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2T 0058-2022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風險監測技術規程_第1頁
DB2102T 0058-2022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風險監測技術規程_第2頁
DB2102T 0058-2022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風險監測技術規程_第3頁
DB2102T 0058-2022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風險監測技術規程_第4頁
DB2102T 0058-2022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風險監測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100CCSP65

DB2102大 連 市 地 方 標 準DB2102/T0058—2022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風險監測技術規程Codeofpracticeforriskmonitoringmeasurementofurbanrailtransitengineering2022-10-19發布 2022-11-19實施大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大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DB2102/T0058DB2102/T0058—2022目 次前 言 IV5范引文件 5語定義 57本定 7基要求 7工影分及范圍 9監等劃分 10全險術理 11一規定 11施準備 12施過程 13運期保區 16設支結及體監測 17一規定 17基工程 18暗工程 20程邊境測 23一規定 238.2 建構筑物 24市橋梁 25地管線 26高公及市路 27城軌交設施 278.7 鐵路 30地水及利施 31地構物 32測法技要求 33一規定 33監控網 34豎位監測 38水位監測 40深水位監測 42I收監測 42傾監測 44爆振監測 44地水監測 45支內、桿索)力測 45裂監測 45軌靜幾形監測 469.13 巡查 46測率 46一規定 46儀監頻要求 47巡頻要求 48測制和警值 51一規定 51監項控值 52測果信反饋 56一規定 56成報內容 56信反饋 57市道通程營期測 57一規定 57監對及目 58監頻率 58監布點 59監方法 59監控值 59監成果 59信反饋 60市道通程護區測 61一規定 61監對及目 61監頻率 62監控值 63監布點 63監方法 63監成果 63信反饋 63附錄A 資性) 測項代和例 64附錄B 資性) 道交工保區 66II附錄C 資性) 場巡預判參表 67附錄D 資性) 險工程施狀和警理記表 69附錄E 資性) 測日表 70III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大連市住房與城鄉建設局提出并歸口。(大)()歸口管理部門:大連市住房與城鄉建設局通訊地址:大連市甘井子區東北北路101號聯系電話件起草單位:大連公共交通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通訊地址:大連市中山區保定北街1號,北京市朝陽區安慧里五區六號聯系人:何鵬飛,曹寶寧聯系電話010-64917771IV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風險監測技術規程范圍本文件適用于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的新建、擴建、改造及運營維護期間的監測工作。(GB50911-2013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652-2011城市軌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設風險管理規范GB50497-2019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標準GB50982-2014建筑與橋梁結構監測技術規范GB50715-2011地鐵工程施工安全評價標準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T12897-2006 GB50026-2020 GB6722-2014 CJJ99-2017 CJJ/T202-2013 CJJ/T233-2015 JGJ8-2016 TB10001-2018 TB10621-2014 TB10413-2016 T/CSEB0008-2016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城市道通 urbanrailtransit5。3.2監測 monitoringmeasurement3.3施工監測 monitoringmeasurement3.4第三監測 third-partymonitoringmeasurement3.5基準點 datumpoint作為變形監測起算依據而布設的穩定可靠、長期保存的控制點。3.6工作點 operatingcontrolpoint,workingbasepoint方便聯測監測基準點和變形而布設的相對穩定的控制點。3.7監測點 monitoringpoint直接或間接設置在監測體上,能反映其變形、力學特征的觀測標志。3.8安全險術理 safetytechnicalriskmanagement對監測風險進行辨識、分級、分析、評價及控制等所開展的一系列工作。