統資源小,擴展性好,支持負載平衡與郵件服務等開發應用系統常用的功能;而且它還在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中,任何一個感興趣的程序員都可以更改它或在其中加入新的功能。7)J2EE

在大中型應用中使用得較多,是開放、自由、大型的技術應用平臺。J2EE的組件封裝是通過EJB來進行的,開發語言使用Java。J2EE架構的核心是應用服務器,是一種利用Java2平臺來簡化企業解決方案的開發、部署和管理相關的復雜問題的體系結構。J2EE技術的基礎就是核心Java平臺或Java2平臺的標準版,J2EE鞏固了標準版中的許多優點,如“編寫一次、隨處運行”的特性、方便存取數據庫的JDBCAPI,CORBA技術及能夠在Internet應用中保護數據的安全模式等,還提供了對EJB、JavaServletsAPI、JSP及XML技術的全面支持。J2EE體系結構提供中間層集成框架用來滿足無須太多費用而又需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及可擴展性的應用的需求。通過提供統一的開發平臺,J2EE降低了開發多層應用的費用和復雜性,同時提供對現有應用程序集成強有力的支持,完全支持EJB,有良好的向導支持打包和部署應用,添加目錄支持,增強了安全機制,提高了性能。J2EE目前已經成為應用服務器的主流標準。除微軟之外的主要應用服務器產品都是建立在J2EE標準之上。應用服務器正在與多種產品整合在一起(如數據庫、服務器操作系統和集成開發環境),成為一種大型應用平臺的中心部分,這種平臺不僅包括身份管理系統等一些相關技術,而且還包括集成、門戶和邊緣服務器。8).是微軟用來實現XML,WebServices,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和敏捷性技術的技術平臺。技術上,一個.net應用是一個使用.NETFramework類庫來編寫,并運行于公共語言運行時CommonLanguageRuntime之上的應用程序。包括:.NETFramework-智能終端實現跨平臺(設備無關)VisualStudio.NET–建立并集成WebServices和應用程序的快速開發工具MSWindowsServer2003–新一代的企業服務器,用于提供建立和發布各種解決方案MSOfficeProfessionalEdition2003–內建的工具集也能幫助開發智能終端

WebServices是.NET的核心,是新一代計算機之間通用的數據傳輸格式,可讓不同的應用系統進行數據交換。WebServices有幾項特性:它允許應用之間共享數據;它分散了代碼單元;基于XML這種internet數據交換的通用語言,實現了跨平臺、跨操作系統、跨語言。Webservices是一個開放標準,與HTTP、XML、SOAP一樣,是個工業標準,具有互操作屬性,開發者同樣可用Windows開發客戶端來調用運行于Linux上的Webservices的方法。

2.3.6數據庫管理系統1)數據庫電子商務系統要求為不同用戶按其各自所需用法使用數據庫中的數據;多個用戶可以同時共享數據庫中的數據資源,即不同的用戶可以同時存取數據庫中的同一個數據。數據庫的基本結構分三個層次,反映了觀察數據庫的三種角度。以內模式為框架所組成的數據庫叫做物理數據庫;以概念模式為框架所組成的數據叫概念數據庫;以外模式為框架所組成的數據庫叫用戶數據庫,構成如下三層。(1)物理數據層數據庫的最內層,是物理存貯設備上實際存儲的數據的集合。這些數據是原始數據,是用戶加工的對象,由內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處理的位串、字符和字組成。(2)概念數據層數據庫的中間層,是數據庫的整體邏輯表示。指出了每個數據的邏輯定義及數據間的邏輯聯系,是存貯記錄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數據庫所有對象的邏輯關系,而不是它們的物理情況,是數據庫管理員概念下的數據庫。(3)邏輯數據層

