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航運輸系統_第1頁
第一章 民航運輸系統_第2頁
第一章 民航運輸系統_第3頁
第一章 民航運輸系統_第4頁
第一章 民航運輸系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民航運輸系統——運輸業周敏本節主要內容運輸業的定義是人和物的載運及輸送,是在不同的范圍間,用設備和工具,以改變人和物的空間位置為目的的活動運輸業的性質屬于物質生產部門屬于服務性行業運輸業的特點1、不產生實物形態產品2、不改變對象屬性或形態3、生產和消費是同一過程4、產品不能調撥或儲存運輸業的作用1、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2、是產品銷售的必要條件3、促進了區域間的社會文化交流運輸業的要素1、運輸線路2、運輸工具3、運輸場站4、通信設備運輸業的種類

公營1、營業性質

私營

客運2、運輸對象

貨運現代運輸方式包括:水路、鐵路、公路、管道和航空運輸1、水路運輸人類研制出最早的交通工具——筏和獨木舟,是最古老的運輸方式(第一次革命);我國商代掌握了木板造船技術;隋代開鑿了世界上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盛唐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14世紀以后,出現了以風力為動力的遠程三桅帆船(第二次革命)。2、鐵路運輸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蒸汽機相繼用于船舶和火車上;1807年,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機船“克萊蒙特”號在紐約下水;1825年,從英國斯托克頓到達靈頓的第一條鐵路正式通車運營(第三次革命),宣告了鐵路時代的開始。3、公路運輸20世紀30—50年代,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公路運輸悄然興起,公路運輸機動靈活、迅速方便,在短途方面有明顯優勢。4、管道運輸管道運輸成本低、輸送方便、有連續性,目前成為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漿等流體的運輸方式之一。補充貴陽KWE昆明KMG拉薩LXA西安XIY武漢WUH蘭州LHW西寧XNN海口HAK三亞SYX珠海ZUH海南航空HU上海航空FM廈門航空MF成都航空EU謝謝!!2012-09-11第一章民航運輸系統——航空運輸航空業的結構航空制造業:航空業的基礎。研究、使用最新的技術、制造航空器及其設備。軍事航空:保衛國家、維護國家安全。如保衛國家領空、殲敵的空軍以及警察、海關等。民用航空:使用航空器從事民間性質的活動。一百年來,發展很快,已成為交通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運十飛機出廠

運十飛機是我國制造干線客機的第一次嘗試,由于種種原因,該項目不幸夭折航空制造業ARJ機頭交付ARJ飛機是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支線客機,目前項目進展順利,將于2008年首飛,并于次年交付使用。航空制造業新型國產戰斗機——殲10軍事航空警用航空越來越多的城市擁有警用直升機民用航空航空公司民用航空的定義民用航空的定義:使用各類航空器從事除了軍事性質以外的所有航空活動。民用航空的分類民用航空的組成:商業航空:以航空器進行經營性的客貨運輸的航空活動。商業活動:以贏利為目的;交通運輸的一個組成部門:以公共服務事業為己任。通用航空:商業航空其余部分的民用航空。模仿鳥類的嘗試將羽毛或輕質木材粘貼在手臂上,嘗試飛行結果常常是災難性的第一次飛行——萊特兄弟1903-12-17早晨,奧維爾·萊特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動力、持續的、可操縱的飛行。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飛行進行了12秒,飛行距離約120英尺(36.58米)中國民航的歷史發展概況一、舊中國時期(1920---1949)中國始創飛行大家馮如(1883~1912)廣東恩平縣人

1909年9月21日馮如駕駛著自制的飛機──馮如一號馮如(坐者)在廣州燕塘試飛前與徒弟合影

在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之后,南方革命政府、北京政府和其他地方勢力都積極發展航空,在北京、廣東、東北組建空軍,把航空用于軍事目的。