3.9保護區 protectionarea為保護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結構安全和正常使用,在其結構及周邊設定的控制和保護區域。63.10工程響區 influencedzoneduetoconstruction根據周圍巖土體和周邊環境受工程施工影響程度的大小而劃分的區域。3.11工程測級 monitoringmeasurementgrade根據建設工程自身風險和周邊環境風險及地質條件復雜程度的不同,對工程監測進行的等級劃分。3.12監測制值 controlledvalueformonitoring針對各監測對象所能承受的而不至于產生損害或影響正常使用所設定的受力或變形允許值的限值。3.13監測警值 prewarningvalueformonitoring符號下列符號適用于本文件。B——礦山法隧道或導洞開挖寬度D——隧道開挖直徑D′——水平位移累計變化量控制值F——構件的承載能力設計值fy——支撐、錨桿的預應力設計值H——基坑設計深度、隧道底板埋深、邊坡高度i——隧道地表沉降曲線Peck計算公式中的沉降槽寬度系數l——相鄰基礎的中心距離L——Lg——Ls——S——Φ——內摩擦角vd——水平位移變化速率控制值vs——豎向位移變化速率控制值F·S——即滿量程輸出,傳感器對應的輸出值。7構8構31表1 基坑程響區基坑工程影響區劃分標準主要影響區基坑周邊0.7H次要影響區基坑周邊0.7H~2.0H可能影響區基坑周邊2.0H范圍外注1:H——基坑設計深度(m)。注2:基坑開挖范圍內存在基巖時,H可為覆蓋土層和基巖強風化層厚度之和。注3:當基坑所處地層較復雜時,各影響區范圍宜適當擴大。2表2 暗挖程響區隧道工程影響區劃分標準主要影響區暗挖隧道正上方及外側0.6Hi范圍內次要影響區暗挖隧道外側0.6Hi~1.5Hi范圍內可能影響區暗挖隧道外側1.5Hi范圍外注:Hi——隧道底板埋深(m)。9(構3表3 基坑暗工自風等級工程自身風險等級等級劃分標準基坑工程一級基坑開挖深度>15m的基坑二級基坑開挖深度>10m且≤15m的基坑三級基坑開挖深度≤10m的基坑暗挖工程一級超淺埋隧道,超大斷面隧道二級淺埋隧道,近距離并行或交疊的隧道,盾構始發與接收區段,大斷面隧道三級深埋隧道,一般斷面隧道注1:超大斷面隧道是指斷面尺寸大于100㎡的隧道;大斷面隧道是指斷面尺寸在50㎡~100㎡的隧道;一般斷面隧道是指斷面尺寸在50㎡以內的隧道。注2:近距離隧道是指兩隧道間凈距在1.0倍開挖寬度(或直徑)范圍以內。注(或直徑結合工程經驗綜合確定。注4:對于暗挖結構復雜、受力體系轉換多、坡度大的隧道,風險等級應適當調高。4表4 周邊境險級周邊環境風險等級等級劃分標準一級(構河流或湖泊二級(構(構河流或湖泊;隧道工程上穿既有軌道交通設施、鐵路10表4 周環風等(續)周邊環境風險等級等級劃分標準三級主要影響區內存在城市重要道路、一般地下管線或一般市政設施;次要影響區內存在一般建(構)筑物、一般橋梁或隧道、高速公路或重要地下管線四級次要影響區內存在城市重要道路、一般地下管線或一般市政設施表5 地質件表5 地質件雜度注:符合條件之一即為對應的地質條件復雜程度,從復雜開始,向中等、簡單推定,以最先滿足的為準。5.3.5 6表6 工程測級注:地質條件復雜程度為復雜的工程,監測等級應提高一個等級,調整后監測等級最高為一級。6 6.1 地質條件復雜程度等級劃分標準復雜1.巖土體工程地質性質不良;4.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不良;5.破壞地質環境的人類工程活動強烈中等1.地質災害發育中等;2.地形較簡單,地貌類型單一;3.地質構造較復雜,巖性、巖相不穩定,巖土體工程地質性質較差;4.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較差;5.破壞地質環境的人類工程活動較強烈簡單1.地質災害一般不發育;2.3.巖土體工程地質性質良好;4.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良好;5.破壞地質環境的人類工程活動一般周邊環境風險等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工程自身風險等級工程監測等級一級一級一級一級一級二級一級二級二級二級三級一級二級三級三級11明(蓋)12)其它。13其它。其它。)其它。其它。其它。)其它。3014評價。6.3.17 評價。6.3.17 7表7 施工全險態級分表6.3.18 理單位應組織會商或現場分析會,分析預警原因,制定風險處置方案;各參建單位及時進行信息反饋,并提出處置建議。預警響應會參建各方參會人員宜符合表8的規定。表8 預警消響會會員施工安全風險狀態等級劃分條件基本條件參考條件(滿足以下條件之一時)風險可控基本不存在風險,可通過日常施工管理進行控制工程沒有發生任何預警僅存在黃色監測預警基本可控風險基本可控,應通過加強施工管理措施進行控制存在橙色監測預警存在黃色巡查預警存在風險置措施進行風險控制存在紅色監測預警;存在較多橙色巡查預警存在紅色巡查預警預警種類預警級別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第三方監測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風險咨詢單位建設單位監測黃色現場處置。施工、監理、第三方監測的工點負責人工點負責人或工點結構設計-工點負責人工點負責人安全管理部門、業主代表橙色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總監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安全管理部紅色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安全管理部代表15表8 預、警應參會員續)預警種類預警級別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第三方監測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風險咨詢單位建設單位巡查黃色現場處置。