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人教版必修1完全版)_第1頁
第一章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人教版必修1完全版)_第2頁
第一章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人教版必修1完全版)_第3頁
第一章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人教版必修1完全版)_第4頁
第一章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人教版必修1完全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標(人教版)高中地理I(必修)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節地球的運動一、地球(一)地球大小和形狀6378千米6357千米赤道4萬千米極半徑

6357赤道半徑

6378﹜赤道周長4

萬千米

↓地球大圓長4

萬千米結論:地球并非正圓球,而是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第1課時前提基礎(二)地球儀一軸:地軸二點:南北極點自傳方向:北逆南順如何尋找北極星?(1)緯線: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與赤道平行)(2)緯線特點:

a.都是圓b.長度不等(最長是赤道)(三)經度和緯度(3)緯度:a.赤道

0°——↑北緯

“N”南緯

“S”↓b.低緯

0°→

30°

中緯

30°→

60°

高緯

60°→

90°赤道是地球儀上的零度緯線,也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與兩極之間的距離相等,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半球。小結:任意緯度緯線圈長度如何計算?C=2πRcosφ(R:地球半徑;φ該地地理緯度)(1)經線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線叫做經線。2.經線和經度(2)經線特點a.是半圓b.長度相等(在地球儀上與為赤道長度一半a.地球儀上的零度經線即本初子午線(3)經度:經度值向東

增大向西

減小↓經度值向西

增大向東

減小↓b.(“W”)

西經

←0°→

東經(“E”)

(4)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20°W

~0°~160°E之間為東半球,其余為西半球3、經緯網確定位置判斷距離經西←

增遞西向向東遞增→東經北緯↑

向北遞增向南遞增↓南緯判讀各點的經緯度20°30°30°20°A100°170°160°130°0°30°60°90°C40°N,

80°W30°S,

30°W30°S,170°W1°緯度間距離:

各處都相等:

111千米/1°1°經度間距離:赤道上:111千米/1°

從赤道向兩極逐漸遞減,60°緯線長度是赤道的一半。任意緯度上的經線間距=111cosφ千米/1°(φ該地地理緯度)二.圓周運動

1.向心力

2.線速度

3.角速度

=萬有引力(與質量成遞增關系;與距離成遞減關系)=s/t=2πR/T(單位:km/h、m/s)=ω/t=360°/T(單位:°/h)線速度和半徑(距離)有關,成正比例關系;角速度和半徑無關。

一、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1、地球的自轉NS第13頁讀圖思考。第2課時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做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做順時針方向旋轉。1、地球的自轉NS(3)周期:地球自轉一周所用的時間。恒星日:360°23小時56分4秒太陽日:360°59′24小時(1)旋轉軸:地軸(2)方向:自西向東PSUN恒星PPE1E3E2恒星日太陽日速度:線速度和角速度第14頁讀圖思考。地球自轉速度的規律1.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2.角速度除極點外均為15度/小時3.在極點上,線速度和角速度均為0太陽近日點遠日點7月初,公轉速度慢角速度:57分/天

線速度:29.3千米/秒

1月初,公轉速度快角速度:61分/天

線速度:30.3千米/秒地球公轉2、地球的公轉讀圖1.18及相關文字,回答下列問題:1、___________叫公轉,其軌道是___________狀。2、公轉方向____,周期約為____。(約為____日____時____分____秒)叫做恒星年。3、公轉角速度約為_____°/天。1地球繞太陽的運動橢圓自西向東1年3656910地球運動的一般特點繞轉中心地軸太陽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自西向東(從北極看是逆時針)周期恒星日:23時56分4秒(轉360°)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

角速度各地相等,每小時15°(兩極點為零)平均1°/日線速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平均30千米/秒

地球自轉與公轉的區別1、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關系二、太陽直射點的移動黃赤交角平面圖(1)黃道平面:地球公轉軌道平面(2)赤道平面:過地心并與地軸垂直的平面(3)地軸:地球的自轉軸(4)黃赤交角: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之間的交角剪一硬紙板套在地球儀上,將其當成地球運動的公轉軌道。體會(1)什么是赤道面,黃道面(2)三個角度:A、地軸與赤道平面:90度

B、地軸與黃道平面:66°34′C、黃赤交角:23°26′地球公轉及地理意義一、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地球在公轉過程中,地軸的空間指向和黃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的時期內可以看做是不變的,因此,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陽垂直照射的點(太陽直射點)是有變化的。

春分

夏至秋分冬至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22日12月<<返回

春分

夏至

秋分冬至

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22日12月<<返回

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晝長為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此日以后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南半球相反,赤道上晝夜等長。>>下一步

