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歷年真題匯編考點10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解析版)_第1頁
高考歷史歷年真題匯編考點10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解析版)_第2頁
高考歷史歷年真題匯編考點10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解析版)_第3頁
高考歷史歷年真題匯編考點10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解析版)_第4頁
高考歷史歷年真題匯編考點10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10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考點圖解】【名師點撥】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特征及影響因素特征①從產生與發展看,先天不足(資本、技術、人才),后天畸形。②從誕生環境看,產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環境,深受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③從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內地很少。④從經濟結構看,民族工業主要集中在紡織、食品等輕工業,重工業基礎薄弱,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⑤從地位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很小,始終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⑥從發展歷程看,受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制,具有曲折發展的特點。影響因素①促進因素:列強入侵,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政府鼓勵貨、提倡國貨運動興起;企業家的民族精神。②阻礙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民族工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民族工業畸形發展;政局長期動蕩,缺乏穩定的社會環境。【歷年真題】1(2017年新課標全國Ⅲ卷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國創行西法已數十年,屬皮毛,空言無補。至今兩年來,忽大為變動,如郵政、銀行、鐵路,直見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輪,風氣之開,人力誠難阻隔也”產生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 )A.維新變法運動迅速興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辦企業C.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減少 D.政府放寬了興辦實業的限制【解析】維新變法運動是一場政治改良和思想啟蒙運動,雖主張發展工商業,但不是維新派變法的重點,并且維新變法的影響力也沒有這么大,因此維新變法不是產A1895B1895C項錯誤;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需要賠償日本巨額戰爭賠款,清政府為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民間出現辦廠熱潮,故D【答案】D2(2017江蘇11948年外國在華投資總額約3197億美元,其中美國14.1044.1011.1534.88%,其他國家6.72億美元,占總量21.02%。由此可( )A.英國的國際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日本在投資總額中占有相當比例C.外國資本已完全掌控中國的經濟命脈D.美國在外國對華投資中處于優勢地1948年外國在華投資中,美國投資總額超過了英國,表明英國的國際地位故A80B項錯誤;外國資本已完全掌控中國的經濟命脈是指外國資本控制中國的工業、金融等行業與材料的內容1948比例不符,故C投資中處于優勢地位,故D【答案】D3(2016·上海單科·21)近代民族企業家張謇在談到辦廠經歷時感慨地說:“磨百折,忍侮蒙譏,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 )A.難以招募到合適的技術人員和買到所需的機器設備B.工人不斷要求增加薪酬、縮短工時C.企業在經營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弊端D反映出阻力來自外部。難以招募到合適的技術人員和買到所需的機器設備是缺少機A項錯誤;工人不斷要求增加薪酬、縮短工時是勞資矛BC阻礙,故D【答案】D42016·新課標全國Ⅲ卷文綜3)圖4是1932年出產的一款火柴上的圖案。此可知,當時中( )A.民族火柴工業舉步維艱 營銷方式得到采用C.開始興起實業救國思潮 抗日救亡運動高漲1927—1936A項錯誤;辛亥革命以來的提倡國貨運動就已經采用了B項錯誤;甲午戰爭后實業救國思潮開CD【答案D52016·新課標全國Ⅱ卷文綜3)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將日偽紡織企業合并成立了國有的中紡公司。政府高層解釋稱,商民在抗戰之后,對于所接收之敵偽紗廠“即便有人承購,事實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維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撥款接辦,國庫并不因出售紗廠而有大量之收入。