第三方監測工點負責人工點負責人或工點結構設計工點負責人工點負責人安全管理部門、業主代表橙色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總監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安全管理部巡查紅色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總監技術負責人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安全管理部綜合黃色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總監項目負責人工點結構設計工點負責人工點負責人安全管理部橙色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總監項目負責人項目結構負責人工點負責人工點負責人安全管理部綜合紅色項目經理、項目總工總監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安全管理部代表注參加人員。注2:“現場處置”:根據現場情況靈活掌握,確保消除風險隱患。1617()索) 9表9 基坑程護構巖體儀監項目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1支護樁(墻、邊坡)頂水平位移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2支護樁(墻、邊坡)頂豎向位移應測應測宜測宜測可測可測3支護結構深層水平位移應測應測應測應測宜測宜測4立柱豎向位移應測應測宜測可測宜測可測5支撐內力應測應測應測應測宜測宜測6錨桿(索)拉力應測應測應測應測宜測宜測7地下水位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8地表沉降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20m~40m;墻20m~40墻1853()();索3()1/31/4錨桿索3m~5m223m~8210m~20m;519錨桿索樁()10表10 暗挖程護構巖體儀監項目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1盾構法管片結構豎向位移應測宜測宜測可測可測可測2管片結構水平位移應測宜測宜測可測可測可測3管片結構凈空收斂應測宜測宜測可測可測可測4地表沉降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20表10 挖支護構巖體器測項()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5礦山法支護結構拱頂沉降應測宜測宜測可測可測可測6支護結構凈空收斂應測宜測宜測可測可測可測7立柱豎向位移應測應測宜測可測宜測可測8地下水位應測應測應測宜測宜測可測9地表沉降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50m~100m(10m~30m;m~10m10m~30m;3m~5m5m~10m7~1110m~15m;(10m~50m;3m~5m5m~10m7~115m~15m;212PBA);22建()鐵路;23建()建()11表11 建()物器測目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1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2水平位移應測應測宜測可測可測可測3傾斜應測應測宜測可測可測可測4裂縫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5爆破振動應測應測應測宜測應測可測建()10m~15115~302~313構建()()()建()(構2(構(構建()242(Y)1建()b) T/CSEB0008-2019b) T/CSEB0008-2019建(構)筑物巡查應包括下列內容:其它。市政橋梁及擋墻儀器監測項目應根據表12進行確定。表12 市政梁擋儀監項目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1橋臺(含臺帽)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2傾斜應測應測應測可測可測可測3墩柱(含蓋梁)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4傾斜應測應測應測可測可測可測5梁體梁體變形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6梁體應力應測宜測宜測可測可測可測7梁體、墩臺裂縫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8擋墻擋墻沉降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9擋墻傾斜應測應測應測宜測宜測可測市政橋梁及擋墻監測點的布設應符合下列規定:橋臺2橋臺225墩柱1墩柱11/42210m~15m;1市政橋梁及擋墻現場巡查應包括下列內容:地下管線儀器監測項目應根據表13進行確定。表13 地下線器測目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1管線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2管線差異沉降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3管線水平位移宜測宜測宜測可測可測可測地下管線監測點的布設應符合下列規定:5m~15m;15m~30m;26地下管線巡查應包括下列內容:其它。