>>下一步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半球晝長夜短,晝長為一年中的最大值。南極圈以南出現極晝現象。此日以后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北半球相反,赤道上晝夜等長。

此時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等長。>>下一步赤道南回歸線北回歸線23o26′N0o23o26′S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課前復習繞轉中心地球太陽方向周期角速度線速度地球自轉與公轉的區別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自西向東(從北極看是逆時針)恒星日:23時56分4秒(轉360°)太陽日:24時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各地相等,每小時15°(兩極點為零)平均1°/日,近日點快,遠日點慢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兩極點為0)平均30千米/秒,近日點快

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晝夜現象地球自轉晝夜交替第3課時地球自轉與時差2、晨昏線1、晝夜現象及晝夜交替的區別假如地球不自轉,能否產生晝夜現象?周期是多少?一、晝夜交替S昏

線 晝弧

晨線夜弧太陽光線N晨昏線晨昏線的畫法:1、與光線垂直2、平分赤道3、二分時,與經線圈重合;二至時,與極圈相切

春分

夏至

秋分冬至

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22日12月<<返回

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晝長為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此日以后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南半球相反,赤道上晝夜等長。>>下一步

>>下一步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半球晝長夜短,晝長為一年中的最大值。南極圈以南出現極晝現象。此日以后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北半球相反,赤道上晝夜等長。

此時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等長。>>下一步春/秋分冬至夏至N3006.22的俯視圖S3006.22的俯視圖N3003.21或9.23的俯視圖

反饋練習1五一勞動節期間,下列自然現象正確的是()A南半球晝長夜短B全球晝長夜短

C南極圈內有極晝現象D北半球晝長夜短2.北半球的冬至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北半球晝短,夜長B.北極圈及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C.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上D.太陽運行至遠日點上3.下列四幅圖中,正確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DDB(1)概念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統稱為地方時。(2)地方時產生的原因: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①在同緯度地區,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位置偏西的地點先看到日出。②偏東地點的時刻要早一些。③經度不同,時刻不同,地方時不同。(3)計算:經度每隔15o,地方時相差1小時。經度每隔1o,地方時相差4分鐘。求地方時求經度(4)給長途鐵路運輸、遠洋航海事業、國際交往帶來困難。二、地方時0o180o180o7.5oW7.5oE中時區15oE22.5oE東一區120oE東八區三、時區的劃分和區時1、時區的劃分:

每隔經度15°劃分一個時區;以0°經線為基準,從7.5°W到7.5°E為中時區;中時區以東依次為東一區至東十二區,以西為西一區至西十二區,東、西十二區合為一個時區。圖2、區時的計算方法:①用已知經度推算時區:時區號數=已知經度÷15°(余數<7.5°;余數>7.5°)

②已知兩地所在地區,計算兩地時差:(異區相加,同區相減)③已知某地區時,求另一地區時:各時區都以中央經線的地方時為本區的區時。

例1當我國1999年12月20日現場直播澳門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時,位于舊金山(西8區)的愛國華僑收看的時間是()A.12月19日08時B.12月20日16時C.12月19日16時D.12月19日20時澳門與舊金山時差為:8+8=16小時舊金山收看時間為:12月20日0時-16=12月19日8時ADAEFGCB00讀晝夜半球圖,回答:(1)此時,太陽高度角為0°的是

。(2)此時B地為

點鐘,F地為

點鐘。A、B、C612第4課時

知識點復習圖中N表示北極,陰影區為3月21日,非陰影區為3月22日。讀圖并回答:(1)NA的經度為________;NB的經度為________。(2)這時北京時間為3月____日____時。60°E180°224地球上兩個不同日期的范圍的確定法定日界線——1800經線自然日界線——0時所在經線當00經線為0點時,全球兩個日期平分當1800經線為0點時,全球同處于一天3、日界線:特點:兩側日期要變更172.5oE180o172.5oW

東12區西12區

特點:A、兩側日期要變更B、日界線并不完全與180度經線重合5月2日5月1日例2當北京時間為10月1日8時,全世界還有()A.恰好一半地方是10月1日B.少一半地方是10月1日C.少一半地方是9月30日D.多一半地方是9月31日A采用圓圈法當0度經線為0點時,全球兩個日期平分當180度經線為0點時,全球同處于一天

世界各國的計時方法:

(3)東部區時,例如朝鮮;(4)半區時,即采用與中央經線相差7.50的時區的邊界經線的地方時,例如印度。(2)統一區時,例如中國;