這反映了此時( )A.政府試圖緩解民族工業困境 B.國家實行對輕紡工業的統制C.民族資本主義工業開始衰落 D.政府在經濟中主導地位加強【解析】題干材料中說的是國民政府將“日偽紡織企業”合并,成立“國有的中紡A項錯誤;題干材料中國民政府“將日偽紡織企業合并,成立了國有的中紡公司”,并未涉及對民族資本主義等輕紡工業的政策,故B項錯誤;民族資本主義工業開始衰落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官僚階層卻借C戰勝利后,國民政府將日偽紡織企業合并,成立了國有的中紡公司”“即便有人承購,事實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維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撥款接辦”可知,政府在經濟中主導地位加強,故D【答案】D6(201·江蘇單科)下表展示了1911920年華商火柴廠的發展情況。年代 進口火(萬羅)新廠數廠均資本額(萬元)1914 2383.58104.921915 2097.3493.301916 2062.0741.421917 1559.4385.471918 1334.0830.661920 848.43239.67對表中數據的解讀正確的( )1914~1915B.火柴進口量的遞減影響著華商投資額的遞增C.火柴業發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業的某些特征D19201911191419151914故A項錯誤;表中19171920年的數據反映了“遞減影響著……的遞增B項錯誤;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歐洲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使民族工業獲得一個迅速發展的短暫春天,這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帝國主義C年為反對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1920D項錯誤。【答案C72015·浙江文綜20)榮德生等刊登宣言“東(三)省淪亡,于今兩月,我國民政府遷延無措……且于國際聯盟中顯示讓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責之義,謹先發起‘國難自救會’之組織,相約“監督政府之外交進行,對于一切有礙國家利益行動,共抗爭之”這可以作為直接史料來說( )A.國際聯盟對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遷就CDA項錯誤;材料中沒有反映出中國民族工業受到壓迫的信息,故BCD項錯誤。【答案】C8(201·四川文綜1935年國民黨五屆一中全會通過的《確定國民經濟建設施計劃大綱案明確“建設國民經濟必須為全盤之統制的政策該政策( )①受國家干預經濟思潮影響③有利于構建戰時經濟體制

②消除了列強經濟壓迫④遏制了官僚資本勢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可知國民政府開始制定出了對國民經濟建設進行計劃指導的政策,這與國家干預經④錯誤,選擇A項符合題意。【答案A9(2014·安徽文綜·15)“吾國紗廠事業,自歐戰起后,獲利甚厚,國人鑒于利之所在均爭相投資設廠增,大有風起云涌之概迨歐戰告終本紗之輸出杜絕外紗復紛至沓來,遂致連年市價,一蹶不振。”據此判斷,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中國棉紡織業“一蹶不振”的原因( )①世界棉紡織業漸超趨萎縮 ②西方列強經濟侵略③官僚資本擠壓民族企業 ④商人投資規模過度A.①③ B.②④ D.②③【解析】世界棉紡織業漸超趨萎縮不符合題意,故①錯誤故②正確;官僚資本一般是指國民黨統治集團中的四大家族,憑借國家政權的壟斷力量,通過發行公債、苛捐雜稅、商業投機、通貨膨脹等手段巧取豪奪而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工商企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還處于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故③錯,大有風起云涌之概”可以得出,國人一戰期間投資規模太大,故④正確,選擇B【答案】B10(201·海南單科1)晚清時期清政府實行專利制度,允許企業享有長時間產經營壟斷權1912年北京政府規定專利保護期限最高為5年。后財政總長周學熙等為其所設公司申請30年的專利權時,未獲批準。這反映了民國初( )A.建立了系統完善的經濟法制體系 B.經濟立法鼓勵工商業自由競爭C.中央政府限制官營商業的發展 D.經濟法規得以完全遵照執行A項錯誤;依據材料中“北京政府規定專利保護期限最高為530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反映官營商業信息,故CD【答案】B11(201·安徽文綜1)圖3顯示以下年份外國資本、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在國產業資本總額中所占比例。據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確的( )圖3A.民族資本主義處于初步發展階段B.民族資本依然受到外國資本擠壓CD【解析】注意讀圖分析,盡管從1913年到1936年民族資本有較大發展,但官僚資B19A;C資本的影響材料沒有反映,排除D。【答案】B12201·福建文綜19)表1是1912—1915年外資在華創辦工廠數量變化表。影響變化的因素除一戰外,還包括(1)年份 1912191319141915工廠數46(家)46122A.自然經濟最終解體 實業救國開始興起C.國貨運動的推動 新文化運動的直接沖擊【解析】本題是一道表格題目,涉及的時間范疇是1912——1915191915D【答案】C13201·四川文綜)美國銀行家楊格在1927至1937年中國財政經濟情況中說“美國有意識的抬高銀價……已在中國釀成無法忍受的困苦面對這“困苦,南京國民政府采取的重大舉措( )A.