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生物與環境4_第1頁
高三生物生物與環境4_第2頁
高三生物生物與環境4_第3頁
高三生物生物與環境4_第4頁
高三生物生物與環境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與環境專題人類的種群數量變化:1.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個種群.2.對種群數量變化起直接作用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遷人和遷出.3.影響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是年齡組成4.人口數量變化的關鍵因素要看人們的觀念、國家的人口政策以及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甚至戰爭等因素.

7.下列關于人口數量的動態變化的描述中,錯誤的是()A決定人口數量變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遷移率B年齡組成時預測未來人口動態的主要依據C人口數量問題既有其自然生理基礎,又有其社會制約因素D不同人口出生率的差異主要是生殖年齡和個體數

4.下圖圖1表示玉米螟的幼蟲發育滯育與日照長短的關系,圖2表示一種夜蛾的蛹發育滯育與日照長短及溫度的關系.下列有關圖示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121416182022

日照時數

圖21008060

4020滯育率(%)

15℃

20℃

30℃fA玉米螟幼蟲滯育率最高的日照時數為12小時,在日照時數達18小時時,不滯育玉米螟幼蟲約占90%B在日照時數為12小時溫度為20度時,夜蛾蛹的滯育率最高C由圖可知生物的個體發育受溫度光照等因素綜合作用D一般來說,影響昆蟲晝夜活動的主要環境因素是光121416182022

日照時數

圖21008060

4020滯育率(%)

15℃

20℃

30℃下列關于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種群是指一個生態系統中同種生物所有成熟個體的總和B生物群落的結構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的C農田生態系統對太陽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態系統D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比例適中,這樣的種群正處于發展階段1.關于生態系統成分中生物部分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生產者屬于自養型的真核生物B分解者不僅限于腐生細菌和真菌C消費者主要是異養型真核生物D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三者密切聯系1.自養型生物都是生產者,生產者都是自養型生物.()2.生產者都是植物.()3.植物都是生產者,都是自養型.()4.異樣養型生物都是分解者.()5.分解者都是異養型生物.()6.微生物都是分解者.()思考判斷正誤:代謝類型代表生物結構綠色植物真核生物化能合成作用的細菌原核生物動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寄生生活的生物分解者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三者的比較成分比較項目生產者消費者自養需氧型異養需氧型異養需厭型異養需氧型異養厭氧型異養兼性厭氧型腐生生活的細菌、真菌、動物

3.科學家在水深約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幅鯨的骨架上,發現了兩種新型的蠕蟲。這些蠕蟲沒有消化器官,他們通過附肢里的細菌攝取營養。像樹根一樣的附肢可用于在鯨的骨髓里“挖掘”,細菌就將骨中的脂肪轉化為糖供給蠕蟲進行生命活動。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這些蠕蟲的代謝類型是異養厭氧型B附肢中的這些細菌如果放在一個富氧的環境中,其數量的增加速率將會大大提高C蠕蟲與細菌的關系在生態學中屬于互利共生D附肢中的細菌在繁殖時不可能發生有絲分裂5.(05江蘇)下列各項中,包含非生物因素的是()A種群B群落

C生態系統D物種食物鏈1.每條食物鏈的起點總是生產者,終點是不被其他動物所食的動物。2.每一環節即為一個營養級,處在第幾位即為第幾營養級,生產者總是為第一營養級。3.各種生物處的營養級的級別,并不是一成不變的。4.同種動物,所屬消費者級別和所處的營養級級別是不同的。

11.在某湖泊生態系統的一條食物鏈中,若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產生了60摩爾的氧氣,則其所固定的太陽能中,流入初級消費者體內的能量最多可達()A1255B2510C2870D574012.(同類變式)如果一個人的食物有1/2來自綠色植物,1/4來自小型肉食動物,1/4來自羊肉,假如能量的傳遞效率為10%,那么此人每增加1千克體重,約消耗綠色植物()千克A10B28C100D280用“倍率法”解析食物鏈中的生物量在生物群落中,生物量最少的是()A生產者B食草動物