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1路基及路面路基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2裂縫應測宜測宜測可測可測可測3擋墻擋墻沉降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4擋墻傾斜應測應測宜測可測可測可測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儀器監測項目應根據表14進行確定:表14 高速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儀器監測項目應根據表14進行確定:表14 高速路城道儀監測目8.3.2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巡查應包括下列內容:其它。152 16表16 地面市道通施 16表16 地面市道通施器監項目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1地下車站、區間隧道結構結構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2結構變形縫差異沉降應測應測應測3結構水平位移應測宜測可測4區間隧道凈空收斂應測宜測可測5管片錯臺應測宜測可測6結構裂縫應測應測應測7結構變形縫開合度應測應測宜測8道床道床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9道床裂縫應測應測應測10軌道()應測應測應測11無縫線路鋼軌位移應測宜測可測12附屬結構結構豎向位移應測應測宜測13結構水平位移應測宜測可測14結構變形縫差異沉降應測應測宜測15其他設施接觸網導高及拉出值應測應測應測16感應板幾何尺寸應測應測宜測17自動扶梯差異沉降應測應測宜測18其他設施人防門差異沉降應測應測宜測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1車站結構結構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2結構變形縫差異沉降應測應測應測3結構水平位移應測宜測可測4結構裂縫應測應測應測5結構變形縫開合度應測應測宜測6路基結構路基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7路基水平位移應測宜測可測8整體道床道床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9道床裂縫應測應測應測10軌道()應測應測應測11無縫線路鋼軌位移應測宜測可測28表16 面軌道通施器測目()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12附屬結構結構豎向位移應測應測宜測13結構水平位移應測宜測可測14結構變形縫差異沉降應測應測宜測15其他設施感應板幾何尺寸應測應測宜測16人防門差異沉降應測應測宜測17表17 高架市道通施器監項目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1高架橋橋墩、梁體結構橋墩結構豎向變形應測應測應測2橋墩結構橫向變形應測宜測可測3梁體結構豎向變形宜測可測可測4梁體結構橫向變形宜測可測可測5道床道床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6道床裂縫應測應測應測7軌道()應測應測應測8無縫線路鋼軌位移應測應測應測9附屬結構結構豎向位移應測應測宜測10結構水平位移應測宜測可測11結構變形縫差異沉降應測應測宜測12其他設施感應板幾何尺寸應測應測宜測13自動扶梯差異沉降應測應測宜測14人防門差異沉降應測應測宜測2m~1010m~30129150m1150m150m2m~10m10m~30m..4鐵路1830 19表19 高架式路器 19表19 高架式路器測目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1路基豎向位移應測應測宜測2水平位移應測應測宜測3道床豎向位移應測應測宜測4水平位移應測應測宜測5裂縫應測應測宜測6軌道靜態幾何形位(軌距、軌向、高低、水平)應測應測宜測7附屬設施豎向位移應測應測宜測8水平位移應測應測宜測9傾斜應測應測宜測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1高架橋橋墩、梁體結構橋墩結構豎向變形應測應測應測2橋墩結構橫向變形應測宜測可測3梁體結構豎向變形宜測可測可測4梁體結構橫向變形宜測可測可測5道床道床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6道床裂縫應測應測應測7軌道()應測應測應測8軌道無縫線路鋼軌位移應測應測應測9附屬設施結構豎向位移應測應測宜測10水平位移應測應測宜測11傾斜應測應測宜測3120表20 地表體水設儀監測目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1地表水體周邊堤壩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2水平位移應測宜測宜測可測可測可測3裂縫應測應測應測宜測宜測可測4水利設施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宜測5水平位移應測宜測宜測可測可測可測6傾斜應測宜測宜測宜測宜測可測7裂縫應測應測應測宜測宜測可測10m~1515m~30m~地表水體及水利設施巡查應包括下列內容:((其它。地下構筑物儀器監測項目應根據表21進行確定。32表21 地下筑儀監項目序號監測項目監測等級一級二級三級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施工方第三方1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2水平位移宜測可測可測可測可測可測3裂縫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應測10m~15m15m~30其它。