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華優秀傳統家訓文化的核心思想之處世交友之道從文化傳統來看,中國人的社會是一個極其重視人際關系、人情往來的社會,如何為人處世自古以來便是十分重要的人生哲學。古人很早便意識到,人除了處于家庭關系中,還要建立一定的社會聯系,處身于各種社會關系中,顯而易見,人的社會關系則更為復雜難測,人際關系的處理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功夫。孔子的“禮之用,和為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的“以德報怨”,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民間的許多諺語俗語,都是流傳已久的處世箴言,都充分體現了古人的處世觀念以及行為方式。為人處世之道不僅是一種智慧,也是一門學問,當然也成為傳統家訓文化斷然不能回避的話題。在古代家訓中,父母長輩就子孫晚輩如何與人交往、如何處世應世,以便人生之路可以更為順遂,作了大量著述,可謂是苦口婆心、叮囑萬千,深刻體現了古人的愛子之心、交往藝術。1.謹慎為要中國古代思想家認為,朋友作為“五倫”之一是一種重要的社會關系,對人的一生起到非常大的影響作用,與朋友交往時反復強調應慎交、擇交。例如,清人張履祥說:“至于師友……擇之又擇,慎之又慎。”(《訓子語》)曾國藩在寫給四弟的信中囑咐:“擇友則慎之又慎……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顏之推言:“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君子必慎交游焉。”而之所以如此強調謹慎交友,莫過于張英所言:“人生二十內外,漸遠于師保之嚴,未躋于成人之列,此時知識大開,性情未定,父母之訓不能入,即妻子之言亦不聽,惟朋友之言,甘如醴而芳若蘭。脫有一淫鵬匪友,闌入其側,朝夕浸灌,鮮有不為其所移者。”(《聰訓齋語》)可見,在二十歲左右的年紀,逐漸脫離了父母和老師的管教,又尚未完全成熟,一旦交友不慎則會對自身帶來很嚴重的影響。另外,在中國古代的有識之士看來,交友的目的是為了對自己有所裨益,學習他們的長處,從而使自身也能夠成為賢能之士,因此應當多交良師益友。宋人江端友曾說:“與人交游,宜擇端雅之士。若雜交,終必有悔,且久而與之俱化,終身欲為善士不可得矣。”(《戒子通錄》卷五“江端友”條)告誡子孫,與人交往,應當選擇正派雅士,胡亂交往則會被同化。姚舜牧也說到:“交與宜親正人,若比之匪人,小則誘之佚游以蕩其家業,大則唆之交構以戕其本支,甚則導之淫欲以喪其身命,可畏哉!”(《藥言》)他指出,交友不慎小則家業蕩盡,大則嚴重到喪失性命的程度,怎么能夠不畏懼呢!《三國志·王昶傳》中講到王昶以自己的朋友為例,要求兒子以北海徐偉長為師,學習他“不治名高,不求茍得,澹然自守,惟道是務”,尊敬樂安任昭先,學習他“推遜恭讓,處不避洿,怯而義勇,在朝忘身”,而不愿兒子做潁川郭伯義、東平劉公干之人。無獨有偶,馬援在《戒兄子嚴、敦書》中也提到正反兩個例子,希望侄子效仿“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而不要學習杜季良“清濁無所失”。此外,北宋范仲淹、南宋葉夢德、明代高攀龍等還告誡子孫與人交往言語應當慎重。可見,謹慎已經成為交友的第一準則。2.謙讓為貴謙讓、忍讓向來是古人非常提倡的相處之道,也逐漸成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民族性格。謙讓不僅有利于人際關系的和諧有序,而且有助于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在古代家訓中,謙讓也成為教導子孫修身處世的重要方法。有的家訓認為謙讓就是不欺人、不負人,如許相卿的“寧人欺,毋欺人;寧人負,毋負人。”(《許云邨貽謀》)有的認為謙讓就是與人相處要有包容之心,如孫奇逢說:“與人相與,須有以我容人之意,不求為人所容。”(《孝友堂家訓》)并且引用“顏回犯而不校”、“孟子三自反”、“韓信受胯下之辱”的歷史事例教導子孫與人相處要練就寬容別人的雅量和氣度。有的認為謙讓就是要謹記謙虛而切忌自滿,如元人許衡曾經說:“凡在朋儕中,切戒自滿,惟虛故能受,滿則無所容。”(《徐魯齋語錄》)曾國藩告誡子孫:“爾在外以謙謹二字為主,世家子弟門第過盛,萬目所屬,臨行時教以三戒之首末二條,盡力去傲惰二弊,當已牢記之矣。”也有的認為謙讓也是一種自保以獲得發展的手段,如王昶在《家誡》中言:“夫人有善,鮮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則掩人,矜則凌人。”