實行“幣制改革”BC.發起提倡國貨運動D.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理解和知識識記遷移能力。從題干的時間,結合材料內容可知為了挽救經濟危機,美國抬高銀價,對國際經濟造成嚴重影響。材料中的“困苦”就是美國抬高銀價,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針對這種情況南京國民政府進行“幣制改革”。【答案】A中國輪船統計其中千噸以上輪船14(2013·江蘇單科)右表從一 中國輪船統計其中千噸以上輪船年份船只噸位方面反映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狀19281352290791船只117噸位213482況。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1930279241544713824796919323456577257178342211( )19353895675173208461812A.全面抗戰運輸物資的需要B.帝國主義放松對華經濟侵略C.“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的促進D【解析】考查對材料信息的解讀和所學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解答時注意時間范圍:1928—1935A1937(1912—191;D是在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后。由此排除AB。因此正確答案選C。【答案】C15(2013·海南單科·5)圖2為某國1919年對華進出口貿易分區示意圖,該是( )2A.日本 德國 蘇俄 D.法國【解析】依據圖表進行分析判斷,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進出口明顯比其它地區高,結合所學日本加緊對東北和華北地區的經濟侵略,所以選A。【答案A16201·浙江文綜卷18)右邊是抗日戰爭期間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陜甘、湘、桂)開辦的工廠數量統計示意圖(1937.7~1944。從中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大后方七省開辦工廠的速度逐年遞增B.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后,大后方工業發展迅速C.大后方和沿海工業比例發生很大變化D1219371940因,CD【答案】B17201·全國大綱卷17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制定的《海關進口稅則》確進口貨物稅率為75275%這廢止了近代某一條約的相關規定這一條約()A《南京條約》 《天津條約》C《馬關條約》 《辛丑條約》項主權。A18201·全國課標卷301895年,身為狀元的張謇開始籌辦紗廠,他稱自己身實業是“捐棄所恃,舍身喂虎。這反映出張( )A.毅然沖破視商為末業的傳統觀念 B.決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業競爭C.預見到國內工商業發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潤為目的的冒險精神【解析】從時間信息與張謇的狀元身份入手,理解“捐棄所恃,舍身喂虎”的含義。BCD項題干無從反映。【答案】A19201·江蘇單科)1934年上海市長指出,“近年以來,上海人口財富,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謂其工商業均已健全發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遠。……是何故乎?上海猶魚,內地猶水,財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榮之象也;人口增加,失業者日眾,城市生活之病態也!欲求魚之生長,而不先實池以水,其可得乎?”這段話體現的施政設想( )A.強調幫助內地改善經濟,營造發展環境B.強調改變城市財富流向,縮小貧富差距C.強調限制城市人口增長,提升人口素質D.強調發展城市工商百業,增加城市就業財富過分的集中在經濟發展較快的上海并不是真正的繁榮,上海的發展離不開內地的發展,就像魚離不開水一樣,上海市長注意協調區域經濟發展,強調幫助內地改善經濟,營造發展環境。【答案】A20.(2012·海南單科卷1941文章,包括五個主要部分:(一)農產商品化的加速,(二)純封建制漸歸消滅,(三)高利貸制變本加厲,(四)地權集中、農民離散,(五)勞力銳減、熟荒增。可以看出該文的主線( )A.生產關系的變革 商品經濟的發展C.生產力的發展變化 金融資本的發展【解析】生產關系即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所結成的社會關系,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和產品分配方式三項內容。題干經濟的發展,但只是某個方面,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與ADB【答案】A21201·上海單科卷17)19世紀80年代的上海誕生了一批由民族資本家創的企業,這些企業集中( )A.石油化工業 冶金采礦業C.機器制造業 輕工紡織業【解析】中國民族資本家創辦的企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落后,因此民族資本家主要以投資與日常生活相關的輕工業為主,ABC項屬于重工業,D項屬于輕工業。【答案】D22(201·上海單科卷19)根據右圖數據判斷,該圖統計的是1864至1895年國( )A.國庫白銀儲備 領水外輪噸位C.鐵路里程數 茶葉出口額【解析】兩次鴉片戰爭后,巨額的戰爭賠款加劇清政府財政困難,國庫白銀儲備日紀末資本輸出取代商品輸出成為主要侵略方式,茶葉出口額變化與史實不符,因此ACDB。