33200019853463具體內容如下。2000300m22表22 水平移制量術求(m)相鄰點點位中誤差(mm)(mm)m測角中誤差(″)最弱邊相對中誤差≤300±1.5±1.0±1≤1/20萬334表23 水平觀測數限要求儀器類型測回數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內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測回互差DJ0543″5″3″DJ166″9″6″注當照準方向的垂直角超過±3°C注2:控制網中,視距小于50m的短邊觀測時,限差可放寬為表23的2倍;邊角網的三角形最大閉合差不應大于23mβ;導線測量每測站左、右角閉合差不應大于2mβ;導線的方位角閉合差不應大于2nmβ(n為測站數)。24表24 電磁測技要求儀器精度等級每邊測回數一測回讀數間(mm)單程測回間較差限值(mm)氣象數據測定的最小讀數往返溫度(℃)氣壓(mmHg)≤±(1mm+1×10-6×D)0.5注:測距邊歸算到水平距離時,應在觀測的斜距中加入氣象改正和加常數、乘常數改正。1mm+1×10-6×D)332具體內容如下:198532535表25 地面程制的度求控制網等級水準路線類型誤差類型精度指標(mm)一等一等水準路線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偶然中誤差±0.45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全中誤差±1.0二等道床水準路線、高架墩柱水準路線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偶然中誤差±1.0高程聯系測量水準路線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全中誤差±2.0水準點間高差中誤差±1.0測站高差中誤差±0.326表26 水準量要術求控制網等級水準路線類型誤差類型精度指標(mm)一等一等水準路線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2.0檢測已測高差之較差±3.0二等道床水準路線、高架墩柱水準路線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4.0,-L.高程聯系測量水準路線檢測已測高差之較差±6.0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0.3檢測已測高差之較差0.4注:L為水準路線長度(km),n為測站數。27GB/T12897-2006表27 測站置術求控制網等級儀器類型視距(m)前后視距差(m)任一測站上前后視距累積差(m)視線高度(m)一等光學水準儀≤30≤0.5≤1.5下絲讀數≥0.5一等數字水準儀≥4且≤30≤1.0≤3.0≥0.65且≤1.8注:視線高要求是對應常用的2m長度的水準尺,當采用其他水準尺時,其視線高度應不大于尺長減去0.2m。表28 測站測差控制網等級兩次讀數差(mm)兩次讀數所測高差的差(mm)檢測間歇點高差的差(mm)一等注:對光學水準儀觀測時兩次讀數差系指基、輔分劃讀數差。2936表29 測站置術求儀器類型視距(m)前后視距差(m)任一測站上前后視距累積差(m)光學水準儀≤50≤1.0≤3.0數字水準儀≤50≤1.5≤6.030表30 測站測差等級兩次讀數差(mm)兩次讀數所測高差的差(mm)檢測間歇點高差的差(mm)二等31表31 視線度求視線長度(m)光學水準儀的視線高度(m)數字水準儀的視線高度(m)D≤15三絲均位于尺面上三絲均位于尺面上15<D≤30≥0.2≥0.2且≤1.830<D≤50≥0.3≥0.55且≤1.8注:視線高要求是對應常用的2m長度的水準尺,當采用其他長度的水準尺時,視線高度應不大于最大刻度減去0.2m。GB/T12897-2006DS05ii±15i15132式中:2

δ=2

бh (1)δ——高差差值限差,單位為毫米(mm);37бh—相鄰基準點高差差值。

бh=

nμ........................................(2)nμ式中:бh—相鄰基準點高差差值;n——兩個基準點之間的觀測測站數;μ——對應精度等級的測站高差中誤差,單位為毫米(mm)。23.6″4mm24mm1JGJ8-20163.2.2JGJ8-20164.2.110〞,iGB/T12897-2006GB50026-2020、GB50911-2013、JGJ8-2016;33JGJ8-20163JGJ8-201638100mJGJ8-20164.4.1觀測宜采用全站儀自動照準和跟蹤測量的功能按自動化測量模式進行,前后視觀測不少于4JGJ8-2016JGJ8-20164.7.4450°;JGJ8-201665JGJ8-2016。iJGJ8-201639JGJ8-20164.7.4JGJ8-20163.2.2JGJ8-20164.5.260°~120°之間;3。JGJ8-201623.6″4mm24mm1JGJ8-2016340表32 水平觀測數測角精度測回數半測回歸零差一測回內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測回互差0.5435316696298139注:當有小于50米的短邊時,限差可調整為上表的2倍。33表33 電磁測技要求儀器精度等級每邊測回數一測回讀數間較差限值(mm)單程測回間較差限值(mm)氣象數據測定的最小讀數往返溫度(C)氣壓(mmHg)≤±(2)223511JGJ8-20164.5.23JGJ8-20164.5.7~4.5.9JGJ8-20164.6.2200m50m;JGJ8-2016三維激光掃描設備的型號選擇及檢驗、參考點的設置、觀測等技術要求應符合本文件419.3.7()(墻0.250.02mm/500PVC45mm~90()墻)1.5(墻70.5m1.0m10°1‰,323242±2±1.5mm應在收斂測線兩端安置固定的儀器對中與瞄準標志,激光入射方向應與瞄準標志反射表面垂2322”2mm+2×10-6×D;1±2mm;,3((壓縮)變形情況。