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山東文綜歷史卷附參考答案_第1頁
高考山東文綜歷史卷附參考答案_第2頁
高考山東文綜歷史卷附參考答案_第3頁
高考山東文綜歷史卷附參考答案_第4頁
高考山東文綜歷史卷附參考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文綜歷史試題.《尚書?酒誥》云:“人無于水監(照鏡子),當于民監。”這句話體現的思想是A.兼愛尚賢B.主權在民C.以民為本D.道法自然.唐宋時期,地方官任職避親、避籍漸成定制。該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體系A.瓦解宗法體系B.防止地方勢力膨脹C.健全地方行政機構D.完善地方監察制度.“中國歷史與西方歷史的會合結束了中國的閉關自守,使它越來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務,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國或西方發生的事情都會即時產生相互的影響。這強調的是A.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中西方的主導性B.近代中國和世界的碰撞與融合C.中國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會演變D.中國近代史是西學東漸的過程.下列四項為中國近代不同時期的考題,其中19世紀70年代初洋務學堂使用的考題應是“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論吾國銀行失信用之可懼。”“試比較英、美、法、瑞士、中國行政機關元首之產生方法。”衿變化”法國大革命對于歐洲民族主義之發展,有何影響?試舉例明之。衿變化示意圖。這一國家是A.英國.圖5示意圖。這一國家是A.英國B.德國

C.俄國D.日本.1925年,蘇聯建立了為中國革命培養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學。1928年9月,蘇聯將莫斯科中山大學與莫斯科東方大學中國部合并,改名為“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蘇聯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國A.革命統一戰線建立B.北洋軍閥統治基本被推翻C.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D.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史學研究受時代和社會環境的制約與影響。表2所列為1949—1978年間國內史學界發表的關于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專題研究研究專題論文數量(篇)甲722乙287丙614丁96通過自己不均衡論文數量,它反映了這一時期學者們研究的通過自己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A.太平天國運動B.義和團運動C.戊戌變法D.辛亥革命.”這是一場人類相信自己有能力駕馭自然并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運動。”這場運動是A.實現人類自我覺醒的文藝復興B.擺脫天主教會控制的宗教改革C.揭開宇宙運行規律的科學革命D.規劃人類理性王國的啟蒙運動.下列示意圖中能正確反映1929?1938年美國和蘇聯在世界工業總產值中所占份額(衿變化趨勢的是ABCD.1950年1月,英國宣布承認新中國;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辦;1972年3月,中英關系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系。在這一進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中美關系白^發展演變B.冷戰背景下中英兩國的現實需要C.歐共體對華政策的變化D.中英兩國意識形態對抗的逐漸消失23.文學藝術是時代的產物,同時又能反映時代的風貌。下列各項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工業革命后社會的劇烈變革一一現代主義繪畫興起B.第一次世界大戰引發的西方社會精神危機一一印象派繪畫產生C.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激化——現實主義文學興起D.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方資本主義的繁榮一一浪漫主義文學產生I”“?AI”“?AM?MMH;Nl二M>>WI串>VM圖10北宋東京(開封)內城平面示意圖(16分)宋代理學是傳統儒學的新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城市與生活材料二生活與觀念近歲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擬公侯……《宋會要輯稿》刑法二自淳佑(南宋理宗年號)年來,(1)分析說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歷史現象與宋代理學興起和發展之間的聯系。(10分)(2)若進一步探究宋代理學興起和發展的原因,你認為還需要補充什么材料?舉一例說明。(6分)(14分)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廣漢縣向陽人做出了一個在新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舉動(圖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圖圖“寫好了,墨汁都還沒干就匆匆掛上去了。”“在換牌半年多時間里,我連陌生人都不敢見呢。”——肖開文(新牌子書寫者,時任向陽公社文化站站長)“這(幅照片)是后來補拍的。因為摘牌很低調,當時廣漢縣委定了三條紀律:不準宣傳,不準廣播、不準登報——陳武元(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院研究員,1980年前后曾長駐廣漢作農村改革調查與研究)注:以上文字材料摘編自《四川日報》(2009年8月13日)概括指出材料所蘊含的歷史信息,并結合時代背景加以闡釋。(14分)(16分)史學研究方法影響人們對歷史事件的認識和評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的優越地位在十八世紀歸功于優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紀初期則幾乎完全歸功于機械技術。在1740年,“效法英國”一詞已經成為人們的口頭禪,而到1830年,英國已成為“工業歐洲的老師”……——CW克勞利《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九卷材料二《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第一編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第一編1500年以前諸孤立地區的世界第一章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世界第二章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大陸主要國家第三章美國獨立戰爭和拉丁美洲各國獨立戰爭第四章法國大革命第五章法蘭西第一帝國維也納會議第二編進入工業資本主義時代第三編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摘自劉宗緒《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二編新興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三編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1763—1914年(一)優勢的基礎第十章科學革命第十一章工業革命第十二章政治革命一、政治革命的格局二、英國革命三、啟蒙運動四、美國革命五、法國革命——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1)據材料一,概括說明英國對于世界近代歷史發展的重要貢獻。