B23(2011·廣東文綜·15)過伯爵,其余百戰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獎創辦實業之工商,……斯誠稀世之創舉”此“創舉”反映( )A.資本主義的萌芽 重農抑商傳統的改C.爵位制度的創設 封建君主專制的加強【解析】解題的關鍵在于理解“創舉”這個中心詞,在材料中指“今乃以子、男等AC項,DACD清清政府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到清末,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故選B【答案】B24201·ft東文綜11)表2為中國工業發展初期18721911年)設立的廠數量統計表。其中,紡織業的數量最有可能( )2行業行業礦冶業機器業紡織業食品工業其他工業(家)723?100153A.2 C.73 【解析】從時間)輕工業以紡織業和面粉業為主,所以紡織業比較發達,最有可能的是193,故選D。【答案】D25201·上海單科25)鴉片戰爭后,中國進口稅率按5%7520%、8014A.南京臨時政府 北洋政府C.南京國民政府 重慶政府【解析】南京臨時政府承認所有的不平等條約有效,沒有提高關稅;北洋政府統治1927【答案C26(2011·海南單科·19)一位歷史學家在回憶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時稱“中大學每月發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說是最緊張的一天。各人在會計處拿到薪水,就得趕緊奔向新街口換成銀元,立刻噓噓地趕到米市買米”這反映( )A.紙幣無法用于購買糧食 B.市場上糧食和食品奇缺C.囤積銀元和糧食現象普遍 D.銀元幣值較紙幣穩定【解析】題目反映的主要信息是法幣的貶值,通貨膨脹嚴重,所以要換成銀元,幣制比較穩定,所以最佳答案是DB。AC【答案D27(201·江蘇單科1)右圖反映了國民政府統治時期某一經濟狀況,對圖中息解讀正確的( )BCD【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對史料分析、歸納、處理的能力。根據圖示反映的歷史時期: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初期,國民政府通過大量發行紙幣,聚斂社會財富,給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造成巨大壓力才,所以此題正確選項應該是C項。【答案】C28200ft東文綜11右圖是20世紀重慶商副楹聯,它體現了近代工商業者( )A.重義輕利思想CD

總會的一【答案】C29200·海南歷史19)表2193、1942年國民政府統治區重工業狀況表年份占工廠總數比例占工業資本總額比例占工人總數比例193716%4.4%7.3%194258%78%49%表2所示各種比例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 )A.抗日戰爭的影響 抗日根據地擴國際援助的增多 民營工業的發展1937度增加,當時正處于抗日戰爭時期,重工業迅速發展是為了滿足戰時的需要。【答案】A30(2009·天津文綜·6)右圖所示的民族企業創建后,僅用三年時間,代理商遍布全國大中城市,產品遠銷東南亞。其迅速發展的背景( )A.地處沿海的天津水陸交通便利B.辛亥革命為其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C.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其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D.南京國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發展經濟的政策

(創建于1932年的天津某企業商標)A1932中國政府應該是南京國民政府。【答案】D31200·江蘇歷史20世紀30年代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大綱》稱:近百的中華民族根本只有一個問題,即追求近代化如果這一觀點成立,是基于(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國歷史的基本線索B.根據人類文明發展的一般規律得出結論C.考慮到近代中國特殊的社會性質 D.重視中國近代化建設的政治前提【解析】此題考查中國民主革命的任務。根據現代化史觀,近代歷史的發展就是社A地的中國應該首先謀求民族獨立。【答案B32(200·廣東文基2)“嗣后所有公共機關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種無國貨可用者外,務請專購國貨以示提倡。”該文告發布的時間最可能是( )A.戊戌變法時期 辛亥革命時期C.民國初年 D.新中國成立初期動,應該選C項。【答案】C33(2008·海南歷史·21)193—1944年,我國科技人員在大后方注冊的專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國的總和增長了157%,其中機器、電器、交通工具、化藥品類居多.形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A.科技人員的內遷 軍工企業的激增C.民營工業的發展 戰時需求的刺激【解析】從試題中的時間可以判斷此時我國正處在全面抗日時期,而此時專利以機【答案D34200·北京文綜17)民國初期實業蓬勃發展,這一時( ①民族工業發展迅速 ②工業體系比較完整③紡織和面粉業增長最快 ④張謇成為民族工商業的楷模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民國初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雖然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仍然受到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民族工業的發展主要是在輕工業方面,重工業基礎極為薄弱,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因此②項的說法錯誤。