我國領土地跨5個時區,全國目前統一采用北京所在的東8區區時,即東經1200的地方時,稱為北京時間。

4、特別的計時方法

(1)不同區時,例如美國;動手做:在洗碗池里先放滿水,然后拔出池底的塞子放水,發現水池中水呈

時針旋轉。解釋這種現象的產生原因。地轉偏向力作用:主要改變氣流和水流的方向四、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1.偏移規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2.對環境的影響:主要改變氣流和水流的方向ABCD地表物體偏轉北半球河流一般是右岸沖刷,左岸堆積。7.某軍艦在西經20°、南緯28°的海面上,沿經線方向發射導彈,射程1000千米,導彈可能落在:()A.東半球的中緯度地區

B.東半球的高緯度地區

C.西半球的中緯度地區

D.西半球的低緯度地區AD28°S28°S20°W20°W(1)地球上將會看到太陽等星辰的西升東落現象;

(2)物體水平運動的偏向將變為南右北左;假如地球自東向西轉,你能說出地球上的地理現象將會發生哪些變化?(3)西邊的時間比東邊的時間早;?想一想課前知識點復習1、日界線2、地轉偏向力(1)原理(2)記憶技巧:右手定則(北半球):掌心朝上,四根手指指向原運動方向,大拇指的指向為偏轉方向

左手定則(南半球)(3)應用:水流與氣流A、哪岸受侵蝕B、中洲島與哪岸相連C、哪側開辟航道適宜課外小實驗1雙人配合:1人勻速轉動地球儀

1人朝轉動地球儀表面滴墨水(南半球、北半球)觀察:墨水移動軌跡歸納:地轉偏向力規律課前知識點復習1、黃赤交角平面圖2、太陽直射點運動軌跡圖3、地球公轉模式圖第5課時地球公轉及地理意義一、太陽直射點的移動二、晝夜長短三、正午太陽高度四、四季更替和五帶

春分

夏至秋分冬至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22日12月<<返回赤道南回歸線北回歸線23o26′N0o23o26′S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

春分

夏至

秋分冬至

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22日12月<<返回

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長夜短,晝長為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此日以后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南半球相反,赤道上晝夜等長。>>下一步

>>下一步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半球晝長夜短,晝長為一年中的最大值。南極圈以南出現極晝現象。此日以后南半球晝漸短,夜漸長,北半球相反,赤道上晝夜等長。

此時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等長。>>下一步春/秋分冬至夏至常見日照圖NN3006.22的俯視圖S3006.22的俯視圖N3003.21或9.23的俯視圖4、周期3、太陽高度地面h白天:h>0晨昏線上:h=0晚上:h<0太陽高度角(h

)diliketang正午太陽高度<<返回東西北南正午太陽高度一定90°嗎?

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規律: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夏至日,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太陽輻射最強;南半球各緯度,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太陽輻射最弱。H=900-緯度差緯度差:即所求地點緯度與太陽直射點的所在緯度的差距北京二分二至的正午太陽高度

四季和五帶四季氣候3、4、5三個月為春季6、7、8三個月為夏季9、10、11三個月為秋季12、1、2月為冬季>>下一步春夏秋冬

四季和五帶五帶的劃分以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為界,把地球表面粗略地分為熱帶、南北溫帶、南北寒帶五個熱量帶。>>下一步

四季和五帶五帶的劃分北寒帶北溫帶南溫帶南寒帶熱帶有極晝極夜無極晝極夜有極晝極夜無陽光直射無陽光直射有陽光直射23.5?N23.5?S66.5?N66.5?S

反饋練習1五一勞動節期間,下列自然現象正確的是()A南半球晝長夜短B全球晝長夜短

C南極圈內有極晝現象D北半球晝長夜短2.北半球的冬至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北半球晝短,夜長B.北極圈及以北地區出現極夜現象C.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上D.太陽運行至遠日點上3.下列四幅圖中,正確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DDB4下列各地中,晝夜長短變化幅度最大的是()A汕頭

B武漢C天津D哈爾濱5在同一條經線上的各地()A地方時相同B季節變化相同

C晝夜長短相同D正午太陽高度角相同6夏至日,以下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A海口B上海C北京D漠河7以下關于五帶說法正確的是()A在熱帶范圍內一年有兩次直射

B溫帶既無直射又無極晝極夜現象

C在寒帶范圍內極晝極夜等長,各為半年

D五帶劃分是以氣候分布為依據來劃分的DADCAB9.在任何一天中,經度相同度各地:()A.晝夜長短都相同B.晝夜長短都不同

C.地方時都相同D.地方時都不同10.晨昏線與經線圈的關系是()