意即人有優點很少有不自夸的,有才能很少有不自傲的,自夸必然會掩蓋別人的優點,自傲必然會看不起人,因而“三郤為戮于晉,王叔負罪于周”,而只要秉持“屈以為伸,讓以為得,弱以為強”的原則就“鮮不遂矣”。還有人認為忍讓也是一種治家之道,如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說:“人言:‘居家之道,莫善于忍。’”但是只知道一味地遷就而不懂得忍讓的道理所在,反而會失去的更多,故而袁采進一步解釋到應當在別人一再冒犯自己的時候,明白對方是因為“不思爾”、“無知爾”、“失誤爾”還是“所見者小爾”的原因,隨時解決問題,而不使矛盾堆積于心,這樣才是“善處忍”。謙讓、忍讓不僅是古人所重視的處世原則,在今天仍然是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質,是現代社會所倡導的傳統美德。3.誠信為本“誠信”也是中國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視的處事原則,孔老孟莊等先賢大儒提出了很多有見地的看法,并逐漸發展成了系統的誠信觀,成為中國古代倫理思想的一部分。古代家訓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在其具體內容中深刻體現了“誠信為本”的思想,將培養誠信品格作為子女立身處世的基本要求。例如,羊祜在《誡子書》中說:“愿汝等言則忠信,行則篤敬……若言行無信,身受大謗,自入刑論,豈復惜汝?恥及祖考。”告誡子孫說話要講忠信,假如沒有信用則會令祖宗蒙羞。南宋著名經學家胡安國在《與子寅書》說:“為政必以風化德禮為先,風化必以至誠為本。”意即處理政事應當以風俗教化、道德禮儀為先,而誠實不欺又是其中的根本。明代吳麟征在《教誨語》中說:“立身修行之道,第一要誠實。人之學術有深淺,器量有大小,大可以強國,小可以治家。要須立得誠實兩字,則各成片段,皆可以自立于世。”為人處世最重要的是誠實,不管學識是深還是淺,器量是大還是小,只要做得到誠實不欺,便能夠自立于世。明代曹端家訓中寫到:“越奸越狡越貧窮,奸狡原來天不容。富貴若從奸狡得,世間癡漢吸西風。”(《誡子孫》)言外之意,只有誠實才是正確的處世之道,告誡子孫一定要老實做人,勿壞心術。清人陳宏謀在《與四侄鐘杰書》中囑咐侄子與人交往“不可套話太多,多則涉于油滑而不真矣”,待人接物應當懂得“惟誠樸為可久耳!”其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2025屆高三3月6、7日周考第二次周練化學試題含解析
- 遼寧中醫藥大學《工程制圖A》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視聽說(俄)(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工程學院《材料性能研究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長涇片重點名校2025年初三年級三模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天津理工大學《文獻檢索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主講平面廣告設計
- 2024北京四中初二(下)期中語文試題及答案
- DB5108T60-2025農產品質量安全現場檢查規范
- 邯鄲市高三上學期摸底考試歷史試題
- 畢馬威-海南自貿港旅游零售白皮書2025版:韌性前行潛力無限
- 2025年上海市閔行區高三語文二模試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師資格師德師風建設試題及答案
- 期中測試卷(1-5單元)(試題)(含答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下冊數學青島版
- 2025屆北京市順義區高三下學期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形勢與政策-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第二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 激光雷達筆試試題及答案
- 人工智能技術與知識產權保護
- 2025屆高三湖北省十一校第二次聯考英語試卷(含答案詳解)
- 信息技術與小學教育教學融合
- 產品設計研發費用統計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