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導游基礎知識中國民族民俗漢族
中國民俗文化村是國內第一個薈萃各民族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園的大型文化游覽區,占地20萬平方米,毗鄰錦繡中華。包括中國21個民族的24個村寨,均按景觀的1:1建造,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中國民俗文化村將每月舉辦一次大型的民間節慶活動。除可了解各民族的建筑風格外,還可以欣賞和參與各民族的歌舞表演、民族工藝品制作,品嘗民族風味食品,觀賞民族藝術大游行、專業水平的演出歌舞晚會、民俗陳列館、民間喜愛節目等各種場景,讓游客領略56個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藝術。第一節、中國民族概況
一、民族概念
狹義: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如,漢族、赫哲族等
廣義:處于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種人們的共同體。(如古代民族、現代民族)也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各民族,如中華民族。二、民族的族稱和人口
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共56個民族。據2000年人口統計,漢族人口占91.60%,少數民族占8.4%。我國實行民族自治政策。在少數民族中,人口在百萬以上的有十八個民族。其中壯族人口最多,珞巴族人口最少。壯族人口最多珞巴族人口最少三、中國民族人口的分布狀況
東南密、西北疏。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大雜居、小聚居、交錯居住的格局。少數民族人口所占比例雖小,但分布廣,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0%。
四、中國民族的語言和文字五大語系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亞語系南島語系印歐語系漢語(回族、滿族)壯侗語族(壯族、侗族、傣族、黎族)藏緬語族(藏族、黎族、白族、納西族、土家族)苗瑤語族(苗族)西匈奴語支(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烏茲別克語)東匈奴語支(蒙古語、土語、達翰爾語)通古斯-滿語(滿語、鄂倫春語、赫哲語)孟高棉語族-瓦德昂語支(瓦語、布朗語、德昂語)印尼語族(高山語)斯拉夫語族(俄羅斯語)伊朗語族(塔吉克語)
我國56個民族使用80多種語言,分屬于5大語系,共有10個語族、16個語支。除回族和滿族使用漢語外,其余53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2.文字
1949年之前,我國56個民族只有22個民族使用者24種文字。解放后,政府幫助11各少數民族創制了15種拉丁字母拼音文字。這些文字可分為兩大類;文字非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漢字及其變體音節文字(彝文)印度字母變體體系(藏文、傣文)阿拉伯字母體系(老維文、老哈薩克文)回鶻字母體系(蒙古文、滿文、錫伯文)朝鮮文字母體系(朝鮮文)拉丁文字母體系斯拉夫字母體系(俄文)藏文朝鮮文毛澤東選集第二節、中國民俗概況
一、民俗概念與分類
民俗,即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群體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趨同性生活行為方式可分為以下幾類:1.物質民俗文化包括生產民俗、交通民俗、交易民俗、服飾民俗、飲食民俗、居住民俗等2.精神民俗文化民間信仰、禁忌、民間藝術、游藝競技等內容3.社會民俗文化包括家庭、親族、村鎮、社會結構、生活禮儀等內容
二、民俗的四大特性:
a、社會性和集體性b、類型性和模式性c、穩定性和變異性d、傳承性和播布性這四者之間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三、民俗的范圍:
包括:居住、飲食、服飾、生產、交換、交通、婚姻、家庭、村落、結盟、歲時、節日、喪葬、信仰、風尚、禮儀、禁忌、語言等方面的民間風俗習慣。
第三節漢族民俗
一、漢族概況漢族是原稱為“華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漸同化、融合,漢代開始,稱為漢族。漢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漢語屬漢藏語系漢語族,現代漢語有標準語(普通話)和方言之分,有七大方言(即北方、吳、湘、贛、客家、閩、粵)。普通話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方塊字,共有四萬個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現為國際通用語文之一。
