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八聯考湖北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1頁
2021年1月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八聯考湖北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2頁
2021年1月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八聯考湖北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3頁
2021年1月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八聯考湖北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4頁
2021年1月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八聯考湖北歷史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模擬演練

歷史一、選擇題春秋戰國時期,教育和學術下移到民間,如莊子所言“道術將為天下裂”,之后漸有思想解放的局面。“道術”在當時分化為A.分封制度 B.諸子百家 C.禮樂制度 D.三綱五常小楚同學酷愛書法,經常臨摹“顏體”楷書。有一天發現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如圖)雖然有不少涂改的墨團,卻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查閱史書方有所悟,顏真卿是在得知顏杲卿父子英勇就義后,激昂悲憤而寫下這一傳世名作的。這說明A.顏真卿書法造詣臻于完善 B.行書比楷書更具審美功能C.唐代文化由守成走向創新 D.書法家氣節提升作品聲譽如圖改繪自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呈現的是唐宋時期今湖北境內縣級治所的分布狀況。對比兩圖,其中的變化反映出A.高產作物普及 B.土地兼并加劇C.人口數量增加 D.冗兵問題嚴重明朝政府在科舉中普遍采取“優養”措施,生員、舉人參加鄉試、會試,歲貢生員入京,皆給予盤纏補助。這體現出

A.民眾貧富差距的消弭 B.官員文化素質的提高C.科舉考試程序的優化 D.政權社會基礎的擴大清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纂修的全國地理總志《嘉慶大清一統志》,以京師為首,依次分述直隸、盛京等22統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區。此舉的歷史意義在于A.維護國家主權 B.擴大地方自治C.強化三省職權 D.建立行省制度有學者評價近代某革命綱領:“交織著現實和幻夢,交織著徹底斗爭性和不切實際的空想圖畫。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來的大膽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產者的狹隘的實際主義。”這一革命綱領A.體現了農民反封建愿望 B.推動了小農經濟的發展C.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D.反映了資產階級的要求1918年初,山西太原人劉大鵬的日記寫道:“吾邑實行剪發一月有奇,警佐下鄉,警兵到村,莫不剪人之一陽曲縣知事亦親自下鄉剪發。”這反映出A.北洋政府統治黑暗 B.移風易俗行之不易C.復辟基礎依然深厚 D.衛生觀念有待普及8.曾有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指出:“資本國在中國培植的經濟勢力,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中國)要想發展資本主義和各資本國為經濟戰爭,恐怕要糟到極點了。”作者認為A.中國國民經濟結構嚴重失衡 B.民族工業發展獲得有利條件C.資本主義無法解決中國問題 D.軍閥利用帝國主義維持統治《紅星照耀中國》作者埃德加.斯諾回憶1936年在延安的采訪:“他(毛澤東)的看法一旦用英語發表出去,盡管國民黨實行新聞檢查,也會傳回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的耳朵里。”斯諾的采訪報道A.擴大了延安的政治影響力 B.促進了國共合作共同抗日C.緩和了國共兩黨之間矛盾 D.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B.企業自主權逐步擴大B.企業自主權逐步擴大項目1979198019811982自銷機構(個)2832111801737322052自銷人員(人)1983379920142912181564自銷零售額(億元)103.6165.0195.4216.8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占比5.8%7.7%8.3%8.4%A.企業改革已進入深水區