m2100/±5cm;±5cmRFID154mm433mmTIFFTIFFOGCWMS1.5~2.0倍;1.5~2.0XYXZX、Y8.20.0144GB6722-201420mm0.5%F·S。50mmmm,95mm1()(20.5%F·S0.2%F·S。2d450.1mm1.0mm。1巡查構24461構34確定。表34 明挖和挖基工監測率施工工況基坑設計深度(m)≤55~1010~1515~20>20基坑開挖深度(m)≤51次/1天1次/2天1次/3天1次/3天1次/3天基坑開挖深度(m)5~10——1次/1天1次/2天1次/2天1次/2天10~15————1次/1天1次/1天1次/2天15~20——————(1~2)次/1天(1~2)次/1天>20————————2次/1天注1:基坑開挖前的監測頻率應根據工程需要確定。注2:底板澆筑后可根據監測數據變化情況調整監測頻率。注3:支撐結構拆除過程中及完成后3天內監測頻率適當增加。1/171/1301/71/15~30盾構法 3547注1:D—盾構法隧道開挖直徑(m),L—開挖面至監測點或監測斷面的水平距離(m)。注2:管片結構位移和凈空收斂宜在襯砌環脫出盾尾且通視時監測。注3:監測數據趨于穩定后,監測頻率宜為1次/(15~30)天。注1:D—盾構法隧道開挖直徑(m),L—開挖面至監測點或監測斷面的水平距離(m)。注2:管片結構位移和凈空收斂宜在襯砌環脫出盾尾且通視時監測。注3:監測數據趨于穩定后,監測頻率宜為1次/(15~30)天。礦山法36表36 礦山隧工監頻率注1:B—礦山法隧道開挖寬度(m),L—開挖面至監測點或監測斷面的水平距離(m)。注2:拆除臨時支撐時,應增加監測頻率。注3:監測數據趨于穩定后,監測頻率宜為1次/(15~30)天。 1/1(錨監測部位監測對象開挖面至監測點或監測斷面的距離監測頻率開挖面前方周圍巖土體和周邊環境5D<L≤8D1次/(3~5)天3D<L≤5D1次/2天L≤3D1次/1天開挖面后方管片結構、周圍巖土體和周邊環境L≤3D(1~2)次/1天3D<L≤8D1次/(1~2)天L>8D1次/(3~7)天監測部位監測對象開挖面至監測點或監測斷面的距離監測頻率開挖面前方周圍巖土體和周邊環境2B<L≤5B1次/2天L≤2B1次/1天開挖面后方初期支護結構、周圍巖土體和周邊環境L≤1B(1~2)次/1天1B<L≤2B1次/1天2B<L≤5B1次/2天期,以及監測、巡查出現預警時均應加大巡查頻率。10.3.3 明()3748注1:正常情況下,巡查按此表執行。注警等情況下,均應增大巡查頻率。注3:相應巡查部位的監測項目資料穩定后,該部位不再繼續巡查。10.3.4 38注1:正常情況下,巡查按此表執行。注警等情況下,均應增大巡查頻率。注3:相應巡查部位的監測項目資料穩定后,該部位不再繼續巡查。10.3.4 38項目基坑開挖期間基坑開挖結束后主體結構施作過程中1~7天7~15天15~30天主體底板完成后開挖面地質狀況土層性質1次/1天土體穩定性(土體塌落)1次/1天1次/1天1次/2~3天1次/7天1次/1~2周降水效果1次/1天1次/1天1次/2~3天1次/7天1次/1~2周支護結構體系支護及時施作情況1次/1天滲漏水情況1次/1天1次/1天1次/2~3天1次/3~7天1次/1~2周支護體系開裂、變形情況1次/1天1次/1天1次/2~3天1次/3~7天1次/1~2周1次/1周內1次/1天支撐體系拆除拆除過程中1次/1天支護體系施工質量缺陷1次/1~7天施工工藝開挖坡度1次/3m進尺開挖面暴露時間1次/各區段每層開挖后施工工序1次/2天基坑超挖情況1次/1天周邊環境坑邊超載1次/1天1次/1天1次/2~3天1次/3~7天1次/1~2周1次/1~2周地表積水1次/1天1次/1天1次/2~3天1次/3~7天1次/1~2周等環境1次/1天1次/1天1次/1天1次/3~7天1次/1~2周1次/1~2周施工組織管理及作業情況1次/1周49注1:正常情況下,巡查按此表執行。注出現預警等情況下,均應增大巡查頻率。注3:相應巡查部位的監測項目資料穩定后,該部位不再繼續巡查。10.3.5 注1:正常情況下,巡查按此表執行。注出現預警等情況下,均應增大巡查頻率。注3:相應巡查部位的監測項目資料穩定后,該部位不再繼續巡查。10.3.5 39項目工況/頻次距開挖面的距離(“-”表示尚未開挖段,B表示隧道直徑或跨度)二襯結構施作完成后-1B~00~1B1B~2B2B~5B>5B0~7天7~15天15天后開挖面地質狀況土層性質1次/1天土體穩定性(工作面坍塌)1次/1天至支護完畢降水效果1次/1天1次/1天1次/2天1次/3天1次/1周支護結構體系支護及時施作情況1次/每循環滲漏水情況1次/1天1次/2天1次/3天1次/1周1次/3~7天1次/1~2周1次/1~3月支護體系開裂、變形情況1次/1天1次/2天1次/3天1次/1周1次/3~7天1次/1~2周1次/1~3月支護體系施工質量缺陷1次/每循環支護結構體系支護體系拱背回填情況1次/每次注漿施工工藝開挖面暴露時間1次/每循環開挖進尺1次/1天超前支護情況1次/每循環背后注漿情況1次/每次注漿施工工序1次/工序轉換超挖情況1次/每循環建構筑物、既有線、橋梁、道路、管線等周邊環境1次/1天2次/1天1次/1天1次/2天1次/1周施工組織管理及作業情況1次/1周50注1:正常情況下,巡查按此表執行。注2:盾構通過不良地質地層、盾構施工參數異常、地面沉降變形異常、通過重大風險源、監測出現預警等情況下,均應增大巡查頻率。注3:相應巡查部位的監測項目資料穩定后,該部位不再繼續巡查。11 11.1 注1:正常情況下,巡查按此表執行。注2:盾構通過不良地質地層、盾構施工參數異常、地面沉降變形異常、通過重大風險源、監測出現預警等情況下,均應增大巡查頻率。注3:相應巡查部位的監測項目資料穩定后,該部位不再繼續巡查。