是用戶所看到和使用的數據庫,表示了一個或一些特定用戶使用的數據集合,即邏輯記錄的集合。數據庫不同層次之間的聯系是通過映射進行轉換的。2)數據庫管理系統

DBMS是操縱和管理數據庫的軟件,用戶通過DBMS訪問數據庫中的數據,管理員也通過DBMS進行數據庫的維護工作。

大部分DBMS提供數據定義語言DDL(DataDefinitionLanguage)和數據操作語言DML(DataManipulationLanguage),供用戶定義數據庫的模式結構與權限約束,實現對數據的追加、刪除等操作。具體如下。(1)數據定義DBMS提供數據定義語言DDL,供用戶定義數據庫的三級模式結構、兩級映像以及完整性約束和保密限制等約束。DDL用于建立、修改數據庫的庫結構,它描述的庫結構僅給出了數據庫的框架,框架信息存放在數據字典中。(2)數據操作DBMS提供數據操作語言DML(DataManipulationLanguage),供用戶對數據的追加、刪除、更新、查詢等操作。(3)數據庫的運行管理是DBMS的運行控制、管理功能,包括多用戶環境下的并發控制、安全性檢查和存取限制控制、完整性檢查和執行、運行日志的組織管理、事務的管理和自動恢復,即保證事務的原子性。這些功能保證了數據庫系統的正常運行。(4)數據組織、存儲與管理DBMS要分類組織、存儲和管理各種數據,包括數據字典、用戶數據、存取路徑等,需確定以何種文件結構和存取方式在存儲級上組織這些數據。

(5)數據庫的保護數據是信息社會的戰略資源,所以數據的保護至關重要。DBMS對數據庫的保護通過4個方面來實現:數據庫的恢復、數據庫的并發控制、數據庫的完整性控制、數據庫安全性控制。DBMS的其他保護功能還有系統緩沖區的管理以及數據存儲的某些自適應調節機制等。(6)數據庫的維護包括數據庫的數據載入、轉換、轉儲、數據庫的重組合重構以及性能監控等功能,這些功能分別由各個使用程序來完成。(7)通信DBMS具有與操作系統的聯機處理、分時系統及遠程作業輸入的相關接口,負責處理數據的傳送。對網絡環境下的數據庫系統,還應該包括DBMS與網絡中其他軟件系統的通信功能以及數據庫之間的互操作功能。(8)數據恢復當突然停電、硬件故障、軟件失效、病毒或嚴重錯誤操作時,DBMS應提供恢復數據庫的功能,如定期轉存、恢復備份、回滾等,使系統有能力將數據庫恢復到損壞前的狀態。3)常用數據庫管理系統電子商務系統有很多類型的數據庫可供選擇,電子商務網站中應用較多的幾種數據庫如下。(1)Access數據庫這是微軟的微機數據庫管理系統,是把數據庫引擎的圖形用戶界面和軟件開發工具結合在一起的一個數據庫管理系統。是微軟office的一個成員,具有界面友好、易學易用、開發簡單、接口靈活等特點,是典型的新一代桌面數據庫管理系統。Access以自己的格式將數據存儲在基于AccessJet的數據庫引擎里。還可直接導入或者鏈接數據(這些數據存儲在其他應用程序和數據庫)。軟件開發人員和數據架構師可以使用MSAccess開發應用軟件,“高級用戶”可以使用它來構建軟件應用程序。和其他辦公應用程序一樣,Access支持VisualBasic宏語言,它是一個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可引用各種對象,包括DAO(數據訪問對象),ActiveX數據對象,以及許多其他的ActiveX組件。可視對象用于顯示表和報表,其方法和屬性是在VBA編程環境下,VBA代碼模塊可以聲明和調用Window操作系統s函數。

其主要特點如下。1.完善地管理各種數據庫刑象,具有強大的數據組織、用戶管理、安全檢查等功能。2.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還具備了許多先進的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所具備的特征,如事務處理、出錯回滾能力等。3.可以方便地生成各種數據對象,利用存儲的數據建立窗體和報表,可視性好。4.作為Office套件的一部分,可以與Office集成,實現無縫連接。5.能夠利用Web檢索和發布數據,實現與Internet的連接。Access主要適用于中小型應用系統,或作為客戶-服務器系統中的客戶端數據庫。小型電子商務網站Web應用程序用它來存儲數據,如ASP+Access。較復雜的Web應用程序則使用PHP/MySQL或者ASP/MicrosoftSQLServer.(2)SQLServer數據庫