漢族沒有產生全民族必須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米食和面食是漢族主食的兩大類型。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小麥地區則以面食為主。注重烹調技術酒和茶是漢族主要的兩大飲料。中國是茶葉的故鄉,中國也是世界上發明釀造技術最早的國家之一。漢族服飾,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漢族的喪葬過去多為土葬,現行火葬。漢族的訂婚程序一般分為“六禮”,即納彩、問字、納吉、納征、清期、迎親。
漢族自古各戶自成院落,院落連成排,形成村莊。通常北方的村莊較大,院落排列整齊,而南方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小村寨和零散住戶較多。北方典型的漢族民居有四合院,西北黃土高原以窯洞為主,南方還有土樓木竹樓等陜北窯洞祁縣喬家大院
四合院是北京的古老住宅。標準的四合院,或坐北向南,或坐南向北,大門多偏離中軸線。門內有照壁、小院、院后是主房及東西廂房,大門兩邊建有圍墻,平面呈長方形或正方形。大門一關,自成一家。
這里再現的是北京東城帽兒胡同的四合院群。胡同北面的巨大宅第,是末代皇后婉容進宮前的住所,稱為“娘娘府”。1922年農歷9月29日,是尚未進宮的婉容生辰,門前重彩濃裝,車水馬龍,正在為婉容舉行重大的慶祝大典。
交通乘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漂流黃河之中四川抬滑竿烙畫和玉雕南陽民間工藝品【來歷】春節原名為元日,相關的慶?;顒釉谙拇呀涢_始。作為歲首大節,它確立在漢朝。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頒行《太初歷》,確定以夏歷的正月初一為歲首。每年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內涵】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大節,是節日體系中的核心大節,持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春節蘊涵的辭舊迎新、合家團圓的意義,成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為中華民族自我認同的一個文化符號。除夕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熬夜守歲,是中國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結,在外的游子不遠千里萬里也要趕回家來。春節【來歷】清明節是傳統節日中少有的依陽歷而確定的節日,固定在公歷每年的4月5日前后。清明節舉行的掃墓、踏青等習俗主要來源于古代的寒食節和上巳節。【內涵】每到清明節,黃帝陵、軒轅廟、炎帝陵都要舉行大型公祭,海內外華人從祭祀的儀式中體會到血濃于水的同胞親情。祭祀先人一直是中華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清明時節,上墳祭掃先人顯示了“慎終追遠”的傳統,大批旅居海外的華人、港澳臺同胞也紛紛趕回故土,祭奠祖靈。我國的許多地方在清明還有植樹的習慣。
清明【來歷】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盂蘭節、蒲節等。關于端午節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東漢,五月初五,人們用彩色的絲帶系在手臂上,用來防避兵役和鬼魅,防病防瘟疫。吃粽子、劃龍舟則是后來不斷形成的風俗。【內涵】圍繞端午節及其習俗的來源,形成了一些影響很大的民間傳說,并為端午節增添了新的習俗和文化內涵。如吃粽子、劃龍舟等習俗,較通行的解釋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增加了愛國主義的精神內核,而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賽龍舟等多種體育競技活動,也有助于培養合作精神。
端午【來歷】中秋節在中國的民俗節日體系中,形成較晚。漢魏時期,中秋節日尚無蹤跡,唐宋時期,以賞月為中心節俗的中秋節日出現,明清時期,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水田征地合同標準文本
- 3方住房合同標準文本
- epc設備工程合同標準文本
- 倉單 買賣合同樣本
- 書法班老師合同標準文本
- 親子餐廳合同樣本
- 2025年九年級英語課外活動計劃
- 移動支付用戶行為研究-全面剖析
- 羊躑躅根提取物的降壓機制研究-全面剖析
- 跨區域流動貨攤的競爭策略研究-全面剖析
- 金屬監督監理實施細則
- 不銹鋼304焊接工藝評定報告PQR(全氬弧)
- 正確認識汽車太陽膜課件
- 工程建筑給排水外文文獻翻譯1
- 曲線上梁的平分中矢坐標計算方法解讀
- DB4201∕T 646-2021 軌道交通工程運營期結構監測技術規程
- 200句話搞定上海中考單詞(精華版)
- 船舶輔鍋爐的自動控制系統分析
- 49000DWT江海直達成品油船設計
- 第三章第四節2--厚壁圓筒-應力
- 建設工程監理費計算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