A.不可能重合B.只有在春秋分日才能重合

C.每天都重合一次D.只有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才能重合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6月22日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

B.6月22日北半球晝長時間達最大值

C.3月21日到9月23日太陽直射點由南向北移動

D.12月22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達最大值CBBD光照圖的綜合判讀一、光照圖的類型側視圖俯視圖注:讀俯視圖首先判定南北極點(一般是根據地球自轉方向)變式圖900E00注意:變式圖如何變化而來二、光照圖的判讀1.晨昏線的判讀(1)是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判斷: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晝半球過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線是昏線,反之是晨線。例:圖中誰為晨線誰是昏線?誰是晨昏線的分界點?(2)據晨昏線與緯線圈的關系判斷二分二至日判斷節氣判斷節氣小結:晨昏圈過極點(或與經線圈重合)為二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為二至日2.地方時的計算(1)4條特殊經線地方時(2)經度差---時間差:15°/h例:標注右圖圖中各經線經度標注各經線地方時小結: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6時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地方時18時平分夜半球的經線地方時為24時平分晝半球的經線地方時為12時3.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

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地方時是多少?太陽直射點緯度與晨昏線相切緯線有什么關系?例:圖中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為小結:

太陽直射點的所在經線地方時為12時

太陽直射點所在緯線和晨昏線與緯線切點所在緯線即極晝極夜的邊界緯線互為余角地球上兩個不同日期的范圍的確定法定日界線——1800經線,順地球自轉方向,越過該線日期-1天自然日界線——0時所在經線,順地球自轉方向,越過該線日期+1天。當00經線為0點時,全球兩個日期平分當1800經線為0點時,全球同處于一天4、日界線:特點:兩側日期要變更地方時計算與區時、日界線聯系起來如圖中心點為北極,若陰影部分為黑夜,判斷1題1.

甲地時間為(

)A.8時

B.9時

C.15時

D.16時若圖中陰影部分為7月6日,非陰影部分為7月7日,判斷3~4題。3.

甲地的時間為(

)A.15時

B.9時

C.3時

D.12時4.北京為(

)A.6日8時

B.7日8時

C.6日20時

D.7日20時

BCBABO5.晝夜長短計算某地日出時刻,就是該地所在緯線與晨線交點的時刻,日落時刻為該點所在緯線與昏線交點的時刻。思考:日出、日落、晝長三者之間的關系規律:1.同一緯度各地晝(夜)長均相等,

2.弧長15°為1小時,晝長+夜長=24小時。計算:晝長=日落時刻-日出時刻

=(12-日出時刻)×2(12:00為該地白天一半的時刻或晝夜半球中線)DAEFGCB006.正午太陽高度計算(1)計算公式正午太陽高度角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逐漸降低。某地正午太陽高度等于90?減去該地地理緯度與太陽直射點地理緯度的差值。(2)實際應用樓高、樓間距;集熱板與地面夾角北緯38°一開闊平地上,在樓高為H的樓房北面蓋新樓,欲使新樓底層全年太陽光線不被遮擋,兩樓距離不小于(

)A.Htan(90°-38°)B.Htan(90°-38°-23.5°)C.Hcot

(90°-38°)D.Hcot

(90°-38°-23.5°)D如圖所示的日期,下列地點:北京(39°54′N),新加坡(1°N),汕頭(23°26′N),海口(20°N),正午太陽高度角從大到小排列正確的是(

)A.新加坡、海口、汕頭、北京B.北京、汕頭、海口、新加坡C.汕頭、海口、北京、新加坡D.汕頭、海口、新加坡、北京

C在30°附近的”日光城”拉薩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為了使熱水器有更好的效果,可以調節支架與地面的傾角α,則一年中正午時α最小的一天是,α的大小為________(課課練P1914題)太陽能安裝傾角α與正午太陽高度角H有何聯系?α+H=90°6.5°12月22日練一練:下圖是一幅以極地為中心的地球自轉示意圖,回答以下問題:(1)圖表示____月____日的光照情況。(2)此時A點是____點鐘,A、B、C三點中的晝最短的是

,晝長是___小時。(3)A的地理坐標是_____,B點的晝長是_____小時。(4)此時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是(坐標)_____

,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規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29C12(23°26′S,0°)18(23°26′S,45°E)從南回歸線分別向兩側遞減讀“太陽光照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在圖中標注太陽高度為0度,地方時為8點的點M。

(2)地球表面C點有一物體沿CD向D運動,其方向向

偏移(南或北),發生上述現象的根本原因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