C.自產自銷成為行業主流C.自產自銷成為行業主流D.市場經濟體制已確立11.西方學者認為,羅馬人的政治智慧勝過希臘人,羅馬不但能進行征服,而且還能與被征服者分享征服的成果。這說明羅馬A.延續希臘統治策略A.延續希臘統治策略B.共和政體不斷完善C.擴展公民權至全境D.宗教信仰趨于平等C.達.伽馬遠航至印度D.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13.1689年《權利法案》為英國國王接受后經過幾十年實踐,在國王和議會之間建立起一套穩定運轉的工作機制。這體現出A.君主立憲制確立B.國王的淡出政壇C.擴展公民權至全境D.宗教信仰趨于平等C.達.伽馬遠航至印度D.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13.1689年《權利法案》為英國國王接受后經過幾十年實踐,在國王和議會之間建立起一套穩定運轉的工作機制。這體現出A.君主立憲制確立B.國王的淡出政壇C.議會兩黨制形成D.內閣權力增強14.蘇聯擁有先進核武器后,法國總統戴高樂曾質疑北約還能否保護歐洲安全,認為法國應該排除對美國的“屈從”,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歐洲和世界行動。這表明法國力圖A.脫離美國主導的西方聯盟B.爭奪歐洲霸權C.奉行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D.單獨對抗蘇聯二戰后,新獨立的印度人和受過高等教育的西部非洲人繼續使用英語,前法屬殖民地的一些領導人以能講完美的法語而自豪,熱衷于用法國藝術品裝飾府邸。這說明A.前殖民地本土語言消亡B.前殖民地深受西方文化影響A.前殖民地本土語言消亡B.前殖民地深受西方文化影響C.政治精英重視語言改革D.新興國家獨立缺乏政治基礎據統計,世界貿易額年均增長率1948~1966年為6.6%,1966~1977年為9.2%。20世紀80年代增速有所放緩,90年代世界貿易額峰值相當于1980年的兩倍。這體現出A.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A.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B.區域性經濟聯盟的出現C.國際石油危機的爆發C.國際石油危機的爆發D.經濟全球化的曲折前行二、非選擇題【儒家思想的演變】材料一漢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經典《詩》《書》《禮》《易》《春秋》皆有儒生弟子傳承。漢武帝時期,“黜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以百數,而公孫弘以治《春秋》為丞相封侯,天下學士靡然向風”。政府設立五經博士,博士雖不參加實際政務,但常得預聞政務會議,因此對政治發生重大影響。此外,為博士設立弟子員。自此漸有文學入仕之正途。——據《漢書?儒林傳》錢穆《國史大綱》材料二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學的權威性被嚴重削弱。隋文帝從鞏固中央集權出發,推行以儒學為本、三教并用的政策,“超擢奇雋,厚賞諸儒,京邑達乎四方,皆啟黌校”。“中州儒雅之盛,自漢、魏以來,一時而已”。儒學思想的主導地位得以復蘇。——據《隋書.儒林傳》(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的主要途徑。(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與隋確立儒學正統地位的歷史背景之異同。【新中國的教育事業】材料一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確定了國家教育工作的總方針,其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教育是新民主主義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務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肅清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的思想,發展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教育必須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必須為工農開門。會議認為,必須對舊教育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改造。——摘編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專題史稿》材料二1400WOO1946-1州51400WOO1946-1州5年全國中等學校學生人數變牝示意圖,?單生萬人) i j I_ 】_1940 1949 1952 1954 1956-I >1065——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附錄》(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新中國成立后教育性質的根本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選擇新中國成立后任一時段,概括該時段的教育成就并分析其原因。【歐洲的興與衰】材料一19世紀以前,亞洲(除印度外)以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區還是獨立的,與歐洲幾乎沒有任何政治聯系。然而,到19世紀晚期,整個非洲幾乎都被歐洲列強瓜分殆盡,亞洲的政治和經濟也被歐洲所控制。到下個世紀時,歐洲的優勢地位已經使全球經濟聯為一體。——據【美】唐納德.卡根等《西方的遺產》材料二1945年結束的戰爭是一場全面戰爭,它切斷了世界歷史。歐洲最初挑動暴力,后來又承受暴力,受到極大的創傷,戰爭從未造成如此慘重的傷亡。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崛起表明曾經統治世界的歐洲正在走向沒落。——據【法】阿爾德伯特等《歐洲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歐洲優勢地位形成的歷史條件。(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歐洲優勢地位喪失的原因。【電報與近代中國】小楚同學在校園文化節中承擔“電報與近代中國”展板的設計任務,通過搜集整理。摘抄出如下資料:?19世紀中葉,歐美電報業務迅速發展起來。跨洋電纜使得商品的供需、價格及前景等重要信息瞬息可知。同期的中國依舊以驛站、民信局進行通信。1863年前后,列強要求在華開辦電報業務。總理衙門認為列強先于中方獲知信息,中方將信受制約,且線路一旦損壞,容易引發糾紛,因而堅決反對。1870年,清政府認識到既然難以拒絕列強,“不如我自為之”,架設電線(即電報線)、辦理電報,可以“分洋商之利”。1874年,日本侵略臺灣,清政府消息不靈,決策滯后,認識到興辦電報之緊迫。沈葆楨奏請在福建和臺灣之間架設電線。1880年,李鴻章奏請在上海與天津之間架設電線。1881年前后,為擺脫對外國技術的依賴,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電報學堂陸續開辦。*1882年,《中報》率先使用國內電訊。1883年,總理街門開通官用專線。187年,川滇電線和福建至臺灣水底電線建成。1890年,廣西龍州與越南北折電報接通。1894年,李鴻章接到朝鮮政府請求出兵援助的電報。1902年,本世凱見電報局可獲厚利,建議清延收歸國有。1908年,全國電報線路長達90897里,大中城市設電報局總數達到394處。1911年,各省通電響應四川保路運動,郵傳部通令不得收發此項“違制”電報。請為小楚同學提供設計展板的建議,需提煉主題,選取材料,并論證所選材料與主題之間的聯系。(可從電報與近代中國內政外交、經濟社會、科技文化等方面的關系任選角度展開論述。)答案一、選擇題B 2.D 3.C 4.C 5.A 6.A 7.B8.C9.A10.BC 12.D 13.A 14.C 15.B 16.D二、非選擇題.(1)途徑:傳承先秦儒家經典;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府設立五經博士,參與政務,教授儒生;中央設太學,地方建立郡國學校,儒學教育官方化;漢武帝重用儒生,表彰六經。(2)異:外部環境不同:漢代儒學面臨道家等學說的壓力,隋朝儒學面臨佛教、道教的挑戰;方式不同:漢代排斥其他家思想,而隋朝吸納了佛教、道教思想的合理因素。同:儒學都面臨困境;都是為加強統治的需要;都重用儒生、重視儒學教育。.(1)根本變化:從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轉變。(2)成就及原因:1949-1952年:成就:徹底改造了舊教育。原因:新中國成立;《共同綱領》的保障;國家政策支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1953-1956年:成就:人民教育事業確立發展。原因:經濟的恢復發展;人民政權的鞏固;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制定;“向工農和工農子女‘開門’”的教育方針政策的制定;1954年憲法的保障;蘇聯的影響;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1956-1965年:成就:中國教育事業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原因: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一五計劃”的成就;教育方針的制定;“兩種教育制度”的推動;“雙百”方針的提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1)歷史條件:主觀: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代議制民主制確立;殖民擴張,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形成;科技進步;思想解放等。客觀:亞非國家逐漸落伍。(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崛起;廣大第三世界的發展;世界多極化發展的趨勢等。.【示例】主題:電報業折射出家國情懷論述:自鴉片戰爭后,中國飽受列強蹂躪,國家蒙難,人民生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