SQLServer是一個可擴展、高性能、為分布式客戶-服務器計算設計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提供基于事務的企業級信息管理系統方案。主要特點如下。1.高性能設計,可充分利用WindowsNT的優勢。2.系統管理先進,支持Windows圖形化管理工具,支持本地和遠程的系統管理和配置。3.強壯的事務處理功能,采用各種方法保證數據的完整性。4.支持對稱多處理器結構、存儲過程、ODBC,具有自主的SQL語言。SQLServer以其內置的數據復制功能、管理工具、與Internet的緊密集成和開放的系統結構提供了一個出眾的數據庫平臺。

SQLServer的具體產品和功能如下。1.AlwaysOn–提升數據庫的鏡像,用于對數據庫做災難恢復。2.WindowsServerCore支持-是命令行界面的Windows,使用DOS和PowerShell來做用戶交互。

3.Columnstore索引-是為數據倉庫查詢設計的只讀索引,數據被組織成扁平化的壓縮形式存儲,減少了I/O和內存使用。4.自定義服務器權限-DBA可創建數據庫的權限,但不能創建服務器的權限。而SQLServer2012支持針對服務器的權限設置。5.增強的審計功能-所有的SQLServer版本都支持審計。用戶可自定義審計規則,記錄一些自定義的時間和日志。6.BI語義模型-該功能用來替代“AnalysisServicesUnifiedDimensionalModel”,是一種支持SQLServer所有BI體驗的混合數據模型。7.分布式回放(DistributedReplay)-該功能讓用戶記錄生產環境的工作狀況,然后在另外一個環境重現這些工作狀況。8.PowerView-這是一個自主BI工具,可讓用戶創建BI報告。9.SQLAzure微軟對其進行了改進,可將Azure數據庫的上限提高到150G。10.大數據支持-微軟與Hadoop的提供商Cloudera合作。一是提供Linux的SQLServerODBC驅動,合作內容是微軟開發Hadoop的連接器,也就是SQLServer也跨入了NoSQL領域。其他還有如SequenceObjects,PowerShell等,均為SQLServer的重要功能。(3)Oracle數據庫

目前使用最廣的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支持多種不同的硬件和操作系統平臺,為各種硬件結構提供高度的可伸縮性,支持對稱多處理器、群集多處理器、大規模處理器等,并提供廣泛的國際語言支持。Oracle是一個多用戶系統,能自動從批處理或在線環境的系統故障中恢復運行。Oracle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通過它的通信功能,PC上的程序可以同小型乃至大型計算機上的Oracle傳遞數據。最新版本為OracleDatabase12c,它的一些創新特性使其成為私有云和公有云部署的理想平臺。Oracle主要特點如下。1.完整的數據管理功能

主要體現在:(一)數據的大量性;(二)數據保存的持久性;(三)數據的共享性;(四)數據的可靠性。2.完備關系的產品

主要體現在:(一)信息準則:RDBMS的所有信息都應在邏輯上用一種方法,即表中的值顯式地表示;(三)保證訪問的準則;(三)視圖更新準則:只要形成視圖的表中的數據變化了,相應視圖中的數據同時變化;(四)數據物理性和邏輯性獨立準則。3.分布式處理功能Oracle數據庫自第5版起就提供了分布式處理能力,第7版就有完善的分布式數據庫功能,Oracle分布式數據庫由Oracle*RDBMS、SQL*Net、SQL*Connect和其他非Oracle的關系型產品構成。4.用Oracle能輕松地實現數據倉庫的操作。這些特點都使Oracle數據庫在電子商務平臺中起作重要的作用,許多重要的商務平臺都采用Oracle數據庫。(4)DB2數據庫

主要應用于大型應用系統,具有較好的可伸縮性,支持從大型機到單用戶環境,應用于OS/2、Windows等平臺。DB2具有很好的網絡支持能力,每個子系統可以連接十幾萬個分布式用戶,可同時激活上千個活動線程,對大型分布式應用系統尤為適用。DB2的主要產品如下。1.DB2Everyplace主要用于移動計算。移動計算的真正力量并不在于移動設備本身,而在于能利用來自其他來源的數據。

還是一個完整的環境,包含了構建、部署和支持電子商務應用程序所需的工具。它還提供一個指紋引擎,其中包含所有的安全特性,比如表加密和提供高性能的高級索引技術。可在各種手持設備上順利地運行。2.DB2PersonalEdition

