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病機-PPT課件1_第1頁
《中醫基礎理論》病機-PPT課件1_第2頁
《中醫基礎理論》病機-PPT課件1_第3頁
《中醫基礎理論》病機-PPT課件1_第4頁
《中醫基礎理論》病機-PPT課件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醫學課件病機

PathologicalMechanism醫學課件2概說病機:

含義:指疾病發生、發展、變化及其轉歸的機理。

意義:是用中醫理論分析疾病現象,從而得到的對疾病內在本質規律性的認識,是防治疾病的依據。病機學:

含義:是研究疾病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機理并揭示其規律的中醫基礎理論分支學科。三、病機理論的沿革

病機理論起源于《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提出的病機十九條,奠定了病機學說的理論基礎。將臨床常見的病證,根據五臟和六氣歸類,進行了病理分析,歸納為“病機十九條”。奠定了臟腑病機與六氣病機的理論基礎。

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總結了外感病的六經病機及其傳變規律,并對臟腑、氣血、經絡等病機理論有很大發揮。

隋·巢元方等著成的《諸病源侯論》

是現存第一部病因病機證候學專著。

宋、金元時期病機的豐富:

宋·錢乙在《小兒藥證直訣》中詳細論述小兒疾病病機特點為:“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及小兒五臟病機。劉完素,補充了燥氣為病的病機特點,并提出“六氣皆從火化”、“五志過極皆為熱甚”的著名論點,論述了火熱機。李東垣提出“陰火”的病機概念朱丹溪倡“相火論”提出:“陰虛火旺”的病機?!傲簟辈C。即氣、血、濕、火、痰、食六郁學說明清時期進一步完善溫病學病機和瘀血理論。清·葉天士:創立“衛氣營血辨證”及其傳變規律的溫熱病病機理論。清·吳鞠通創立“三焦辨證”及其傳變規律的溫熱病病機理論。清·王清任的《醫林改錯》發揮了瘀血病機。醫學課件11病機的層次:基本病機,如邪正盛衰、陰陽失調、精氣血津液失常、內生五邪。系統病機,如臟腑病機、經絡病機等。疾病病機(外感熱病病機),如六經病機、衛氣營血病機、三焦病機。(傳變)病證病機,如感冒的病機、哮證的病機、痰飲的病機、瘧疾的病機等。癥狀病機,如疼痛的病機、發熱的病機、健忘的病機等等。醫學課件12第一節發病機理pathogenesis疾病—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體穩定有序的生命活動遭到破壞,出現陰陽失調、形質損傷或機能障礙,表現為一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的生命過程。發病—是指疾病的發生過程,即機體處于病邪的損害和正氣抗損害之間的矛盾斗爭過程。發病機理—是研究疾病發生發展的一般規律和基本機制的理論。醫學課件13一、發病的基本原理(一)邪正斗爭與發病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基礎

正氣——是人體正常功能活動的總稱,即人體正常功能及所產生的各種維護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調節能力、抗邪防病能力、自我康復能力。

疾病發生的原因

一是機體自身的功能紊亂和代謝失調二是外在致病因素對機體的損害和影響醫學課件14正氣在發病中的作用

正氣的防御作用

抵御外邪入侵祛邪外出修復調節能力維持臟腑經絡功能的協調正氣在發病中的作用

正虛感邪而發病正虛生邪而發病正氣的強弱可決定發病的證候性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醫學課件15致病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

邪氣——泛指各種致病因素,簡稱“邪”。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體內產生的種種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如六淫、癘氣、外傷、蟲獸傷、寄生蟲、七情內傷、飲食失宜、痰飲、瘀血、結石。醫學課件16

邪氣的侵害作用

導致生理功能異?!庩柺д{,氣血精津液的代謝及功能障礙,以及臟腑經絡的功能失調等。造成臟腑經絡的形質損害——損傷皮肉筋骨臟腑,虧耗精氣血津液。

改變個體的體質特征——改變個體體質特征,影響其對疾病的易罹傾向。醫學課件17邪氣在發病中的作用1、邪氣是導致發病的原因2、邪氣影響發病的性質、類型與特點

六淫致病—發病急、病程較短,初起多有衛表證候。七情內傷—發病多緩慢,病程較長,多直接傷及內臟。醫學課件183、邪氣影響病情與病位感邪輕者病情輕,感邪重者病情重。受邪淺者成表證,受邪深者成里證,表里同受成兩感。風邪輕揚多在肺,濕易阻氣多傷脾,癘氣發病急驟易入里。

