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學第二章_第1頁
中醫護理學第二章_第2頁
中醫護理學第二章_第3頁
中醫護理學第二章_第4頁
中醫護理學第二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中醫護理基礎理論2內容概要(重點內容)第一節陰陽學說第二節五行學說第三節藏象學說第四節精氣血津液第五節經絡第六節病因病機3第一節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基本概念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4一.陰陽的基本概念

陰陽最初的涵義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即向著日光者為陽,背著日光者為陰。向陽的地方光明、溫暖;背陽的地方黑暗、寒冷。于是,古人就以光明、黑暗、溫暖、寒冷區分陰陽。這種陰陽的概念被引申運用來闡述人體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第一節陰陽學說概念事物陰陽屬性的兩類特定的相反趨向明亮、溫熱、活動、興奮、向上、向外、擴散、開放等晦暗、沉靜、抑制、向下、寒涼、向內、凝聚、閉合等《素問.陰陽離合論》:“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事物的陰陽屬性是相對的,《素問.金匱真言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屬性第一節陰陽學說概念陰陽屬性的特性1.陰陽的相關性2.陰陽的相對性3.陰陽的普遍性第一節陰陽學說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1.陰陽的對立制約《類經附翼.醫易》:“動極者鎮之以靜,陰亢者勝之以陽。”2.陰陽的互根互用:

陰陽之間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陰依存于陽,陽依存于陰。這種互相依存的關系,稱為“陰陽互根”。陰陽之間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而單獨存在,每一方都以對方的存在為自身存在的前提條件。如:上為陽,下為陰,沒有上,就無所謂下,沒有下,亦無所謂上。陰陽的互用,是指陰陽之間還存在著相互資生、相互促進和助長的關系。這種互根互用的關系,也是陰陽轉化的內在依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第一節陰陽學說3.陰陽的消長4.陰陽轉化“重陽必陰,重陰必陽”、“寒極生熱,熱極生寒”此長彼消熱盛傷陰,寒盛傷陽此消彼長陰虛火旺,陽虛陰盛此長彼長此消彼消補氣生血,補血養氣氣虛引起血虛,血虛引起氣虛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第一節陰陽學說3.陰陽的消長4.陰陽轉化“重陽必陰,重陰必陽”、“寒極生熱,熱極生寒”此長彼消熱盛傷陰,寒盛傷陽此消彼長陰虛火旺,陽虛陰盛此長彼長此消彼消補氣生血,補血養氣氣虛引起血虛,血虛引起氣虛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10

陰陽的消長變化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可以互相轉化,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陰陽的轉化一般都出現在事物變化的“物極”階段,即“物極必反”。如果說陰陽消長是量變過程,那陰陽轉化則是量變基礎上的質變。

陰陽的轉化既可表現為漸變形式,如:四季的寒暑交替,晝夜的陰陽轉化;但也可表現為突變形式,例如:中毒性菌痢:高熱煩燥,神昏譫語等陽熱證→體溫驟降,面白肢厥,大汗淋漓,脈細欲絕等陽脫證→四肢轉溫,

汗止脈和,陽氣恢復。前者是由陽轉陰,后者是由陰轉陽。

陰陽的轉化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四時之變,寒暑之勝,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這里“重”“極”就是促進轉化的條件。第一節陰陽學說1.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陰陽學說在護理學中的應用陽

外側腰背

背胸

六腑

心肺

手足三陽經

內下右內側胸腹腰腹五臟肝脾腎手足三陰經用陰陽來劃分:六腑屬陽,五臟屬陰;腎陰、腎陽。第一節陰陽學說2.概括人體的生理功能陰陽學說在護理學中的應用物質與功能的矛盾運動

陽氣(陽)——促進物質的新陳代謝陰精(陰)——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生命活動的基本形式

升、出(陽)降、入(陰)常態——陰陽平衡;病態——陰陽失衡第一節陰陽學說3.闡述人體的病理變化陰陽學說在護理學中的應用陽偏勝陰偏勝陽偏衰陰偏衰第一節陰陽學說陰陽學說在護理學中的應用4.用于疾病的診斷5.確立護治原則6.歸納藥性7.指導養生第一節陰陽學說陰陽學說在護理學中的應用調整陰陽陰盛陰陽偏盛實證實寒證寒者熱之(熱性方藥)傷陽兼陽虛(酌加溫陽藥)陽盛實熱證熱者寒之(寒性方藥)傷陰兼陰虛(酌加養陰藥)陰虛陰陽偏衰虛證虛熱證補陰(陽病治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陽虛虛寒證補陽(陰病治陽,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瀉其有余補其不足16LOREMIPSUMDOLORLOREM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二、五行各自的特性三、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四、五行的生克乘侮五、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第二節五行學說五:金木水火土(五材)行:運動變化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及其運動變化第二節五行學說概念第二節五行學說內容1.五行雖然來自于木、火、土、金、水,但實際上已超越了五種具體事物的本身,具有抽象的特征和更廣泛的涵義。木:“曲直”。即生長、升發、調達、舒暢。火:“炎上”。即溫熱、升騰、明亮、化物。土:“爰稼穡”。即生化、承載、受降。金:“從革”。即收斂、肅殺、下降、清潔。水:“潤下”。即寒涼、滋潤、下行。3.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