11 11.1 項目工況/頻次距開挖面的距離(“-”表示尚未開挖段,D表示盾構隧道直徑)-3D~3D3D~5D5D~8DL>8D地質狀況土層性質1次/1天1次/2天1次/3天1次/1周出渣量1次/每環1次/1天1次/3天1次/1周出渣效果1次/1天1次/2天1次/3天1次/1周支護結構體系支護施作及時情況1次/每環1次/1天1次/3天1次/1周支護結構體系盾構鉸接密封情況1次/1天1次/2天1次/3天1次/1周管片破損情況1次/1天1次/2天1次/3天1次/1周管片錯臺情況1次/1天1次/2天1次/3天1次/1周管片間滲漏水情況1次/1天1次/2天1次/3天1次/1周盾構參數出土量掘進過程中1次/1天同步注漿掘進過程中1次/1天回填注漿1次/1周漿液結石率掘進過程中1次/3天盾構參數盾構姿態掘進過程中1次/1天土壓掘進及停機過程中1次/1天建構筑物、既有線、橋梁、道路、管線等周邊環境1次/1天1次/1天1次/3天1次/1周-3D~3D3D~5D5D~8DL>8D施工組織管理及作業情況1次/1周51(構11.1.5 40表40 基坑程護構巖體監項控值工監測級級)監測項目支護結構類型工程監測等級一級累計值(mm)變化速率(mm/d)絕對值相對基坑深度(H)支護樁(墻)頂豎向位移土釘墻、型鋼水泥土墻———鉆孔灌注樁10~250.1~0.15%2~3支護樁(墻)頂水平位移土釘墻、型鋼水泥土墻———鉆孔灌注樁15~250.2%2~3支護樁(墻)體水平位移型鋼水泥土墻———鉆孔灌注樁20~400.2%~0.3%2~3立柱結構豎向位移25—2~3支撐軸力(60~70)f(80~100)錨桿拉力豎井井壁支護結構凈空收斂30—2地表沉降20~30—3地表隆起10—3注1:H—基坑設計深度,f—構件的承載能力設計值,fy—支撐、錨桿的預應力設計值。注2:累計值宜按表中絕對值和相對基坑深度(H)值兩者中的小值取用。注3:支護樁(墻)頂隆起控制值為20mm。52注1:H—基坑設計深度,f—構件的承載能力設計值,fy—支撐、錨桿的預應力設計值。注2:累計值宜按表中絕對值和相對基坑深度(H)值兩者中的小值取用。注3:支護樁(墻)頂隆起控制值為20mm。表42 基坑程護構巖體監項注1:H—基坑設計深度,f—構件的承載能力設計值,fy—支撐、錨桿的預應力設計值。注2:累計值宜按表中絕對值和相對基坑深度(H)值兩者中的小值取用。注3:支護樁(墻)頂隆起控制值為20mm。表42 基坑程護構巖體監項控值工監測級級)監測項目支護結構類型工程監測等級二級累計值(mm)變化速率(mm/d)絕對值相對基坑深度(H)支護樁(墻)頂豎向位移土釘墻、型鋼水泥土墻400.3%3~4鉆孔灌注樁20~300.15~0.3%3~4支護樁(墻)頂水平位移土釘墻、型鋼水泥土墻500.4%3~4鉆孔灌注樁20~300.4%3~4支護樁(墻)體水平位移型鋼水泥土墻500.4%—鉆孔灌注樁30~500.4%3~4立柱結構豎向位移35—3~4支撐軸力(70~80)f(80~100)錨桿拉力豎井井壁支護結構凈空收斂30—2地表沉降30~40—4地表隆起10—3監測項目支護結構類型工程監測等級三級累計值(mm)變化速率(mm/d)絕對值相對基坑深度(H)支護樁(墻)頂豎向位移土釘墻、型鋼水泥土墻500.5%4~5鉆孔灌注樁20~300.15%~0.3%3~4支護樁(墻)頂水平位移土釘墻、型鋼水泥土墻40~600.6%~0.8%5~6鉆孔灌注樁400.6%4支護樁(墻)體水平位移型鋼水泥土墻600.6%6鉆孔灌注樁30~600.6%~0.8%5立柱結構豎向位移———支撐軸力(70~80)f(80~100)錨桿拉力豎井井壁支護結構凈空收斂30—2地表沉降40~50—4~6地表隆起10—3注1:H—基坑設計深度,f—構件的承載能力設計值,fy—支撐、錨桿的預應力設計值。注2:累計值宜按表中絕對值和相對基坑深度(H)值兩者中的小值取用。注3:支護樁(墻)頂隆起控制值為20mm。5343表43 盾構隧監項控值監測項目工程監測等級一級工程監測等級二級工程監測等級三級累計值(mm)變化速率(mm/d)累計值(mm)變化速率(mm/d)累計值(mm)變化速率(mm/d)管片結構豎向位移10~20210~20210~202凈空收斂10~20310~20310~203地表沉降10~20320~30430~404地表隆起103105105注:D—隧道開挖直徑。44表44 礦山隧監項控值監測項目工程監測等級一級工程監測等級二級工程監測等級三級累計值(mm)變化速率(mm/d)累計值(mm)變化速率(mm/d)累計值(mm)變化速率(mm/d)拱頂沉降一般斷面10~20310~20310~203大斷面20~30320~30320~303凈空收斂102102102地表沉降一般斷面20~30320~30330~404大斷面40~60360~704——地表隆起一般斷面103103103大斷面103103——建()構(GB50007-2011(構(構)筑物的沉降、差異沉傾斜控制值;(構10mm~301mm/d~3mm/d0.001l~0.002l(l54GB50982-2014、CJJ/T233-2015間位置關系,確定其控制指標;c) ()間位置關系,確定其控制指標;c) ()45表45 地下線降隆)差異降制值注1:燃氣管道的變形控制值適用于100mm~400mm的管徑。注2:Lg—管節長度。注3:特殊要求管線以產權單位控制標準為準。46表46 路基降制值注:特殊要求道路以產權單位控制標準為準。管線類型沉降(隆起)差異沉降(mm)累計值(mm)變化速率(mm/d)燃氣管道1020.3%Lg雨污水管10~2020.25%Lg供水管1020.25%Lg監測項目累計值(mm)變化速率(mm/d)路基沉降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10~302一般城市道路20~40255素的影響,工程施工必須保證既有鐵路的安全運營。根據工程下穿地段的特點,進行結構檢測(控制指標。城市軌道交通既有線路結構及軌道幾何形位的監測項目控制值應符合50157-2013CJJ/T202-201311.2.511.2.911.2.8aTB10413-2018、TB10754-2018TB10621-2014TB10001-201644);GB6722-2014的有關規定。