4、某些情況下在發病中起主導作用癘氣、蟲獸傷、金刃傷、化學毒劑醫學課件19正邪相爭勝負決定發病正勝邪

不發病邪勝正

發病2、正邪相爭決定證候類型1、正邪相爭勝負決定發病與否醫學課件20二、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1.環境因素:氣候、地域、生活工作、社會環境2.體質因素(發病的內部因素)體質: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的個性在形態結構、代謝和生理機能上相對穩定的特性。決定發病傾向決定對某些病邪的易感受性

決定某些疾病的證候類型醫學課件21三、發病類型

卒發伏發徐發繼發合病與并病復發3.精神因素內傷性病因4.營養和鍛煉5.遺傳因素(先天稟賦遺傳疾?。┽t學課件22卒發概念

又稱為頓發、感邪即發。指感邪后立即發病,發病迅速之意。

臨床常見新感外邪較盛—外感六淫之邪

情志劇變—暴怒大悲

癘氣致病—發病急驟,來勢兇猛,病情危急。毒物中毒—服毒自殺、毒蛇咬傷外傷急性外傷—跌打、金刃等直接傷及形體組織。醫學課件23伏發概念

指感受邪氣后,病邪在機體內潛伏一段時間,或在誘因的作用下,過時而發病。臨床常見

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傷

破傷風、狂犬病—均經一段潛伏期后才發病伏暑、伏氣溫病—常需經過一定的潛伏期醫學課件24徐發概念

指感邪后緩慢發病,又稱為緩發。臨床常見

外感濕邪,因濕性重著粘滯,故濕邪傷人多為緩發。內傷邪氣,思慮過度,憂愁不解,房室不節,嗜酒成癖,日久可成虛勞。醫學課件25繼發概念

在原發病的基礎上繼而發生新的疾病

臨床舉例

久瘧之后—繼發瘧母

肝陽上亢—日久發為中風肝膽疾病—日久發為癥積、結石

小兒食積—日久發為疳積

哮喘—日久發為肺腎氣虛、心血瘀阻瘧疾久延不愈,致氣血虧損,瘀血結於脅下,并出現痞塊,名為瘧母醫學課件26合病與并病合病的概念

兩經或兩個部位以上同時受邪所出現的病證。如:傷寒太陽與少陽合病、太陽與陽明合??;溫病衛氣同病、氣血兩燔、氣營兩燔。

并病的概念

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證候未了,又出現另一部位的病證。

二者的區別

合病感受一種邪氣,可致多部位侵害,出現多部位病證,并病是指在疾病種病變部位的傳變,而原始病位依然存在?!昂蟿t一時并見,并則以次相乘”。醫學課件27復發

復發

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緩解階段,在某些誘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發作或反復發作的一種發病形式。復病

由復發引起的疾病。引起復發的機理

余邪未盡,正氣未復,同時有誘因的作用。醫學課件28復發的基本條件邪未盡除

余邪留于體內,為復發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正虛未復

正氣虛,邪雖盡,稍有不慎也會出現舊病復發。誘因

如新感病邪,或過于勞累,均可助邪而傷正,使正氣更虛,余邪復熾,引起舊病復發,其他如飲食不慎,用藥不當,亦可導致復發。醫學課件29復發的主要類型

疾病少愈即復發——多見于較重的外感疾病如濕溫。(反復)休止與復發交替——治療后癥狀體征消失,宿根未除,在誘因作用下復發如休息痢。

急性發作與慢性緩解期交替——實際上是指臨床癥狀的輕重交替,如哮喘。醫學課件30復發的誘因

復感新邪——因感受外邪致疾病復發者。其機理是新感之邪助長體內病邪,或引動舊病病機,從而干擾或損害了人體正氣,使原來的病理過程再度活躍食復——因飲食不和而致復發者。飲食不節可致脾胃病復發,魚蝦海鮮可致癮疹和哮喘病復發,飲酒和過食辛辣之品可致痔瘡、淋證復發(發物)勞復——若形神過勞,或早犯房事而致復病者。過勞可致子宮脫垂、中風、胸痹心痛等復發醫學課件31所謂發物,是指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ㄓ绕涫桥f病宿疾)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