是單用戶RDBMS,運行于低價的商用硬件桌面計算機上。包含DB2Express的所有特性,但是有一個例外:遠程客戶機無法連接運行這個DB2版本的數據庫。3.DB2Express–C提供了DB2Express的大多數功能,可用于基于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統。4.DB2ExpressEdition一種功能全面的支持Web的客戶機/服務器RDBMS,可用于基于Windows和Linux的工作站。

提供一個低價的入門級服務器,用于小型企業和部門的計算任務。5.DB2EnterpriseEdition一種功能全面的支持Web的客戶機/服務器RDBMS。可用于所有支持的UNIX版本、Linux和Windows等。DB2Enterprise適合作為大型和中型的部門服務器。DB2Enterprise包含DB2Express和DB2Workgroup的所有功能,還添加了其他功能。6.DataEnterpriseDeveloperEdition(DEDE)

是為應用程序開發人員提供的特殊版本,它提供了幾個信息管理產品,使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可以對應用程序進行設計、構建和建立原型,產生的應用程序可以部署在任何IBM信息管理軟件客戶機或服務器平臺上。(5)Sybase數據庫

一種大型數據庫系統。Sybase提供了一套應用程序編程接口和庫,可與非Sybase數據源及服務器集成,允許在多個數據庫之間復制數據,適于創建多層應用。系統具有完備的觸發器、存儲過程、規則及完整性定義,支持優化查詢,具有較好的數據安全性。Sybase的優勢是其高性能。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可編程數據庫通過提供存儲過程,創建了一個可編程數據庫。存儲過程允許用戶編寫其數據庫子例程。這些子例程是經過預編譯的,因此不必為每次調用都進行編譯、優化、生成查詢規劃,因而查詢速度要快得多。2.事件驅動的觸發器觸發器是一種特殊的存儲過程。通過觸發器可以啟動另一個存儲過程,從而確保數據庫的完整性。3.多線索化Sybase數據庫體系結構的另一個創新之處就是多線索化。一般的數據庫都依靠操作系統來管理與數據庫的連接。當有多個用戶連接時,系統的性能會大幅度下降。Sybase數據庫不讓操作系統來管理進程,把與數據庫的連接當作自己的一部分來管理。此外,Sybase的數據庫引擎還代替操作系統來管理一部分硬件資源,如端口、內存、硬盤,繞過了操作系統這一環節,提高了性能。