E5657(構U4758表47 運營調與測率階段頻率運營第1年內1次/3月運營2年內1次/6月運營2年后(1~2)次/年2~38.69()JGJ8-2016GB50157-201359E日報12.360構筑物;48表48 監測目序號監測項目軌道交通結構監測等級監測對象一級二級三級城市軌道交通結構1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2水平位移應測應測應測3收斂應測應測宜測4管片錯臺應測宜測宜測5變形縫張開量、裂縫應測應測宜測城市軌道交通結構6道床與軌道變位應測應測宜測7地下水位應測應測應測外部作業影響區域(除城市軌道交通結構)8支護結構頂部水平位移應測應測應測9支護結構頂部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10巖、土體深層水平位移應測應測應測61表48 檢項續)11支護結構應力應測宜測宜測外部作業影響區域(除城市軌道交通結構)12支護結構深層水平位移應測應測應測13地表豎向位移應測應測應測收斂適用于盾構法和礦山法隧道的區段,明挖法區段可視需要選測。49表49 基坑程工間測率表監測項目監測等級/階段一級二級三級圍護施工階段土方開挖階段地下結構施工階段圍護施工階段土方開挖階段地下結構施工階段圍護施工階段土方開挖階段地下結構施工階段豎向位移1次/天(3~6)次/天(1~3)次/天1次/天(1~3)次/天1次/(2~3)天1次/周1次/(3~7)天1次/周水平位移收斂監測1次/天(3~6)次/天(1~3)次/天1次/天(1~3)次/天1次/(2~3)天1次/周1次/(3~7)天1次/周道床與軌道變位基準點聯測1次/1月1次/(2~3)月注:基坑工程施工至±0.00以后,監測頻率可視情況予以放寬。50表50 鄰近道通構隧及管道工施期專監測率表監測等級工況穿越前穿越中穿越后一級1次/1天實時1次/1~2天二級1次/1周1次/(1~3)天(1~2)次/1周三級1次/(2~3)周1次/(1~2)周1次/(1~2)周)(623mm/d監測布點參照8.6.2執行。監測布點參照8.6.2執行。9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保護區監測成果報告參照13.7執行。12.363附 錄 A(資料性)監測項目代號和圖例A.1~A.4表A.1 明()法豎施護結監項代和例表A.2 車站邊境周巖體監項編和形號表監測項目項目編號圖形符號編號示例樁(墻)、邊坡頂部水平位移ZQS例:ZQS01、ZQC01、ZQT01、TS01、LZC01“01”表示測點編號樁(墻)、邊坡頂部豎向位移ZQC樁(墻)體水平位移ZQT土體水平位移TS立柱結構豎向位移LZC立柱結構水平位移LZS支撐軸力ZCL例:ZL01-01、ML01-01前面“01“-01”表示斷面上測點編號。錨桿拉力MSL土釘拉力TDL支護樁(墻)結構應力ZQL 立柱結構應力LZL頂板應力DBL豎井井壁支護結構凈空收斂SJJ監測項目項目編號圖形符號編號示例建(構)筑物沉降JCJ例:JCJ01-01前面“01”表示建(構)后面“-01”表示該建(構)筑物上測點編號。建(構)筑物水平JSJ軌道靜態幾何形位(軌距、軌向、高低、水平)GDX建(構)筑物傾斜QX64表A.3 盾構支結監項編號圖符表表A.4 礦山暗)支結測項表A.3 盾構支結監項編號圖符表表A.4 礦山暗)支結測項編和形號表監測項目項目編號圖形符號編號示例建(構)筑物裂縫JGF地下管線豎向位移GXC例:GXC01-01前面“01“-01地下管線水平位移GXS路面、路基沉降、地表沉降DB例:車站DB01-01前面“01“-01”表示斷面上測點編號。區間:DB1030-01“1030”K1+030“-01”表示該斷面上編號。土體分層豎向位移TCC例:TCC01“01”表示測點編號坑底隆起KDC支護樁(墻)側向土壓力、管片圍巖壓力、圍巖壓力WTC地下水位DSW孔隙水壓力KSL橋梁梁板應力LBL爆破振動BPZ監測項目項目編號圖形符號編號示例管片結構豎向位移GGC例:GGC1030-1、GGC1030-2“1030”K1+030“-1”表示左線,“-2管片結構水平位移GGS管片結構凈空收斂GGJ管片結構應力GGL監測項目項目編號圖形符號編號示例初期支護結構拱頂沉降KGD例:KGD1030-1、KGD1030-2“1030”K1+030“-1”表示左線,“-2初期支護結構底板豎向位移DBS初期支護結構凈空收斂KJK中柱結構豎向位移、傾斜ZZC中柱結構應力ZNL初期支護結構、二次襯砌應力ZHL65附 錄 B(資料性)軌道交通工程保護區一般情況下,軌道交通控制保護區范圍的劃分應綜合考慮水文地質條件、軌道交通結構安全狀況、外部作業影響程度等因素,并應符合表B.1的規定。表B.1 軌道一般情況下,軌道交通控制保護區范圍的劃分應綜合考慮水文地質條件、軌道交通結構安全狀況、外部作業影響程度等因素,并應符合表B.1的規定。表B.1 軌道通程護范的劃分注:在特殊地質條件下或工程屬于特殊作業,雖然外部作業所在地超過上表軌道交通保護區范圍,但事實上會對軌道交通設施產生影響的,保護區范圍應擴大至該項目所在處。線路類別控制保護區計算基線控制保護區范圍已建未運營線路地下車站和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每側寬度50m(垂直投影線每側寬度30m出入口、通風亭、變電站等建筑物、構筑物外邊線的外側,每側寬度20m地鐵過河、過海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每側寬度100m運營線路地下車站和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每側寬度50m(垂直投影線每側寬度30m出入口、通風亭、變電站等建筑物、構筑物外邊線的外側,每側寬度20m地鐵過河、過海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每側寬度100m66附 錄 C(資料性)現場巡查預警判定參考表現場巡查預警判定表見表C.1。表C.1 現場現場巡查預警判定表見表C.1。表C.1 現場查警定表施工工法及周邊環境類型巡查內容或對象巡查報警參考標準(滿足以下條件之一)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