禽蛋,肉類——因含異體蛋白而易致敏魚、蝦、蟹類——含組織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擴張、充血、血漿滲出、水腫、腺體分泌亢進。酒、蔥、蒜等可通過酒精或揮發刺激物質直接引起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速,使原有的皮膚病病情加重或病情遷延。醫學課件32藥復——病后濫施補劑,或藥物調理運用失當,而致復發者。

情志致復——因情志因素引起疾病復發者。如癔病、癲狂、梅核氣。

環境變化而復發——因自然環境變化而導致舊病復發,如肺脹(肺氣腫)、蕁麻疹等醫學課件33第二節基本病機基本病機,是指機體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所產生的基本病理變化,是疾病發生后病變本質變化的一般規律(是指在疾病過程中病理變化的一般規律及其基本原理)?;静C包括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常、津液失常,以及“內生五邪”等。醫學課件34一、邪正盛衰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機體的抗病能力與致病邪氣之間相互斗爭中所發生的盛衰變化。從一定意義上來說,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過程,就是邪正斗爭及其盛衰變化的過程。《素問·通評虛實論》:“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醫學課件35實的病機(一)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

1.虛實病機醫學課件36虛的病機醫學課件37虛實錯雜含義:是指在疾病過程中,正邪相爭,邪盛和正衰并存的病理狀態。

形成原因:

實性病變失治,邪久留、損正氣,形成邪實正虛的虛實錯雜病變。正氣不足,無力驅邪外出;或本正虛,兼內生痰、食、瘀血、水濕凝滯的正虛邪實的虛實錯雜病變。

醫學課件38

虛中夾實——指病理變化以正虛為主,又兼夾實邪為患的病理狀態。(如脾氣不足,運化無權之濕滯中焦證)

實中夾虛——指病理變化,以邪實為主,又兼有正氣虛損的病理狀態。(如邪熱熾盛灼津,致氣陰兩傷證)虛實錯雜一般有虛中夾實與或實中夾虛兩類。醫學課件39虛實轉化由實轉虛——實邪久留而損傷正氣的病理轉化過程。由虛轉實——正氣不足而致實邪積聚的病理轉化過程。醫學課件40虛實真假真虛假實醫學課件41真實假虛醫學課件42二、陰陽失調陰陽失調:即陰陽消長失去平衡的統稱。指機體在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由于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導致機體的陰陽消長失去相對的平衡而形成的陰陽偏勝、偏衰、互損、格拒、轉化或亡失的一系列病理變化。是疾病的基本病機之一。同時,陰陽失調又是臟腑、經絡、營衛、氣血等關系失調,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運動失常的概括。醫學課件43陰陽偏勝

含義:指人體陰陽雙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狀態。表現“邪氣盛則實”的病機和病證。

陰勝則寒(實寒)

陽勝則熱(實熱)

轉歸陰勝則陽病

陽勝則陰病

醫學課件441.陽盛則熱:

概念:即是陽盛,是指機體在疾病過程中所出現的一種陽盛有余,臟腑機能亢奮,代謝亢進,陽熱過剩的病理狀態。

醫學課件45陽偏勝病機示意圖醫學課件46動象:躁動不安燥象:熱象:郁火氣滯、血瘀、食積郁久化熱陽熱亢盛內傷七情五志過極而化火感受陰邪

從陽化火外感溫熱陽邪壯熱、面紅目赤、舌紅、惡熱、脈數陽熱內侵尿黃短、便干、口渴欲飲

病機趨向:“陽勝則陰病”醫學課件472.陰盛則寒:概念:即是陰盛,是指在疾病過程中機體出現的一種陰氣過盛,機能障礙或減退,熱量不足,以及陰寒性病理代謝產物積聚的病理狀態。