(6分)(2)據材料二,指出兩本著作對英國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有何不同認識。(4分)(3)依據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諾斯研究歷史的視角,說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優勢地位”的。(6分)(10分)【歷史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變革時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數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時亦難遽變,于是先從在下者起,游說則范睢、蔡澤、蘇秦、張儀等,徒步而為相;征戰則孫臏、白起、樂毅、廉頗、王翦等,白身而為將,此已開后世布衣將相之例。——趙翼《廿二史札記》卷二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會關系變化,結合史實說明商鞅變法與這一變化的關系。(10分)(10分)【歷史一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以下為1912年5月孫中山與香港《士蔑西報》記者的一段談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訪員曰:先生讓總統之位與袁世凱,是由于個人之意乎?抑以為如此更換更有益于國家乎?孫曰:兩者皆是。因袁君鼓動共和久矣。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孫中山所答內容的認識。(10分)(10分)【歷史一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合作精神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給人類留下的寶貴財富。圖15為1937年延安大禮堂懸掛的旗幟和標語,圖16為1945年11月在哈爾濱建成的蘇軍烈士紀念碑,它們體現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合作。圖15圖16據圖15和圖16,結合中國抗戰的史實,說明合作對于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性。(10分)f+l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文綜歷史試題參考答案題號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CBBADCCDABC(16分)(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娛樂場所出現,商品經濟發展到新水平;社會上出現了追求奢靡享樂、僭越禮制的現象。面對社會生活對傳統儒家倫理秩序的沖擊,儒學家把封建倫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等思想,以“理”來約束人們的行為,進而規范社會秩序。(2)例:需要補充與佛教、道教發展相關的材料。理由:佛教和道教的發展使傳統儒學面臨挑戰;為應對挑戰,佛學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獲得了新發展。(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14分)提取歷史信息層次一:能結合歷史發展的時代特征,準確、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歷史信息。例:人民公社體制開始被打破,政治體制改革已悄然進行;“左”傾思想的束縛依然存在,人們對改革心存顧慮。層次二:能依據材料,獲取表層信息。例:向陽人悄悄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人們對摘牌行為感到憂慮。層次三:答案與材料沒有聯系進行歷史解釋層次一:能結合時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識之間建立聯系,并進行合理解釋。如:①人民公社體制的弊端;②十一屆三中全會及其關于改革的決定;③撥亂反正工作及當時思想領域的實際狀況等。在此基礎上,能提出獨立的見解或認識。例:改革具有艱巨性,改革是在新舊觀念的激烈沖突中展開的。改革者必須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氣,才能實現改革的目的。層次二:能結合時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識之間建立聯系,并進行合理解釋。如:①人民公社體制的弊端;②十一屆三中全會及其關于改革的決定;③撥亂反正工作及當時思想領域的實際狀況等。(依據考生作答時所涉及要點多少及解釋的合理程度等酌情給分)層次三:不能在歷史信息和所學歷史知識之間建立某種聯系,沒有對歷史信息的解釋。歷史表述層次一:合乎邏輯,條理清楚,語言流暢。層次二:基本符合邏輯,條理較清晰,語言較流暢。層次三:缺乏邏輯,條理不清,辭不達意。40.(16分)(1)君主立憲制(代議制民主政治)的確立,為其他國家提供了政治上的示范;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為其他國家提供了經濟上的典范。(2)前者強調英國革命的開創性,把它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后者也承認英國革命的重要性,但只把它作為政治革命的一部分。(3)斯塔夫里阿諾斯從全球化的視角研究歷史,西方“優勢地位”是隨著世界市場的形成逐步確立的。它既是西方自身發展領先于世界的結果(西方開辟新航路、拓展世界市場、科技革命、政治革命、工業革命等都領先于世界),也是西方對其他民族和地區侵略和掠奪的結果(西方殖民擴張不斷擴大,亞非拉很多地區淪為其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47.(10分)變化:部分社會下層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趨勢。關系:社會關系的變化推動了變法的產生。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力量不斷壯大,他們要求取得政治統治地位,商鞅變法順應了這一要求,商鞅變法中的“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獎勵軍功”等措施,打擊了舊貴族勢力,為新社會階層崛起創造了條件,進一步推動了社會關系的變化。48.(10分)建立共和是孫中山個人的革命追求,也符合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了早日結束南北對峙,實現國家統一和建立共和,孫中山不計個人得失,讓位于袁世凱,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