1918年北洋政府設立航空事務處,是中國第一個主管民航事務的正式管理機構。

1920年開通我國的第一條航線:北京一天津航線1929年4月15日國民政府特設中國航空公司機構,管理民用航空事務,并委派鐵道部部長孫科兼任該公司理事長。1929年4月17日孫科以中國航空公司理事長名義,與美國航空發展公司簽訂中美“航空運輸及航空郵務合同”。條款內容極不完善,有損中國主權。交通部部長王伯群對鐵道部部長孫科插手辦航空心存不滿,強烈譴責該合同“喪權辱國,有礙中國領空主權”。1929年(民國18年)5月政府成立滬蓉航空線管理處,從7月8日起,使用美國史汀生型單翼客機,開航滬蓉航線的上海——南京航段開航之初,不載旅客,先運郵件,不寄包裹。從8月26日起,才開始載運旅客,當時購票者極為踴躍。至9月7日,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共往返飛行上海——南京之間34次,載運旅客47人次。滬蓉航空線管理處“中航”成立1930年8月1日中美合資的“中航”在上海成立。與此同時,國民政府交通部的滬蓉航空線管理處亦與其合并。“中航”歸交通部管轄,飛行基地設在上海龍華機場。“歐亞”成立1931年2月1日中國和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合辦的歐亞航空公司(簡稱“歐亞”)在上海正式成立。飛行基地設在上海虹橋機場。我國第一條國際航線1936年開通了廣州到河內的航線,這是我國第一條國際航線。抗日戰爭的爆發守衛盧溝橋的29軍士兵英勇抵抗日軍入侵。1939年成立的中蘇航空公間外辟廠重慶-莫斯科的航線,為蘇聯支援中國抗日提供的人員、物資開辟廠通道。

抗戰期間民航成為中國和當時支持中國抗戰國家之間的主要聯系通道。整個抗日戰爭時期,蘇聯支援中國的飛機有一千多架,空軍志愿隊大約有二千人。中蘇飛行員在漢口機場位于武漢解放公園的蘇聯空軍志愿隊紀念牌,這里埋葬著15位蘇軍烈士。駝峰航線

航線只能從印度的薩地江、汀江再到中國的昆明、敘府(宜賓)、瀘州、重慶等地。由于整條航路大部分是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及橫斷山脈平均海拔6000米上空穿越,而當時最先進的飛機在滿載情況下,最大飛行高度也不過是6000米,甚至還要更低,飛行艱險和飛行難度可想而知!由于要在連綿不斷的山谷間穿行,無論是飛行線路還是所經過的地形都猶如駱駝的“駝峰”,于是,“駝峰航線”由此得名。飛虎隊

美國飛行教官陳納德是第十四航空隊又稱“飛虎隊”的創始人。1937年應宋美齡之邀來華擔任筧橋空軍軍官學校飛行教官,抗日戰爭爆發后,陳納德積極協助中國空軍對日作戰,并且親自駕機投入戰斗。日本政府得知此情況,向美國政府施壓,要求所有美國飛行員離開中國。迫于外交壓力,陳納德的活動轉為非公開,他回到美國,私下替中國政府招募飛行員。1940年11月,美日關系趨于緊張,美國總統羅斯福終于采納陳納德的建議,同意退役人員以志愿航空隊的名義去中國協助抗日戰爭。

1941年8月1日,陳納德的飛虎隊成立了。隊員多半是勇敢、渴望冒險、性格不拘的年輕人,由于形式上并非正規軍,他們的戰術研究和訓練反而得以自由揮灑。不久,他們在昆明初試身手,首戰便對日本戰機予以痛擊,此后并連創擊落日機的佳績。1943年,志愿航空隊改為第十四航空隊,除了協助組建中國空軍,對日作戰外,還協助飛越喜馬拉雅山,從印度接運戰略物資到中國,以突破日本的封鎖,稱“駝峰飛行”。日本投降后,陳納德曾協助蔣介石打內戰。近二十年,中美關系改善,抗戰史實陸續被披露,陳納德與飛虎隊在抗日戰爭中的貢獻獲得高度的評價。陳納德將軍

陳納德領導的飛虎隊和第十四航空隊,在中國與日軍英勇奮戰,共摧毀了2600架日機,擊沉和擊傷了220萬噸以上的日軍商船和海軍艦只,擊斃了66700名以上的日軍。他的機隊與日機戰斗的損失比,達到了1:80的神奇境地。飛虎隊抗戰期間美國志愿援華航空隊飛虎隊部分隊員在戰機前合影。美軍運輸機載物資飛越喜馬拉雅山。二、計劃經濟時期(1949--1978)“兩航起義”

1949年11月9日當時總部遷到香港的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的總經理劉敬宜和陳卓林宣布兩個航空公司4000余名員工起義,服從中央人民政府領導,并率領12架飛機飛回祖國大陸,這就是奠定新中國民航事業基礎的著名的“兩航起義”。劉敬宜(左)陳卓林(右)與戴季陶的公子戴安國(中)劉敬宜與陳卓林在廣州酒店舉行歡迎會與兩航人員合影。文化大革命的動亂時期,我國的民航業受到嚴重的擾和損害,處于停滯狀態。三、、改革開放時期(1978年至今

第——階段(1978—1987)

在世界上的排名由第37位上升到第17位,年平均增長率為22%。第二階段(1987—1997)

到1997年民航運輸的總周轉量達到86億噸公里,比10年前增長了4.3倍,年均增長率在16%以上,在國際上的排位進一步上升到第10位,成為了世界上的航空大國。第三階段(1997年至今)

1998年至今,實施新一輪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