【答案C35(2007·廣東歷史·6)右圖所示是民國九年的一則報紙廣告。作為直接證據它可以用于研( )振興織襪廠A.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實業救國的思潮C.工人階級的誕生 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1920C191970映的是民國初年民族工業發展的情況,排除A【答案】B36(2018·江蘇高考214分20世紀30為全國的抗日戰爭作準備向建立戰時經濟體制的轉變。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935193619372.226.34材料二全國抗戰開始后,國民政府開始實行平時經濟向戰時經濟轉軌。從1938起,國民政府對龐雜的經濟行政機構進行大規模調整,把所有經濟機構都定位于為戰爭服務,逐步使經濟行政機構集中歸行政院管轄。各主要經濟管理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經濟統制措施。與此同時,政府組織和支持東部沿海地區的一批軍工企業和民1938304為中國實業界的壯舉。——以上材料摘編自支紹曾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完成下列要求:(6)據材料二,指出國民政府為抗戰所采取的新的經濟舉措(3)(5))第一小問準備,據材料一“將東部沿海地區的軍工企業西遷局部侵華戰爭,抗日救亡運動興起,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的開展,從該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幾個角度回答即可。管理體制,據材料二中“出臺了一系列經濟統制措施”得出實行統制經濟政策,據材料二“組織和支持東部沿海地區的一批軍工企業和民營企業內遷”得出支持民營企業內遷。供了長期抗戰的經濟支持,據材料一中“加強了對四川、云貴等地區的主要工業資304家。這一大規模的內遷”得出改變了全國工業的布局,結合所學得出造成了官僚資本的膨脹,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注意從該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等角度辯證回答。(1)準備:發展內地軍工企業;改善交通;增加國防建設費用。背景:日本發動局部侵華戰爭;抗日救亡運動興起;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的開展。舉措:建立統一的經濟管理體制;實行統制經濟政策;支持民營企業內遷。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資本的膨脹;阻礙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37201·重慶文綜11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盛宣懷1844191,江蘇武進人。從1870年開始充當李鴻章幕僚,創1896華人不知務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銀行乃推行來華,攘我大利……商務樞機所系,現又舉辦鐵路,造端宏大,非急設中國銀行,無以通華商之氣脈,杜洋商之——摘編自謝俊美編《中國通商銀行》材料二1897527商匯豐銀行章程來擬訂,用洋人為大班,掌握業務經營上的實權。它以上海總行為中心,積極開展業務。中國通商銀行(上海總行)各類放款占其放款總額百分比外國在華年份業、交通業錢莊外國洋行合計銀行1897年底及其他70141241001898年底51113801001899年底850150100——摘編自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編《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的初創時期》根據材料一,歸納盛宣懷提出的中國自辦銀行的理由(6)根據材料二,指出中國通商銀行初創時期放款的重點領域(2)知識,分析該行在重點領域放款所起的作用(4分)指出該行在初創時期存在的不(2)(2)材料一“銀行昉(開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國之貨財,以應上下之求給。立法既善于中國之票號、錢莊,而國家任保護,權利無旁撓,故能維持不敝”可知近代銀行比中國傳統金融機構優越;據“現又舉辦鐵路,造端宏大,非急設中國銀行,無以通華商之氣脈,杜洋商之挾持”可得出銀行較強的融資能力有利于促進鐵路建設等事業的發展;據“華人不知務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銀行乃推行來華,攘我大利獨攬中國銀行利權。(3)第一小問領域,材料二中國通商銀行(上海總行)各類放款占其放款總額百分比,可知通商銀行初期著重投資民族工商業及交通業;第二小問作用,銀行資金向工商業和交通業傾斜,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民族工商業及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促進了中國經濟的近代化;第三小問不足,材料二“銀行股份全屬華股,總董全是華人,其構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買辦商人,實行“權歸總董,利歸股商”說明銀行董事成員由官僚、買辦商人構成,與近代銀行現代化架構相差甚遠照英商匯豐銀行章程來擬訂,用洋人為大班,掌握業務經營上的實權”說明銀行在經營管理上依賴洋人,沒有完全擺脫列強的控制,難以獲得獨立發展的空間。(2)發展;有利于抵制洋商獨攬中國銀行利權(6)(3)領域:民族工商業及交通業(2)作用:推動了民族工商業及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促進了中國經濟的近代化(4不足:在經營管理上依賴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