C初級肉食動物D頂級肉食動物10.在一個生態系統中,A種群有50個個體,B種群有500個個體,C種群有5000個個體,D種群有10000個個體,則他們的食物鏈關系是()AABCDBDCBACCDBAD不能確定能量流動1.能量流動的起點是2.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3.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傳遞效率是10%—20%4.根據傳遞效率分析食物鏈的能量消耗生產者最少消耗最大消耗選最短食物鏈選最大傳遞效率選最長食物鏈選最小傳遞效率獲能最多獲能最少消費者幾種類型的金字塔:1.能量金字塔100001000100101低高能量高低營養級①能量金字塔的形狀永遠是正金字塔②能量沿食物鏈是逐級遞減的③注意:不同的相臨兩個營養級的傳遞效率是不同的樹昆蟲鳥2.數量金字塔:①數量金字塔一般是正金字塔型②金字塔的特殊形式:如,一棵數上昆蟲及鳥的數量關系高低營養級低高數量3.生物量金字塔①生物量是指每一營養級現存生物的質量,即有機物的總質量.②生物量金字塔一般與能量金字塔相同③生物量金字塔的特殊形式:倒置形式如:海洋生態系統中

13.

食物鏈食物網是生態系統中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沿著此渠道進行的.請回答(1)假如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只存在一條食物鏈:草兔貓頭鷹

①若把食物鏈中的兔全部殺死,則該生態系統中最先受到傷害的是___

②若通過能量流動到貓頭鷹中的能量為A千焦,把兔全部殺死后,草中的能量增加值范圍是___①若要在短期內,讓貓頭鷹的數量明顯增加,則應把能量集中引向的食物鏈是_________②若把該食物網中的兔全部殺死,則該食物網中數量首先發生改變的生物是_____,改變情況是______.③若把食蟲鳥除去,則兔的數量____,食草昆蟲的數量______.(2)假如另一個生態系統中存在下圖所示的食物網:草兔貓頭鷹

食草昆蟲食蟲鳥(3)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碳元素以____形式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中進行循環,生產者通過______作用使碳元素進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種生物通過______作用使碳元素回到無機環境中.食物鏈中種群數量連鎖變化解析1.一條食物鏈中:前一營養級變化與該營養級相反,后一營養級變化與該營養級相同2.同時占有兩個營養級的食物鏈中:當A營養級的變化使B種群的營養級降低時,則B種群數量變多,反之則變少.3.復雜食物鏈中:②生產者相對穩定③最高營養級的種群數量不變①考慮方向從最高營養級到低營養級物質循環碳在生物體中含量占干重49%自然界碳存在形式CO2或碳酸鹽碳的循環形式CO2光合作用碳進入生物群落的生理過程化能合成作用碳返回無機自然界生理過程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燃燒碳循環氮循環物質循環具有全球性、循環運動、反復利用物質循環硫循環大氣中SO2生產者消費者動植物遺體碎屑、排出物分解者火山爆發化石燃料土壤或水體中SO42-燃燒燃燒吸收吸收降水

9.據下圖回答下列問題:圖上最中央的圓圈和嚙齒類一欄的空框中,應該分別填上____、_____.此圖表示相互作用的范疇是()A一個種群B一個群落C一個生態系統D一個生物圈(3)圖中的箭頭表示()A能量流動的方向B物質流動的方向C捕食和被捕食關系D食物鏈和食物網水空氣陽光等頂級肉食者鷹狼初級肉食者蛙蛇嚙齒類兔蟲鹿生產者群生物落14.圖中三條曲線分別代表了動物物種多樣性程度、動物數量易變程度及冬眠動物比例在不向類型生態系統中的變化趁勢。代表動物物種多樣性程度和數量易變程度的曲線依次是()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①[例8]下圖是在某一生態系統中,在一定的時間內3個種群數量的變化曲線,A是自養生物。請分析回答:(1)在這個生態系統中,A、B、C3種生物的營養結構可能是___________。(2)A和B的關系是_______,B和C的關系是________,種群_______可能是草食類動物。(3)如果B生物被大量捕殺,該生態系統就會受到破壞,從而使其_____能力受到影響,其調節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4)如果B代表的一類善于奔跑的黃羊、瞪羚等動物,你認為該生態系統的類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A→B→C捕食B捕食自動調節通過自然選擇實現的草原生態系統