Sybase數據庫主要由3部分組成:1.進行數據庫管理和維護的一個聯機的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SybaseSQLServer;SybaseSQLServer是個可編程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它是整個Sybase產品的核心軟件,起著數據管理、高速緩沖管理、事務管理的作用。2.支持數據庫應用系統的建立與開發的一組前端工具SybaseSQLToolset;ISQL是與SQLServer進行交互的一種SQL句法分析器。ISQL接收用戶發出的SQL語言,將其發送給SQLServer,并將結果以形式化的方式顯示在用戶的標準輸出上。DWB是數據工作臺,是SybaseSQLToolset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它的作用在于使用戶能夠設置和管理SQLServer上的數據庫,并且為用戶提供一種對數據庫的信息執行添加、更新和檢索等操作的簡便方法。在DWB中能完成ISQL的所有功能,且由于DWB是基于窗口和菜單的,因此操作比ISQL簡單,是一種方便實用的數據庫管理工具。APT是Sybase客戶軟件部分的主要產品之一,也是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的主要環境。APT工作臺是用于建立應用程序的工具集,可以創建從非常簡單到非常復雜的應用程序,它主要用于開發基于表格(Form)的應用。其用戶界面采用窗口和菜單驅動方式,通過一系列的選擇完成表格(Form)、菜單和處理的開發。3.可把異構環境下其它廠商的應用軟件和任何類型的數據連接在一起的接口SybaseOpenClient/OpenServer。通過OpenClient的DB-LIB庫,應用程序可以訪問SQLServer。而通過OpenServer的SERVER-LIB,應用程序可以訪問其它的數據庫管理系統。4)電子商務數據管理特點隨著B2C平臺的大型化和B2B與企業內部業務結合的深入化,電子商務對數據庫系統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特別在如電力、化工、鋼鐵、冶金、造紙、交通控制和證券金融等領域,商務系統要為企業提供高速、及時的實時數據服務,能夠對快速變化的實時數據進行長期高效的歷史存儲,也是工廠控制層(現場總線、DCS、PLC等)與生產管理系統之間連接的橋梁,同時也是流程模擬、先進控制、在線優化、故障診斷等系統的數據平臺。B2B平臺與企業生產系統的對接,要求數據系統能安全、穩定地與現場各控制系統互接,并能對采集來的數據進行高效的數據壓縮和長期的歷史存儲,同時提供方便易用的客戶端應用和通用的數據接口(API/DDE/ODBC/JDBC/OPC等),使企業的管理和決策人員能及時、全面的了解當前的生產情況,也可回顧過去的生產與交易情況,及時發現生產、供應與后續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此趨勢下,電子商務平臺數據管理的特點如下。(1)企業級的生產實時數據平臺(2)分布式數據庫架構,滿足集團級需求(3)實時訪問全廠生產、供應與銷售數據(4)高效的數據壓縮和長期歷史存儲(5)支持在線計算、統計分析(6)完善的圖形仿真技術,監視畫面、統計分析與控制系統相一致(7)豐富的客戶端應用工具(8)優異的跨平臺性能,支持Unix/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統(9)開放的數據接口,如API/DDE/ODBC/JDBC/OPC(10)支持大用戶量的訪問和突發大流量訪問(11)支持固定和移動終端遠程訪問,隨時隨地享用生產信息(12)能個性化定制服務,能滿足不同用戶不斷變化的個性論數據查詢、分析與呈現需求等。2.3.7中間件1)中間件的概念在眾多中間件(Middleware)的定義中,較為普遍被接受的是IDC的:中間件是一種獨立的系統軟件或服務程序,分布式應用軟件借助這種軟件在不同的技術之間共享資源,中間件位于客戶機服務器的操作系統之上,管理計算資源和網絡通信。這一定義表明:中間件是一類軟件,而非一種軟件;它不僅僅實現系統互連,還要實現應用之間的互操作;中間件是基于分布式處理的軟件,突出特點是其網絡通信功能。中間件是在計算機硬件和C/S架構之上,支持應用軟件開發和運行的系統軟件,它能夠使應用軟件相對獨立于硬件和操作系統,為大型分布式應用搭起一個標準平臺,把大型企業分散的系統和技術組合在一起,借助其在不同的技術之間共享資源,實現應用軟件系統的集成。中間件是一類獨立的系統軟件或服務程序,可管理計算機資源和網絡通訊,連接兩個獨立應用程序或獨立系統。相連接的系統,即使它們具有不同的接口,但通過中間件仍能交換信息,應用程序可以工作于多平臺或OS環境中。中間件包括一組服務,在一臺或多臺機器上的多個軟件通過網絡交互時,該服務提供的互操作性,推動了一致分布式體系架構的演進,該架構通常用于支持并簡化那些復雜的分布式應用程序,它包括web服務器、事務監控器和消息隊列軟件。在具體實現上,中間件是一個用API定義的分布式軟件管理框架,具有強大的通信能力和良好的可擴展性。中間件的產品種類很多,常見的中間件可分為:數據庫中間件、遠程過程調用中間件、消息中間件、交易中間件、對象中間件、基于對象請求代理的中間件、事務處理中間件。

