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主義教育_第1頁
要素主義教育_第2頁
要素主義教育_第3頁
要素主義教育_第4頁
要素主義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教育思潮在西方教育思潮發展的歷程中,要素主義,永恒主義和新托馬斯主義教育他們是作為進步主義的對立面和批判者而出現,他們被稱為保守主義教育思想或新傳統派教育思潮。保守主義教育產生的時代背景經濟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經濟方面至1929年年初爆發了席卷了美國在內影響世界的經濟危機。政治方面

20世紀39年代末,法西斯主義的猖獗,對美國民主思想造成了挑戰和威脅,美國民眾要捍衛民主政治思想。教育方面

20世紀20年代-30年代,美國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占統治地位,經過長期的發展,許多教育家都意識到了其中的弊端:以兒童為中心,學校紀律松弛,管理混亂,普遍忽視書本知識,極大的降低了教育的質量。所以出現了以要素主義為主要流派的保守主義教育思潮。

要素主義教育發展歷程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影響產生和發展

要素主義(Essentialism):本質主義,精粹主義,精華主義1935年由德米阿什克維奇,最早提出“要素主義”這個名詞。1938年美國成立“要素主義者促進美國教育委員會”是它形成標志。同年,巴格萊(WilliamChandlerBagley)發表了《一個要素主義者促進美國教育綱領》首次全面論述了要素主義教育的觀點。

50年代中期以后,面對美國學校質量的下降和適應美蘇爭霸的需要,要素主義在美國開始興盛。貝斯特(A.E.Bestor)等人組織“基礎教育協會”《國防教育法》進一步促進和擴大了要素主義對60年代美國教育改革影響60年代代表人物:詹姆斯·布萊恩特·科南特(J.B.Conant)海曼·喬治·里科佛(H.G.Rickover)自60年代以后,影響逐漸消失要素主義的基本理論教育的目的教育內容和課程教學方法論教師教育的目的把人類文化的“共同要素”作為學校教育的核心傳遞優秀的文化遺產,訓練智力,以便有力的指導人的行為,促進人的自我實現,以此來保證人的未來生活和未來社會完善教學內容和課程人類文化遺產中的“共同要素”恢復各門學科在教育過程中的地位,嚴格按照邏輯體系來編寫教材。課程的核心“要素”

教學方法

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主張教師處于教育過程的中心地位。提倡“努力學習”學生要刻苦努力,專心致志。“天才學習”。嚴格紀律和高標準,注重心智的訓練論教師主張教師中心,教師處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樹立教師的權威。兒童只有在成人的指導和控制下,才能充分實現人所具有的潛在能力。教師要具有淵博的知識和精通所教科目的邏輯體系等。影響積極針對美國教育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和弊病,要素主義教育也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對美國學校教育也產生了重要影響,例如美國的“新三藝”,《國防教育發法》不足1人類文化的“共同要素”的思想缺乏科學依據。2強調的天才教育,擴大了教育的不平等性3過分注重學術性的知識,教材脫離了實際4忽視學生的興趣特點,能力水平。5過分注重教師的權威,壓抑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參考文獻吳式穎主編:《外國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張斌賢主編:《西方教育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

威廉·巴格萊(WilliamChandlerBagley,1874年3月15日-1946年7月1日)

1874年3月15日,威廉·巴格萊出生在美國底特律,1895年畢業于密歇根農業大學,畢業后先后在芝加哥的大學和威斯康星大學讀研究生課程。1900年獲心理學和教育學博士學位。巴格萊有廣泛的教育實際工作經驗,曾在密歇根農村小學任教,在多座城市擔任過教育行政工作。先后在伊利諾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任教育學教授。1946年在紐約去世。在1938年,與德米阿什克維奇等籌建要素主義者促進委員會,提出了一個“要素主義者綱領”

主要代表作:

《學校紀律》《教育中的決定論》《教育、犯罪和社會進步》《教育與新人》主要理論

實用主義和進步主義教育,主張兒童為中心,強調兒童興趣,忽視了學習的系統性和穩定性,對美國的統治起削弱作用。

極力主張授予學生了解社會所必須的基本知識和工具,強調教育過程的核心是學習預定教材,努力比興趣更重要。教育的主導在教師而不再學生。堅持傳統的訓練方法。《要素主義者綱領》批評了美國教育的種種弊端:

1美國初等教育沒有達到其他國家學生達到的基礎教育的學業標準

2中等學校學生的學術水平落后于其他國家

3高等學校學生缺乏基礎文化知識的人越來越多

4除文化水平外,數學,語法的水準也明顯降低了

阿瑟·E·貝斯特(ArthurE.Bestor,1908-)美國歷史學家、教育家主要著作:《學習的恢復》《教育的荒地》耶魯大學畢業,先后在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任教。1956年任美國基礎教育教育協會會長基礎協會旨在促進中小學設置更多的基礎課程主要理論

1抨擊美國進步教育使中小學教學效果下降,堅持傳統教育。

2經過訓練的智慧才是力量的源泉,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訓練。

3要求在中小學加強語文、歷史、科學等基礎科目的教學并嚴格按照標準測量學生成績4中學生必須具有比以往更堅實的智慧基礎與更高的技術和能力

→詹姆斯·布萊恩特·科南特(J.B.Conant,1893-1978)美國科學家,教育家。1913年在哈佛大學獲文學學士。1916年在同校獲哲學博士學位。1919~1953年歷任哈佛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校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任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總顧問委員會委員、美國教育協會教育政策委員會主席等職教育著作:《今日美國中學》《貧民區與市郊:評大都市的學校《美國師范教育》《教育政策形成》

主要理論認為學校教育將在戰后激烈的國際競爭和確保國內“民主社會”的安定方面起重要作用;抨擊美國學校忽視學術標準,不利于培養大批科技人才;主張中學要有更高的學業標準,擴大能力分組,對學生進行指導或勸告,為天才學生開更豐富的課程。重視美國公立學校教師的遴選和培訓,對教師的培訓和鑒定都要著重實際擔任教學工作的能力。美國教育政策要適應全國需要→海曼·喬治·里科佛(H.G.Rickover,1900-)美國教育評論家、海軍中將。美國海軍學院畢業,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電機工程。在60年代寫了許多教育的評論主要著作:《美國教育——全國性的失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