15.神舟再度飛天,中華續寫輝煌.北京時間2005年10月12日我國自主研制的”神舟”六號栽人飛船發射升空.栽人航天器是一個相對封閉的人類生存環境,除了從地面攜帶的生存必需品外,你能否運用生態系統的知識,設計一個更有利于宇航員的宇航生態系統.答案:

在航天器內太陽光可以照射的地方培養一些適合宇航員食用的綠藻.一可以給宇航員提供氧氣;二可吸收宇航員呼出二氧化碳;三可給宇航員提供一定的食物.對宇航員的排泄物和綠藻的殘體可采用微生物分解,分解后可再被綠藻利用.某研究所對一條河流生態系統進行了幾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某種魚遷入此生態系統后的種群數量增長率隨時間的變化如右圖曲線所示。則在t1時該種群的年齡組成類型可能是

。且根據右圖能反映下圖中魚種群數量變化的曲線是

。t0t1t2

時間種群增長率

①時間種群數量

增長型穩定型衰退型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理科綜合能力測試全國卷5)生活在一個生物群落中的兩個種群(a、b)的數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a種群與b種群為捕食關系,a種群依賴于b種群

B.a種群與b種群為競爭關系,競爭程度由強到弱

C.a種群為S型增長,其增長受本身密度制約

D.上種群為J型增長,始終受到a種群的制約桑、稻蠶、畜、禽魚、蝦分解者A人下圖是一生態農業物質循環利用示意圖,據圖回答:(1)圖中的主要成分是桑、稻

。(2)圖中的A是沼氣池,其中生物的異化作用類型隨時間變化的順序依次是需氧型

、兼性厭氧型

、厭氧型

。(3)從生態學角度看人與畜禽的關系是競爭和捕食

(4)該生態系統能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能,能量流動的起點是生產者(桑、稻)

,所遵循的原理是通過光合作用將能量固定在其體內

。命題考查設計到生態農業和生態系統的有關知識:第一,在生態系統中,有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各級消費者、分解者這些成分,但其主要成分是以綠色植物為主的生產者,如桑、稻。第二,根據生態農業的有關知識,農業生產中產生的有機廢棄物可以成為生產另一種產品的投入,使廢物資源化,其中利用沼氣池產來沼氣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有機廢棄物放入沼氣池剛剛密封的時候,池中有部分氧氣,此時需氧型微生物發揮作用,隨著氧氣濃度的下降,兼性厭氧型微生物開始發揮作用,至池氧氣消耗完畢后,厭氧型微生物開始發揮作用。第三,人與畜禽都以植物為食,而人又以畜禽為食,所以人與畜禽的關系屬于競爭和捕食雙重關系。第四,根據生態系統的原理,生態系統能量最終是來自太陽能,綠色植物通過合作用,將來自太陽的能量固定在植物體內,然后供各種生物的需要。

(4)圖中能成立的食物鏈是()A陽光草兔蛇狼B草昆蟲青蛙蛇鷹C兔蛇鷹D植物鹿蛇鷹水空氣陽光等頂級肉食者鷹狼初級肉食者蛙蛇嚙齒類兔蟲鹿生產者群生物落8.(05·廣東)下列關于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生物群落的結構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的

B、研究海洋魚類種群數量變化規律有利于確定合理的捕撈量

C、農田生態系統對太陽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態系統

D、北極苔原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較低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對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知識的理解。解析:種群的特征、數量變化和群落結構,都與環境中各種生態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研究種群數量變化規律,有利于確定合理的生物資源利用。對生態系統來說,農田、北極苔原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少,結構簡單,故抵抗力穩定性較低,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繁多,結構復雜,抵抗力穩定性高,森林生態系統的垂直結構,對太陽能的利用率高。C物種1物種2種群1種群2

一個野兔種群遷入一個沒有敵害的理想環境后,種群數量的變化如圖所示,則該種群的年增長率以及第4年種群數量分別是()A150%675B150%1013C50%675D50%1013S型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