醫學課件48陰偏勝病機示意圖醫學課件49靜象:少動多靜濕象:寒象:過食生冷陰寒內盛寒滯脾胃形寒肢冷、喜暖、腹冷痛、舌淡、苔白、脈遲感受寒濕泄瀉、水腫、痰液清冷

病機趨向:“陰勝則陽病”醫學課件50陰陽偏衰含義:是指人體陰精或陽氣虧虛不足所引起的以正氣虧損為主的病理變化。

表現:

陽虛則寒、陽虛則陰盛——虛寒證陰虛則熱、陰虛則陽亢——虛熱證

屬于“精氣奪則虛”的病機和病證。醫學課件511.陽虛則寒:概念:即是陽虛,是指機體陽氣虛損,機能減退或衰弱,代謝活動減退,熱量不足的病理狀態。

醫學課件52陽偏衰病機示意圖醫學課件53虛象:精神不振、喜靜

蜷臥、乏力少氣濕象:寒象:飲食失養虛寒內生勞倦內傷畏寒喜暖、全身清冷、四肢逆冷、或冷痛喜按、舌淡、脈遲無力等稟賦不足泄瀉、水腫、痰液清冷

久病損陽醫學課件54陽偏衰與陰偏勝的病機區別表

虛實病因病勢陽虛則寒虛而有寒,以虛為主無明顯感寒病因病勢緩陰勝則寒以寒為主,虛象不明顯有感寒病因病勢較急醫學課件552.陰虛則熱:概念:即陰虛,是指機體精、血、津液的虧損,陰氣不足,其滋潤、寧靜、成形和制約陽熱的功能減退,以及陰不制陽,陽氣相對偏亢的病理狀態。

醫學課件56動象:煩躁不安失潤之象:虛熱之象:久病傷陰陰偏虛五志化火傷陰陽邪傷陰五心煩熱、骨蒸潮熱、盜汗、脈細數

口干、消瘦、舌紅少津

醫學課件57陰偏衰與陽偏勝的病機區別表

虛實病因病勢陰虛則熱虛而有熱,以虛為主無明顯感熱病因病勢緩陽勝則熱以熱為主,虛象不明顯有感熱病因病勢較急醫學課件58陰偏衰病機示意圖醫學課件59陰陽互損含義:指陰或陽任何一方虛損到相當程度,病變發展影響及相對的一方,形成陰陽兩虛的病機。形成:由于陰陽互為根本,故陰或陽之間可以發生互損;由于腎陰陽為人體陰陽之本,均以腎中精氣為基礎,故無論陰虛或陽虛,多在累及腎陰或腎陽,及腎本身陰陽失調時,才易發生陰陽互損。

醫學課件601.陰損及陽:是指由于陰精或陰氣虧損,累及陽氣生化不足或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陽虛,形成了以陰虛為主陰陽兩虛的病理狀態。2.陽損及陰:是指由于陽氣虛損,無陽則陰無以生,從而在陽虛的基礎上又導致陰虛,形成了以陽虛為主陰陽兩虛的病理狀態。醫學課件61陰虛陽虛陰陽兩虛1.陰損及陽

2.陽損及陰醫學課件62陰陽格拒是在陰陽偏盛的基礎上,由于陰陽雙方相互排斥而出現寒熱真假病變的一類病機。

《醫學正傳》:“假熱者,陰證似陽也”?!凹俸撸栕C似陰也”醫學課件63陰寒內盛格陽于外面紅、煩熱、口渴、脈大等假熱之象。

(真寒假熱證)1.陰盛格陽:又稱格陽,是指陽氣極端虛弱,陽不制陰,偏盛之陰盤踞于內,逼迫陰陽之間不相維系,相互格拒的一種病理狀態。醫學課件642.陽盛格陰:又稱格陰,陽氣盛極于里,而格陰(虛極)于外的一種病理狀態。陽盛于內格陰于外四肢厥冷,脈沉伏等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