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19第二節五行學說內容五行自然界五色五音五味五化五氣五方五季

木青角酸生風東春火赤徵苦長暑南夏土黃宮甘化濕中長夏金白商辛收燥西秋水黑羽咸藏寒北冬第二節五行學說內容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第二節五行學說在護理學中的應用說明五臟的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關系說明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指導疾病的診斷指導疾病的治療與護理第三節藏象概念1.含義:藏:指藏于體內的內臟,是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

象:是這五個生理病理系統的外在現象和比象

象之涵義有二指內在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與外在自然環境的事物與現象類比所獲得的比象。指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第三節藏象概念1.含義:藏:指藏于體內的內臟,是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

象:是這五個生理病理系統的外在現象和比象

象之涵義有二指內在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與外在自然環境的事物與現象類比所獲得的比象。指表現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五行的生克關系圖

五行相生的規律和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關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兩方面的關系,故又稱為“母子關系”。“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

25五行的生克關系圖

五行相克的規律和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關系中,任何一行都有“我克”“克我”兩方面的關系,“我克”者為我所勝,“克我”者為我所不勝,所以又稱為“所勝”與“所不勝”的關系。2627

四、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同時存在、相互聯系的。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依次相生,間有相克,依次相克,間有相生,生克有序,生化不息,維持著事物的協調平衡。這被稱為“生克制化”。所以五行相生、相克關系就是相互生化、相互制約,制中有化,化中有制的關系。乘侮是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壞后出現的異常相克現象。是五行關系失去正常協調的表現。相乘,即乘虛侵襲的意思,是一行對另一行的相克太過,又稱“倍克”。它的次序與相克的次序一致。如:木乘土。相侮,即恃強凌弱的意思,是一行對另一行的反克。相侮的次序與相克的次序正好相反。如:木侮金。28

五、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主要有三個作用:利用五行來分析歸納臟腑等組織器官的特點或屬性;借助五行生克制化來分析和研究各臟腑系統生理功能之間的相互關系;運用五行生克的異常來闡述病理情況下各臟腑系統的相互影響。

1、解釋生理現象:五臟分屬于五行,五臟之間相互資生和相互制約。

2、闡述病理影響:相生關系傳變,“母病及子”,“子病犯母”;或相克關系傳變,“相乘”、“相侮”.3、指導診斷疾病:五行生克變化規律,來判斷病情。如:面見青色,喜食酸味,脈弦——肝病

4、指導臨床治療:指導控制疾病的傳變,確定治則和治法,如“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抑強、扶弱”。29

第三節精氣學說一、精氣的基本概念二、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三、精氣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30

一、精氣的基本概念精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物質,宇宙萬物的生存或消亡來自精氣的聚散。精氣學說是研究精氣及其聚散、運動以及宇宙萬物生長消亡的客觀規律的學說。精氣學說在醫學上,用以說明人體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養生等方面。31二、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1.精氣是構成萬物的基本物質2.氣化理論321.精氣是構成萬物的基本物質天地和自然界的萬物都是由精氣構成的,精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物質。它是一種精微的運動著的物質,萬物的生存和消亡在于精氣的聚散,精氣聚合而生成萬物,精氣離散而使萬物消亡,但精氣是永恒存在的,其運動變化也是永不止息的。推動精氣運動變化的動力,是氣的不同的陰陽屬性。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而化生萬物。332.氣化理論精氣的聚散構成“氣化”。氣化是機體生命活動的根本形式,也是機體生死存亡的關鍵所在。所謂氣化是指精氣的運動而產生的變化,氣聚成生萬物,同時又推動和激發萬物的運動變化。所以氣化是泛指在氣作用下的一切物質形態的運動變化。氣化是永恒不息的,氣化運動是機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對生命活動而言,氣化運動穩定有序而生命有活力,氣化運動紊亂失序而生命活動受到侵害出現疾病,如果氣化運動停止,生命活動就終結了。342.氣化理論氣化運動的基本形式是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對于人體來說,升降是機體內部的氣機運動形式,出入是機體與外界環境的氣機運動形式,升降出入,相互協調運動,才能保持機體的內部有序穩定和維持著機體與外界的統一。35

三、精氣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1.說明人體的基本構成2.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3.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4.用于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361.說明人體的基本構成宇宙萬物由精氣構成,同樣精氣是人體臟腑各組織器官以及精血津液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精氣,稟受于父母稱之為先天之精,它是構成人體的原始物質;來源于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自然界中的清氣,稱之為后天之精,它在人體出生后被攝取和利用,以維持生命的生生不息。372.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精氣不僅是構成人體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體生理活動的根本動力。精氣充沛,則機能旺盛,身體健康;精氣不足,則機能衰減,身體虛弱。人體的生長壯老主要取決于精氣的盛衰。氣化運動的協調有序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383.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人體的生理主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