2)中間件的優勢中間件位于具體應用和底層系統(包括操作系統、網絡協議械、硬件等)之間,它所扮演的角色是:連接應用程序和底層軟硬件基礎設施,協調應用各部分的連接和互操作;使系統開發者能夠實現并簡化基于各種不同技術的服務組件之間的集成。在應用系統開發中采用中間件技術有以下優點。(1)能對軟件開發者屏蔽底層的、復雜煩瑣的、易出錯的平臺細節,減少應用開發的復雜性。(2)能提供大批可復用的、構件化的服務,從而加快應用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3)能為應用提供一個國向網絡的高層抽象的集合,這種一致的高層抽象能簡化分布式系統的開發。(4)協調應用系統各部分之間的互聯、互操作,使得從小到組件模塊,大到企業應用實體所提供的服務都能夠相互集成,并使這種集成得到簡化。總之,中間件技術為降低分布式應用系統的開發、部署、運行和維護的復雜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是現在,使用中間件集成復雜系統的要求還不能完全得到滿足,相關的技術還不夠成熟。因為,從中間件上層的分布式應用需求到下層的基礎架構的不斷發展都給中間件技術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潛在的解決方案;而且,以網絡為中心的系統開發范式促使多層次中間件的形成,每個層次的中問件都包含了互相交織的技術,這給基于中間件的系統集成帶來了新的復雜性。3)中間件功能架構中間件有多種類型,但一般而言,其功能主要如下。(1)企業服務總線(ESB-EnterpriseServiceBus):ESB是一種開放的、基于標準的分布式同步或異步信息傳遞中間件。通過XML、WebService接口以及標準化基于規則的路由選擇文檔等支持,ESB為企業應用程序提供安全互用性。(2)事務處理(TP-TransactionProcessing)監控器:為發生在對象間的事務處理提供監控功能,以確保操作成功實現。(3)分布式計算環境(DCE-DistributedComputingEnvironment):指創建運行在不同平臺上的分布式應用程序所需的一組技術服務。(4)遠程過程調用(RPC-RemoteProcedureCall):指客戶機向服務器發送關于運行某程序的請求時所需的標準。(5)對象請求代理(ORB-ObjectRequestBroker):為用戶提供與其他分布式網絡環境中對象通信的接口。(6)數據庫訪問中間件(DatabaseAccessMiddleware):支持用戶訪問各種操作系統或應用程序中的數據庫。SQL是該類中間件的其中一種。(7)信息傳遞(MessagePassing):電子郵件系統是該類中間件的其中一種。(8)基于XML的中間件(XML-BasedMiddleware):XML允許開發人員為實現在Internet中交換結構化信息而創建文檔。4)中間件的作用中間件同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共同構成了基礎軟件體系的三大支柱,實現以下作用。(1)支持分布式軟件(資源)的交互與訪問分布式軟件必須包含分布式操作,需要與其他分布軟件/服務通信交互、需要訪問分布資源。現代操作系統不能解決這些互聯、互操作問題,而中間件系統就是要提供高層次的抽象和封裝,解決分布軟件的通信交互、分布資源的訪問問題。(2)屏蔽異構網絡分布應用面臨多種多樣的異構問題,要實現分布應用的正確交互,必須有相應的機制解決異構問題目而中間件系統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不同層次和方面的抽象機制,屏蔽操作系統、編程語言、通信協議、交互模式和數據編碼的異構,提高網絡分布應用的互操作性。(3)提供公共服務公共服務是對分布式應用共性功能的抽取,其好處在于一方面共性功能的抽取由中間件統一提供,減少系統開發的工作量,另一方面使得應用開發者更關注業務功能,有助于提高軟件質量。(4)提升系統標準化程度與可維護性由于標準接口對于可移植性,以及標準協議對于互操作性的重要性,中間件已成為許多標準化工作的主要部分。對于應用軟件開發,中間件遠比操作系統和網絡服務更為重要,中間件提供的程序接口定義了一個相對穩定的高層應用環境,不管底層的計算機硬件和系統軟件怎樣更新換代,只要將中間件升級更新,并保持中間件對外的接口定義不變,應用軟件幾乎不需任何修改,從而保護了企業在應用軟件開發和維護中的重大投資。(5)運行管理中間件如交互樞紐、生態環境,它支持網絡分布應用的連接交互,支撐網絡分布應用的運行。在分布應用的運行期間,中間件需要對其通信能力進行調度,對其計算資源進行管理,對負載進行均衡,對計算進程/線程進行調度等。中間件不僅提供這些管理能力,重要的是這些管理活動大多是由中間件系統自動進行,這樣就降低了系統管理的復雜度,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在系統設計過程中,是否一定選擇中間軟件以充實和強化系統的性能要根據應用軟件的具體需要,從系統的性能指標、投資費用、開發難度等多方面進行考慮。

(6)分類方法

可將中間件分為以下主要幾類。1.遠程過程調用中間件(RemoteProcedureCall)一個應用程序使用RPC來遠程執行一個位于不同地址空間里的過程,且從效果上看和執行本地調用相同。RPC應用分兩部分:server和Cl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